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习近平曾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7年半,亲身参与了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的足迹遍布八闽大地,带领福建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改革争先迎难而上在鹭岛厦门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改革,先走一步有风险,但国家需要有人去趟路子,搞好了,为国家以后的改革提供经验,起纲举目张的作用。<br></h3><h3>今天《独品旅游》组织我们来到闽东,追寻习主席当年扶贫足迹。</h3> <h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Y4MTgzMw==&mid=2247495378&idx=7&sn=164b5cab3802803e0d323adf54322c90&chksm=eaba8c94ddcd058223f4c660b408faca449d25eb05581cbadfa1b9e011fd378346b92a1d171d&mpshare=1&srcid=&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点击查看本次行程</a><b></b><br></h1><h3><br></h3><h3>D1: 北京西站-福州 (10月26日星期六) 宿:火车上<br>由北京西站乘Z59次或其它车次(14:16发车,10:57抵达)火车硬卧赴福州。<br></h3><h3>D2: 福州-霞浦 (10月27日星期日) <br>餐:早中晚 宿:霞浦 <br> 上午(10:57)到达福州,乘车赴素有“海国桃源”“闽东小武夷”之称的【杨家溪古榕树】,在两片枫香林之间的间隔地带有17丛古榕群,树龄最长者已有800多年,其中一株“榕树王”,树干周长12.6米,冠幅直径51米,高30米,树干中空,有7个洞口,洞内可容数人。<br></h3><h3>D3: 霞浦-泰顺-霞浦 (10月28日星期一) <br>餐:早中晚 宿:霞浦 <br>早餐后乘车赴泰顺,游玩世界上最美丽的廊桥-【泗溪姐妹桥】(溪东桥、北涧桥),泰顺有“廊桥之乡”的美誉,境内廊桥数量较多,结构类型多样,2006年泰顺县的“泰顺廊桥”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宽阔的溪滩上观赏青瓦红身的姐妹桥,仿佛身处古意盎然的宋画之中,便能体会到人在画中游的美妙。午餐后乘车前往有“银色沙滩”之美誉的—【三沙东壁】抵达后自由活动,(三沙东壁海上美景,莫过于日出日落。被称为“国际滩涂摄影圣地”的霞浦,日出日落的美丽和壮观更是诱惑摄影人趋之若鹜。当落日将滩涂和海水渲染得一片金黄,当一波一波的潮水在霞光映照下翻滚金光,当有人在鎏金的滩涂上走过,你会心潮蓬勃,你会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按动快门,记录下魅力四射的美景。<br></h3> <p>D4: 霞浦-福鼎 (10月29日星期二) <br>餐:早中晚 宿:福鼎<br>早餐后乘车前往太姥山,游国兴寺、夫妻峰、迎仙台、仙人锯板、将军洞、大盘石、一线天、兰溪涧、太姥娘娘宫等景点(游程3个小时),下午乘车赴【九鲤溪竹筏漂流】,沿溪流两岸、绿树葱茏、怪石林立,溪水清碧、卵石游鱼、山随水转,途经九曲十三溪,悠然自得、回味无穷。 <br></p><p>D5:福鼎-周宁 (10月30日星期三)<br>餐:早中晚 宿:周宁<br>早餐后乘车赴开闽进士第一村—廉村(车程2小时),参观明月祠,沿古官道进入古城堡,游陈氏宗祠、五进士府等古民居,穿越历史品鉴人生;乘车赴白云山(车程40分钟),午餐后游九龙洞景区(游览时间2小时),石鹰饮水、梅花烙、卧虎岩、下龙潭、石筋等一个个景点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绝;爱心石臼、阴阳石臼、蝌蚪石臼、漏斗石臼、连环石臼、天眼石臼等排列于清流激湍处,如锅,如盆,如酒壶,如水缸,如神兽飞禽,如罗汉仙翁,形态各异,突兀嶙峋。走进石臼群,就仿佛走进了梦幻世界,异域仙方。整个洞深20多米,宽5至6米,由一个又一个小洞互相套着连接而成,从洞里往外拍摄,可使“众星捧月”形成一个清晰的暗景,耐人寻味。乘车前往往周宁(车程1小时)。<br></p> <p>D6: 周宁-屏南 (10月31日星期四) <br>餐:早中晚 宿:屏南<br>早餐后乘车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漈风景区,游览“中华奇观、人鱼同乐”——【鲤鱼溪】(约2小时),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游览回龟石、双鲤岛、古石桥、赤壁、大摩崖、好汉坡、龙磷三叠瀑、鱼争上游、人鱼同乐、观小桥流水人家、郑氏宗祠、千年鱼冢(鸳鸯树下的“鱼冢”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鱼陵)、鲤鱼溪公园,鲤鱼仙姑塑像及园中亭台楼阁、水榭小桥、鲤鱼喷泉等让人涉目成赏。