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辰山植物园游览心得

黑炭鱼

<h3>辰山植物园园区占地207公顷,以“绿环”为规划核心概念,形成围合的场地结构,配合原有水体的改造,形成山体、沉园、中心区、水域为主体要素的主体园区,并在“绿环”及环外区域形成了温室、科研中心、科普中心及各类植物景观。</h3> <h3>上海辰山植物园分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中心展示区建造了矿坑花园、岩石和药用植物园等26个专类园。中心展示区与辰山植物保育区的外围为全长4500米的绿环,展示了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代表性适生植物。<br></h3> <h3>辰山植物园植物景观丰富,以下列举十张植物景观照片,结合形式美法则,分析该处植物景观营造的亮点。</h3> <h3>植物景观一,此处是凌波桥出口的一处植物景观,主要是以观花观叶植物为主,配以小巧的小品。主要植物有:月季,彩叶草,观赏番薯等低矮灌木,低矮栅栏代替地被植物,整体形态平整,内容丰富。</h3> <h3>植物景观二主要是植物有梅花,柏树,龙舌兰,月季,绣球,山桃草,彩叶草,雁来红等,小乔不同形态互相对比,中部月季观花,彩叶草与雁来红观叶,高低错落,层次丰富。</h3> <h3>植物景观三为桥上景观,主要是秋海棠点景,底下为观赏番薯,远处的背景树是雪松,一侧的塔模型上面为月季。</h3> <h3>植物景观四前景为桥上的秋海棠,远处背景树是竹子,而水边的水生植物有芦苇,美人蕉,睡莲等,自然草坡过渡到水体。</h3> <h3>植物景观五一边植物为南天竹,碧冬茄,另一侧为绣球,碧冬茄,上层植物为雪松。</h3> <h3>植物景观六主要有龙柏,红继木,南天竹,芦苇等观叶观形植物。</h3> <h3>植物景观七结合挡土墙,地势升高主要用观花植物如菊花,碧冬茄等,中层为桂花,南天竹,上层乔木主要观赏形态。</h3> <h3>植物景观八底层为各类观花植物,如菊花,碧冬茄,蓝花鼠尾草,香彩雀等,上层嫁接造型灌木,挡土墙上为爬藤植物。</h3> <h3>植物景观九比较简洁,主要植物为竹子,起伏变化的草坪与成片的竹子形成形态上的对比,空间简洁大方,有疏有密。</h3> <h3>植物景观十主要是粉黛乱子草,观赏地被植物,远处乔木形态挺拔,撑起空间感。</h3> <h3>5种挡土墙分析</h3> <h3>挡土墙一,这一类挡土墙用砖块堆叠而成,主要有冷、暖两种色调,冷色调多蓝,灰,黑,与植物的偏暖绿色互相衬托;暖色调结合铺装、植物,整体性高。</h3> <h3>这一类挡土墙形态优美,灵活性强,且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无论是直墙还是变化多端的花坛挡土墙,都能很好地适应。</h3> <h3>挡土墙二,其实本质还是上一类挡土墙,只不过在外面加了一层木质装饰。加了一层木质装饰后挡土墙原本的节奏与韵律发生改变,而且能更好地从表面的装饰变化来体现挡土墙的观赏效果的变化。</h3> <h3>挡土墙三与前面两种挡土墙不同的是,这一种挡土墙在石头的原则上没有前两种有规律,增加了自然感与随意感。运用不规则形状的碎石与混凝土结合,整体比较稳重,但缺乏灵活性,给人以厚重感。</h3> <h3>挡土墙四其实内部是混凝土与砖石砌筑起来,只不过在外面增加了一块完整的金属板。金属板的表面有一定的铁锈,有一定的历史暗示,给人以粗糙感,结合周边的植物,形成自然与现代的对比。