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布朗帆船北极探险之旅二——格林兰岛Scoresby Sound峡湾

雨荷

<h3>2019年9月27日 雷克雅未克 温度6-14度</h3><h3>今天行程:雷克雅未克——格林兰岛</h3><h3>原定二天前的行程,因格林兰岛大雾,丹麦海峡暴风,包机无法起飞,拖至今天出行。</h3><h3>经历了国际机场到雷克雅未克市区二天来回二次后,格林兰航空把我们转卖给了冰岛航空,确定了今天11.10分起飞,改为冰岛航空,在市区的雷克雅未克机场起飞。</h3><h3>早餐后,全体人员一切都准备好了,临出发接我们的大巴却不见了。</h3><h3>搞笑的很,探险队长Jun多方联系无果,最后领队Jerry决定出租车去机场。</h3><h3>六辆出租车,15分钟,把我们全部送到了位于酒店2.4公里外的雷克雅未克机场。</h3> <h3>中午11.20NY6332包机总算起飞了,飞往格林兰岛东部。</h3><h3>下午1.11分包机降落在格林兰岛东部ConstablePynt机场</h3><h3>格陵兰岛以216.6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堪称世界第一大岛</h3> <h3>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迁至格陵兰定居,他们世世代代以捕鱼狩猎为生。</h3><h3>公元982年,移居冰岛挪威人发现了格陵兰,于是在1261年格林兰成为挪威的殖民地。</h3><h3>1380年丹麦与挪威联盟,格陵兰转由丹麦、挪威共同管辖。</h3><h3>1721年,Hans Egede经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允许,建立一家贸易公司和信义会传道会,标志着格陵兰开始真正进入殖民时代。</h3><h3>1776年,丹麦政府独揽了格陵兰的贸易活动。</h3><h3>1841年丹麦、挪威分治后,格林兰成为丹麦的殖民地。</h3><h3>1940~1945年,德国占领丹麦期间,格陵兰受美国保护。</h3><h3>1945年,格陵兰回归丹麦。</h3><h3>1953年,格陵兰成为丹麦王国一部分</h3><h3>1979年5目1日起格陵兰正式实行内部自治,但外交、防务和司法仍由丹麦掌管。</h3><h3>1985年2目1日,格陵兰通过全民投票表决,从欧共体中解脱出来。</h3><h3>2009年6月21日正式自治。 </h3><h3>目前,格陵兰将拥有部分外交事务权,但丹麦王国在格陵兰的防务和外交事务上拥有最终决定权,格陵兰语成为其官方语言。</h3><h3>今天,我踏上了格林兰岛!</h3> <h3>这是一个美国人在1950年修建的机场,没有机场代码。</h3><h3>是我经历过的民用机场最简单的机场了,没有候机楼,只有一间20来平米的候机室,不需安检,在广场上点名上机。</h3><h3>因丹麦海峡风暴,等待了二天的游客,看到我们的飞机降落太高兴了。</h3> <h3>Scoresby Sund峡湾,以英国人Scoresby Sund命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峡湾体系,除了40海里外Ittoqqortoormiit小镇没有人烟,小镇与外界的交通,就是这红色的直升机。</h3><h3>还有北大西洋融冰期间的邮轮。</h3> <h3>在Scoresby Sund(斯科斯比松)峡湾的ConstablePynt,行李被船员集中上车,拖去停泊在北大西洋上的伦勃朗帆船有冲锋艇搬上船上送到各自船舱。</h3><h3>全体人员换上防水胶鞋徒步20分钟,去上船点。