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附中分校高2022届高一2班和高一3班的同学们,在学习完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后,结合模型建构的学习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制作了细胞的物理模型。</h3><div><h3>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事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它形象而概括的反应了所有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h3><h3><br></h3></div><h3></h3> <h3>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孩子们的作品吧!</h3><h3> 有的孩子用制作立体结构模型,有的孩子选择绘画展示,还有孩子用电脑制作了3D模型。材料的选择也是丰富多彩,有的孩子用硬纸板,有的孩子用卡纸,有的孩子用粘土,甚至还有一组突破脑洞的用了柚子皮!</h3> <h3> 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的进行。这是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h3><h3> 本次小组合作制作细胞物理模型的过程,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带来的乐趣,孩子们的分工合作就像细胞各结构之间的分工合作,高效又有序!</h3><h3> 生物的学习就是这样,既有书本上的概念知识,也要时常动手体会。孩子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生物是一门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