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她,始终牢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初心,扎根基层,把青春和汗水洒向挚爱的乡村教育;她恪尽职守,用心用情谱写教育。十年如一日担任班主任,把爱和智慧融入三尺讲台,使这块沃土上的幼苗茁壮成长,花儿竞相绽放,她就是雪河中学英语教师刘红梅。<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践行师德 勤于学习</b></h3> <h3> 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农村教育事业献身的轨迹上。为了干好教书育人这一神圣事业,她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刻苦钻研、苦练内功,工作之余认真阅览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其他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如何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人民教师。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称谓。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优质示范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春风化雨 关爱学生</b></h3> <h3> 执教十几年来,荆棘与鲜花一路,坎坷同欢歌齐飞。在她的心中始终铭记“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始终把培养完善人格的学生看作等同生命一样重要的大事。关爱精准扶贫生,关爱单亲家庭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暖暖的爱意。她班有个精准扶贫的学生王某,很多同学向她反映,这名女同学下课不愿和大家一起玩,很孤僻,她经常独自行动,不善交流。她了解到这一状况后及时与其交流沟通,并且通过调查走访和一系列工作,最后解开了这个谜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来,孩子父亲为人老实又没有文化,长年又外出离家打工,对孩子的管理很不到位,孩子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年迈的祖父母不仅要照顾孙女的生活起居还得照料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儿媳。于是她就多次和这个小女孩谈心,使她最后吐出了心里话: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我也要,而且怕同学看不起。她明白了,原先这个孩子是生活上缺少关心,心灵上缺少温暖。从此以后,她一有空就和她在一起谈理想,谈生活,帮她辅导作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使她能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让她的心理得以正常发育,人格得以正常完善。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名同学最后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同学相处得很融洽。这样的小事一桩桩一件件,每件事都使她认识到:学校无小事,育人需精心,在润物细无声中赢得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如潮的好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热爱事业 甘为人梯</b></h3> <h3>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她深深地认识到,一个教师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时逢课程改革,她毫不犹豫地走在课改的前列,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记了数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她甘为人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从业经验和工作方法传授给年轻教师。</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恪尽职守 成绩突出</b></h3> <h3> 在从教的多年里,她始终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个人的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得失。以一个成功的教师所必备的丰富知识、良好能力、赤诚爱心践行着党的教育宗旨,以一种不计个人得失、甘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无私精神,推动着乡村教育事业的前进发展。她以出色的成绩,不折不扣地落实着上级组织交付的各项教育工作任务,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3年以来,她连续获得“泾阳县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泾阳县教学能手”、“咸阳市教学能手”、“咸阳市学科带头人”、“高效课堂课改之星”、“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陕西省省级‘优课’” 、2018年被评为泾阳县教育事业追赶超越工作义务段优秀班主任、在2018年荣获了陕西省第三届中小学微课暨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三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受到市、县各级组织的表彰奖励。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她是乡村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h3> <h5><font color="#167efb"><b>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刘红梅老师正带领她的同伴们,在教书育人的沃土上,辛勤耕耘、默默奋斗,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着一线教师的教育梦想。</b></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