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秋游记

接骨丹

<h3>秦岭深处秋游记</h3><h3>十月下旬,霜降已过,一早起床便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老郑心血来潮,开车带我们去山里看秋景。</h3> <h3><br></h3><h3>从麦积山温泉处驶入山谷,三三两两的黄树和红木开始跃入眼帘。渐渐地,大片的黄色越来越多,只可惜此处是交通要道,车市马龙,电杆林立,网线纵横,想拍照总找不到干净的角度,想走走又担心疾驰的汽车,我们便入燕子关继续前行。</h3> <h3>此行所计划的目的地是观音庙。从党川镇往南2.5公里取道上山,在山路上盘桓时,起初并没有什么稀奇,在一处转弯之后,路面两边突现厚厚的松针,原来是因为这里有落叶松林。我们便下车拍照、玩耍。阳光从头顶倾泻而下,照着棕黄的松针鲜亮而浓郁。抬头仰望,枝桠间留出的天空蔚蓝澄澈。</h3> <h3>虽然四周并无丝毫的风,天上的松针还是如雨似雪,阵阵洒落。几只喜鹊在林间飞来飞去,发出喳喳的叫声。从地上抓一把蓬松轻盈松针,能看到这些人间的落叶不染纤尘,死亡对于它们竟成了一种重生。此时此刻此景,无论是谁都无不会感到透彻的纯洁和酣畅的享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中所发的豪情壮语,不正与我们不谋而合吗</h3> <h3>游玩过一阵,我们又驱车前往观音林场的方向。车到了山下宽大的河滩处后,新铺的道路还不能通车,我们只好折回数公里外的三岔路口往曲溪赶。这一路更不缺层林尽染的景色,一抹抹的黄总与一抹抹的绿交织在一起,重重叠叠,起起伏伏,到处都舒展着光影和色彩的画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秋季的美在于它绚烂的色彩,不同于鲜花色彩所依赖的精雕细琢与和风细雨,枯叶色彩的粗犷洒脱既不需要任何陪衬,也不需要品味斟酌,它们即使飘零散落,也能幻化成另一种浩荡的美。</h3> <h3>山林间散落着或破败或翻新的村舍,屋外往往整齐地摆放着蜂箱,留守的老人和看家的土狗为这些山野里的村庄增添了一些生气。这些村庄与山川花木相伴相随,被四季轮回装扮出不同的姿色,却既不能挽留外出的脚步,也不能挽回注定的颓势。山外的人踏破铁鞋地觅景,山里的人饭糗茹草地远离,是可惜,还是可悲?</h3> <h3><br></h3><h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过去,当贫穷掌握着大多数人生活的主动权时,人们都为生存而苦苦挣扎,没有心情去欣赏什么春花秋月。</h3> <h3>总能接触各种花草树木,总能吹到风、淋到雨、感受到寒暑的交替,可是当我们去欣赏由这些最平常的元素所组合起来的自然之美时,我们还是会心醉神迷、无力自拔。自然之美,源于自然的力量;自然的力量,又岂是渺小的人类所能参透的?</h3><h3>峰回路转,日落幕垂,所有的景色都已变得暗淡,我们也绕回到了麦积山下,踏上了回家的路。秦岭秋游,就此告一段落。</h3><h3> 2019年10月29日星期二</h3> <h3>在城市里滞留得太久,最终又会发现,还是大自然的美最能感人肺腑、涤荡心灵。虽然我们总能看到蓝天白云,总能接触各种花草树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