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洋岭梯田美丽如画!

玉树琼枝

<h3>金秋十月,美丽的家乡——汕尾市陆河县上护镇洋岭村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复耕了近三年的“洋岭梯田”一片金黄,丰收在望。连日来,洋岭梯田迎来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乡村旅游成为了一个新亮点。</h3> <h3>洋岭村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上护镇,边上有硁头村,护东村,硁二村,护二村,自古以来皆以耕种水稻为主导产业,盛产的洋岭米米质优软,清香可口,远近闻名。</h3> <h3>空气清新,土地肥沃的洋岭村是一个原生态的山村错落,至今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神话故事。</h3><h3><br></h3><h3>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法力无边,言出必应的仙人,名叫罗隐。有一次下凡仙游时,化作凡人路过岭头,正值午时时分,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仙人饥渴难耐。这时,刚好一位村妇正往山上给劳作的丈夫送饭。仙人走上前去,向村妇讨点水喝。善良的客家妇人见罗隐仙人衣衫褴褛,形同乞丐,十分同情。于是,放下茶篮,亲手盛茶盛饭给罗隐仙人吃。</h3><h3><br></h3><h3>罗隐仙人对村妇的善良之举十分感动,临走时在小溪边折下一节小竹筒,交给妇人,并再三叮咛她把小竹筒放在高处,然后说了一句“岭头吃一顿,耕田不用粪”后飘然而去。至今,在岭头马溪岭的山头上还保存着据说是罗永仙人的脚印。</h3><h3><br></h3><h3>村妇接过竹筒,上山后把竹筒交给了丈夫,并与丈夫说起了刚才的奇遇,半信半疑的丈夫信手把竹筒随地一扔,竹筒落处,冒出股股清泉,流向片片田间。从此以后,岭头的土地肥沃,森林茂盛,泉水甘甜。种出来的稻谷丰收,米质柔软,瓜果清香。</h3> <h3>这是一个久远的美丽传说,真真假假,口口相传。后来有关部门到岭头对泥土进行了检测,测出了泥土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磷肥,算是解开了这个故事传说的“谜底”了!</h3><h3><br></h3><h3>几百年来,洋岭村的祖祖辈辈们就这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男耕女织生活。</h3> <h3>八十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转变。城市设施的大量建设,工业、商业、服务业遍地开花。社会空前的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给国人带来了许许多多就业机会。深圳特区的成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勤劳勇敢的陆河人抛开了传统的务农生活,纷纷迈入了城市的工商业建设之中。家乡逐渐冷落,大部分村民迁入城市建房安家。美丽的洋岭村人去楼空,土地荒芜,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洋岭农产品也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h3> <h3>不过,时代的步伐总是在不停的演变着。4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逐渐迈入了小康生活。<br></h3><h3><br></h3><h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17年,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整合和利用农村固有的土地资源,鼓励农民回乡发展。</h3> <h3>2019年7月15日,陆河县委书记陈得忠带领有关领导班子亲临洋岭调研,指导洋岭乡村振兴,规划以扩大复耕梯田为主导,带动旅游休闲与农业发展的计划,鼓励村民扩大洋岭梯田规模,并给与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h3> <p class="ql-block">三年多来,在陆河县政府、上护镇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洋岭村民的努力,数百亩梯田重新种上了水稻等农产品。萝卜、咸菜、大蒜、番薯、洋岭米……,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如今,“洋岭梯田”水稻种植已达数百亩。层层叠叠的梯田,依着山势,高低错落,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满山遍野,遍地金黄。一串串谷穗金黄饱满,迎风飞舞,稻浪飞扬。驻目远望,如一幅天然画卷,诗意田园,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美丽乡村,秋色中的洋岭梯田美丽如画!风景秀丽,民风纯朴的洋岭村欢迎着朋友们的到来! </h3><h3> </h3><h3> —— 2019年10月22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