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相聚在金秋

叶东

<h3>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华诞的欢歌燕舞中,2019年10月26日我们这些共和国的同龄人在金色的秋天欢聚在福州。我们虽然都已迈入或正要进入古稀之年,当我们相聚一堂时,欢乐的记忆与半世纪的友谊让我们激动澎湃,在班友同学演奏的曼妙提琴声与歌声中同学们手舞足蹈仿佛又回到少年时代。</h3> <h3>  此次聚会迎来我们原初三(4)班自1965年7月18日毕业照后未曾会面的李嘉年与张琪同学,他们十分激动,很早就来到聚会的省府路山水酒店,与早到此迎接同学们的班长贾晓工和副班长叶东握手言欢。自左到右:林友明, 陈柏林, 张琪,贾晓工和李嘉年。</h3> <h3>  小提琴手柏林同学带着提琴春风满面出现在门口,他带给我们美妙动听的音乐,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h3> <h3>  他们俩一眼认出张琪同学,鹤发童颜神采弈弈。</h3> <h3>  李嘉年怎能错过与久别重逢的老友们合影呢!</h3> <h3>  由大厅的旁人代劳,叶东加入了他们的合照中。</h3> <h3>  看,来了陈荣鑑(着白夹克衫),他们握手言欢,笑逐颜开。</h3> <h3>  紧接着来了林健同学,异口同声名字的呼唤。</h3><h3><br></h3> <h3>  再一次在大厅的小合影,准备移师到二楼这次原初三(4)班和高一(3)班联合聚会的地点[金湖厅]。</h3> <h3>  叶东高兴地与久别的林钤同学合影。</h3> <h3>  原高一(3)班的吴自荣同学来啦,他每次必到。</h3> <h3>  原高一(3)班的陈志江同学也是每次必到,他还担任着省立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在古稀之年仍为病人排忧解难。</h3> <h3>  原高一的叶铭同学是位热心人,每次出席聚会点菜泡茶,忙碌着。</h3> <h3>  原高一的班友合影。</h3> <h3>  杨迅帆与陈志江同学重逢合影,杨迅帆同学虽身体不适,赶乘火车由港来到初三(4)班和高一(3)班的大家庭里。</h3> <h3>  原初三(4)班同学滕曼心,陈思桢和林津来啦,林津同学家中有要事,特赶来看看同学们。</h3> <h3>  我们原高一(3)班的歌手郑启鹂同学将为我们放声歌唱。</h3> <h3>  陈朝悦同学来报到啦,手持初中毕业照。</h3> <h3>  原初三(4)班同学合影。</h3> <h3>  原初三(4)班同学们,大家都能说出他们的大名了吧。</h3> <h3>  又来了初三(4)班群主杨华俊同学(右二), 他还是聚会热心的摄影者。</h3> <h3>  原高一(3)班的潘日锋同学来啦。</h3> <h3>  原高一(3)班的王东明和葛敦宇同学笑盈盈地来了。</h3> <h3>  大家切磋着,活到老学到老,问问朋友,能学一点很开心。</h3> <h3>  等待着,交谈着,说不完的话。</h3> <h3>  原初三(4)班于1965年7月18日的毕业照,同学们,你们可否在那儿找到青春洋溢,风华正茂16岁的自己呀?如今鹤发童颜,永保童心,在晚年开始阶段快乐前行吧!</h3> <h3>  原初三(3)班的同学们,你们也在毕业照中找到年少的自己,为现在的自己加油吧!</h3> <h3>  他们正在毕业照中找到年轻的自己和班友,对照着其乐无穷。</h3> <h3>  54年后与同学们见面的李嘉年同学与大家相聊甚欢。</h3> <h3>  女同学们也在毕业照中找到自己,青春靓丽,永留脑际。</h3> <h3>  原高一的叶铭和吴自荣同学聊得正酣。</h3> <h3>  原高一(3)班的曾文荣同学来了,他是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高手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聚会合影。