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70后、80后、90后,当看到晶莹剔透的糖人时都有着特殊的回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锅熬好的酥糖,在老艺人的手中经过娴熟的操作,制作成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人、物。每当看到糖人总是可以让我们对童年回忆弥漫起一丝甜蜜芬芳的气息。 你知道吗?吹糖人这门传统手艺在我国有了6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瑰宝,传承下来的人却很少。过去,手艺人摆摊卖“吹糖人”,周围围满一堆小孩子的情景已经不多见了。除非在一些庙会上才可能见到。 <b>糖人的创始人<br></b><br> 作为一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间工艺,你知道它的创始人是谁吗?——宰相刘伯温,对,就是明朝那个神机妙算的刘伯温。<br><br> 当时朱元璋得到皇位之后,为巩固皇权。建造了“功臣阁”,准备烧死那些跟着他打江山的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了,两人调换了服装。从此以后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 刘伯温在卖糖的过程中,想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例如:小鸡,孙悟空,小马等。小孩子很是喜爱,争先购买。之后有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现在。 <b>吹糖人的情景</b><br><br> 早年间,手艺人都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吹糖人用的全部家当就是一个小木箱子。而糖人的竹签直接插在箱盖侧面的孔里。只见他拿起一小块棕色的棉芽糖,用一根细管插入糖块,边吹边转着圈,同时双手或捏或拉或拽或扯,那糖块便像气球一般,渐渐地胀了起来。一会儿工夫,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猴子或公鸡就趴在他的手上了,没法说的神奇。 如今小孩玩的东西多了,糖人不再是单纯哄孩子的东西了。城市的街头巷尾也很难找到手艺人的踪迹了。对于现在的孩子,“糖人”估计已是个陌生词了吧。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摘取</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