</h3><h3>途中看到伦勃朗帆船静静的停泊在水中,是那么的袖珍,如同孩子的玩具,我一眼就无可救药的喜欢上了它。</h3><h3><br></h3> <h3>下午14.35分湿登落上了橡皮艇,伦布朗帆船放下扶梯,我登上了盼望已久的伦勃朗帆船甲板上。</h3> <h3>这下真的开始探索格林兰岛东岸没有人烟的Scoresby Sund峡湾,伦勃朗帆船北极Scoresby Sund峡湾探险自然之旅正式启程。</h3><h3>守护着曾经的激情和理想,翻千山,跨万水,再次赴约北极,还是那么的期待。</h3><h3>全体成员登船后,帆船起航,全速驶入Scoresby Sund峡湾,抓回延迟的时间,我不争气的出现晕船呕吐想象,全船只有二个人不适,其中一个就是我,坍台!</h3> <h3>上船后Joachim船长带领全体成员亮相,(船长,大副二副,酒店经理Bogdan,女厨师,工程师,水手,二位探险队长Jun和Jordi,清洁工)十位船上工作人员,探险队长Jun行程说明,简餐后已经是4.15分了,大副做安全教育,逃生技能。</h3> <h3>站在甲板上,迎着风,搭乘三桅帆船,体验维京时代!</h3><h3>小心脏跳得有的高<br></h3><h3>伦勃朗帆船在傍晚的夕阳中沿着Volquart Boons海岸航行。</h3> <h3>晚上7点荷兰籍女厨师提供了可口的三道式晚餐。</h3> <h3>这几天的极光预报指数图像和天气预报报告</h3> <h3>晚上9点钟左右,天还有没全黑,天空出行了北极光,所有的人都涌上了航行中的伦勃朗帆船甲板,拿出各种装备对着天空记录北极光,不负众望极光一路爆发。</h3><h3>北极光指数为0-9级,一般1-2级是绿色,今天是5级,太阳喷射。</h3> <h3>二天的等待,换来了峡湾北极光爆发,全体成员欢呼,这趟旅行的第一个愿望在经历了丹麦海峡风暴后,美丽的呈现在了眼前。<br></h3><h3>专业的摄影师爱好者早早的占好了机位,业余摄影爱好者也架好了三脚架,我这样的手机党也磨刀霍霍,我的小米手机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努力表现,把带有不同色彩舞动的北极光呈现给了我。</h3> <h3>我小米手机拍摄的极光图像虽然无法真正体现北极光的美丽,和摄影师老师们拍摄的极光照片无法比较,但是,我已经满足了。</h3><h3>摄影师暖杨老师的作品</h3> <h3>摄影师王大大的作品</h3> <h3>在伦勃朗号帆船的甲板上,仰望天空,繁星点点,晴空万里,无污染的夜空中舞动的北极光…...热泪盈眶。<br></h3><h3>相机比人眼对极光更敏感,分辨率更高,成像更美。</h3> <h3>9月28日 星期六 格林兰岛 晴</h3><h3>Vikingebugt and Denmark Island (Heklai</h3><h3>Havn)</h3> <h3>清晨4点醒来,船舱外海水泛着磷光。</h3><h3>早饭前我站在甲板上,与帅气的水手互道早安。</h3><h3>晨曦照在峡湾,一片祥和。</h3> <h3>比我更积极的是这些摄影爱好者,摄影大师们</h3> <h3>早饭后,北极熊出现在探险队长Jun的视眼里,墨色的山体上一个小白点。</h3><h3>jun吩咐广播通知大家,全船人员再次聚集在甲板上。</h3> <h3>一只孤独的北极熊在山崖半腰上觅食,看来脚下那片泛红的草地没有它要的食物,下到海边,沿着海边巡视一遍无奈,翻过山崖,阳光照耀着山顶上的北极熊,高傲又孤独。<br></h3> <h3>摄影师杨老师的记录</h3> <h3>摄影师王老师的记录</h3> <h3>船长很给力,驾驶者伦布朗帆船围着它转了一圈后,全船人类收起长枪短炮,告别北极熊,心满意足离开,继续它的航程。