<p> 2019年10月30日上午10点,在全国消防日到来之际,迁安一中西校区举行火灾等避险疏散演练。</p><p> 教育处根据国家要求特制订方案如下:</p><p> 迁 安 市 第 一 中 学 西 校 区应急疏散演练方案<br>为进一步深化迁安一中西校区全体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熟悉教学楼突发事件紧急逃生路线,确保在火灾、地震等险情来临时,我校应急疏散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全体师生在密集场所的应急避险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等精神,特制订本演练方案。<br>一、演练内容、对象、时间及信号<br>(一)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br>(二)对象:高一、高二、高三全体师生。<br>(三)时间:2019年 10 月30 日,星期三 上午第三节下课(10:00)开始。<br>(四)信号:上午第三节课的下课铃声。<br>二、组织机构<br>(一)演练指挥领导小组<br>总指挥: 梁义敏(副校长)<br>副总指挥:窦贵臣(副校长)<br>成员(主任):张春华 雷志军 玄立稳 王继刚 张福军 高 翔 全力元 唐志刚<br>尹利军 高会来 喇瑞斌<br>演练指挥领导小组职责:<br>制定演练方案,确定演练规模、形式和时间;组织召开指挥小组组长会议;利用校园广播(由于灾害造成停电时,用手提喇叭)全面布置和指挥学生自救、疏散及救援工作。<br>(二)组织协调组:<br>组长:窦贵臣 副组长:张春华 <br>成员:李建华 马丽丽 白宝华 杨华杰 李红才<br>职责:<br>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外联系等。<br>(三)宣传报道组<br>组长:高保华 张玉茹<br>副组长:高亚红 范士普 <br>成员:<br>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李向平、张永红、郑昊<br>各班用时汇总:徐维双<br>信号员:张学东<br>摄像:张晓华 王占利 李志永<br>活动后总结:李建华 白宝华<br>(四)疏散引导组(年级师生疏散小组)<br>组 长: 王继刚(高一年级师生避震应急疏散演练总指挥)<br>玄立稳(高二年级师生避震应急疏散演练总指挥)<br> 张福军(高三年级师生避震应急疏散演练总指挥)<br>副组长: 喇瑞斌 高会来(高一年级师生避震应急疏散演练副总指挥)<br>全力元 尹利军(高二年级师生避震应急疏散演练副总指挥) <br>唐志刚 高 翔(高三年级师生避震应急疏散演练副总指挥)<br>成 员: 各年级全体班主任、任课教师(含体育教师)<br>主要职责:<br>1、提前做好师生宣传教育。班主任老师按照学校下发资料及年级要求,提前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使学生熟悉防震疏散常识,端正态度按照规范参加演练。<br>2、组长负责本年级应急疏散方案的制定、工作人员的安排:<br> (1)明确各班学生疏散路线、集结地点及班主任工作职责。演练开始后,指挥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按规定路线有序离开教室,并在应急预案指定地点集合清点人数。<br>(2)明确各层、各楼梯口疏导人员名单及职责。演练开始后,负责指挥师生有序快速撤离教学楼,避免出现拥挤、踩踏等情况,做好安全保护。<br>(3)指挥各教研组教师按要求参加演练。<br>(五)抢险救护组<br>组长:何春彪 王 军 <br>副组长:张晓勇 <br>成员:宁力兴、张文华、王文清 、李德芳<br>职责:<br>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尽快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救护组应对受伤师生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预防次生灾害发生。<br>(六)、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组<br>组长:张春华 韩彦峰 <br>副组长:雷志军<br>成员:张国林、王卫力、汤玉江<br>职责:<br>负责治安保卫工作,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秩序,拉响演练警报;通讯、标识、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装备的准备;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br>三、疏散前的注意事项:<br>(一)以楼层为单位,一、二、三、四……依次疏散。