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与国相

李导

<p class="ql-block">吃相与国相</p><p class="ql-block">原创作者:李东林(广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人人皆吃货。</p><p class="ql-block"> 谈吃,中餐离不开筷子。看史,关于筷子起源的说法甚多,其中有两说较为主流:一说始于商纣王,理由是考古者发现了当年他使用的象牙筷;二说始于大禹,当年他治水时忙得三过家门而不入,野炊时嫌火锅肉烫,为省时巧用树枝夹肉作“筷”,以免烫手及凉后速食。古人把筷子称为 “箸”或”櫡”:《礼记》“饭黍毋以箸”;《汉书•周亚夫传》 “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周勃世家》和《史记•绛侯世家》(司马迁)写“箸”为“櫡”。无论哪个传说哪个记载,筷子有三千年以上历史的说法料能得到广泛认同。</p><p class="ql-block"> 筷子出现后世代相传并约定俗成有了规举,记得孩提时老人时常提醒:不要“飞象过河”(夹对面别人前面的菜)不持筷说话并指人;莫把筷子插在饭上(像上香);让尊者客者先夹;不多占喜食;不翻菜……此举乃传统饮食文化之饭桌礼仪部分,虽有时代局限,但至今仍对构建现代围餐文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p><p class="ql-block"> 同胞喜围餐:家人吃得天伦之乐;朋友吃得友谊俱增。然而,推杯换盏情到浓时,常有用筷子翻挑或打捞者把祖训忘乎所以,诸君不仅不会视作无礼,反倒认为乃亲近无间,皆大欢喜,不从者竟被视作异类。此不良吃相不知哪国哪朝哪代俱来,于今依然?</p><p class="ql-block"> 早在上个世纪,随着微生物学、传染病学和预防医学的研究深入,科学家发现唾液里头带有幽门螺旋杆菌、上下呼吸道病原体、甲(戊)型肝炎病毒和EB(大部分鼻咽癌患者感染此病毒)等等,此外,患者口腔黏膜损伤时还会传染疱疹1型、梅毒螺旋体和生殖器疱疹这些病毒或细菌, 唾液可以传染疾病已是不争的事实!据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部门已公开的大数据表明,中国是胃、肝和肿瘤等疾病的大国,而唾液的交叉传染竟是其中的主要罪魁之一。</p><p class="ql-block"> 据最新的医学情报:科学家们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就是导致感染老年痴呆症的“罪魁祸首”之一。这种致病细菌来自于一个人们从没想到过的地方:牙龈疾病(Science Advances,23 Jan 2019:Vol.5,No.1,eaau3333)。 美国加州的微生物学家Jan Potempa说,他们在已逝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中发现了牙龈卟啉单胞菌这种慢性牙周炎也称为牙龈炎的病原体。在动物实验中,这种病原体口腔感染的结果是细菌“侵入”大脑,导致与老年痴呆症有关的β淀粉样蛋白的增加。 Stephen Dominy博士说:“之前研究表明,致病细菌与老年痴呆症的发展有关。现在,我们第一次找到充分证据证明这种革兰式阴性致病菌,也就是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痴呆症发病的相关性。”</p><p class="ql-block"> 鉴于此,相对于私筷的公筷应运而生,公筷被科学家赋予防止传染病的属性,推广使用之成了真正懂得公共卫生群体新的约定俗成。值得称道的是部分餐馆专门备有公筷,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作为健康宣传天使,本人每赴饭局必掂量赴宴之人有否公筷意识,如遇生人不用公筷,先作示范,如对方无视,我有对策:上菜后我用公筷先夹,就夹一次……这样既宣传了公筷又不会委屈肚子。某些行家分别告我,每逢吃围餐必盯着谁不用公筷,别人翻过的都不吃;最令人恶心的就是吃者甚至用私筷在汤或羹里面打捞,浑然到了忘我的境界,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更不可理喻的是明明备了公筷,经反复提醒仍执迷不悟……迄今为止,大江南北芸芸众生,如此吃相竟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吃相关乎吃文化的礼仪以及全民健康,更关乎国际公共卫生共识。古人尚能制定“不翻菜”等等围餐规举,当今使用公筷的内涵更远超礼仪的本身。本人郑重其事执着一念:同胞的吃相就是国相的一分子,你我他的吃相体现的是国相,国相岂能集体无意识且如此不堪!?</p><p class="ql-block"> 呜呼!惟愿天下无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27日写于长沙归广州途中。</p><p class="ql-block">版权声明:转载必注明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