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是一次非常粗浅的体验,这是一次文化寻觅。</h3><h3> 我之所以对京都感兴趣,起因是二战时期的一段史实。几年前,通过阅读获知,二战后期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为报复,决定炸平日本。当时在东京投了2000吨炸弹后,美军司令出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想了解日本有何历史文化遗迹,于是有人拿了一张日本地图,找到了建筑学家梁思成,问日本有什么可保护的文化遗产,当时梁思成听了情况后,在地图上将京都、奈良圈了出来,说这是千年古都,不可毁坏。于是,美军在炸遍日本的时候,唯独没有向京都、奈良投弹。事后,日本一直惊奇这件事。直到几年后,梁思成在北大一次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讲课中,随意例举了这件往事,于是有人将此事传到日本,顿时惊动了朝野,日本举国对梁思成的人品、学识深为敬慕。现在日本、尤其是京都、奈良都视梁思成为恩人。对于这件往事,到了日本后,从导游的介绍中也听到了,尽管说法有点不一样,但內容没有大的出入,并说至今京都、奈良老一辈的人都很感恩梁思成。</h3><h3> 我之所以对白川合掌村情迷,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民居村落。据说,这里的合掌屋,古老而有特色,尖尖的屋顶是用当地一种茅草厚厚铺盖,冬暖夏凉。冬天即便是一米多高的积雪,屋内也不会寒冷。并且,目前这个村落能够在非常现代化的日本土地上,依旧保存过去的原样。更为令人惊叹的是这里民俗状态,是由村民自发组织保护的,政府并没出资,而今这个村落已经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h3><h3> 我之所以对大阪有兴趣,是因为它虽然几经摧毁却还不失本色。二战时期,几乎被美军炸平,但战后复建,却依然保持战前的风貌,直到今天,城市的核心地段依然维持着老建筑的风格,很平实。</h3> <h3> 人们常说,最好的风景都在路上。从名古屋去高山市的路上,尽管风雨相伴,但山区时雨时睛使沿途郁郁葱葱的山色显得更加秀美。更为令人惊喜的是,途中还看到了彩虹。</h3> <h3> 高山市高山上三之町古街,是江户时期一条著名商业街。这条街保护的很好,目前街面依然保持着唐代的建筑风貌,繁华热闹,走在街上,两边的店铺没有不伦不类的感觉。如果,大家都穿上中国唐代服饰,很有一种历史的穿越感。可见日本历史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多么深远。</h3> <h3> 高山市八轩町的高山阵屋,是江户幕府时代的代官和郡代(官员的名称)的工作机关。据说是江户时代仅存的风情建筑,属于国家历史遗产。因为历史文化价值大,所以出于保护,参观得买门票(合人民币20多元),而且进去要脱鞋子。进去看了,也没看到什么特别的文物,但非常干净,看得出来政府对历史文化足够认真重视。</h3><h3><br></h3> <h3> 白川乡,合掌村。“合掌造”式民居,屋顶呈三角形,是当地村民为抵御严寒和大雪,用茅草造的建筑。这种三角形屋顶,象合掌的手,因而取名为合掌屋。这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村落,依山傍水,风光秀丽;这是一个清一色合掌屋的村落,完全与自然融合一体。如此美好环境,像世外桃源。之所以能保持这样一个好的环境,主要是这里村民对生命的认知,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坚持,为此他们自发提出了“不出租、不出卖、不毁坏”的三不原则。由于保护的好,95年获“世界文化遗产”,由此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我很惊叹,这个山村乡野的村民,在如此金钱社会,居然有这样一种对待自然、对待生命的态度,着实让人从心底里感动。</h3> <h3> 兼六园,江户时代极具代表性的诸候园林,日本三大名园之一。虽有四季美景可欣赏,但在我眼里和国内江南园林终有差距。</h3> <h3> 金阁寺,本名鹿苑寺。建于1397年,原为足利义满将军的山庄,后改为禅寺。由于寺口人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部贴以金箔装饰,故昵称为“金阁寺”。寺前有一镜湖池,站在湖前面对金阁寺交相辉映,确定很美。但望着四周郁郁葱葱的美景,内心还是觉得金阁寺不如叫鹿苑寺更有诗意。</h3> <h3> 本州中部,东茶屋街。吃金箔冰激凌、穿和服,走在唐风的古街上,时尚与传统和谐统一,成了情侣和年轻人的时尚聚集地。