</h3> <h3>伦布朗帆船继续沿着Vikingebugt巡航,峡湾二侧是险峻的高山峭壁和冰川,近距离观赏面条山神奇的玄武崖。</h3><h3>六千万年前,板块运动行成了这种玄武岩,六边型石柱的形成,因岩浆流动的方向不同,不同冷却方向的,疾速冷却的结果。</h3> <h3>下午在Danmark岛登陆</h3> <h3>这里有200年前被遗弃的因纽特人居住遗址。</h3><h3>因纽特人的祖先图丽人,几千年前从亚洲来到欧洲,在800年前来到这里,遗留18世纪越冬的东西,已经没有了实物,只有地基。</h3><h3>jordi指给我们看进门的通道,二室一厅和一室一厅的区别</h3> <h3>有一个倒塌的木屋,是捕鲸人的住宿。Jordi说去年他来这里,木屋还没有完全塌下,Jordi见证了它的坍塌。</h3><h3>1920年南部和西部的因纽特人被带来了格林兰岛东部,定居在了Ittoqqortoormiit小镇,在峡湾周围捕鲸打猎。</h3> <h3>跟着jordi在岛上徒步,他一路指点告诉我们岛上的一些植物,苔藓,旅鼠的尸骨,鲸鱼骨头,地衣</h3> <h3>北极柳,一般长在水边。夏天很短,所以要很快的受粉,几十年才长成这样。<br></h3> <h3>登上高点看海湾,这个岛,1万年前是海底</h3> <h3>这块石头被冰川带来这里</h3> <h3>艾克拉港湾,1893年,在这里有一个探险大项目,艾克拉是一个丹麦人他带队绘制了地图,所以以艾克拉命名了这个港湾。</h3><h3>1930年,Jean Baptiste Charcot也在这里越冬,然后远征去了南极。</h3><h3>美丽的海湾,悬崖上有趣的岩层,充满了悬崖和冰山。</h3><h3>登上丹麦岛最高点,艾克拉港湾尽收眼底,伦布朗帆船静静的泊在港湾里,那画面漂亮极了</h3> <h3>这里风平浪静,上船前在海滩有个北极下海游泳仪式</h3><h3>弥补2015年南极冬泳的遗憾,我成为下水三人之一。</h3><h3>虽然只是蜻蜓点水,身体沾了一下水,摆了一个PS,寒冷的北大西洋还是冻了我的双脚。</h3> <h3>喝一杯红酒,为自己鼓励庆贺得意一下。</h3><h3>我认为,人生正确的选择就是对自己负责,把时间和金钱用在自己认为的美好事物上。</h3><h3>安心才好!</h3> <h3>晚餐后,探险队长jun说明天安排,预报今晚的北极光指数于昨天差不多。</h3> <h3>探险队副队长jordi讲座《图丽人》</h3><h3>公元前2500年,内蒙古人,来到加拿大,1000年几经周折,迁徙来到格林兰,还有维京人从冰岛来到格林兰,最后维京人消亡,只留下了图丽人。</h3><h3>1950年美国人来到这里建立了机场,改变了图丽人的生活习惯。</h3><h3>现在格林兰人有自己的国籍和护照,军事和外交归属丹麦管辖,其它自治。</h3><h3>在格林兰岛,居民有85%的是因纽特人,目前有四万因纽特人,主要居住在格林兰岛西部沿海。</h3> <h3>观看BBC拍摄的《捕猎》这一集影片介绍北极熊。</h3> <h3></h3><h3>夜晚9点半后,大家把重心移到了甲板,大多数人聚集在了甲板上,天空上北极光缓缓加强,我用手机的记录与队友们相机拍摄的相距甚远,我不再纠结拍照,收起手机拿着酒杯悠然自得喝着,在甲板上尽情的享受北极光逐渐加强,最后大爆发形成的美景。</h3><h3>360度全方位的北极光在天空尽情的飞舞,所有人都放下了相机和手机,仰天欢呼,被北极光极致的表现所惊艳。</h3> <h3>分享团友摄影师们拍摄的极光。</h3><h3>摄影师杨老师作品</h3> <h3>摄影师Mark.C老师作品</h3> <h3>摄影师王大大老师作品</h3> <h3>探险队jordi作品</h3> <h3>今夜无悔。