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邓旭老师油画风景写生培训活动

春云

<h3>邓旭,中国重庆人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重庆油画学会副会长 国家艺术基金评委。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3年—2010年任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2008年—2009年赴俄罗斯联邦瓦罗涅日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高访学者。 2006年--2011年任重庆市沙坪坝区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 2005年--2016年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美术展览, 作品曾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广泛收藏。<br></h3> <h3>大简村,我们培训活动开班仪式的地方</h3> <h3>一群爱学习的孩子和一名优秀的老师</h3> <h3>第一天,太阳很大,晒得皮肤痛。</h3> <h3>第二天,莲花山渔港大众酒楼二楼取景</h3> <h3>第三天,都坐地上画画,下午很冷。</h3> <h3>冷的大家缩脖子。感觉我们这照片,不是很正气,哈哈😄</h3> <h3>第四天,比较舒适。上午下午景的光线变化大。</h3> <h3>老师作品步骤图</h3> <h3>大简村上午老师示范作品</h3> <h3>大简村下午老师作品</h3> <h3>莲花山渔港老师上午作品。</h3> <h3>沙湾古镇上午老师作品</h3> <h3>沙湾古镇下午老师作品</h3> <h3>余荫山房上午老师作品</h3> <h3>余荫山房下午老师作品。</h3> <h3>大简村集体照</h3> <h3>沙湾古镇集体照</h3> <h3>余荫山房集体照</h3> <h3>四天,我只敢勉强发出第四天所画的作业出来。</h3> <h3>番禺区“新时代 新农村 新面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记邓旭老师油画风景写生创作培训活动感想</h3><h3>周春云</h3><h3>&nbsp;</h3><h3>2019年10月26至29日,四天的培训活动结束,说实话,很不想结束,这四天得到的领悟,可能比我这些年得到的还多,以前逃避的东西,我这几天也开始尝试画了起来。</h3><h3>比如让我最头疼的房子,比如很多很多船只和房子堆一起,我记得几年前,三年多的“新风计划”我们几乎每个星期都出去画画,番禺各个村都被大家走遍了,包括这次培训的几个地方,以前也都去过,我回想起那时,遇到全部是房子的地方,我都几乎没画,或者挑个最简单的去完成任务般去画了。</h3><h3>而这次,其实一开始也是这样的,每次邓旭老师挑的的风景点,我都觉得难度好大,我肯定画不好,但是,通过观摩老师绘画以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我也能硬着头皮去画。虽然最终效果不太理想,但总算也是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开始面对了吧,哈哈。</h3><h3>四天时间,第一天,南沙大简村。通过观摩老师绘画的全过程,我对老师风景写生的思路有个大概的了解,其中,老师说的油画绘画中的“肥盖瘦”,画面关系,以及老师绘画中用色用油的技巧,让我对油画风景写生有了一个整体的思考。下午我们学员也都开始写生,我找了个比较简单的画面来画,突然感觉对画好风景写生画有点信心了。</h3><h3>第二天,在莲花山渔港画船只,当时过去一看,我心里在想:妈呀,这个我能画吗?但是抱着这次出来,就是来跟老师学习,要好好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的信念,我在老师后面支好架子,就等老师回来(当时老师在约定的景点到处采风去了),我好跟着画了,谁知等到周边的学员都起好稿了,老师还没回来,我干巴巴的看着别人比我前进一步。直到等到老师回来,并且动笔起稿,我也才跟着开始起稿,每一步,我都会去看看老师怎么去画的,画家的用笔和用色都代表了他的想法,就这样,第二天,我竟然画了一张我认为很复杂的画面了,一堆船和房子,而且还有很多颜色鲜艳的蓝色房子。我内心暗暗高兴。</h3><h3>第三天,去了沙湾古镇,一片灰啊,那就是一片灰色啊,灰色的墙壁,灰色的屋顶,灰色的街道,我看不到色彩。我记得很久以前,孟老师说我最基本的色彩还没过关,哈哈,真是这样啊,我是到今天才算有点明白了,因为,别人都能看到色彩,只有我看不到色彩。第三天,我感觉我不会画画了。画了张自己都嫌弃的一幅画。只是最后,我硬着头皮给邓老师讲评的时候,他没说我的色彩,他只是点出我的构图问题。我开始思考我的画面,以及我对自己的态度。因为心里抵触,我根本不用心,没有想法,随便找个景,也根本没有思考画面效果,我就这样毫不负责的去浪费了整天的时间。内心很沮丧,觉得自己不会画画了啊。</h3><h3>第四天,余荫山房,又是南方这种灰调的房子、假山。我该如何是好?赖在邓老师后面将近两个钟,我看他怎么看景,怎么动笔去画,经过几天相处,邓老师话也多了点了,他一边绘画,一边讲绘画的要领:先深色再浅色容易把握画面;画面的鲜艳的颜色要及时记录,因为油画其实跟水彩差不多,覆盖能力有限,鲜色不及时记录,或留出空白,后面不好画,写生要根据整个画面关系来确定你下笔的地方的颜色;色彩冷暖的运用;色彩倾向要明确;下笔不要太满太死,以及一边画天空的时候,一边指着天空跟我们说起天空色彩的变化等等。都让我受益匪浅。第四天,我开始思考构图、用笔、用色,以及仲源说的写生前要学会找景,自己心里开始要有个画面感。单单找景和寻找内心的画面感,我都花了很长时间,上午快十一点的时候,我终于开始动笔起稿了。不过,可能因为有思考,四天当中,只有这张我自我感觉还能够勉强见人。</h3><h3>四天里,老师带着病体,每天两幅比我大好几倍的画面写生作品。我每天一张已经倍感吃力。我想起以前出去写生,老爱说辛苦、累之类的话。我觉得我以后可能都不会说这个话了。相比老师他对绘画的执着和勤奋,我再无脸说这样的话。而这个精神,就是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好的一课。</h3><h3>感谢邓旭老师的指导之恩,感谢孟科老师给与我这样的学习机会,一生铭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