之后游览“华东第一瀑布群”——【九龙漈】(约2小时),共有九级瀑布组成,落差有300多米,是中国最长的阶梯瀑布,其瀑布之壮美为华东之冠。游览八公串龙亭、方亭问瀑、四叠瀑(龙潭瀑、龙井瀑、龙角瀑、龙口瀑)、九龙索桥、月到风来亭、三叠瀑(龙鳄瀑、龙牙瀑、卧龙瀑)、龙蛙瀑、九龙漈大瀑布、龙眼、九龙廊桥、畅语亭。下午乘车赴白水洋(车程40分钟),游国家级重点风景区--白水洋:十里水上长街,百米天然冲浪滑道,观五老峰,观音岩,莲花台,纱帽岩,双龙古廊桥 (游2个小时)。<br></p><p>D7:屏南-宁德 (11月1日星期五)<br>餐:早中晚 宿:宁德 <br>早餐后乘车赴宜洋(约需40分钟),游鸳鸯溪:喇叭瀑、仙人锯板、百丈际水洞、凌云栈道、千年红豆杉、摩天仙阁、韦陀护法、猴王头、观音移莲、回望群鹰(游程3个半小时),午餐后乘车赴霍童,参观 霍童古镇:游明清古民居、文昌阁、功德坊、武圣庙 (具有300年至400年历史的明清两朝保留下来古色古香的阁楼、庙宇建筑,以及千年以上受霍童当地百姓供奉的神灵、圣贤)--洞天广场(传说中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洞天奇石、200年至300年间清朝农业兴盛的作坊石具)、红军小学、睡美人峰。 <br></p> <p>D8: 宁德 (11月2日星期六)<br>餐:早中晚 宿:宁德<br>早餐后乘车赴 城 澳码头,乘快艇往游览世界级良港、海上天湖——三都澳,船游海上威尼斯——海上人间渔排仙境。乘快艇往斗帽岛,游斗姥神像、斗姥迷宫、元宝石、博士帽、金蛙朝天、海上奇石——螺壳岩、知海亭等景点,快艇返城澳码头(游程3个小时),午餐后,乘车赴上金贝,游览宁德新农村建设的典范——金贝村、亚热带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金贝寺、明代神秘古墓——传说中的建文帝墓。<br></p><p>D9:宁德-福州-北京 (11月3日星期日) <br>餐:早 宿:火车上<br>早餐后乘车赴福州。下午自由活动。<br>D10:北京 (11月4日星期一)</p><p>自由活动,下午乘Z60次或其它车次(16:57发车,次日13:05抵达)火车硬卧返京。<br>D11:北京 (11月5日星期二)<br>中午(13:05)到达北京西站,结束愉快的行程。<br></p> <h3>10月26日下午从北京站乘Z59出发,途中经过衡水,阜阳,鹰潭,武夷山,南平南,到达福州站。</h3><h3>总体印象:北京站规模大,但是设施陈旧,特别是候车室脏乱不堪,秩序更乱,无人管理,进站人员拥挤不堪,就没有一个管理人员来维持秩序!老弱病残孕候车区形同虚设。进到站台口,居然铁栅栏拦着,不让通过(放人时间不同步,又让大家拥挤在栏杆里),大约5分钟后才放人。如此无序,可见北京站的管理已经到了如此差的程度了。</h3> <h1><font color="#ed2308"><b>福州</b></font></h1><p>福州,别称榕城,简称福、榕,隶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br>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br>截至2017年末,福州共有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6个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积1219.3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9.5%。截至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4万人,全市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当地居民以汉族的闽海系族群为主,通行闽东语福州话。<br>2018年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5名,获评气候生态类国家气候标志。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br></p> <h3>传统小吃——打面。</h3> <h3>宁德市蕉城城区,蛏子,紫菜饲养场。</h3> <h1><font color="#ed2308"><b>霞浦</b></font></h1><p>霞浦县(古属福宁府霞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是闽东建县历史最悠久的县份,曾是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地处沿海,呈半岛型区域,全县陆地面积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9592.