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小麦秸秆的“生态之旅”

林海雪原

<h3>“掐辫子”秸秆变废为宝的智慧</h3><h3>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应该大多都知道“掐辫子”这一手艺,在八九十年代乃至以前,掐辫子很是普遍,农村收入不丰厚,掐辫子可以为家里增加一笔收入。家中女性老人大多会这一技能,并长期坚持着。掐出来的辫子,是制作草帽的主要原料。掐辫子变废为宝,纯手工打造,清洁环保。</h3> <h3>看她们:手腕柔软如水,拇指食指配合协调如一体,那秸草左右摆动,上下翻腾,掐出的草辫既平整又利落,活像从机器的输送带上下来的。</h3><h3>手工掐出来的草辫,只是半成品。经过硫磺熏白,制作草帽等草制品,十分漂亮。戴上这祥的草帽,在田间劳作,防晒避暑又漂亮大方。</h3><h3><br></h3><h3>草编在中国分布很广,主要产区有山东、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农民和艺人利用当地的玉米皮、席草、茅草、麦秸等丰富的地方资源。编成帽、篮、拖鞋、提包、地毯、睡席等日用品,品种花色繁多,质量优良,富有朴素雅致的风格,在国内外盛销不衰。</h3><h3>据考证,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品种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等。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除了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h3> <h3>每到麦收时节,妇女们将麦子中颜色白亮,粗细适中的麦桔预先挑选出来,轻轻摔打掉籽粒,去掉叶鞘,折掉根杆部分,放置干燥处备用。待麦收结束或闲暇时,再将“莛子”拿出来用清水浸泡,使其变软就可以使用。“辫子”一般用四根起头,留出七股,一边四股,一边三股,交叉编织。一盘辫子大约就是10圏左右,一圏大约2尺长。掐辫子的时候妇女一般会在腋下夹上一大把浸泡好的麦杆,胳膊上盘上几圈辫子,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凉快地,一边掐着辫子,一边说着家长里短。</h3><h3>目前。从事掐辫子的都是农村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虽然掐一盘“辫子”挣不了几个钱,但也是一种废物利用,避免秸秆焚烧污染,还能解决家里一些油盐酱醋的开支问题。</h3> <h3>掐好后的辫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挂在干燥的地方,等到集市上贩卖或者自己编制草帽。</h3> <h3>用辫子编织的草帽。</h3><h3>掐辫子变废为宝,纯手工打造,成本低廉,作为农村老人或无活计的妇人挣取外快或者消遣的常用途径,仍广为流传。</h3> <h3>掐辫子是草编工艺品的最基本传统手工艺,可以用来制作草帽、花篮、壶垫、装饰礼品等,纯手工掐的“辫子”,细致紧密、实用美观,受到城里人青睐,更深受草编加工客商的欢迎。</h3> <h3>据说,掐辫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直到今天,还能看见一些农村老年人在农闲时候掐辫子。掐出长长的辫子条,需要将其围成长圈,先围一个圈,然后腿绷直、脚踩着圈的一端作为支撑,一手拿着另一端一手拿着辫子条,以此作为就基础模子,就可以一圈一圈地将辫子条收纳起来,用草绳绑住为一把。一般以一腿长的一圈来算,掐上差不多30圈就可以作为一把,其长度刚好能制作两顶草帽。掐好的辫子,论斤称,从最初的几分钱一斤到后来四五元一斤,集市上有专门的收辫子的地方,也有人走村串户收辫子。由于农民自己手工掐出的辫子颜色暗沉、深浅不一,收回的辫子需要加工处理,漂白成一致的颜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