</h3> <h3>9月29日 星期日 格林兰岛 晴</h3><h3>清晨,来到无人的甲板,看海,看天,静静的享受着北极峡湾的宁静。</h3> <h3>7点,看水手起锚,伦布朗帆船在第一轮阳光下离开丹麦岛艾克拉港湾,迎着微风,划过水面,向西而行。</h3> <h3>这变形的全景照片,不是在现场的一定会吓出人性命的,我只是用这抽象的图片来记录这海域的美丽</h3> <h3>今天的航行图,伦布朗帆船将航行45海里,船游Fonbugt和Fonfjord,驶向Rode岛。</h3><h3>享受船沿峡湾的巡航。</h3> <h3>山水之间</h3> <h3>海天一色</h3> <h3>午餐后在(Renodde)的地方登陆,苔原行走和观看优美的风景</h3> <h3>麝牛头骨,绒毛,粪便</h3> <h3>jun说这个投光的孔是人为猎杀的弹孔。</h3><h3>借用jordi的照片,在此感谢</h3> <h3>岛上漂亮的冰花</h3> <h3>北极无污染的漂亮蓝莓,直觉就想尝一尝,征得jordi首肯,味道好极了</h3> <h3>维斯特峡湾的Giacier在峡湾里充满了许多冰山,而Rodefjord的西侧呈现出它们特有的橙色,由引人注目的砾岩悬崖构成。</h3> <h3>徒步穿过半岛,来到岛的另一面。只有伦布朗帆船会来到这个峡湾,每年也就百把拾人来到这里吧。</h3> <h3>傍晚伦勃朗帆船在漏斗状的峡湾,顶风航行,比原定时间慢了一点,我们来到世界上第二大的冰盖前,在这湾停留二天。</h3> <h3>本来是在峡湾锚船的,但是傍晚时,风大气温下降,jun决定终止徒步提前回程上船,。</h3><h3>海湾已结了约10公分的冰,橡皮艇冲不过海面上的浮冰,船员用木榔头在船首开道,有惊无险登上伦勃朗帆船上。</h3> <h3>类似2015年12月13日在南极登陆洛克罗伊岛英国科考站,浮冰封锁水道,被困12小时,最后是附近的破冰船解救了我们那一幕。</h3><h3>南极那次20分钟浮冰充塞海湾占领了航道,冲锋艇无法进入航道上船。</h3> <h3>船长临时决定伦勃朗改回红岩岛下锚。</h3> <h3>晚上探险队长jun讲座《北极光》<br></h3><h3>九点过后,北极光再次出现在伦勃朗上空,我试着用手机记录它的风采,用iso3200,4秒,小米手机没有辜负我,今天的手机拍的北极光照片可以发微信朋友圈而不会被鄙视了。</h3><h3>又是一个欢喜之夜。</h3> <h3>9月30日 星期一 晴 -2度</h3><h3>清晨,在Road岛零下的伦布朗帆船甲板上,独自享受着冰山一角世界,除了伦勃朗的引擎声外,周围一片宁静</h3> <h3>风哥哥也躲了起来,太阳公公慢慢的醒来。</h3> <h3>甲板也开始热闹了起来</h3> <h3>帆船穿梭在格陵兰岛的峡谷中,这一片未知的土地让我充满了期待、好奇和兴奋。</h3> <h3>早餐后,伦勃朗离开Road岛,进入峡湾。</h3><h3>9点40分,远处有一个海豹躺着,jun看到了有六只麝牛,决定上午登陆爬山看麝牛,队友可以选择是否去,当我们队员准备好下船时,山坡上六头麝牛已经汇合跑了,jun立马决定放弃登陆,改为大家分二波橡皮艇巡游。</h3> <h3>观看浮冰,玻璃冰山,很美!</h3> <h3>其实,水下的冰山部分比水面上还要大。</h3><h3>冰山一角,露出水面的冰山常常只有十分之一或更少。</h3> <h3>下午登陆,登上更高的地方看浮冰,分二组,我参与徒步组跟着Jordi登上制高点,jun还是带一组走平缓的。</h3> <h3>徒步来到制高点看Rolige Brae冰川,这冰川长70公里,可以和阿根廷的雷诺冰川媲美了。</h3><h3>只是它深藏在北极格林兰岛Scoresby Sund峡湾里,Rolige Brae冰川不被众人所知,今年一年包含我们只有近百人来到过这里,目睹它的芳容。