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鸡西师范化学五班毕业40周年</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 纪</b></h1> <h3>在鸡西的老师、各位同学:</h3><h3> 王萍同学本月20日回鸡西,遂定于20日中午宴请王萍同学,同时诚邀在鸡的老师、各位同学,届时莅临,共同为王萍同学接风,畅叙友谊。</h3><h3> 相逢1978,重聚2018。相逢是缘,重聚是份。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日。同学们来吧,您的参与是同学们的最大欣慰。今年恰逢我们入学四十周年,这是一次没有准备、没有预约的聚会。同学们来吧,再忆同窗,畅享未来。珍惜当下,珍惜每一天。我等您!</h3><h3> 谢谢! </h3><h3> </h3><h3> 2018年8月18日</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同学小聚演讲</font></b></h1> <h3> 一次没有预约、没有任何准备的同学相聚的活动结束了,但这次活动给每位同学所带来的喜悦还时时浮现在眼前,并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应该感谢王萍同学为我们这次活动创造了契机;感谢闫老师身在外地还时时关心着我们的这次活动;感谢远在外地关心支持并鼓励我们这次活动的许治国、郝燕、刘亚荣、秦玲、马欣、刘丽萍、孟昭旭、高德国、李平等同学;感谢对有病同学提供帮助照顾并接送的李信明、于晓峰同学;感谢为我们留下美好瞬间并献给未来回忆而拍照的文光、王萍、金辉同学;特别是崔勇同学,全过程拍照,顾不得吃饭、喝水,辛苦至极;感谢建安、翔宏、凤林、信明、连幸、万相同学分别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希望远在外地的同学常回来相聚,我们共同分享快乐!祝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h3><h3> </h3><h3> 2018年8月20日</h3> <h3> 明年是我们毕业40周年,几年前就有同学提出建议,要搞一次全班同学聚会,近几天大家的向往达到了高潮。至此,建安提出了一个聚会意见,我同意,我参加。咱们这些同学分别都有高中、初中、和小学同学的群,有的聚会搞的很好。曲宝玉他们高中同学聚会的录像发到咱们群里,大家看后都感觉很好。还有好多同学也都有这样的聚会经历,请大家毫无保留的提供给咱们聚会借鉴。这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借鉴别人的经验,提出自己切实可行的方案,每个人都畅所欲言,能使我们的方案更完善,聚会更成功。各个群都是根据自己群的人员条件、家庭状况、经济基础来确定聚会的地点、活动的行程、纪念品的类型等。如果成员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因照顾老人、孩子或自身原因不宜外出的,那就应该考虑以大本营为主。我只是初步想法,大家借鉴。感谢闫老师的支持! </h3><h3> </h3><h3> 2018年8月21日</h3> <h3>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昨天下午两点多到的江苏儿子家,结束了愉快的假期生活,又开始正常“上班”了。这个假期过的非常好,见到了很多同学,特别是王萍大姐,22年才第一次见面。很留恋我们相聚的时刻,好在我们还有微信平台,经常看看相片录像。谢谢同学们对我旅途的关心和祝福,欢迎到江苏来玩! </h3><h3> </h3><h3> 2018年9月1日</h3> <h3> 张老师您好!1991年在哈市11中学一别至今,已有27年没有见面了,时间过的真是弹指一挥间。上次您回鸡西,不巧我在江苏,也没见着面,很遗憾。咱们班的同学不到60岁并且继续在岗的也只有4、5位,其余都60多岁了。多数同学的工作由教初中、高中转向了教幼儿兼保姆,并散在天南海北,祖国各地。1978年的4月7.8号两天,是您亲自挑选的我们这批大学漏,入鸡西师范学校报到的日子。四十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日。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是您辛劳的录取工作,才有了我们38位同学同窗读的缘份。那时,因为我们年轻,不懂事情;现在,我们懂事情了,但已经不年轻了。张老师、闫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更是亲爱的两位大姐姐。看了张老师的留言,仿佛就像看到了面对面的那样关心关爱着每位同学的慈祥面容,很是感动。闫老师在鸡西,每位同学家有事,都到场,有的同学有病了,都到医院看望。虽然我们在校只有一年零三个月的学习时间,但是结下的深厚的师生情、同学情地久天长。让我们倍加珍惜这缘份、这情谊。