<br>(二)以班为单位靠近楼梯的班级先疏散,接着再疏散相邻的班级,各班教室的前后门必须打开,靠近门的学生先疏散,前半部分学生从前门依次疏散,后半部分学生从后门依次疏散,疏散前各班要注意做好分组工作,并要求做好学生成二路纵队同时出发的安排,以避免造成混乱。<br>(三)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br>(四)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疏散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疏散过程必须保持安静,动作要迅速,且不惊不慌,不喊不叫,不挤不推,避免踩踏事件发生。<br>(五)演练疏散前,班主任要对疏散路线进行解释说明,将疏散预案张贴到墙上,要对学生进行安全防护教育,要有效稳定学生的情绪,并注意观察通道的通畅情况。<br>四、各班学生疏散路线、集合地点及教师安排印发全体教师,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学习并在教室内张贴(见附表)<br>五、演练程序说明<br>各年级召开全体教师会及时布置演练事宜。<br>(一)启动程序<br>班主任第三节上课时提前清点人数,各楼道、楼梯口值守教师提前5分钟迅速到位。<br>(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br>1、上午第三节下课铃(上午10:00)为信号开始演练。现场教师(上午第三节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br>2、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再次响铃)。<br>3、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br>(三)紧急疏散演练(火灾发生后或地震暂停后)<br>在教室、实验室等地点的教师立即告知学生“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疏散”,指挥靠前后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组织学生从前后门有序进行疏散。强调同学之间不能拥挤,以防止因混乱而造成意外事故。<br>各楼层负责教师站到楼梯口、转角处、和楼门口等地点,组织指挥学生按应急预案进行疏散,指挥学生保持秩序,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同时视实际情况可喊“大家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帮助有困难的人员疏散。如出现拥挤摔倒等突发情况,负责疏散引导的老师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等险情排除后,再组织学生有序撤出。待学生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br>体育教师在避险场所指挥各班级形成队列在指定位置站好,避免混乱。班主任、教导员进行班级、年级人员统计;抢险救护组检查学生身体、心理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组检查学校各项设施、物资等。完成后,各小组负责人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并根据总指挥的指令采取下一步行动。<br>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br>演练结束后,各年级干事将演练情况总结和信息组拍摄的照片、视频以电子版形式用布谷鸟发给教育处白宝华老师。<br>六、演练注意事项<br>(一)所有参与的教师要牢记撤离路线,并清楚的告知学生行走路线。要求各班在疏散时按指定路线撤离,防止出现无序的局面,防止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br>(二)所有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本次演习,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本次演练中,恪尽职守。