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花海梦幻之地喀拉峻大环线徒步穿越记

大兵

第七章:琼库什台穿越落帷幕 八卦城诸君留通讯录 5月28日 今天只有半天行程了,早上离开密林中的营地往终点琼库什台走,大兵的心中升起一种淡淡的忧伤来,隐约间似乎很留恋这种人在旅途的感觉了,徐霞客~余纯顺~雷殿生~这些旅行家探险家神驴级的人物在大兵脑海中闪现,但同时,还有故乡的一山一水,自己至亲的身影,混合着涌入大脑~这些都是生命的线条,千丝万缕,人能做到真正的超脱吗?或许说追求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接近通往琼库什台那个垭口时,下起了小雨,部分驴友掏出背包里随身带的雨衣穿上,雨衣的颜色形状各异,由于要遮住包裹身后的背包,有驴友穿上雨衣前行爬山时的模样极象乌龟,亦象古希腊神话中的某个总是背着石头往山上赶的神,阿莲穿上徒步中国商标的蓝色雨衣行走的背影,显得非常的飘逸洒脱,有象鸟一样欲展翅天空的气派。徒步中国,多好呀,那正是大兵未来十年的梦想。 立在垭口,远眺琼库什台方向,终于看到了云雾缭绕的景观,但气势不够磅礴,大家的兴趣也就不大。琼库什台是中国历史文化古村落,怡静安宁的座落在雪山之下的沟壑之中,这里距特克斯县城有90公里之遥,九曲十八弯的盘旋山路崎岖不平,因此古村落还保留着一个世纪前的精神风貌,让现代人有时光倒流之感。 终于进入琼库什台村庄,琼库什台哈萨克语是“大平台子”之意,村庄四面环山,沟壑纵横,台地上纵切出无数的沟壑,库尔代河穿村而过,河谷较宽,清澈的河水来自雪山,村庄的房屋依水而建,多为木结构,有的房子还是由整根原木搭成,独具建筑风格。 《心灵史》的作者张承志,牧民出身,是当代文芸少数几个用心灵用血与泪为墨写作的思想孤独者,他在他的散文“夏台之恋”的结尾写了这么一段话:我曾一直幻想,将来有了余裕要在夏台盖一间自己的小房子,也用天山的松杉原木,挨着奔腾的雪山……他的愿望是否实现,不得而知。但夏台离琼库什台不远,属于同一片区域。 哈萨克族小姑娘热情的邀请大兵到她家的木屋里坐坐,喝碗她母亲酿的酸奶,大兵给了小姑娘二颗糖二块巧克力,大兵品尝了一口小姑娘的妈妈双手捧上的一碗乳白色酸奶,味道新鲜纯正。 木屋顶上盖着一层翠绿的青草,一支细细的灰白的炊烟在婀娜多姿的摇曳着飘往天空,馕与奶茶的气味飘荡在古老的村庄里,远处乳白色的缕缕雾霭从山腰滑下来,横着流下来的山溪卷着白沫,这里的一切显得那么优美细腻安静和谐,不为外面喧嚣的世界所打扰。 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首叫《特克斯》的厄鲁特古歌,歌词是:名叫特克斯的地方,是多么平和的地方呵!你生在那里的故乡,是多么好的地方呵!在山的上边耸起的,是多么远的顶峰呵!在人的心里藏着的,是多么美的希望呵! 这不是赞歌,是一种奇异的感伤,歌者一唱三叹的反复地叠唱一个词“多么”,歌者在唱自己的心绪,在唱一个民族的心绪,因为歌者怕失去那么多“那么”美好的东西,他陶醉在某种对故土深深眷恋的伤感的情绪中! 没时间在琼库什台村庄逗留,队伍到齐后就乘坐零队早已安排好的车辆往八卦城特克斯赶,五台车颠簸在车一过就黄沙漫漫的土路上,缓缓向下,九弯八绕,甚至还有一个九曲十八弯的的景观可供拍照。沿途正在修公路,大型机械正在尘土飞扬中筑业,打破了这片世外桃源的安静。若干年之后,这片处女地必定游客如云,人头攒动,那时候的古村庄,还会安静么? 四个小时之后,驴子们在历史文化名城八卦城特克斯县城逗留一个小时,在小食街解决午餐,6整天远离文明世界吃的都是自身所带食品,在小食街大家美食一顿,食间食后相互留微信QQ等联系方式,驴行6天总行程120公里风光无限,大伙风雨无阻,不但饱览了绝美风景,还收获了友情。餐后,大伙又上车赶往伊宁坐晚上的火车回乌鲁木齐。 在驴行中,大家忘了工作,忘了名利,忘了自己在物质世界的角色,抛弃了尘世的纷扰,彻底沉醉于美景泛滥的驴行中,大家眼里心里只有雪山草原花海湖泊峡谷还有云彩,在驴行的路上,大家张扬各自的个性与欲望,并力求摒弃生活中的平淡与麻木,表现出的热情与真心让人感动,在缺乏真情与完美的世界里,大家真情与完美的走了一趟活了一回,永记心中! 冥冥之中,大兵的心绪被一种灵性所环绕,他真切的感觉到了那种轻盈又温柔的灵性是真实存在的,在茫茫草原上,有一骑在踽踽独行马背上的人就是大兵,他的心绪被他的马儿所理睬与抚慰,他与他的爱骑交流着,诉说着各自的心事,缷下心灵的重荷,草原如同新的血液,流入了骑手的心中,并且悄然上升为一种旋律,一种独特的灵性,在骑手心中流淌滋润,骑手的心灵因此得到了升华,世界在他眼里,变得更加的辽阔与亲切起来,这就是骑手追求的智慧人生! 新疆的紫外线一点都不温柔,由于大兵的轻视与对新疆的深情厚爱之感情,新疆的紫外线就如一个化妆大师,9天内让大兵去演非洲难民不需再化妆!或者可以理解成大兵去与新疆的紫外线谈了9天的恋爱,亲密接触,新疆的紫外线像新疆的姑娘一样热情奔放,美丽动人,但火辣专横,非要让你容颜改变,永远对她专心依恋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