期盼明年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老师同学相聚,忆芳华、叙旧情。张老师,祝您和闫老师保重身体,天天开心快乐!同时,祝各位同学事事顺心,幸福安康!明年见! </h3><h3> </h3><h3> 2018年9月15日</h3> <h3> 近几天来,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连续报道改革开放庆祝大会盛况和走过四十年等综艺节目,使我深深联想到,这四十年,恰恰是我们由青年变为老年的四十年。1978年,正当我们国家确定改革开放的初年,我们考入鸡西师范学校,38名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从此成为了同学。二年的寒窗苦读,朝夕相处,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同学情。四十年,往前看:路漫漫;回头看:弹指一挥间。四十年前,我们风华正茂;四十年后,我们解甲归田;四十年前,挑灯夜读,情窦未开;四十年后,含饴弄孙,品茶聊天。四十年啊四十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伴我们一路走来。退休了,有了闲暇时间,回首往事,有着些许欣慰,也有着点滴心酸。时时回想我们在校时的兴趣往事,是那么的单纯快乐;毕业离校时的恋恋不舍,是那么的深厚真诚。今天,我们有的即将步入花甲之年,多数已过花甲之年。退休了,该歇歇了,没有什么必须我们操心的事情。好好想想,除了健康,什么都不重要。只有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顾别人。当前第一要务,是注意保重身体。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入学四十周年之际,祝我们老师、各位同学,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万事顺心! </h3><h3> </h3><h3> 2018年12月19日</h3> <h3> 各位同学晚上好!现在都干什么呢?你是否回想到四十年前的此时此刻,我们正在教室里庆祝我们入学的第一个元旦,也是我们在校期间的唯一的一个元旦。王天民等同学,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准备了美味佳肴,各位同学推杯换盏,畅谈同学情、师生情。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在的此时此刻,我们天各一方,那样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真是令人向往。刚才习主席的元旦献词,还提到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已经进入退休年龄,说的正是我们。今天,还是要感谢翔宏同学,在辞旧迎新之际,牵头组织在鸡的同学聚会,回忆当年。虽然因各种客观原因,参加的人数少,但这也是我们的大本营,决不能丢掉。在2019年元旦来临之际,祝老师、各位同学,新年快乐、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顺心!</h3><h3> </h3><h3> 2018年12月31日晚</h3> <h3> 同学聚会,遵循全班办会、个个参与的原则,共同回忆在校时的历历往事,丰富我们的聚会内容。同时,更要珍惜的保留下我们的口述历史。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想想我们如花的年龄就这样流失了,是否该留下点什么?但我们又能留下什么呢?</h3><h3> 有人说我们已经老了很无聊,可是生活不就是由好多无聊的时候和无聊的事情组合起来的吗?</h3><h3>对的,各位同学,好好回忆回忆,我们把它记录下来,保存起来,留着讲给我们的孩子听吧,留着讲给我们自己听吧! </h3><h3> 我在这里先抛砖引玉,请各位都把你记得的自己的事和身边的事分享给大家,让我们同欢同乐,共同享受聚会那两天的幸福时光。这个(一)写的趣事回往,(二)准备写:同学情深,如互相关心照顾等。等等------ 各位看看如何。 </h3><h3> </h3><h3> 2019年8月14日</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精心谋划</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鸡西师范化学五班毕业40周年</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中 纪</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2019年9月7~8日)</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欢迎宴会上演讲</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纪念宴会上演讲(上)</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纪念宴会上演讲(下)</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鸡西师范化学五班毕业40周年</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后 纪</font></b></h1> <h3> 化学五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九月十日,教师节。祝张老师、闫老师教师节快乐!祝曾经和现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学们教师节快乐!我们已经愉快地结束了“化学五班师生毕业四十周年纪念”聚会两天了,远道的老师和同学们已经陆续返程,有的已经平安回到家中了。这两天仿佛还沉坠在聚会中,脑海中时时浮现建安班长饱含深情的开幕词,张老师闫老师充满对同学们的关心爱护的讲话,使我们又一次聆听了老师的殷殷嘱托。再上一堂化学课,把我们又带回到了四十年前的学生时代,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联欢会上,郝燕、昭旭同学潇洒自如的主持,使欢乐愉快的联欢有序的进行。张老师的朗诵、闫老师的幽默表演,把联欢会一次又一次的推向高潮。袁金香同学富含深情的朗诵“同学情”、许志国同学引吭高歌“同学情是一辈子情”,等等,使我们更加深刻的重新认识了同学的含义。王万相同学的一套初级长拳,又使我们回想起念书时的诸多趣事往事。王萍同学的一首“友谊地久天长”歌曲,凝聚了同学心,深藏了纯洁的师生情、同学情。赵文光同学即兴表演的讲述、可以认为的单口相声,高德国同学、刘亚荣同学、李信明同学演唱的京剧选段等节目,再现了四十年前的诸多场景,使我们陷入了深情的回忆之中。在外地不能前来参加聚会的徐凤林同学,在聚会中发来视频连线,向老师和同学们问好,并祝聚会圆满成功;王天民、金辉、寇连幸、秦岭等同学直接或委托同学向老师和同学们问好。王宪君、刘丽萍同学委托孟昭旭同学带来了她们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深情厚谊,并向聚会敬上刘丽萍私人定制的葡萄美酒,敬请老师和同学们品尝。这种情谊远不能用酒的价值衡量,可为是情谊无价,地久天长。</h3><h3> 这一次愉快的四十年聚会,全体师生增强了深厚的友谊,终生难忘。我们居住在山庄,睡在通长的大铺上,找到了当年念书时的感觉。因条件简陋,全体师生都能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包含,处处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见面时的一个拥抱,分别时的一次握手,互道珍重,相约期待下次聚会的早日到来,无不饱含着浓浓的深情。马欣、崔勇、昭旭、志国、金香、王萍、郝燕、亚荣等同学不辞辛苦,付出操劳拍照、录像,为我们留下美丽瞬间。每当翻看这些照片、录像时,那种幸福之情便悠然而生,仿佛回到了聚会的时光中。聚散皆有缘,聚,我们欢欢喜喜,散,也不要离别悲伤。人的一辈子真的好短,不知不觉我们都老了,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聚散无常,一份好心情,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我们有幸成为同学,是注定的缘份。趁着我们身体还硬朗的时候,不要错过每次相聚的时光。能吃的时候吃,能玩的时候玩,好好感受生活的快乐,因为转瞬既逝;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好好体会生命中的每一天,因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人生,过的是心情;生活,活的是心态。幸福,没有标准答案。你喜欢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你需要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不要攀比,不要复制别人的生活,丢失了自我。珍惜当下,保重身体,除了健康,什么都不重要。在这第三十五个教师节之际,再一次祝张老师、闫老师教师节快乐!祝患病的同学早日恢复健康!老师、同学们,两天的集中聚会结束了,但是埋藏在心底的具有深刻含义的聚会远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常回到微信群的家里看看。在此,祝老师同学们,心情愉快,阖家欢乐,幸福安康!下次聚会再见![握手][握手][握手][握手][握手]。 </h3><h3> </h3><h3> 2019年9月10日</h3> <h3> 马欣,你说的是,宪君照像,为了照张好像,蹲着跪着趴着,都是为了追求完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体现出认真负责的精神。崔勇也是一样,大家看到的她很累,只是这两天,其实从筹备聚会开始,她就已经很累了,做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她分管聚会的财务,杂事很多,包括购买绑气球的绳都得单独跑一趟。考查选旅店,定旅店、定房间串房间,入住当天还得去敲定交押金,等等。和郝燕一起买纪念品,瓜子、花生、糖,都是自己垫钱。聚会期间还要照像,确实很辛苦。好在有你和王萍大姐、袁金香、郝燕、刘亚荣、昭旭等同学帮忙照像录像,赵文光帮忙收费结账,减轻了她的一些负担。因为有这些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的聚会圆满成功。 我们的同学还是象念书时那样朴实诚恳,真是令人想念。</h3> <h3>马欣真是辛苦了,更可贵的是用心了。美篇的姊妹篇小年糕的制作完成,不仅标志着聚会的圆满成功,而且收获巨丰。更重要的是能使我们把聚会的盛况永久的保存下来,把四十年前的点滴往事回忆记录下来,这是一项累身累心的工程。但是,这更是一项空前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工程。这个美篇和小年糕做的太好了,全景式的记录了四十年来师生情、同学情,寻找了老照片,配发了回忆往事的文字,可以说是声情并茂的穿越。一人撰文,全体回忆,把我们带回到了四十年前的那段难忘岁月。聚会中,留下了师生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回忆往昔趣事、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的些许欣慰、点滴心酸的照片录像,十足的珍贵。当我们每次翻看这部美篇和小年糕时,就仿佛我们又聚会了一次,而时间却是在2019年9月,那年我们六十几岁。当以后我们慢慢变老时,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了,我们就坐在摇椅上,翻看着美篇、小年糕,慢慢的摇,享受着我们六十几岁时的幸福时刻------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马欣的统筹,崔勇、昭旭、志国、袁金香、王萍、郝燕、刘亚荣等同学的无私奉献,每张照片、每个文字、每段录像都凝聚着你们的心血。聚会结束了,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家中、岗位,开始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而马欣却像昭旭说的那样,开始了一项费时费力费脑筋的制作美篇和小年糕的工程。马欣说是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送给老师和同学的薄礼,这个礼可是薄而不轻,意义深远。每当我们翻看这些珍贵的照片录像时,就会想起那年那月那些事,我们就又回到了那年------ 好了,就不客气了。谢谢马欣同学,谢谢为我们聚会无私奉献的同学![抱拳][抱拳][抱拳][抱拳][抱拳][抱拳][握手][握手][握手][握手][握手][握手]。 </h3><h3> </h3><h3> 2019年10月8日</h3> <h3>化学五班毕业四十周年纪念的聚会,从形式上看已经结束了,但具有着深远历史意义的聚会远没有结束,时时都在进行中。马欣同学为了及时参加这次聚会,零晨3点就从家中出发,几经转机转车,历时15个多小时,到晚上6点多钟才到达我们的聚会地鸡西,旅途的劳顿,可为辛苦至极。聚会中完全顾不上长途跋涉的困倦,为大家拍照、录像,为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美丽的瞬间。聚会结束后,又乘夜车回老家东宁办理一些事情,看望同学。十多天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又连续工作了几个昼夜,制作完成了无比珍贵的同学聚会像册,这种不顾自我,奉献给同学的精神难能可贵。正像昭旭说的,有些文字的整理,是看视频听音频整理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从挑选的照片来看,马欣是个有心的人,制作这个像册的准备工作从去年就开始了,有些照片是去年王萍大姐回来时大家一起照的,一直收集到近几天的照片,实在是太辛苦了。这个像册制作的太好了,有些老照片配上文字,又把我们带回到四十年前,使年轻时的趣事、师生情同学情的往事历历在目。看看聚会现场的录像,仿佛是又一次聚会。马欣同学倾注了全部心血,挑选照片、整理文字、筛选录像、拼图,留下了无比珍贵的聚会影像资料,无价之宝。马欣同学辛苦了,谢谢你![抱拳][抱拳][抱拳][抱拳][抱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