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树桩组活动

虞工

<h3>  26日,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树桩组假座上海市宏星小学多功能厅举办了一次协会分组活动。</h3><h3> 这次树桩组活动的主题是《过桥式、连根式盆景制作》,在我国传统树桩盆景的造型设计过程中,过桥式造型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别出心裁的思想,利用树桩本身生长形态而创作的一种盆景表现形式。</h3><h3> 这种造型脱胎于自然界,吸取了人类建筑桥梁的设计思想,进一步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形态。在自然界中的一些原始深林中,由于树木经常会经受风吹雷打而倒伏,因此也成就了树木极强的萌发性,底部接触土壤的部分会慢慢的扎根,形成两边具有根系而中间空洞的模样,如同常见的桥一样;不过也有的根系由于自身发达强壮,在受到自然界风化以及水土流失等多种情况的影响下慢慢的根部出现悬露空中的古朴造型。</h3><h3> 一般过桥式的盆景可以依据上部枝干分为三种形式,单树式、双树式以及丛林式,然后按照根部的桥洞可设计成单洞、双洞以及多洞的形式。在平时如果想要设计这种姿态,最好选择一些根系较为发达的,萌发力比较强的树种,比如雀梅、金弹子、对节白腊、榔榆、石榴、罗汉松等树木。<br></h3><h3> 过桥式这种盆景主要是为了体现小桥流水或是乡间风景以及原生深林中的景象,通过根部以及枝条形成的圆形以及拱形等多种线条形态,给人一种优美生动,古朴自然等形象,更加体现出和谐深远的悠闲自得的田园风景线,极具有艺术感染力。<br></h3><h3> 这次活动主讲是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树桩组组长陈汉培老师,陈老师从艺几十年,在盆景养护及造型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作品的制作中始终秉承勇于创新、超越自我的理念,框架式、镜屏式盆景是陈汉培老师创新之举,陈汉培老师的作品多次在国内的各类盆展中斩金夺银。</h3><h3> 树桩组这次活动组织工作细致周到,吸引了数十位协会会员参加,协会领导对这次活动也非常重视,现场学习交流气氛强烈。协会会员通过陈汉培老师的现场制作与讲解,对过桥式、连根式盆景的制作有了更深更直观的理解。</h3> <h3>团结、和谐、学习、进取</h3> <h3>活动举办地</h3> <h3>活动主题</h3> <h3>陈汉培老师的连根、过桥式作品</h3> <h3>活动主要组织者陈汉培、施孟超两位老师在门口迎接大家到来</h3> <h3>活动前夕会员们互相切磋交流</h3> <h3>陆水庙、屠鸣椰夫妇细心的为大家准备了茶点</h3> <h3>会员们仔细观赏陈汉培老师的作品</h3> <h3>施孟超老师主持活动</h3> <h3>郭新华会长发言</h3> <h3>陆明珍老会长发言</h3> <h3>树桩组组长陈汉培老师发言</h3> <h3>屠老师特地从家里带来日本买的3D摄像机全程拍摄</h3> <h3>陈汉培老师讲解连根、过桥式盆景有关知识</h3> <h3>现场制作并讲解制作要点</h3> <h3>陈汉培老师现场制作并讲解</h3> <h3>现场学习交流气氛强烈</h3> <h3>专注而认真</h3> <h3>80多岁的陈德虎老师谈对现场制作作品的看法</h3> <h3>多功能厅墙上的标语与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的愿景不谋而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