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34年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桂边境,蒋介石集中了30万兵力,在桂北的兴安、全州、灌阳三县境内,凭借湘江天险,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我中央红军全歼于湘江东岸。</h3> <h3>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气势恢宏悲壮的烈士碑园,映入眼帘的上一幅由“红军、送别、长征、渡江、永生”为主题的极具感染力的大型浮雕。</h3> <h3> 仿佛让我看到了湘江战役中的那场血雨腥风、生与死、存与亡的历史画面,生动地再现了突破湘江战役中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惨情景。</h3> <h3> 群雕之后,陡峭的石阶直通山顶,陡峭的石阶寓意着中央红军突破湘江的曲折过程。</h3> <h3>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屹立在山巅。上部为三支步枪造型,象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h3> <h3> 濛濛秋雨,天暮低吟。适逢一汽柳州公司党员活动,和他们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鞠躬致敬,眼泪夺眶而出。铿锵的誓词告慰英勇的烈士在天之灵,在我们的心中不断回荡。</h3> <h3> “ 突破湘江”,是一场抹不去的惨痛记忆。余剩的三万将士,就是建立新中国的火种,衣衫褴褛,砥砺前行,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h3> <h3> 仔细观看着文物和图片。仿佛又将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h3> <h3>每一幅画、每一尊雕像、每一个场景都深深地震撼着大家的心灵。</h3> <h3>(林彪解放后,去过无数当年曾经作战的地方,就是不来界首。一个“惨”字永铸)。</h3> <h3>陈树湘师长在12月遭到江华县保安团伏击,以至于陈树湘腹部中弹,和敌人激战之中子弹打光,被俘虏后自己伸手把肠子扯断自尽,年仅29岁。</h3> <h3>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长征初始八万余人,此战后剩余三万余,惨烈不忍。</h3> <h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h3><h3> “突破湘江”,是一场抹不去的惨痛记忆。余剩的三万将士,就是建立新中国的火种,衣衫褴褛,砥砺前行,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