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4公里,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居全省首位。大小岛屿185个。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港湾成了霞浦地理特色。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是福建最早开放的对台贸易口岸,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素有“闽浙要冲”、“鱼米之乡”、“海滨邹鲁”的美誉。<br>早在3000多年前,黄瓜山一带就有先民居住。晋太康三年(282)建温麻县,隋开皇九年(589)撤并于原丰县。唐武德六年(623)复县,改名长溪,不久迁治连江,改称连江县。长安二年(702),与连江分治,复置长溪县。唐开成年间分设感德场(后升为宁德县),宋淳祐五年(1245)分置福安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为福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福宁县,成化九年(1473)复为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为福宁府,以原福宁州地置霞浦附郭县。乾隆四年(1739),分置福鼎县。至清末,素为闽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民国2年(1913)废府留县,民国24年,以第四区分设柘洋特种区(后改为柘荣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霞浦县建制不变,今隶属宁德市。<br></p> <h3><p><font color="#ed2308"><b>三沙东壁</b></font><br></p><p>东壁村 东壁是霞浦三沙镇的一个小渔村,是整个霞浦最佳的日落摄影点,依山傍海视野开阔,特别是紫菜季节,诡竿谲影,船只穿梭,落日熔金,可惜的是天气原因,没有拍到美丽的日落,好在晚霞还行,这里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是下午时分约2小时左右的海边闲逛,那完美的沙滩,与天际相连的杆影,渔民在海浪中的劳作,以及始终闯入我镜头的海边戏耍的渔家少女,都是绝美的画面,当然最开心的就是那一刻的阳光洒照了。 </p><p></p></h3> <h3>由于是阴天,没有拍到日落,有点遗憾。</h3> <h1><font color="#ed2308"><b>东壁日落</b></font></h1><p>Tips: 1、东壁距离霞浦县城28公里,位于小皓村和花竹村的中间位置,离小皓海滩大约6公里,离花竹日出摄影点大约5.5公里,县道981穿村而过,交通便利,风景秀丽,是东线摄影的最佳住宿地。<br> 2、东壁摄影以日落为主,主要摄影点在一座大桥,从霞浦县城出发过小皓村后,快到东壁的时候有三岔路,沿右侧车道前行可到大桥,如果是往左侧,就是东壁村。在东壁村也可走小路下到大桥。<br> 3、在桥上除了可以拍日落,沙滩,海面的渔船和杆影,还能拍到渔民劳作的情景,顺着桥边的房子可以下到海边,退潮的时候,细腻的沙滩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如果是日落加退潮,海滩的颜色非常漂亮。 <br>4、东壁的摄影点除了大桥,还有一座教堂,从大桥往县城方向徒步约200米,又有一个观景台,顺着观景台左侧小路前行,还能从不同角度拍摄海面,以及掩映在树丛中的海中杆影。<br> 5、在东壁摄影不用长焦,普通镜头即可,这里没有滩涂,同时也要注意潮涨潮落,最佳是在退潮时候拍摄日落。<br></p><p><br></p> <h3>留云洞,又称留云禅寺、幻尘庵,俗称石厝。它位于福建省霞浦县三沙镇东壁山麓,背依东壁山,面望东海三沙湾,与台湾的东瀛列岛相对遥望,寺周怪石嶙峋,古树翠柏参天,洞壑玲珑,曲径通幽,磐石相点缀,远望像镶嵌于山麓的一幅山水画。
该寺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由僧题安和居士杜仰高先生所建 “幻尘庙”于石洞内。整体布局依山而建,通过八十多年的发展,现今已建成幻尘庵、留云禅寺、观音苑、弥勒园及大量的摩崖石刻和众多原山石就地雕刻而成的佛像,给整个寺院带来独具风格的佛国世界,移步便会领略到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被誉为“闽东小普陀”。
虽然该寺历史不长,但历史文化底蕴较浓,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吧!
