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训第五期《鼓励,孩子成长的动力》

太阳☀️中队

<h3>  家校合育共同体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h3><h3> 高青双语学校致力于家校共育研究,郝老师针对一年级家长开启了为期六周的家长培训,第五期家长培训内容是《鼓励,孩子成长的动力》。</h3> <h3>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以孩子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共育,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目前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而孩子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h3><h3>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家长们的收获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五)</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级1班 马康峻妈妈</h3><h3> 周三又如期听了郝老师的第五次家庭教育讲座,每一次讲座都受益匪浅。</h3><h3>1、有效沟通与无效沟通</h3><h3> 有效沟通是陈述事实、表达感受、公平请求。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讲付出的地方,家庭不是算账的地方,是讲责任的地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的沟通都是无效的,人与人的交往,更多的时候不是改变对方,而是接受对方,如果光想着改变对方那不是生活,那是战争。跟孩子沟通也一样,以后要做到有效的沟通。</h3><h3>2、关心而不干涉</h3><h3> 我们对待孩子干涉过多,孩子就会失去独立。关心孩子太少,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关心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决策,让孩子去做事情,而我们保持着关注他,陪伴他。他需要时,我们再出手,这就是关心,如果他不需要我们就出手了,这就是干涉。关心一个孩子我们不需要做太多的动作,我们只需要跟他同呼吸保持在旁边专注着他的每个动作,如果他自己可以完成我们坚决不干涉,如果他自己不能完成,他伸手求助,我们就给予指导、启发、协助他完成。在这一点上我以前做得不够好,过多的干涉了孩子,以后要学会关心,而不去干涉,给孩子自主的权力,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3、鼓励与赞美</h3><h3> 在没有听这节课之前,我确实不知道鼓励与赞美的区别,总把赞美当作鼓励。鼓励:重过程,重孩子自我良好的感受;赞美:重结果,重他人外部给予的评价。以后要多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h3><h3>4、看了小品《为了孩子》,让我明白了,夫妻吵架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父母之间的冲突会直接变成孩子的内心冲突,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孩子,我们先做好自己!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庭教育第5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级二班崔馨艺妈妈</h3><h3> 蒙特梭利的名言:除非你被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我们对孩子干涉太多,孩子很难形成独立,在生活上很难形成独立,穿衣服父母要管,吃什么父母要管,走路在哪边走,学习做作业也要管,在家摆付碗筷也要管,孩子说妈妈我什么都不会,在学校别的小朋友都会,我不会。这是家长的责任还是学生自己的责任,没有给孩子空间,让她去做自己应该自己做的事,何时形成独立意识? </h3><h3> 再就是鼓励和赞美,鼓励是重过程,重孩子的自我良好的感受,感受最重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在正能量的前提下,好好的去感受这个过程,让孩子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想要的结果,达到结果,孩子接受赞美是重结果,这个结果很好,是孩子做到的结果,虽然这两个不太一样,但又相辅相成,没有好的过程就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赞美和鼓励在我看来哪个都不能缺。 </h3><h3> 对表达一定要带出事实,去表达,加上感受,说明事由,从而协商解决,并且是在没有任何情绪下,进行有效的沟通,人与人为什么会出现分歧,首先没有共情,再就是没有带出事实,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别人还没有情绪时,自己的情绪已经上来了,任性的很。</h3><h3> 作为父母除了是她灵魂上的父母外。还应该是她的朋友,不要在家庭中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让孩子去做拯救者,这样孩子的牺牲太大了,爸爸更不是加害者,养鱼大家知道先养水,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养分,家庭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h3><h3> 作为妈妈首先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安顿好自己的灵魂,活在当下,去承担好自己的角色,千万别沦为自己人生的配角,让别人去当主角,好好的自己就真的活丢了。振作好,承担好,别人无可代替。</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的鼓励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动力</h3><h3> 在生活中父母总是喜欢孩子可以快速的长大,并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宝宝。不过这个愿望的实现是要用对方式为前提的,假使你只是一直在追求孩子的改变却不曾因为他们的改变而夸赞过孩子的话他们当然会觉得自己的改变没有受到妈妈的喜欢。下次就不会再次的听父母的话,逐渐变的叛逆以及没有自信心。所以你的鼓励就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动力。</h3><h3>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开始自己做决定了,每件事件不论是对还是错都会遵循自己内心中的想法。可是有些父母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做对就会用责骂的语气和孩子讲话。他们就会觉得自己 怎么都是错的,逐渐的就会变成没有主见的孩子。这样的做法是很错误的,孩子不管是做了什么决定,父母都应该去表示支持,再与孩子讲诉正确的方法,并不是责怪而是希望他们可以越做越好。这才是对孩子的尊重。</h3><h3>孩子应该在充满关爱和鼓励的家庭中长大,不能让父母的一句话或是一个行为就影响了他们勇往直前的信心。感谢郝老师的辛苦培训,我将用所学去改善自己与孩子的相处。</h3><h3> 一年级三班 魏语瞳妈妈</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郝老师亲子课堂有感</h3><h3> 昨天晚上,回到小区。