</h3> <h3>二队汇合后,领队jerry要求全体队员躺在草地上闭眼冥思五分钟,静静聆听大地的声音,倾听北极大自然的述说,感悟人生的意义。</h3> <h3>回到船上已经是傍晚近7点了。</h3><h3>吃晚饭,船也回到了Road岛下锚。</h3><h3>Jordi讲座《From seawater to ice》</h3><h3>当海水低于1.98度,就会结冰,这就是海冰。</h3> <h3>10月1日 星期二 晴</h3><h3>国庆节,伟大祖国的生日</h3><h3>今天计划在格林兰岛Scoresby Sund峡湾</h3><h3>RODEFJORD Rode Island度过一天。</h3><h3>清晨的甲板上亮着灯,水手守卫者一夜在寒冷的甲板上守护着伦勃朗帆船,因为昨天晚上浮冰的大量运动。</h3> <h3>船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冰霜,那是昨夜下的小雪,船体外浮冰涌动,微微飘飞着雾气。</h3> <h3>云雾缭绕,梦幻诛仙。</h3> <h3>八点早餐后,上午在Rode岛北部海岸登陆,徒步到山丘上,俯瞰整个浮冰坟墓。</h3><h3>这个岛位于峡湾的入口处,它被我们所熟知的卡尔·赖德在1891年至1892年的远征中命名。</h3> <h3>许多大型冰山沿着红色砾岩显眼的在浅滩上搁浅</h3> <h3>因为这里海水浅,断裂的冰川被搁浅在这里,成为全世界最多最大的冰川聚集地。被称为“浮冰坟墓”</h3><h3>登高眺望峡湾冰川,那些无可奈何停留在这里的冰川,只有慢慢融化,最多翻滚几下。</h3> <h3>近距离来到冰川前,千奇百态的冰川,露出冰山一角,随你想象,冰川上的横条纹说明着冰川越来越轻,被海水冲刷留下的痕迹。</h3> <h3>这些岩石主要形成于石炭纪到二叠纪时期,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千万年。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是地壳发展史上重要的造山时期,现在这片岩石显示出红色</h3> <h3>屹立在三亿年砂岩岛前的这块岩石,jordi说成型与六千万年前。</h3><h3>中间镶嵌的玄武岩也形成于六千万年前的火山爆发,这片沙岩一亿年前与北非沙哈拉沙漠是连着一起</h3> <h3>二天来围绕着Rode岛,下锚,停留,登岛,巡游。</h3><h3>每一座岛屿都有着它自己的故事,它们从海底渐渐生长,它们慢慢远离大陆拥抱海洋。Rode岛也是这样,或许它就是兼有泥土的沉稳和浪花的激情,在这里发生了那些往常不可能发生的事,关于它实在是有太多奇妙可言。</h3> <h3>晚餐,今天厨师为我们准备了前菜藜麦沙拉,主食麝牛土豆,甜点胡萝卜蛋糕,味道好极了。<br></h3><h3>今晚伦布朗帆船下锚Sorte Island北极兔峡湾,原先这里是北极兔的家园,所以用它名字命名这峡湾,如今,没有了它们的踪影,麝牛常常会在这里露面。</h3><h3>明天计划沿着峡湾去找麝牛。</h3> <h3>午夜,大多数队友回舱休息了,最后只剩下二位摄影发烧者继续等待北极光。</h3><h3>站在伦勃朗甲板上,头顶上是极静,极清的夜空,宣纸般的天穹上,灿星泼墨四溅。</h3> <h3>2019年10月2日 晴</h3><h3>今天的计划航行Rodefjord-Rodepynt和Harefjord峡湾巡航</h3><h3>Rodefjord,它是由红色的碳酸二叠系组合组成的,它们以这个地区闻名,并命名为“红峡湾”(Redfjord)。</h3><h3>早上7点半起床</h3><h3>08:00早餐后,伦勃朗起锚,在罗德海湾出发,在它的海岸上寻找麝牛。