</h3> <h3>  原高一(3)班的郭元聪同学来了。</h3> <h3>  由北京赶来聚会的叶小宇与美国加州来的李嘉年握手言欢,他们曾一同骑车回家,一起爬乌山上树,竹筒打树籽,回忆快乐的童年。</h3> <h3>  来自北京的董燎红同学养生运动有道,仍然年轻靓丽,她要向大家传授保养自己的经验。</h3> <h3>  叶小宇同学与大家合影。</h3> <h3>  原高一(3)班的张有屏同学与叶小宇来一张合影吧。</h3> <h3>  两位善舞的班友邱必英与董燎红。</h3> <h3>  我们俩(叶东与邱必英)同学10年,小学时是舞剧中的小蜜蜂和小蝴蝶,两人的友谊长达63年。漫漫的岁月过去了,真情永驻心中,蜜蜂与蝴蝶再一同飞吧。</h3> <h3>  陈隐帆同学从决定聚会的130天前就不间断地坚持天天报告倒计日,精神可嘉。今天她迟到了,唱一支歌《好一朵茉莉花》,让大家开心。</h3> <h3>  为此聚会天天报倒计日的陈隐帆与远道归来的李嘉年曾经是初中的同桌,难得的缘分。</h3> <h3>  叶小宇,陈柏林与从厦门刚到的许炜华同学合影。</h3> <h3>  初三班友郑飞与杨迅帆合影。郑飞同学在四次的班级聚会中,每次都带来整箱的葡萄酒,每逢同学们举杯祝福,就非常感谢郑飞为我们带来的美酒。</h3> <h3>  有厦门缘的三位同学相聚甚欢。</h3> <h3>  原高一(3)班的班友们在一起。</h3> <h3>  班友相聚说不完的话在瞬间中永无止境。</h3> <h3>  叶铭同学是泡茶高手,茶香撩绕,笑声阵阵,同班同学情谊是一辈子难得的珍宝,每位同学都珍惜着。</h3> <h3>  父亲曾是医界挚友的发小同学陈雁北与李嘉年久别重逢分外亲。</h3> <h3>  他们曾经是初三(4)班的三大侠,今天聚齐了。</h3> <h3>  陈雁北向李嘉年介绍太太胡瑞敏,小胡来自内蒙古大草原,与香港小提琴家协会会员兼提琴教师的陈雁北情投意合,走南闯北,她也成了我们初三(4)班的一员。陈雁北同学不辞辛苦,携带小提琴,为我们演奏他自创的动听曲目,同学们期待已久,感谢之情无以言表。</h3> <h3>  原高一(3)班的林少秋同学来到我们中间。</h3> <h3>  主持人叶东宣布初三(4)班与高一(3)班联合聚会开始。她代表组织者欢迎每位同学的到来,也感谢同学们的多方支持,愿每位班友在此尽欢。</h3> <h3>  班长贾晓工致欢迎辞,回忆历次聚会,今秋团聚倍显意义非凡,我们共和国的同龄人随祖国的华诞进入我们的古稀之年,那是古人的界定,如今时代进步了,我们还年轻,健康快乐地生活,迎接我们生命的金色秋天,期待下一次聚会。他还回忆了中学时代,上山下乡及我们这一代人特殊的经历,引起大家的共鸣。</h3> <h3>  来自美国加州的李嘉年讲述了自己的特殊经历,后到美学习,努力地拼博,取得硕士学位,有了稳定的工作。如今他退休了,周游世界,家庭幸福,身体健硕,幽默的他向大家描述一份奋斗幸福的生活工作履历表,他也向师友证明了自己是何处都能扎根适应的好苗子。嘉年秉成他父亲幽默达观温馨的个性,一开口准让人捧腹大笑,是个名副其实的开心果。</h3> <h3>  张琪同学在65年秋到建瓯任耕教志願兵,提早走上工作岗位。后来他又进过兵团,到邵武林业子弟学校任教。80年转行到福州商业部门,在那儿提干入党,担任领导职务。15年后又申请停薪留职自行创业,2003年在江苏扬州创办钢铁市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里扬帆起航,不但证明了自己是一颗在哪都可以发芽成长的好种子,也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h3> <h3>  歌手郑启鹂为我们高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我们这些共和国的同龄人还随着她的歌声沉浸在祖国七十华诞的喜悦中,与年轻的共和国共同成长是我们的荣耀,祖国的繁荣昌盛使我们的晚年愈加幸福美满。</h3> <h3>  感谢启鹂每次聚会为我们放声高歌,并指挥我们一起歌唱。</h3> <h3>  高水平的小提琴手陈柏林同学早年开始练琴,持之以恒,令人敬佩!