遇到楼上姐姐和她2岁多的女儿。孩子走累了,抱着妈妈的腿,让妈妈抱。妈妈大声的说:自己走。并威胁说,自己不走下次妈妈不带你出来玩了。无效……孩子继续闹。妈妈同样的话又说了一遍,还是无效。</h3><h3> 我走过去对孩子说,鑫鑫走的这么快,一定可以自己走回家的,马上就到家啦。孩子转头望了我几秒。然后走在妈妈前面。我继续鼓励道,哇,鑫鑫走的好快好棒啊,我都追不上了。越说,孩子走的越快,甚至跑起来,很快就到了楼下。</h3><h3> 回到家,在陪儿子阅读时,儿子读了几遍,就有些不耐烦了。妈妈:“半小时读书快结束了吗?怎么还没到点?”写到这,估计很多家长和我一样,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静下心来,等孩子不在嘟噜的时候,我和儿子说:“刚才我都听到了,这个故事的字你都认识了,而且能够流畅的读下来,你已经很棒啦!妈妈和你那么大的时候既没有故事书,也没有你认字多呢?是不是自己读觉得无聊啊?要不我们一起读,我读一句,你读一句。然后再换过来你读一句,我读一句。慢读、快读等等。”儿子不但没有反感,反而告诉我,明晚还要这样读。</h3><h3> 其实就像郝老师所说的,鼓励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不仅是孩子,人人都需要鼓励和赞美。对于孩子来说,夸奖要适当,家长更要有耐心。其实有的时候孩子也不是需要鼓励,而是希望他们所做的事情得到大人的认可。比如孩子的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孩子第一次帮着做家务等等。</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庭教育心得五</h3><h3> 郝老师这节课讲的是以下几点:</h3><h3>1,陈述事实+表达感受+说明理由+协商解决。</h3><h3>2,陈述事实一一表达感受一一积极肯定。 一,无效沟通: 人与人交往,更多的不是改变对方,而是接受对方,如果光想着改变对方,那不是生活,那是战争,即使是对待家人、亲人,我们也要尊重,我们尊重了、建议了,听不听是他的事,我们不能强迫別人听自己的,因为别人有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h3><h3> 二,关心而不干涉:我们对孩子过多干涉,孩子就会失去独立。关心孩子太少,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个你不会,那个妈妈来,孩子今天好冷要穿三件,孩子这件衣服不好看,那件才好看。我们认为这是关心,不,这是干涉,什么是关心?关心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决策,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情,而我们保持关注着他,陪伴他,当他需要时,我们再出手,这是关心。如果他不需要,我们就出手了,这是干涉,过度的关心,过度的干涉,就是剥夺。关心一个孩子,我们不需要做太多的动作,我们只需要跟他同呼吸,保持在旁边专注着,他的每个动作,如果他自己可以完成,我们坚决不干涉,如果他自己不能完成,他伸手求助,我们就给予指导、启发,协助他完成。</h3><h3>三,赞美与鼓励: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孩子整理了错题,孩子的作文写的不错,等等事项……我们家长都要给孩子些赞美和鼓励。郝老师不是在课堂讲到鼓励-重过程,重孩子自我良好的感受,赞美-重结果,重他人给与的评价。现代电脑与手机,给孩子展现一个多元多彩、互动、体验、自我实现的丰富世界,孩子对此感兴趣甚至一段时间表现出述恋的状态是很正常的,家长应当接纳。孩子长时间上网不下线,家长应当明确,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有权利这么做同时也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孩子是有觉悟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先接纳孩子的需求,然后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提出不能按要求做的解决办法,办法一定是可操作的。这时一般孩子会答应,这相当与跟孩子协商制定了规则,接着就是平和但坚定地执行了。</h3><h3> 四,家庭不和谐会带给孩子后果: 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讲付出地方,家庭不是算账的地方,是讲责任的地方。父母之间的冲突会直接变成孩子的内心冲突,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父母和祖父母之间的冲突,也会引起孩子内心的冲突。他要去平衡这个关系,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忙的顾不上自己的成长 。</h3><h3> 每次,听郝老师讲的,都能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了孩子,请做好自己!我好了,世界就好了!</h3><h3> 一年级五班曹芳源</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鼓励的力量</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级六班 曹毓硕</h3><h3> 今天是郝老师的第五期讲座,这次主要讲了怎样表扬、鼓励和赞美孩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从郝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比如表扬孩子成功的过程,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再就是给孩子检查作业,其实孩子做的全对了,我也不会简单的点头说对,而是先问孩子,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孩子就会把过程告诉我,我会说很好,这个方法不错,你看还有别的方法吗?孩子又想了想做了一道别的方法,我就说:这个方法比上一次的方法更快。这个表扬方式,就是培养他找数学规律的兴趣,并且把他的注意力引导到过程上。</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为什么要这样表扬呢?就是让孩子感觉到,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比如你这一次一道题都没错,你老是这么说的话,孩子下一次一出错就会发脾气,因为他的重点不在乎数学本身的美,而在不能出错这件事,渐渐地他害怕出错,开始避免挑战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所以,下一次孩子遇到挑战时,提醒孩子把重点放在跟挑战搏斗的过程上,这就是在培养他的成长型心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是三分钟的热度。其实没个孩子都是这样,一个孩子要想取得优秀的成绩,在他背后就必须有一双手在推动着他,那就是父母不断鼓励、表扬和欣赏,只有在后面不断激励孩子,才能让孩子始终保持热度。我们家长要记住一条,潜规则,那就是永远不埋怨孩子,我们这样做的是因为我们认为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是我们没有做好,孩子有问题而解决不了是我们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的时候了,只有把教育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而不推脱给孩子的时候,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