一、关于留云洞的来历传说
关于留云洞的来历,在坊间有不同的版本,但主要有如下两种广为流传:
第一:石厝说。由于该洞由一片巨石覆盖两石构成, 在三沙民间称的“石厝”,据说有渔民从三沙海上远处的小岛上远望,在石厝上常停留一片慈云,故取名“留云洞”。由郑碧云师姑亲自撰写楹联曰:“留钵传灯观自在;云台幽洞悟如来”。
第二:留云洞是郑碧云师姑所觅。一日她梦见三沙一山中一洞,洞内佛光灿烂,便起身来三沙找杜仰高居士(原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的叔叔),将梦里情景告诉他,于是二人按梦境山形寻访,果然在三沙东壁半山腰处,有一片巨大岩石覆盖两侧岩上,状如石厝能遮风避雨,与梦里相似。太姥山高僧释题安闻讯赶往此地,清心坐禅念经七天,吸引了当地乡民和虔诚信士,人们因受感动,自发去清理山洞,兴建起新庵,人们希望留住碧云师姑,感恩师姑发现石洞,故取名“留云洞”。
二、 关于幻尘庵的名称由来。
传说是寓意郑师姑梦幻寻踪,发现此处佛门圣地, 遂建庵修行,取名“幻尘庵”。庵门上楹联为证:“幻里尚求真,水月镜花空色相;尘间难免俗,烟霞泉石托精神”。
三、浓厚的历史文化
1、山门横额:“海国桃源”四个大字,由书法家兰子先生书写。
2、文人墨客石刻题词:有国民党政界要人陈立夫的“东海胜地,留云纪胜”;有曾任国民党宁洋县县长、福建省救济院院长魏雨峰的“得未曾有”和抗日战争时期霞浦县长刘子兆的“风怒涛飞、巨浪狂啸”等题刻,以及现代已故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书法家、考古学家游寿(女)的篆刻“龙沙获象骨,草原觅渔田”,著名书法家郑乃珖楷书:“流云听涛”、朱以撒的“天风海涛”、著名书法家林锴先生的题刻:“银渣泛日”,另外还有浙江美院教授周沧米、省著名书法家朱以撒、微雕艺术家陈忠森、上海书法家张季威、蔡梦阑等达二十多处。有篆、魏、楷、行、草风格各异,堪称石刻艺术珍品,吸引闽台游客来此观光。
3、留云洞赞美诗。
《海国桃源》藏头诗
——作者·雷恒润
海畔云山拥蓟城,国之孺子墨诗呈。
桃红柳翠三冬景,源自师姑梦幻诚。
《留云洞》
——作者·黄寿祺
三狮浮青黛,八澳凝烟翠。
佳景信怡情,顿尔忘劳瘁。
总之,三沙留云洞除了丰富人文景观之外,在留云洞的山顶还有“金盘堆果”、“玉兔赏月”、“蛤蟆跳海”、“和尚拜月”、“观音别航”、“双狮戏球”、“麒麟腾飞”、“雄鹰观日”等惟妙惟肖的天然景观二十多处。如今交通便利,直达山门,弘法设施完善,它不仅是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登山揽胜的胜地,同时也是善男信女朝拜的佛门圣地。<br></h3> <h3><p></p></h3><h1><font color="#ed2308"><b>福鼎</b></font></h1>福鼎市(古属福宁府福鼎县)是福建省宁德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南濒东海,东北接浙江省苍南县,西北邻浙江省泰顺县,西接柘荣县,南连霞浦县。陆地面积1526.3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959.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32.7公里。因其境内山太姥山之覆鼎峰而得名。截至2016年,福鼎市辖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281个村(居)民委员会。面积1461.7平方公里,总人口59.8万人。<br>福鼎海域共有大小岛屿81个,台山渔场是主要渔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沿海的秦屿、店下两镇为福鼎的主粮区,建立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山区大片丘陵地可以造林、种茶、种果以及发展其它经济作物。2017年,福鼎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茶业发展示范县”。 <br>2017年,福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86亿元,比2016年增长3.4%。 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br><p></p> <h3>习主席当年扶贫的村庄。