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一、风云变幻</font></b></h1><h3> 1992年,成立的<font color="#ed2308">三校名师是律考(司考的前身)培训界的鼻祖</font>,刚出道时几乎统治着整个司考江湖,是第一个坐上头把交椅的大哥大。年代实在过于久远,具体已不可考。然而8年独家签约到期后,许多老师离开,三校逐渐开始走向没落。</h3><h3> 1997年,成立的<font color="#ed2308">万国司考,素有法律界的“黄埔军校”之称</font>。在三校没落之际,万国逐渐接收其市场份额。2002年以后律考改为司考,检察官、法官纳入司法考试考察范围。考生群体范围的扩大,促使着万国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之后的万国也近乎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成了第二个坐上头把交椅的大哥。</h3><h3>2009年,因为公司发展方向与股东利益不一致,爆发严重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当时的王牌讲师李建伟、郑其斌、林鸿潮等人网罗英才另起炉灶,成立了方圆众合。多个分校直接“变节”,万国名师也流失殆尽,元气大伤。</h3><h3> 2009年是司考界风景靓丽一年。<font color="#ed2308">那年的众合意气风发,</font>当年的营收直接盖过老东家万国,而后顺理成章的接下带头大哥的旗帜!巅峰时期的众合把老东家万国和其他机构打个半死,几乎是笑傲江湖。但花无百日红,走上巅峰的众合因为过度保护知识产权而隐隐出现了危机。</h3> <h3> <font color="#ed2308"> 2013年厚大轩成崛起,开启了免费课件新时代。</font>厚大本是三校名师的北京团队,在一些事件和机遇后独立单飞,利用网络平台迅速打开市场。现在广为人知的学习包配课模式就是厚大首创。成立的头一年厚大的营收尚未超过众合,但在次年得以大爆发。在众合保护知识产权,厚大借机提供免费课件的双重作用下,<font color="#ed2308">2014年厚大营收超过众合坐上了司考界的头把交椅!</font>但厚大赖以起家的名师班底,逐渐也与公司在发展方向和自身利益上发生纠缠。矛盾在<font color="#ed2308">2016年考季爆发,刘凤科等八位名师脱离厚大,另立山头。当年9月,瑞达成泰登场并开设考前聚力课程作为首秀。</font></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同年,众合结束了多年来的内部争斗。众合创始人、元老李建伟收购其他老师股权,完成内部统一。李曰龙出任CEO,重新打造众合。次年,沪江领投为众合注入资本活力。<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联合创始人郑其斌、林鸿潮等人离开众合后,成立木豆司考。木豆司考的八位老师里,最负盛名的一位就是现在厚大的刑法主讲罗翔老师。然而,木豆仅仅维持了一年,次年因为诸多原因黯然解体。旗下老师大多加盟到了遭受重创正在恢复元气之中的厚大。</span></h3> <h3> <font color="#ed2308"> 2017年,瑞达出道即巅峰</font>。凭借厚大时期聚集的名师人气,瑞达的出场十分惊艳,走路都是带风那种。几乎没有悬念的成为了新一任头把交椅的拥有者!之后,正保两次收购瑞达股权,为瑞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h3><h3> 成立于2002年的指南针,本来是一家成绩平平的机构。2016年前后龙图教育收购上律指南针,指南针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17年,指南针技术流团队改组,引进李佳、戴鹏、左宁、郄鹏恩组成四小只团队。加上原来的柏浪涛、杜洪波,也是一时风头无两。<font color="#ed2308">2018年,指南针经过一年的宣传运营,年终成绩斐然,几乎已经拥有了赶超瑞达的实力</font>。在口碑风评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所有人都期待着指南针成为新一代扛把子,指点江山!<font color="#ed2308">同年11月,厚大再次爆发冲突,元老段波等人和平分手成立星薪</font>。但并没有名师光环加持,也没有完善的运营,市场反馈很少。2020新考季星薪的各位老师纷纷宣布加盟其他机构,本以为劳燕分飞,结果星薪竟然换了两个老师发布了2020版学习包。</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font color="#ed2308"> 2019年,指南针即将登顶却中道崩殂</font>。龙图集团长久以来的亏空状态,因指南针法考背诵版图书迟迟难产,而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未及指南针勉力支撑到主观题考试结束,数位名师便宣布解约。同时,也宣告了指南针冲击至尊之位计划的破产。上律指南针,最终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h3><h3><br></h3> <h3> 紧接着,原指南针团队中的四小只加盟众合教育,极大程度的补强了众合的弱势学科,增加了众合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原指南针团队中的柏浪涛、杜洪波两位老师以指南针各地分校为基础,发起成立了柏杜法考。</h3><h3> 在<font color="#ed2308">一片热闹之中,文都法考也悄然登场</font>。文都教育在考研培训界声名显赫,这点不言自明。2017年,为完善产业布局,文都集团收购了中律旗下的中律司考和敏行法硕。