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万里行之二十三——雄关四重的关沟

李树

<h3>关沟,古称军都陉,是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它是通往西北方的重要通道,也是拱卫京师的要冲。在长约20公里的溪谷中,布下了八达岭、上关城、居庸关和南口城等四重雄关,另在沟谷两侧的长城沿线上还设有石佛寺口、青龙桥东西口等诸多关隘,故被称为关沟。</h3> <h3>南口城</h3><h3>地处关沟南口两山之间的南口城,是进入关沟的第一道关卡,也是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位于昌平区南口镇南口村,现仅存南城门一座及一段城墙。</h3> <h3>村内矗立着一座清真寺。</h3> <h3>还有保存较好的明代太监李公墓石牌坊与石像。</h3> <h3>居庸关</h3><h3>位于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h3> <h3>居庸关城地势险要,古时就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建有南北券城、城楼、敌台、水门等功能各异的配套建筑,构成了完整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h3> <h3>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h3> <h3>南关城楼。</h3> <h3>北关城楼</h3><h3>宏伟高大的南北城楼,均为三重檐歇山式绿琉璃瓦剪边,高21米,下面城台高10米。城台下面有券门通瓮城。</h3> <h3>南北城楼前后檐下悬挂“天下苐一雄关”匾额。</h3> <h3>南关前后矗立“迎恩坊”与“国计坊”。</h3> <h3>北关外瓮城内建有真武庙。</h3> <h3>城中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公元1342年一1345年)的云台,用汉白玉石筑成,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基中央有一个门洞,门道可通行人、车、马。云台可谓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精品。</h3> <h3>云台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毁于元末明初。此后在台基上建了"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寺遭火焚,仅存云台。台顶上的柱础,就是明代泰安寺殿宇的遗物。</h3> <h3>瓮城北墙台上陈列的明代古炮“神威大将军”。</h3><h3><br></h3> <h3>溪谷两侧山筑有雄伟坚固的敌楼、舖房与箭楼。</h3> <h3>上关城</h3><h3>位于居庸关北4公里的四桥子村附近,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曾经是关沟内一道重要的军事防线,该城曾是居庸关的旧址,由于地势险陡,没有发展余地,不适合驻扎大军,于是在城南修建了新的居庸关城,上关城就成为居庸关四道防线中的第二道防线。</h3> <h3>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关城已经无存,只有文保碑昭示着它的以往。 </h3> <h3>水关</h3><h3>距上关城北3公里处,溪谷之中矗立一座雄伟坚固的城楼。</h3> <h3>城门的匾额为“水关长城”。</h3> <h3>山谷两侧巍峨壮观的城墙与山巅蜿蜒曲折的长城首尾相连,这里就是石佛寺口。</h3> <h3>关口外侧是石佛寺。</h3> <h3>关口内有詹天佑旧居。</h3> <h3>青龙桥东口,位于八达岭“人”字形铁路附近。这是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br></h3> <h3>八达岭</h3><h3>扼守关沟北口的八达岭地势险要,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位于延庆区境内。</h3> <h3>弘治十八年(1505年)修建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设东、西二门,西城墙宽20余米、厚17米、高7.8米;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8米、宽14.15米,面积280.17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h3> <h3>东城门</h3> <h3>门上题额“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h3> <h3>东城门南侧的望京石。</h3> <h3>“八达岭”石刻</h3> <h3>“不到长城非好汉”石刻</h3> <h3>西城门</h3> <h3>门上题额“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年)。</h3> <h3>东西门相距63.9米,城内面积约5000平方米。</h3> <h3>登城口两侧陈列着明代守卫八达岭的铁炮,最大的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铭文是“敕賜神威大将军”,射程可达千米。</h3> <h3>小炮俗称“牛腿炮”,其射程也达500多米。</h3> <h3>城台两侧30~40米处,各建敌楼1座,以墙连通,与关城构成犄角之势。</h3> <h3>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宽6.5~7.5米、顶宽4.5~5.8米。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h3> <h3>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典型。作为北京的屏障,这里山峦重叠,地势险要,雄伟磅礴的城墙南北盘旋,逶迤于群峦峻岭之巅,雄峙于悬崖峭壁之上,充分展现了万里长城艰险峻峭的巍峨雄姿。</h3> <h3>紧临八达岭的岔道城,是协同关沟守护京师的第五道关城。</h3> <h3>如今的岔道城,城墙虽已残破,东西城门仍在。</h3> <h3>东门題额“岔东雄关”。</h3> <h3>西门題额“岔西雄关”。</h3> <h3>城中的甬道铺设了石条,街道两旁正恢复着古老店铺的容颜。</h3> <h3>城内的城隍庙</h3> <h3>葱郁的古槐,彰显城池的悠久历史,向人们述说着古老与沧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