</h3> <h1><b><font color="#ed2308">杨家溪</font></b></h1>原名南洋坪,相传因北宋名将杨文广在此平定南蛮十八洞之一,并留杨家将士驻守而得名。杨家溪又名九鲤溪、七里溪,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与太姥山之景并列于第二批国家重点旅游风景区之“太姥山名胜区”,是太姥山“山、海、川”三大主要景区之一。<br> <h1><b><font color="#ed2308">大榕树</font></b></h1>福建霞浦牙城的渡头村, 有一片全球纬度最北(纬度27度)的古榕树群----杨家溪榕树群。<br> 该榕树群共有古树17棵,树龄最大的是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种植,至今已近900年,最小的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当地陈氏先辈种植,也有140多年。榕树群中有棵"榕树王",树干周长12.6米,冠幅直径51米,单棵树占地3.06亩。<br> 杨家溪因大榕树而出名,大榕树也因此成为摄影人的著名拍摄景点。<br>杨家溪源自柘荣东山顶和目海尖两大高峰,绕太姥山麓,其中下 游流域大致分为九鲤溪与杨家溪,自福鼎乌杯始至鼎霞交界的湖里,称九鲤溪,从兰兜至渡头为杨家溪。九鲤溪流程约7公里,沿途有将 军潭、鲤鱼墓、九鲤湖等名胜景点和新建的九鲤电站景区;杨家溪流 程约8公里,有七曲十二濑(浅急之滩),沿流潭、濑、滩交替分布, 溪水清澈见底。两岸峡谷青山郁郁葱葱,奇花异草纷呈异彩。樟树、枫树、榉树、榕树,毛竹、绿竹、花竹、方竹、紫竹、黄竹、金竹, 杜鹃、黄杨、雀梅、赤楠、芦苇等均成片分布,四季常青,花香鸟语。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两岸溪滩;既有罕见的樟树成林,呈带状连绵十多里,常年翠绿;又有芦荻片片,春夏碧绿成茵,初冬白絮遍野;还有 万株连片的枫树林,为江南面积最大的枫香林,深秋红叶辉映,酷似 绯云停驻。紧邻枫香林的是十几棵大古榕树,据说植于南宋初期,历经800多年沧桑,依然翠绿成荫。其中一株树干周长12.6米,主干 中空,有7个洞口可容人入洞。乘筏顺流全程约需2小时,或飞奔于 砾石堆积、浪花飞溅的浅滩,或傲游在碧水潆洄、一平如镜的深潭; 时而飞筏破浪有惊无险,时而随流飘荡逍遥自在,瞬间变化万千,令人叹绝。<br>杨家溪景区约35平方公里,由九鲤溪景区、龙亭瀑布景区、钱大王村区、青龙寺区、杨家溪村景区、下坪洋村区、半岭亭区、渡头村区和雉溪龟山村区等九个小区构成,现更新辟位于通津古桥至环石 潭2公里长流域之间的“原野生态休闲区”,拥有野宿、垂钓、游泳、 烧烤、美食等独具特色、雅俗共享的游乐、休闲、憩息功能区20多 个;邻近福鼎嵛山岛景区和霞浦三沙留云洞景区、赤岸日本空海登陆 址景区以及高罗、大京、下浒海滨沙滩,构成规模甚大的风景区范围;且处于雁荡山与武夷山两大风景名胜区之中点,占居着优越的地理区位,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闲、避暑、游泳、垂钓胜地。<br>杨家溪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五大景区之“九鲤溪瀑景区”,自龙亭瀑布至渡头村、全程11.5公里,素有“海国桃源”之美誉。<br>龙亭瀑布由文、武两瀑构成,文瀑一级直下落差136米,为福建省单级落差最高的瀑布;武瀑分两级而下,落差135米。瀑布周围还有将军印、文笔架、岩峰和金狮把口、玉兔飞跃、将军拜印、仙翁坐山、玉象峰、猴子洞、龙洞等10余个景点。沿溪下行约1公里,从南兜乘竹筏顺流而下, 经“十曲十二滩”,历2个小时到渡头村,一路青山碧水,沿溪可浏览唐僧西拜、达摩面壁、金龟戏鳖、文广断船、将军帽、三叠石等36个石景,惟妙惟肖。在下游渡头村有两片相距不远,总面积250亩枫香林,约有11000多棵枫树。秋末冬初,枫叶黄里秀红,犹如绯云停驻;在两片枫香林之间的间隔地带有17丛古榕群,树龄最长者已有800多年,其中一株“榕树王”,树干周长12.6米,冠幅直径51米,高30米,树干中空,有7个洞口,洞内可容数人。据说这是全球纬度最北的一片古榕林;近处百亩桃树林,春暖花开,景色更佳;溪畔成片荻花滩,“远似浮云近似烟”,春夏绿叶如菌,秋冬白花遍野。<br>杨家溪的清柔容易让人目光迷离,忘了归去。