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芳:让儿童的天赋本能绽放

自然生长的教育

<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26日,荔园外国语小学迎来了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刘教授受邀为学校教育理念与实践把脉。</p> <h3>  </h3> <h3>  刘铁芳教授边听边做PPT,进行记录评析,特分享如下:</h3> <h3>   <b><font color="#ed2308">整 体 感 觉</font></b></h3><h3> 有扑面而来的教育气息,特别是儿童教育的气息,在比较现代、时尚、前卫或喧闹的大都市空间里面,我们做出来的教育是什么啊?是很低低,安安静静的,很温馨的,贴近孩子的教育,我觉得这很难得。</h3> <h3>  荔园外国语小学 “自然生长”的教育有四个特质:</h3> <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1、儿童本位</font></b></h3><h3>童:把童性激活,把儿童身上内在的童心、特性引发出来。</h3><h3>拙:让儿童的天赋本能的绽放。</h3><h3>雅:营造清新而有诗性的空间,激励孩子。</h3><h3>趣:活出趣味,活出孩子的天真趣味。</h3> <h3><b><font color="#ed2308">2、自然立场</font></b></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生命的活力源于自然之中,在宽广的生气中思考自己。</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自然教育需要更宽广,在顺应自然的同时,更要有现实的力量,生命的通透。还需要不断的探索,要有平衡现代化、平衡习俗的力量,顺应自然,也要面对现实,这样孩子更有向上的力量。</h3> <h3><b><font color="#ed2308">3、文化关怀</font></b></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让孩子们获得文化的浸染,体现了“本土情怀”“中国精神”“国际视野”。</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很重要的是国际视野,从中国看世界,同时从世界看中国,介绍中国,推荐中国,把中国带向世界,要有文化自信,不卑不亢。</h3><h3> 在现代化、国际化、全球村的环境中,保持了自尊自信的人格,文化自信的根本是“人的自信”!</h3> <h3><b><font color="#ed2308">4、理性精神</font></b></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做得特别好的是理性的精神,怎么让学生的成长踏踏实实,多点理性,不仅只柔美,也有理性精神,有三方面表现出来了:</h3><h3>1.注重思维发展,</h3><h3>2.强调有序训练,</h3><h3>3.突出创意开放。</h3> <h3>  <b><font color="#ed2308">爱心之上是诗意,诗意之上是创造</font></b></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 刘铁芳教授指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荔园外国语小学“自然生长”的教育内在秩序表现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自然—爱心—诗意—创造—秩序</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就是基于“自然生长”的教育。</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小学教育是为生命更美好,要采用诗性的教育,一定是诗意。所以说:小学教育要有诗意!</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小学时期是感性能力的黄金期,小学时期的想象力、记忆力,小学教育要提供多样化的空间,训练孩子的感知记忆想象创造的能力,这种创造是基于自然的创造,基于本源的创造,基于天赋的创造。</h3><h3> 爱心之上是诗意,诗意之上是创造。</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而达到了基于“自然”的教育!</h3> <h3><b><font color="#ed2308"> * * * * *</font></b></h3> <h3>  荔园外国语小学 “自然生长”的教育需要发展的方向:</h3> <h3><b><u><font color="#ed2308">价值的自觉性</font></u></b></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已经进入儿童现场做得很好,但还要“走出来”,要站得更高更远,站在时代、社会的角度思考,虽突出了“自然”“自由”,但还要有“自主”,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要有教育价值的自觉性,教育是文化与生命的互动。</h3><h3><br></h3><h3><b><u><font color="#ed2308">目标的自主性</font></u></b></h3><h3></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要理清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注意它的整体性,阶段性,时代性,把自然生长教育做出现代的特点与味道。</h3> <h3><br></h3><h3><b><u><font color="#ed2308">文化的系统性</font></u></b></h3><h3> 特别注重孩子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h3><h3><b><u><font color="#ed2308"><br></font></u></b></h3><h3><b><u><font color="#ed2308">实践的发展性</font></u></b></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要人与自然的融合,特别注意劳动教育,从时代出发,孩子生活的环境不同,缺少接地气的生活环境,培养一种品质。</h3><h3>(贴近大地&nbsp;&nbsp; 贴近泥土&nbsp;&nbsp; 贴近本质)</h3><h3><br></h3><h3>&nbsp;&nbsp;&nbsp;</h3> <h3><br></h3><h3> 我们相信:在刘铁芳教授的指导下,“自然生长的教育”有更好的生长平台!</h3> <h3><br></h3><h3>刘铁芳教授金句分享:</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font color="#ed2308"> 培养内心从容 幸福 宁静!</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赋予各种华丽的素质以灵魂!</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整合一个人的发展秩序!</font></b></h3> <h3>  * * * * *</h3><h3> 刘铁芳,男,1969年生,湖南桃江人,1986年中师毕业,1990年入湖南师范大学,于1994、1999、2003年获教育学学士、硕士 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2006-2008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哲学、道德教育、乡村教育、大学教育研究,入选湖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百人工程"、"121"工程专家,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材建设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编写专家。曾在《读书》、《书屋》、《天涯》、《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高等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刊发表论文近200篇,有30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伦理学》以及《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全文转摘,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主编《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新教育的精神--重温逝去的思想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追寻有意义的教育--教师职业人生叙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主编学术集刊《教育人文辑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两辑,第1辑《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第2辑《重温古典教育传统》);主编教育人文学术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首批推出3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推出7本);是国内知名的青年教育学者。</h3>

教育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

自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

出版社

诗意

荔园

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