到这种挡土墙的灵活度不高,相比前面几种挡土墙,这一类挡土墙从表面看来内容有点空缺,仔细一看有不缺乏纹理。</h3> <h3>挡土墙五,这种挡土墙与前面挡土墙一有点类似,都是用砖石堆砌起来,不同的是此类挡土墙的砖石长且完整,韵律感更强。</h3> <h3>20种岩石园植物景观、花境和驳岸植物景观。</h3> <h3>岩石园植物景观一,底层为观赏番薯,和红花继木,上层为竹子。竹子遮挡住山体上裸露的岩石,底下鲜艳颜色的观叶植物吸引视线注意,与上层植物互相衬托。</h3> <h3>岩石园植物景观二</h3> <h3>岩石园植物景观三,为土坡一侧的岩石景观带,主要是观花观叶植物如菊花,碧冬茄,千日红,观赏番薯,蓝花鼠尾草等。</h3> <h3>岩石园植物景观四,花坛景观,主要有碧冬茄,五星花,菊花,雁来红,凌霄,香彩雀。</h3> <h3>岩石园植物景观五主要是银杏,雪松和草坡。</h3> <h3>岩石园植物景观六,主要是银杏,山菅兰,和其他山林植物。</h3> <h3>岩石园植物景观七,乔木为木瓜属植物,底下有观赏番薯,香彩雀,碧冬茄,菊花,五星花等</h3> <h3>岩石园植物景观八主要是草坪和银杏。</h3> <h3>花镜一,主要植物有雁来红,凌霄,彩叶草,菊花,碧冬茄,香彩雀,五星花等。</h3> <h3>花镜二,主要植物有桂花,菊花,碧冬茄,狼尾草,观赏芦苇,蓝花鼠尾草,向日葵,醉蝶花等。</h3> <h3>花镜三,主要植物有香彩雀,碧冬茄,蓝花鼠尾草,醉蝶花,菊花,观赏芦苇等。</h3> <h3>花镜四,主要植物有蓝花鼠尾草,千日红,观赏芦苇,狼尾草,向日葵等。</h3> <h3>花镜五,主要植物有醉蝶花,蓝花鼠尾草,向日葵,香彩雀,侧柏,芦苇,菊花等。</h3> <h3>花镜六,主要植物有梅花,柏树,龙舌兰,月季,绣球,山桃草,彩叶草,雁来红等。</h3> <h3>花镜七,主要有蓝花鼠尾草,松果菊,一串红,小木槿等。</h3> <h3>驳岸景观一</h3> <h3>驳岸景观二</h3> <h3>驳岸景观三</h3> <h3>驳岸景观四</h3> <h3>驳岸景观五</h3> <h3>盲人植物园,针对盲人的触觉、听觉、嗅觉等需求,园区内相应种植无毒、无刺,具有明显的嗅觉特征、植株形态独特、色彩鲜艳亮丽的各类植物。园内合理设置中、英、盲文和语音系统,修建盲人道路方便盲人游客出入植物园,并设有适合盲人使用的扶杆、憩亭、厕所等无障碍设施。 </h3><h3>但园内植物过于茂盛,伸出来的枝条不加修剪很容易阻挡甚至刮伤盲人。</h3> <h3>结合矿坑花园场景体验,分析设计师是如何充分利用原有场地资源进行景观营造的。</h3> <h3>辰山曾是开采建筑石材的场地,西侧采石场在山体开采完后,又向地下纵深挖掘,现留下采石场遗址的矿坑深潭。辰山植物园在建设中因地制宜,依据生态修复的原理,通过对现有深潭、坑体、地坪及山崖的改造,营建成地貌奇特、高山飞瀑、季相分明的矿坑花园。</h3><h3><br></h3> <h3>矿坑花园由镜湖区、台地区、望花区和深潭区组成,花园设计将场地中的后工业元素、辰山文化与植物园的特性整合为一体。镜湖区倒映着辰山山体,恍若水天一色。台地区以铁锈钢板覆盖部分区域,配以错落有致的青石台阶,演绎出山与石的刚毅。望花区多栽种地被花卉,四季繁花似锦、色彩艳丽,仅在该区域栽植的植物就超过1500种。</h3> <h3>在矿坑花园自然能看到裸露出来的山体,在保留原有历史文化的同时运用植物进行生态、景观地处理,使得裸露的山体也成为主要的观赏点。山体多用挡土墙来处理,挡土墙形式与纹理的变化,结合特色观花、观叶、观形植物,使得该区域变化无穷,景观有主有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