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大地之子》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教授创作。他通过对当下全球大型雕塑的梳理和研究,对目前国内大型雕塑创作材料进行应用嘗试后,选定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三维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形的大型户外主题雕塑作品。</h1><h1>作品创作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作者自筹创作经费,完成后的作品无偿损赠给甘肃酒泉瓜州县政府,在瓜州县红山坡戈壁滩上永久放置。该雕塑长15米,高4.3米,宽9米。</h1><h1>《大地之子》无论是砂岩的粗犷肌理、石材自身沉稳厚重的棕红色调、还是作品本身寓意的文化内涵,都与广袤壮阔的戈壁情境交融,浑然天成!</h1> <h1>董书兵教授</h1> <h1>董书兵教授创作中</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该作品是董书兵教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大型雕塑作品的首次尝试,应用数字技术完成如此大型的雕塑作品,目前在国内外公共艺术领域中实属罕见。</b></p> <h1>雕塑原料</h1> <h1>制作团队</h1> <h1>工作中</h1> <h1>哈哈,受感染啦!</h1><h3><br></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请看精彩视频,如身临其境</b></p> <h1>瓜州巨婴,盛世回声!</h1> <h1>瓜州,曾经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见证过大唐雄风。其名也正是得于唐代,虽一度易名(安西),却又宿命般地改了回来。唤起往昔的记忆,勾起那段辉煌的历史,应该是不容否认的心理底色。</h1><h1>瓜州遇风,巨婴酣睡。他感受着历史深处的余温,因为大漠中尘封着祖先曾经的辉煌。他不畏风沙,悠然入梦,因为那是盛世回声特有的拍打与抚摸。这巨婴,在梦里迅猛生长,等到醒来便已是挺拔少年。这巨婴,是大地之子;这巨婴,就是中国!</h1> <h1>丝绸之路新地标🌹🌹🌹👍👍👍</h1> <h1>每年到敦煌旅游的游客近百万,《大地之子》雕塑的落成定会成为瓜州地区文化的新地标。通过游客及媒体的传播方式将会对瓜州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在当下各种敦煌研究、戈壁挑战、重走丝路的文化复兴行动中,《大地之子》的诞生将寓意千年文化的不衰与复兴,巨大的酣睡婴儿形像将成为丝绸之路上新的时代地标。</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请欣赏尼泊尔山区卡普切冰川湖附近的“云崩”视频</b></p> <h1>取材网络,感谢网友提供精彩视频。</h1><h1>2019年10月27日(周日)编辑制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