敏行法硕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实力,这里不再多说。而中律司考长期以来都是一家微不足道的机构,相关讯息非常之少,文都收购中律进而进军法考培训的战略计划没有取得良好的收效。于是乎,文都把目光投向了另一家师资强大但财力薄弱的机构——华旭万方。华旭这个机构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除了师资其他方面做得真的一塌糊涂。文都在此变革之际,以收购华旭为契机重新进军法考培训,确是不错的选择。</h3><h3> <font color="#ed2308">华旭一直以来都很穷</font>,穷的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要和其他教育机构搞合作,配套服务方面大家也应该有所体验,实在无力吐槽。此番<font color="#ed2308">文都收购华旭</font>,实在是双赢。目前来看华旭是打算保留品牌共享资源,为文都的后续发展做一个过渡。但对于整合后文都最终的师资还是有一点点惋惜。<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文都在主观题考前聚焦阶段亮相七大名师,分别是:方鹏、方志平、黄文涛、杨秀清、刘玫、白斌、汪华亮。此七人中除了黄文涛老师,皆是前铁血联盟的成员,实力强悍。尤其是杨秀清、刘玫两位老师,不仅功力深厚辈分也很高,目前法考培训的一些老师都是其学生辈。</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但在文都产品发布会公布的最终阵容之中,却没有杨、刘两位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蔡辉老师和陈龙老师。蔡辉老师是前华旭法考的主打老师,同时也是柏杜法考的首发老师。陈龙老师过去是众合的独家,在2017年向高甲老师加盟厚大后成为了首发老师,但市场反馈一般。最终CEO大胆换将,启用了年轻的肖沛权老师。进而今年双方解约,陈龙加盟柏杜和文都。</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3><br></h3> <h1><b><font color="#ed2308">二、未来法考培训格局的展望</font></b></h1><h3> <font color="#ed2308">经过一番折腾,老牌法考培训机构除了万国还在苟延残喘,几乎都已走向消亡</font>。而法考培训,最终也形成了名师导向型格局,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变动。机构维系发展的两大动力就是师资和资本。十年之后,万国历经名师出走和互联网变革的打击仍未被击垮,究其根本是司考培训黄金时期资金池的深厚积累。经历名师出走的创伤后,万国抑制名师发展,至今不愿在图书上署上老师的名字。所以,即便万国有一定财力,发展模式不进行根本转变也追不上后起之秀。</h3><h3> 如今的五大机构,实力都很强悍。但从师资和资本上来讲,确实有所差异。前文提到过的木豆司考和星薪法考,无外乎资金不到位,老师名气有限、受众面窄。可见,师资和资本对于机构的发展是多么重要。</h3><h3> <font color="#ed2308">瑞达已经连续三年稳坐营收第一的位置,又有正保的支撑,实力是很强的。众合是目前年头最老的大机构,在地方分校的数量上领先,今年师资改组后图书和线上课程收益将会十分可观。目前,法考培训能够营收过亿的也只有这两个机构</font>。有文章指出“法考培训将进入双寡头时代”,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但毫无争议的是,从自身体量上来看瑞达和众合组成了法考培训的第一梯队。</h3><h3> <font color="#ed2308">厚大确实是一个有独到之处的机构,经历两次分裂依然坚挺。</font>但实际上第二次分离出星薪,对厚大来说不是什么坏事。2017年各机构疯了似的推出多位名师,学习包任意组合挑选。结果无一例外的打脸,第二年纷纷只保留一套学习包主体阵容。既然是名师导向型,那搞所谓的双核心、多核模式意义就不大了。厚大维持现有的首发阵容,一方面是基于节省资金的考虑,另一方面也确实有必要稳定下来首发师资了。这和电子竞技一样,首发阵容不稳定对战队的成绩必然有所影响,豢养大量的替补队员也不是什么明智的举措。目前来说,厚大的营收和三年前差距很大。但厚大首发师资稳定后,市场口碑有所突破,并且在配套服务上厚大可以说做的最好。虽然在体量上距离第一梯队还有一定差距,但在第二梯队也算坐的很稳了。</h3><h3> <font color="#ed2308">柏杜的核心就是柏浪涛、杜洪波两位老师</font>,其余老师中除了陆寰老师是原指南针的首发老师,其余大都是从实力派老师中抬上来的。这几位老师实力确实很强,但一直不是机构主要宣传的对象,以至于名气不是很大。以现在的情形来看,名气还是十分重要的,柏杜的整体发展要经历一个宣传发育的过程。资金池是柏杜发展的另一个掣肘点。原本指南针的营收相当可观,只是为了填补母公司龙图的亏空最终被拖垮。此番柏杜成立就是以原指南针的30多家地方分校为基础、根骨未动,(因地方分校极大的“自主性”)面授的营收不会太差,主要是图书和线上的收益效果有待观察。如正保对瑞达、沪江对众合那般,最终想做大做强没有外部融资是不可能的,柏杜能否引入资本我们拭目以待。</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font color="#ed2308">文都法考背靠文都集团</font>,资金自然是不会差的,就看集团打算使多大力了。师资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配套服务肯定比华旭时代要好上很多。整体而言,暂时能在第二梯队坐有一席之地,日后的发展空间很大。如果日后行业格局有所变动,文都将会是一大受益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