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我家的升迁和沉浮,前扑后继闯世界。

立如

我第一次走进瓦格宁恩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生物技术大楼和它的实验室 作者 张立如<br> I.我在荷兰走过的路 I-2. 我第一次走进瓦格宁恩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生物技术大楼和它的实验室<br> 瓦格宁恩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生物技术大楼 1992年6月28日在生物技术大楼门前 我走进了实验室 我的指导老师 Ms Imke Leenen<br> 导师把我带入实验室时,我诚惶诚恐,那儿的仪器和设备我大多没见过,也没用过。我的导师一口气给我介绍讲解了五种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我秉着气,全神贯注,眼睛盯住导师手指,看着他的操作动作和程序,刻入脑海记在心里。我得益于传承了父亲的基因,有个好记忆,竟然一次传授一遍记下来了。真是有上帝在保佑我! 在实验室里 我每天重复着无数次无数遍的操作,等待足够的数据画出科学理想的曲线。 我开始琢磨和思考,人来到世界上到底该怎样活啊!?我的眼睛经常投向窗外,看着那满目绿色,碧兰的天空和五颜六色花草树木,大自然的美感扑面诱人而来。我热爱大自然,响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里。我在实验室做实验仅仅是为了敲开走进荷兰的大门,挣钱吃饭。我思考着思考着,...........。 I-3.奇怪的数据 自1992年的6月开始,截至1996年的6月,我在瓦格宁恩大学参加了他们三个系的科研活动,它们是食品科学系,有机化学系和环境保护系。由于我热爱园艺争取到了1年在埃达园艺学校的学习机会。在结束了食品科学系的项目后,我就去了有机化学系,我能去瓦格宁恩大学参加合作科研是因为我把在国内南京香料总厂香料研究所做的“天然香料万寿菊精油的提取成功和通过专家鉴定”所发表的两篇论文翻译成了英文,投寄给瓦格宁恩大学和我做同一课题的专家凯特勒先生。是他把我推荐给大学食品系的,也就是说我是靠两篇论文走出国门的 香料香精化妆品杂志 (1985第3期 )<br> 香料香精化妆品杂志 (1988第1期) 就是在香料香精化妆品杂志上发表的两篇论文翻译成英文,敲开了我走进荷兰的大门。 由于他们知道我的精油提取有特色,我的精油提取收获率比一般方法高,我是在精油提取设备上做了一些改进。他们希望知道我是怎麽做的,就让我去有机系做精油提取。我在有机系做精油提取时,用的是他们的提取仪器,没有什麽突破和创新,他们也没给我提供经济资助。有机系经费不宽余,我选择了离开。 在瓦格宁恩大学环境保护系 环境保护系的系主任是知名的水处理专家莱亭格教授,他给我写了邀请信参加他们的课题研究,他明说:你是来学习的,我们不提供经济资助给你。因为我没做过这类试验,我也没有资格提额外的要求。<br>第一次见到莱亭格教授时,他有些高傲,不可一势。我和他的初次谈话我也不够谦虚,我自我介绍说:“我是中国的化学工程师,我是来向你们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我也是来为你们解决难题的,你们有什麽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交给我去做。我尽力帮助你们。”听到这里,莱亭格教授皱起眉头,疑惑起来。他说:好!<br>我们系Axx 课题组的实验总找不出毛病,人们都称他们是“奇怪的数据室“。你最好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1995年5月,我在瓦格宁恩大学环境保护系做厌氧实验的照片 Axx 课题组的导师是个台湾人,据说还是一家台湾公司的副老总。在他的领导下,Axx课题组研究了六个月,丝毫没有什麽大的进展,谁也找不出问题在那里。