尤其是每年秋末初冬,枫林红透,而荻花盛开的时候,杨家溪的千娇百媚愈发撩人心魂。此时可坐上竹筏顺流而下,让时缓时急的水流推着你悠闲地欣赏两岸风光,任秋日的暖阳晒着身上,偷得半日慵懒。两岸连片绽放的芦荻,或白洁或粉红,在青山绿水的映照下,在古桥老屋的衬托下,人游其间如同行在一幅幅精美的画中。<br> <h3>从福建省进入浙江省。</h3> <h3><p><font color="#ed2308"><b>泗溪姐妹桥</b></font><br>泗溪姐妹桥即泗溪镇北涧桥、溪东桥,人称“泗溪姐妹桥”。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后经6次重修,至今容颜不改。溪东桥,位于浙江温州泰顺的泗溪镇白粉墙村,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清乾隆十年、道光七年重修。<br>泰顺泗溪姐妹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它们同样受桥梁界青睐的还有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顶别撑压,搭接而成。<br>中国科技史话丛书《桥梁史话》刊载图文,视之为全国桥梁典型之一。 因为溪东桥比北涧桥略晚几年修造,两桥分别在溪的上下游,后人又分别称它们为“上桥”和“下桥”。<br>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是“中国廊桥之乡”,34座廊桥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在众多廊桥中,俗称“姐妹桥”的泗溪镇北涧桥、溪东桥,被人们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廊桥”。作为最美廊桥的故乡——泗溪古镇自古商贾云集,从五十年代开始便有集市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小镇的个私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莲勃发展。1984年泰顺历史上第一个个私党支部就诞生于此。<br>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后经6次重修,至今容颜不改。<br>北涧桥是宫殿式重檐,结构精巧,造型古朴。然而北涧桥的美不仅美在桥本身的轻灵飘逸或是拥有虹桥的独特结构,更美在桥周围的环境。两条溪水在桥边汇合,溪水清澈见底,水面上还有一条用石梁搭起来的小石桥,接以矴步。沿着溪岸,一条小路将人引向桥头和村子,两株大樟树立于桥头,且都有上千年的树龄了。大树的虬根牢牢抓住桥基周围的石土,使得北涧桥历经数百年的风霜而无大碍。<br>北涧桥原建在它上游30米处的地方,如今那里还存有旧桥遗址。关于原桥为什么会毁掉,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400年前的一天,一名老妇手牵她的孙儿智周欲过北涧桥。其时恰有两位仙人在桥上下棋,老妇便说:“请二位让我孙儿智周过桥。”仙人误以为老妇说的是“知州”,便随口吟道:“八十婆婆到此游,手牵孙儿称知州,此人若有知州做,北涧桥头水漂流。”谁知十多年后,这名叫智周的孩子竟真做到了知州。就在他当知州的那年冬天,泗溪发了一场大水,把北涧桥冲走了。于是康熙十三年,下桥村人在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了一条木拱桥,即我们现在见到的北涧桥。<br>溪东桥,位于浙江温州泰顺的泗溪镇下桥村,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清乾隆十年、道光七年重修。<br>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离水面约9.5米。处在“将军逗狮”风水模式中的溪东桥,“虹气临虚,影摇波月”。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br>此桥无桥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颇为罕见。东溪早时因水道多阻,当地人林正绪提倡首建造蜈蚣桥(即泗溪东桥)。林正绪生平端方正直,好行义举。乾隆癸亥年(公元1743年),邑侯张考首书写“达尊有二”匾相赠。