<br><br>高一、二、三年级制订本年级各班的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负责疏散的老师如下:<br> 迁安一中西校区疏散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及集合地点<br>一、高一年级明理楼各班撤离路线如下:<br>高一(1 — 2)班走明理楼一楼东出口;高一(3 — 4)班走明理楼一楼北出口;高一(5 — 6)班走明理楼一楼西出口(5班)和北出口(6班);高二(7 — 8)班走明理楼一楼东出口;高一(9 — 10)班走明理楼一楼东出口;高一(11—12)班走明理楼一楼西出口(11班)和北出口(12班);高一(13—14)班走明理楼一楼西出口(13班)和北出口(14班);高一(15—16)班走明理楼一楼东出口;高一17、18、19班走明理楼东出口;20、21、22班走明理楼西出口;(20 21班)和北出口(22班) <br>高一年级明理楼各楼层具体负责组处: <br>年级组:一层东楼道;年级组:二层东楼道;物理组:三层东楼道;语文组:四层、五层东楼道;化学组:一层北门口、一层西门口;数学组:二层西楼道;英语组地理组:三层西楼道;政治、历史组:四层西楼道;生物组:五层西楼道。各备课组长认真安排没课老师在楼道指导疏散。有课老师负责本班教室学生的疏散。不得缺岗。 <br>高一年级撤离教学楼后,各班集合地点:各班撤离教学楼后,从东楼口撤离的1、2、7、8、9、10、15、16、17、18、19班到信息楼前集合(靳英坤、孙名松),从西楼口和北楼口撤离的各班学生到大操场集合(张清海、曹振东、张鹏),各负责老师迅速到学生集合地点检查人数。各班班长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到指定地点协助负责教师清点人数,上报教育处。<br><br>二、高二年级致远楼各班撤离路线如下:<br> 高二(1 — 2)班走致远楼一楼东连廊出口;高二(3 — 4)班走致远楼一楼西门(4班)南口(3班)北口;高二(5 — 6)班走致远楼一楼西门;(5班)南口(6班) 北口;高二(7 — 8)班走致远楼一楼东门;高二(9 — 10)班走致远楼一楼东门;高二(11—12)班走致远楼一楼西门(12班)南口(11班)北口;高二(13-14)班走致远楼一楼西门(13班)南口(14班)北口;高(15-16)班走致远楼一楼东门<br>高二年级致远楼各楼层具体负责组处:<br>(1)一层西楼道,历史组;二层西楼道,数学组;三层西楼道,生化组;四层西楼道,英语组。<br>一层东门口,政治组;二层东楼道,年级组;三层东楼道,物理组;四层东楼道,语文组。<br>(2)各备课组长认真安排没课老师在楼道指导疏散。有课老师负责本班教室学生的疏散。不得缺岗。<br>高二年级撤离教学楼后,各班集合地点:<br> 各班撤离教学楼后,从西楼口撤离的3、4、5、6、11、12、13、14班到大操场集合(王小江 李松柏)),从东楼口撤离的1、2、7、8、9、10、15、16班学生到信息楼前集合(张志武),各负责老师迅速到学生集合地点检查人数。 各班班长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到指定地点协助负责教师清点人数,上报教育处。<br><br>三、高三年级博学楼各班撤离路线如下:<br>高三(1 — 2)班走博学楼一楼西出口;高三(3)班走博学楼一楼北口;高三(4)班走博学楼一楼南口;;高三(5)班博学楼一楼北出口<br>高三(7—8)班走博学楼一楼西口;高三(9 — 10)班走博学楼一楼西出口;高三(11)班走博学楼一楼北出口;高三(12)班走博学楼一楼南出口;高三(13)班走博学楼一楼北出口;高三(14)班走博学楼一楼南出口;高三(15 — 16)班走博学楼一楼西出口<br>高三(17—18)班走博学楼一楼西出口;高三(19)班走博学楼一楼北出口;高三(20)班走博学楼一楼南出口。<br>高三年级博学各楼层具体负责组处:<br>体育组:一层西楼道(李艳丽、李光宗);年级组:二层西楼道;物理组:三层西楼道;语文组:四层西楼道;(丁春青、张丰楼):五楼西楼道;政史组:一层北门口;地理组:一层南门口;数学组:二层东楼道;英语组:三层东楼道;化学组:四层东楼道;(王迁丰、张宏明):五层东楼道。各备课组长认真安排没课老师在楼道指导疏散。第三节有课老师负责本班教室学生的疏散。不得缺岗。<br>高三年级撤离教学楼后,各班集合地点:<br> 各班撤离教学楼后,到信息楼前集合(杨富友),各负责老师迅速到学生集合地点检查人数。 各班班长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到指定地点协助负责教师清点人数,上报教育处。 <br></p><p><br></p> 警报拉响,学生在教室避险一分钟。<br> 警报声结束后,学生跑出楼外,奔向学校空旷集合地点。 明理楼学生有序奔向集合地点。 <p>博学楼学生奔向集合地点。</p><p>团委何春彪书记看学生疏散撤离。</p><p><br></p> 致远楼学生奔向集合地点。 学生奔向操场集合地点。 副校长窦贵臣看学生疏散演练情况。 学生在广场集合地点1集合完毕。 学生正在认真聆听教育处副主任讲话。 教育处副主任雷志军在广场集合地点1向学生总结疏散演练情况。 <p> 学生正在认真聆听教育处主任讲话。 </p><p><br></p><p> <br></p> 教育处主任张春华在操场集合地点2向学生总结疏散演练情况。 本次疏散演练收到了很好效果,学生撤离教学楼用时2分56秒,并且安全有序,加深了学生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