</h3> <h3>jun在对面的上坡上找到一个,大家涌上甲板,又发现了一群六头,Jun决定橡皮艇登陆去接近麝牛,30名队员8人响应,我是之一,其中只有一名男性。<br></h3><h3>Jordi和Jerry带领8名队员乘橡皮艇登上对面海滩,大家谨慎的往半山腰麝牛吃草的地方前进,悄无声息的来到麝牛停留的山坡下,趴着对着六头麝牛,出现一幕搞笑的场景,这个摄影团,追随麝牛拍摄的是一队手机党,只有一支大炮在边上陪衬。</h3><h3>因为现在因纽特人还在射杀它们,所以这些射牛是非常惊醒的。<br></h3> <h3>jerry不愧是野生动物摄影师,看他趴地上的姿势够专业,jordi也是有备而来的,拿出大炮。</h3> <h3>跟着这样一支队伍,我好好的记录这个过程就好,记录这支队伍各自的表现,很有意思了。</h3> <h3>jordi带领我们在山坡上追随一会后,挥手告别远去的麝牛,回到伦勃朗帆船上。</h3> <h3>12:30午餐</h3><h3>下午伦勃朗沿着Renland and Milne Land之间壮观的峡湾航行,这条宽的通道,也是卡尔·莱德探险队在1891—92年的比约恩群岛探险中发现并命名的。长度约50海里,四周群山环绕,陡峭而垂直的悬崖长达2000米。</h3><h3>下午整个航程天空飘了一点小雪,有形形色色的浮冰出现了,表面三柱冰川水下连着一起,一会出现云雾缭绕着山峦,队友们聚集在餐厅,交流说笑,一有人发现好的景色,大家就蜂蛹而出,一顿拍照。</h3> <h3>晚餐前,伦勃朗在Bjorn islands下锚过夜。这群岛屿位于伊尔德海岸附近,是卡尔·莱德1891 - 92年的探险中命名的。</h3> <h3>19:00晚餐,今晚主食鹿肉配土豆泥。</h3><h3>晚餐后副队长joedi讲座《麝牛》</h3><h3>放映BBC用仪器拍摄的北极熊记录片,超好玩。</h3> <h3>2019.10.3 早晨多云,零下3度,小雪转阴。</h3><h3>今天计划行程:</h3><h3>Bjorn islands-Jytte Havn - Hall Bredning and sailing along thei fjord towards Ittorqqortoormiitt</h3><h3>清晨独自站在甲板,天空飘洒着小雪花,展开手掌,轻轻小雪花落在我掌心,静静在掌中结冰,相逢是前世注定。</h3><h3>我慢慢地听,雪落下的声音,闭着眼睛幻想它不会停,我慢慢地品,只是贪恋在甲板上的好风景。</h3> <h3>早饭后,9点橡皮艇将全体队员降落在Jytte Havn(Bjorn islands)。<br></h3><h3>卡尔·莱德1891年至1892年的探险中,这群岛屿被命名为“熊”岛,因为1891年9月4日在他们的探索中一头熊被射杀。</h3> <h3>Havn岛上,冰天雪地,跟着Jordi在平坦的山坡,踩着岛上冰雪苔原,嘎吱嘎吱的步行。</h3><h3>在岛屿和峡湾的河口上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大家登上四面环海圆形山丘上尽兴的拍照</h3> <h3>下午伦勃朗帆船穿过比约恩群岛之间的海峡,穿过布雷宁的大冰山巷,沿着Scoresby Sound海峡的其余部分,驶向Ittoqqortoormiit的定居点。</h3><h3>午夜,伦勃朗下锚停靠在Ittoqqortoormiit岸边,这是格林兰岛东海岸最大规模有人类的居住的小镇。</h3> <h3>10月4日 星期五 阴有小雨</h3><h3>清晨,站在伦勃朗甲板上,舱外Ittoqqortoormiit岸上灯火阑珊。<br></h3><h3>今天行程安排:</h3><h3>登落Ittoqqortoormiit是格林兰岛东海岸最大规模有人类的居住的小镇。