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四有”好老师——记平原一中地理组第一次大教研

巨行星

<h3>2019年10月30日,平原一中地理组本学期第一次大教研如期开展。由地理教研室主任李新莲老师主持,参加教研的有平原一中办公室主任崔安林主任和地理组全体老师,教研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内涵;二是,对地理校级赛课的课例和地理学科委员听年轻教师的课例进行点评。</h3><h3>第一项内容,由地理教研室副主任曹宝国老师带领老师们学习“四有”老师内涵。努力将地理组打造成为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h3> <h3>第二项内容,由李艳静老师、朱慧老师、孙晓英老师、曹宝国老师、王殿林老师对讲课老师的课例进行点评。每位评委老师的点评都有独到之处,他们分别从“6+1”教学模式的“导、学、议、展、评、固”的各个环节进行点评,有针对性;不虚不空,实实在在,真正起到了指导作用;既有优点又有建议的体现;青年教师听后有收获、有所得。</h3> <h3>教研室主任李新莲老师具体谈了自己对校级赛课的深刻感悟,主要从“导、学、议、展、评”五个环节进行阐述。</h3><h3>导:有三种方式——情境式导入、目标导入、情境加目标导入。</h3> <h3>学(思):情境资料的选取和问题的设计需要下功夫去研究。</h3><h3>情境要既能体现本节内容,又能够设计出问题;最好不直接呈现教材上的文字,因为这样比较浅显</h3><h3>问题的设计要忌“小儿科”(照搬课本);忌“过大”(过大不易调动学生,应有梯度,有广度,有深度);也可以把老师的讲课思路设计成一串问题,小步调走。</h3> <h3>李老师听课后思考,把两个情境合二为一,做了如图改动,本节课就显得更加完整流畅。</h3> <h3>问题也进行了整合,利用前三问讲解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本节课的两大重难点),第四问是对影响因素的应用,第五问是归纳总结、思维建模。</h3> <h3>李老师最后用一个“高效课堂的十大假象”来引发老师们的思考,课堂中的这些假象是否存在于自己的课堂?</h3> <h3>最后,由办公室主任崔安林主任做指导,崔主任指出:正如课堂假象中提到的那样,教研活动也杜绝假象、空虚。要多开展像今天的教研一样的实实在在的、能真正学到东西的教研!</h3>

老师

教研

地理

四有

情境

主任

课堂

课例

假象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