<br>此桥修建者是修北涧桥的人的徒弟,故而有人也将这两桥称为“师徒桥”。因为此桥外型美观,当地人号称为“最美的廊桥”。<br></p></h3> <h1><b><font color="#ed2308">泰顺廊桥</font></b></h1><p>2006年泰顺县的“泰顺廊桥”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宽阔的溪滩上观赏青瓦红身的姐妹桥,仿佛身处古意盎然的宋画之中,便能体会到人在画中游的美妙。</p><p><br></p> <h3><p><b><font color="#ed2308">太姥山</font></b><br>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狭义的太姥山系指福鼎市南部秦屿镇以覆鼎峰为中心的山地,也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约在东经120度与北纬27度的附近。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广义的太姥山,则指展布于宁德市东北部交溪以东-东海之间的一系列山地,或称太姥山脉。<br>相传尧时老母种蓝(蓝草,其汁色蓝,榨之以染布帛)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称“太姥”。传说东海诸仙常年聚会于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誉。武夷、太姥、雁荡, 构成闽越三大名山。<br>太姥山为交溪与福鼎、霞浦两县所有独流入海的溪流的分水岭。该山脉山体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花岗岩构成。山体蕴藏的矿产主要有铅、锌、银、镉、明矾石、石英岩、高岭土、玄武岩等。森林覆盖率达46%以上。<br></p></h3> <h1><font color="#ed2308"><b>太姥山风景名胜区</b></font></h1><h3>位于太姥山区东北端福鼎市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太姥山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的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的地区,也是国内晶洞花岗岩带上唯一的峰林地貌,于2010年列入世界地质公园。</h3> <h3>太姥山。</h3> <h1><font color="#ed2308"><b>九鲤溪竹筏漂流</b></font><br></h1><h3>九鲤溪瀑景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西南侧,面积25平方公里,主溪流长25公里,汇集13条支流,景点分布在15公里流域内。溪流两岸,青山重回,绿树葱茏,怪石林立,碧如澄沏,水浅处,卵石游鱼,历历可数,其中九鲤村至渡头一段,有急流浅滩16处,乘坐形制古朴的竹筏,顺流而下,跌宕飘忽,惊而不险,颇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浅滩和缓流,可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乘筏游溪,恍若漓江、九曲,两岸景色,目不暇接。惟肖惟妙山石景观,把游人带入一个又一个神话世界。此时,若遇樵夫牧童独歌盘唱,或撑筏人引吭高歌,山歌曲曲,在溪谷回荡,在水面低昂,真是妙不可言。 到了九鲤溪瀑景区,可以由龙亭南兜乘竹筏,顺水漂流而下, 直至渡头村(约50分钟)。溪流时缓时急平缓处,如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湍急处,飞筏似箭,有惊无险。</h3> <h3>漂流</h3> <h3>蓝天美景。</h3> <h1><b><font color="#ed2308">周宁县</font></b></h1>周宁县(古属福宁府宁德县)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介于北纬 26°53′-27°19′,东经119°06′-119°29′之间。东邻福安,西接政和,北连寿宁,东南与宁德接壤,西南与屏南隔溪相望。土地总面积1047.1平方公里。