</h3> <h3>1925年成立的小镇,人口约300人,是东北格陵兰岛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定居点,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峡湾系统Scoresby Sound的北部入口。</h3><h3>这里有了网络和3G信号,时间自动转化为格林兰岛西海岸时间,比冰岛时间晚二个小时。</h3><h3>所以今天拍照时间显示的是格林兰西海岸时间。</h3> <h3>Ittoqqortoormiit的意思是大通铺,早期人们是住在一起的,现在有了独立的小房子。这里的居民靠捕猎为生,夏天捕鲸,冬天捕麝牛。<br></h3><h3>我们登陆这个小镇,是需要有格林兰岛签注的。岛上有警察局的,不过只有一名警察,看心情是会检查的,去年新换了一个警察,逢来船必检查。</h3> <h3>我们游览了游客中心、博物馆很简单的一些生活、超市里生活用品几乎都有,下船前已经告知我们,不要在超市买东西,那些都是整个小镇要过冬的物品。小镇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岛外运来,每年冬季至少有五个月货船无法来到这里。小镇商店里的北极熊皮,麝牛角都不可以买了带出小镇,进欧洲会被抓坐牢的。</h3> <h3>学校共有43位学生,最高年级10年级。</h3><h3>警察局只有一位警察,据说是去年才从外面调来,原来在他来以前可以在警察局盖个格林兰岛出入境章的,现在不行了,他不给盖。很多大船的游客因为旅行社只办理了丹麦签证没有给游客办理格林兰岛加注,而被拒绝登岛。上不了Ittoqqortoormiit小镇。</h3><h3>小镇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四驱摩托车,冬天是雪爬犁。</h3><h3>这些栓着的是工作狗,冬天拉雪爬犁的,每天会人工喂食,常常是鲸鱼肉,今天喂的是狗粮,边上自由活动的狗,没有一条敢去抢食的。</h3> <h3>11点,位于山顶的气象台,准点发放气球,获取气象数据。</h3><h3>在小镇闲逛,小镇正在做着过冬的准备,仓库里开始储存各种食物和生活用品。</h3> <h3>12.30分前全体人员离开Ittoqqortoormiit回到船上。</h3><h3>午餐后,船长命令升帆,全体船员出动,我们队友们一起帮忙,将七片帆升了起来。</h3> <h3>正在大家遗憾的时候,船长的又一道命令领大家欢喜鼓舞,橡皮艇绕伦勃朗帆船巡航,在海上观看杨帆的伦勃朗雄姿。</h3><h3>照相机手机对着阳光下伦勃朗正面,侧面,狂拍,剪影中的伦勃朗也是英姿飒爽。</h3> <h3>晚上船长告别酒会上,大家再次感谢船长的慷慨和船员们的辛勤付出。</h3><h3>餐后的Jun详尽的航海日志和Jren的视频记录,迎来阵阵唏嘘和欢呼笑声,伦勃朗帆船北极极地自然探索航程的最后一晚,也是如此的精彩。</h3> <h3>2019.10.05 星期六 格林兰岛 零度 阴有雾</h3><h3>早餐前按要求把所有的行李打包好,推出船舱。</h3><h3>早饭后,伦勃朗停泊在北极狐峡湾,全体队员上岸苔原老规矩,分二组徒步。</h3><h3>跟着Jordi徒步,那一定是要一点体力的。</h3><h3>带我们看他的石头博物馆,他每次来到这里,都会把他新的发现放在这路,我们喜称为“jordi的博物馆”。</h3> <h3>今天他走的线路相对来说是最自虐的。</h3><h3>通过几段陡峭的斜坡,需要一点勇气和方法,好在跟着jordi这位专业的探险自然向导,不会惧怕。</h3><h3>他带我来到几亿年前的黑冰川前,告诉我这黑冰川已经死了,不会再移动了。</h3> <h3>下午三点总算等到格林兰航空公司的消息,我们乘坐的航班已经从冰岛起飞。