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课堂,共研共进——溧水小学美术教研活动报道

撰稿人:龚越颖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b> 2019年10月30日上午,终于迎来了我们溧水区小学美术学科的第五次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总是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b><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b>  本次教研活动地点在游府西街小学溧水校区,首先由游小的顾佳琪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虾和蟹》。这节课是一节内容较多的美术课,无论是从虾还是蟹开始要教授的知识都过于繁杂。但是顾佳琪老师巧妙地将本节课的知识由繁化简,既教授了学生有关虾和蟹的知识,也让学生在趣味中可以掌握了画法,充分展示了青年美术教师的风采。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主体的地位,可以说是一堂学生感兴趣并且喜欢的美术课。</b></h3> <h3><b>  接着由马青青老师带来童趣的《虫虫虫》一课,马青青老师用远古虫的化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开始了一堂声情并茂的美术课。二年级的孩子全神贯注投入其中,跟随着马青青老师用大量的图片和活跃的师生互动寻找不同种类虫的特征和表现手法。孩子们思维活跃,积极探索,课堂井然有序,最后学生以在旧报纸上装饰画虫的形式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虫。</b></h3> <h3><b>  精彩的两节课后,我们所有老师聚在了一起探讨这两节课。对于顾佳琪和马青青老师的这两节课表示肯定。陈老师提出两节课的环节设计巧妙,语言示范教态都很好。对于顾佳琪老师的课,大家认为介绍虾和蟹时科学性要强,可以仔细说一下虾和蟹脚的特点;而马青青老师的课,在最后展示时可以采用更有趣的方式来呈现。总之我们的美术课要有层次性,同样也要丰富有趣。</b></h3> <h3><b>  学习过程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积累,相信由本次教研引发的对课堂教学深层次的思考,一定会给今后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b><br></h3>

教研

老师

美术课

青青

两节课

顾佳琪

学生

溧水

一堂

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