</h3> <h3> 祇园花见小路。京都著名艺伎区,街道和建筑大多维持旧时样貌,很有古韵。据说到了傍晚街头经常会见到行色匆匆的艺伎。可惜行程没有时间,有点遗憾。但里外走了一圈,还是看到不少穿和服的年轻人,多少也给古街添了些许古风情调。</h3> <h3> 这是一位福井县越前和纸的传人,其造纸主要以本地树木为原材料,其独特的造纸技艺曾获国家专项奖励。</h3> <h3>这是本人在师傅指导下制作的纸。</h3> <h3>这是大阪城的母亲河。</h3> <h3>大阪城公园的天守阁。历史上是丰臣秀吉的城堡,二战时被炸,现在的天守阁是丰臣秀吉时期复制品,据说里面陈列许多丰臣秀吉时期的文物,包括他的画像。</h3> <h3>大阪城公园,时间胶囊。这是一个很神秘的的金属墓,里面藏着最能代表当今世界科技成果,并且每过百年都要打开,再补充新的东西进去,据说是留给5000年以后人们研究历史用的。印象中,世界上最早玩这个游戏的是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他当时定的时间是30年。但不管是谁开创的这个游戏,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h3> <h3>丰臣秀吉神社。丰臣秀吉,这是一个日本战国时期的社会底层浪人,通过奋斗成为日本统治者传奇人物。这个人在日本历史地位很高,主要功绩是他终结了日本战国时期的家族军阀纷战,统一了日本,类似于中国的秦始皇。但这个人历史不长,很快被德川家康取代,进入德川幕府时代。原因是丰臣秀吉这个人,战国时期崛起,成功使其内心膨胀,一心想成为亚洲霸主,于是在战胜朝鲜后挑战中国明朝,结果失败,使其内部分裂。同时在内部治理中,频繁变换接班人,埋下了仇恨,造成家族不和,于是很快在忧愤中死去,即被德川家康取代,开启了德川幕府时代。但不管怎样,丰臣秀吉终究是统一日本的功臣,其历史功绩不可否认,这也许就是大阪城公园和其神社保持到现在的原因吧,因为大阪城公园历史上曾经是丰臣秀吉的城堡和权力中心。</h3> <h3> 道顿堀心斋桥。这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街,从琳琅满目的商品到比肩接踵的人流看,更像是上海的城隍庙和南京路步行街混合体。这里说中国话的人远比讲日语、英语的人多。</h3> <h3> 这是一家旧书店。进去转了一圈,发现大部分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书籍,其中书画类为主。另外,有一些是风水时运类。可见,日本的文化根基不仅源自于中国,并且至今依然继续传承着。但进一步观察体会,发现,居然没看到商场经营类、职场攻略类的书。可见,日本在消解中国文化的时候,还是有自己的价值取向的。联想到国内的书店,古为今用,诸多的经营技巧、商场谋略、做人方法书,我有一种莫名的怅然。</h3> <h3>在日本旅游景区,本地的旅游者,似乎大部分都是老人。据说是因为年轻人都在忙工作,只有退休了,才有时间玩,不过日本正掌退休年龄是65岁。看来日本人比我们要辛苦。</h3> <h3>大阪是一个海港城市,很漂亮、很现代化,但和生活区,好像有一段距离。发展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却是简单、平实的。大阪市的街上好像看不到特别奢华的东西……</h3> <h3> 人在出行的时候,总想寻找一些新奇的东西;走在别人的土地上,才知道自己内心缺什么、要什么。日本,作为比邻,与中国文化同宗,但干百年来不仅唐风宋韵不减,而且实实在在走出了自已的味道。</h3><h3> 日本,就山川河流,远远没有中国大气秀美;就感观上看,城市的繁华热闹远不如上海北京。但如果你从细节上去品、从文化方面去透析,你就会发现许多很有味道的东西,就像坐在旧时的木格窗下,喝茶听雨;就像深秋的夜晚坐在咖啡厅里,在昏黄的灯光下喝一杯带有苦味的咖啡,那种细节上的感觉真好。</h3><h3> 这些年,周围去日本旅游的人很多,而且好多人去了再去。每每一起交流,都说日本旅游很舒服,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务、能看到许多中国的古文化,甚至说真正唐代建筑在京都;又说,日本的大都市建筑虽然很旧,但城市管理很人性化、细节上绝对现代化、吃住行都很方便,文明化程度很高,人的素质世界一流;还说,这个国家对文化非常尊重,教师是最受人尊敬、收入和社会地位最高的群体,这个社会全民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保护都很重视。当然,这个国家也有不少局限和缺陷,不然又怎么会出现军国主义的东西?一些排斥其它民族的东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