</h3><h3>jun这才让船员们把我们的行李全部搬下船运往机场,随后我们全体队员告别船上工作人员橡皮艇上岸,步行去机场。</h3><h3>5.40登上飞机,8点安全降落冰岛雷克雅末克国际机场。</h3> <h3>结束语</h3><h3>这次伦勃朗帆船北极探索自然之行,在探索格林兰岛Scoresby Sund“斯考斯比·森德”峡湾行程中,</h3><h3>除了感恩团友们,我特别想说说为我们这次行程提供服务和保障的服务人员,感谢他们!</h3><h3>Jerry野去的老板,野生动物摄影师,老想说梗,但是从没有队友会笑,倒是领队野去旅行社的貂蝉姑娘,为我们这次航行添加了很多笑点,使餐厅常常充满欢声笑语。</h3> <h3>船长德国人永远是笑容可掬,一看就是一位好脾气的父亲。</h3> <h3>大副则是认真工作一丝不苟的人,看似不拘言笑,在廊桥驾驶室里,他耐心的为我一个人解说每一个仪器的作用,船的定位和航行,还让我在他的驾驶位置摆个ps留念。</h3> <h3>探险队长来自荷兰65年出生的jun专业尽责,原本是一位雪山爱好者,高山向导,10年前在一次尼泊尔登雪山中,发生意外,从此转向海洋。每天早上准点时间都会响起他稳重好听的男中音“good morning”叫早声音。</h3> <h3>探险队副队长46岁的jordi西班牙人,海洋哺乳动物学家,感性多才,喜欢探索自然崇尚自由,只为南北极极地小船的自然探险服务。</h3><h3>爬在高高的桅杆上帅气的不得了,别人都为他捏把汗,而他是最开心的,问他什么是危险,他说:“去上海过马路是他这一生中遇到最危险的事”每次登陆我都跟随他,走更野趣的徒步线路,他那犀利的双眼总能从细微之处发现动物的动向,解说自然的奥秘。</h3><h3>徒步中发现麝牛的绒毛他会收集起来,他说想要用麝牛的绒毛为自己做一件东西。</h3> <h3>每天早上我在甲板上看到的第一个人,总是菲律宾籍的水手,棕色的面孔露出雪白的牙齿,微笑着看我问好。</h3> <h3>为我们每天安排吃饭的女厨师,来自荷兰,曾在米其林餐厅工作,做过荷兰公主的御用厨师,每天为我们翻着花样,早餐现烤的点心超好吃,还照顾中国人的胃,学煮粥和熬中国辣酱。</h3><h3>相比较我还是喜欢她做的西餐,烤猪肋排、炖麝牛肉、酱汁鹿肉,鳕鱼、三文鱼……样样都好吃。</h3><h3>为二位团友生日精心烤制的蛋糕我也超喜欢。</h3> <h3>来自战斗民族的酒店经理,看到他永远都是穿着短袖,每天都是他一个人在餐厅为我们大家服务,早中餐自助,他忙着收杯子收刀叉,晚餐三道式,他忙着上前菜主食甜品和收盘子</h3><h3>整条船上的工作人员专业</h3> <h3></h3><h3>2019年9月27日——10月5日</h3><h3>乘坐伦勃朗帆船在格林兰岛Scoresby Sund“斯考斯比·森德”峡湾极地航行的日子里,每天早上7.30分叫早,8.00早餐,12.30午餐,19.00晚餐</h3><h3>晚餐后jun说明第二天的计划,导师讲座。</h3><h3>整个航行都在北纬70-72度之间,总航行399海里。</h3><h3>被大陆环绕着的北冰洋以它的神秘与神奇呼唤着您前往探索发现自然的点滴奥秘</h3> <h3>湛蓝色的冰川、高耸的冰山、海天一色的白雪世界以及极光、极昼、极夜等奇特的极地自然风光也只能在这和南极才能体验得到。</h3> <h3>再见了伦勃朗!再见了北极格林兰,再见了!</h3><h3>感谢团友们提供的照片。</h3> <h3>行万里路,看遍美景,遇见世间美好,都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h3><h3>简单,快乐,感恩,进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