台湾导师见了我,更是不屑一顾。他的态度很不友好,在向我讲述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方法时,一盖用英语,实验只做一遍示范。剩下的只能由我自己琢磨了。这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也真难为我了。而这激发了我非要干给他们看看的决心。<br>于是乎,我找来了一切有关资料,数据,以及他们过去的实验记录。整天就泡在实验里,做实验,取样。困难的是台湾导师只教我一遍,接着就说:“你自己去试吧!”然后夹起资料就走人。有些实验仪器,在国内我从来没见过也没使过。<br>经过两个星期的看资料,读数据。我反复琢磨仔细想,分析实验结果。数据起伏太大,分散而无规律。一定是实验系统运行不正常。 一次在电梯上,我碰见了莱亭格教授,我对他说:“我认为这个系统安装后,从来就没有正常运转过。”莱亭格教授听了后,先是一愣,看来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哦,你发现什麽了?”他不太经心的问。我说:”不,还没有。我只是想把系统调试好,再进行实验。“莱亭格教授说:“那你就试试吧!”说完他就下了电梯。我对台湾导师说:“莱亭格教授同意我试试,…………。”于是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调整了实验系统泵的转数,同时将过细的管子加耝。结果,出乎我的意外,我们的实验数据仍然奇怪,还是一些没有规律的数据。这时台湾导师阴着个脸,带着训斥的口气说:“都是你乱来,乱改系统,数据更奇怪,更无规律。现在看你怎麽办!”我不死心,继续分析原因,想办法。我继续采样做实验,测数据?!<br>我仔细观察台湾导师的采样和数据,我终于发现了台湾导师的采样方法有问题,不科学,不具代表性。 一天在大学走廊里,我又遇到了莱亭格教授,他问我实验进展的怎样了?我回答:“进展不大,数据依就发散。但终究有过几次较好的数据了。此外,我认为台湾导师的采样方法有些问题。”莱亭格教授的反应是,有了兴趣。但只是简单地说:“继续做吧。”我大胆地修改了采样放法,台湾导师板着脸,很不高兴。他还找到莱亭格教授告了我的状。但是莱亭格教授听后说:“让这个Chinese 去做吧!”采样方法改变之后,有时出现一连串的好数据,我缓了口气,但是实验结果忽好忽坏,不稳定。 系统修改了,采样方法也调整了。怎麽还不行呢?台湾导师满脸不高兴,嘀嘀咕咕!我心急如焚,全身心泡在实验室里,忙个不停,继续查找问题的原因。一天,奇迹发生了。事情是这样的,由于前一天取样的旧瓶子没有即时刷完,我只好全部用了新瓶子取样,谁知道这新瓶子采样,一连串的数据格外的好。我立刻悟道:是由于旧瓶洗刷不干静,影响了测试数据不准确。于是我找了一大堆新瓶子做试验,效果很好。接着,我又把旧瓶子洗刷三遍,支支保证干干静静,符合实验要求。这一改变,实验数据出奇的平稳可爱,我终于降服了这里的怪数据! <p>我带上我的实验数据去向莱亭格教授报告了我的实验结果。在这间实验室里,和我做同一课题的其他成员,他们的“用厭氧方法净化污水”的回收率是70%左右,而我则是98%上下,这使得莱亭格教授分外高兴。</p><p><br></p><p>我对他说,我是自费出国的,欠了不少债,我需要还债和维持这里的生活!莱亭格教授说:我们已经给你提供了学习机会和条件,我们不能给你钱。我回答说:我不但学会了,还为你们解决了“怪数据”,如果你不给我资助,我立即回中国!莱亭格教授说:“好。你的出色工作,我破例。给你提供半年的经济资助!就这样我拿到了环境保护系的半年经济资助。</p><p><br></p><p>1996年的6月我就离开了大学的环境保护系,离开了瓦格宁恩大学。</p> 我的两位园艺老师, 荷兰皇家园艺学会的主席 埃地先生 (Mr Eddy Spaargaren )<br> 荷兰园艺专家汤姆先生(Mr Tom Schiphorst )<br> 从此,我开始了学习荷兰园艺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