这回与他相约聚会时演奏,他前一阵手伤未愈,但他欣然答应,而且不断练习,以至于下颌骨都练疼了。在此非常感谢陈柏林与陈雁北同学为我们带来欣赏古典音乐的盛会,我们陶醉在曼妙的乐曲中,心生感激。</h3> <h3>  如陈雁北同学介绍的,柏林同学为我们演奏浪漫的作曲家舒曼创作的对童年心怀憧憬的《梦幻曲》。在柏林同学演奏的悠扬浪漫的琴声中我们的心插上了翅膀飞回童年,在梦幻中倘佯,顿觉年少轻狂,飘飘欲仙。感谢柏林同学的演奏。</h3><h3><br></h3> <h3>  陈雁北同学和陈柏林同学在合奏中如痴如醉,虽然他们未曾合练过,可他们的演奏协调,高度一致,不愧为高水平的演奏家,运弓自如,我们听者有耳福又有眼福啦!谢谢两位陈同学!</h3> <h3>  陈雁北同学这次不辞辛劳,与太太胡瑞敏携带行李和小提琴从港飞赴上海与同学们探望曹慧一老师,又由沪飞福州,为了给同学们带来音乐的盛宴,雁北与小胡夫妇竭尽全力了,谢谢你们!</h3> <h3>  陈雁北同学是香港小提琴家协会会员,他在文革期间拜著名小提琴家司徒华城大师为师,经过多年练习,精益求精,自成小提琴良师,收徒许多,又时常演奏,观赏他的演奏是一种享受,美妙的提琴声带着听众渐入佳境。</h3> <h3>  陈雁北同学在独奏合奏中。</h3> <h3>  陈雁北同学演奏王洛宾创作的新疆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他自创乐曲,更具跳跃乐感,董燎红和叶东同学随音乐起舞,为大家增添欢乐。</h3> <h3>  陈雁北同学的发小谢乃斧医生是位文艺爱好者,吹拉弹唱都有一手。他受邀到会,吹口琴与雁北的小提琴合奏,他们合作默契,曲目娴熟,美妙动听,引人入胜,感谢他们为我们合奏出如此优美动听的音乐。</h3> <h3>  发小哥俩表演默契,同学们激动地拍掌与他们互动,真是不可多得的合奏,原来口琴也能登大雅之堂,妙哉!</h3> <h3>  小提琴与口琴合奏《友谊地久天长》和李叔同创作《送别》曲的音乐深入我们心,陶醉其中赞颂同窗情谊,依依惜别,期待下一次再聚。</h3> <h3>  同学们举杯祝福,祝愿大家健康快乐!</h3> <h3>  为我们欢乐聚会, cheers! </h3> <h3>  杯杯美酒传激情,声声祝福荡耳际,期待常相聚。</h3> <h3>  两班同学融成一体,不分彼此,欢笑声中频举杯。</h3> <h3>  添满酒,再干一杯吧!</h3> <h3>  美酒与祝福在一起,生命与快乐紧相连,属于我们的秋天阳光灿烂,果实累累,我们经历了不平凡的七十年,现在是收获的季节,祝每位同学心想事成。</h3> <h3>  我们的歌唱家启鹂同学要说什么?用歌声唱出来吧。</h3> <h3>  聚会结束之时,照张难得的集体照,感谢曾文荣同学带来三角架,为我们留下珍贵集体照。</h3> <h3>  最后聚会结束前,郑启鹂同学指挥大家放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纵情歌唱,我们多像一群十七岁的中学生,忘记年龄,充满欢乐,这是难得快乐的一天,祝愿同学们天天快乐健康,迈出轻快的脚步走进我们金色的秋天。</h3> <h3>  次日我们几位同学受邀用毕午餐,走上福道,感受到很不寻常的体验,家乡有福之州变得更美 ,人民生活美满吉祥。</h3> <h3>  登上福道顶,依栏留影,背后是日夜东流向大海的母亲河闽江。</h3> <h3>  感谢左一的郑飞同学,是他为四次班级聚会提供多箱葡萄酒,衷心感谢郑飞同学。</h3> <h3>  闽江中矗立的洪山桥老桥墩见证了福州飞速发展的历史。</h3> <h3>  闽江中老桥墩与远处高楼相得益彰,是一幅天然的油画,有福之州日新月异。在古老的福州长大的我们走向四面八方,希望常聚在家乡,友谊地久天长,我们期待下一次再见时,每一位同学依然健康快乐,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回到班级的大家庭,心有期盼终成事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