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共大情怀 几天前,参加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九龙山分校七六级农学班毕业40周年同学聚会。感受颇深!

木木牛

<h3>此次聚会与上次不同,选择了重温毕业40周年的蓬田,使我不期然地掀起一阵美好回忆:</h3><h3>43年前8月份的一天,家里来了几个不速之客,仿佛正在与父亲议论我读书的事。由于我年龄小那时还不到15岁、家庭又困难,总是这学校去不了哪个学校也不能去,最终选择了上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此后,我与“共大”结下了不解之缘。</h3> <h3>1976年9月“共大”开学进入蓬田劳动、学习生活。</h3> <h3>在蓬田大门口,首先映入眼眸的是1961年7月30日毛主席给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指示信(简称七三0指示)。在毛主席的指示信下,上学不要自己掏一分钱,让我们大多数上不起学的农民、工人、贫下中农子女都能上得起学。“七三0”指示内容至今还记忆犹深,仔细端详着毛主席写的信,心中久久不能平静。</h3> <h3>江西共大九龙山分校校门口</h3> <h3>很高兴在九龙共大校部门囗与老师合影!</h3> <h3>九龙共大蓬田二部</h3> <h3>九龙共大蓬田二部女生宿舍。</h3> <h3>九龙共大蓬田二部教师宿舍</h3> <h3>这是蓬田我们男生宿舍,至今己经破烂不堪,成了危房。</h3> <h3>当年我们班的教室如今成了居民住房。</h3> <h3>九龙共大毕业证书封面</h3> <h3>九龙共大毕业证书内页</h3> <h3>蓬田三年的生产劳动、学习生活锻炼了我,班主任老师就象长辈、家长一样关心爱护着我,这里的一山一水培育了我。我也视班集体为自己的家、同学们为兄弟姐妹一样。1979年8月五十几个兄弟姐妹们将要奔赴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即将分别之际,确实有恋恋不舍的感觉。有时在想,在此一别,有些同学不知何日相见?这次同学聚会当中有很多是时隔40年相见的,这次聚会真的是要感谢班上为聚会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学,给我提供了时隔40年与同学见面的机会!</h3> <h3>1979年10月进入了拿山江西共大井冈山分校学习,编班在79级农学3班,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本班有4个是九龙共大同班的同学。</h3> <h3>同学同乡在拿山合影。</h3> <h3>吉安县同班同学合影。</h3> <h3>与班团支部书记合影。</h3> <h3>吉安农校农学七九级三班同学毕业合影。1980年11月经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此后,全省的各个共大分校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相继改名,有的就取消或归并到其他学校,九龙共大合并到东固共大。井冈山共大改名为吉安农业学校。这标志着学校的发展由半工半读进入到全日制办学体制,学校翻开了新的一页。</h3><h3>共大从1958年创办到1980年改名,走过了22年的历程,创造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辉煌,我为自己有过几年共大学习生活的经历而感到自豪。</h3><h3>如今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尽管不复存在,但从共大走出去许许多多的同学们都有一种“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炼”的实干精神。它的鲜明办学特色足以留下重要一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精神是永恒的!</h3> <h3>在拿山毕业分别时,各位老师的对我的赠言,非常感谢您们!</h3> <h3>五年共大的同学在拿山毕业时的赠言,非常感谢您们对我的肺腑之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