地处鹫峰山脉东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800米,县城海拔880多米,居全省之冠,素有“高山明珠”之称。 <br>周宁县辖6镇3乡147个行政村(社区),常住人口12.15万人(2016年末)。县人民政府驻狮城镇北门路32号。 <br>周宁县境内主要溪流18条,最大的龙亭溪境内流长56公里。主要景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第四核心园区——鲤鱼溪·九龙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陈峭,以及滴水岩、芹山湖、官山、后垅大峡谷、蝙蝠洞、石门山、仙风山、灵峰寺、方广寺。302省道、宁武高速公路横贯县境,正在建设的衢宁铁路过境周宁并在咸村镇设站点。2016年周宁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87亿元,比上年增长7.1%。 <br>周宁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冬长夏短,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4.6℃,年降水量2069毫米,被誉为“天然空调城”。<br> <h1><b><font color="#ed2308">廉村</font></b></h1>廉村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溪潭镇穆阳溪中游西岸,旧名富溪津、石矶津,是唐朝福建第一个进士薛令之的故乡(唐神龙二年、706年中进士),被喻为开闽进士第一村, 又因薛令之为官清廉,被御赐“廉村”、“廉水”、“廉岭”之名。是中国唯一被皇帝敕封以廉的村庄。<br>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筑城墙以御倭寇,称廉村堡。堡平面略呈椭圆形,周长1258米(现存850米)。墙面用鹅卵石垒砌,中为泥土夯筑。墙基厚4米。<br>东、西尚存三个城门,用花岗岩条石叠砌。城堡内面积达10万平方米。有明代官道,中用鹅卵石拼花、纵向平铺三条条石,长500米,横贯城堡东西。官道两侧尚存大型明、清时期民居26座,清代祠庙4座。<br>不少家庭大厅迄今仍完好地摆放着当时造型古朴、雕镂精致的大型木屏风。<br>城东有明代古码头2座,用鹅卵石铺砌,宽约3.5米,曾是通往大海的内河港口,也是沟通闽东北和浙南的水陆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沿溪是用鹅卵石铺就的古道,路旁并立几方石碑。<br>廉村历代人才辈出,自唐至清,获取各种功名者共50多人,宋大观三年(1109年)到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146年间,有进士23人,出现(陈雄)一门五进士、父子兄弟三代俱登高第的奇迹。宋代朱熹与其父朱松都曾到廉村讲学。<br>村内主要文物古迹有:明清时期的廉村城墙、陈氏宗祠、陈氏支祠、后湖宫、妈祖庙、陈树安宅、陈住松宅、“聪明泉”、薛令之故居、薛令之读书处(灵谷草堂)、古码头等。传统产业主要是田草织席等。<br>溪潭廉村还有宋代城堡建筑群、宋将 陈最墓,赛岐苏阳明将刘中藻墓,康厝东山雪洞(“刘子读书处”)等。<br> <h1><b><font color="#ed2308">白云山风景名胜区</font></b></h1><p>位于福安市西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以秀丽多姿的山岳、峡谷风光,美妙神奇的“佛光”胜境,稀有多样的生物种群,古老多源的文化传承为特色。包括白云山、九龙洞、龙亭峡谷、黄兰峡谷和金钟山五大景区。</p><p><br></p> <h1><b><font color="#ed2308">九龙洞景区</font></b></h1>九龙洞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福建福安,其内著名景点为绿潭洞。<br>踏入世界地质公园福安白云山九龙洞风景区,不禁惊疑造化的神奇。从游龙洞下游到九龙洞长约5 公里蜿蜒曲折的河道上,布满形态各异的石臼,或缸状、或盆状、或柱状、或壶形、或壁态……犹如一个现代派雕塑的艺术大观园。相传这里是缪仙公收伏九龙之所,山上那数座像树桩一样的石崖,民间相传叫“拴龙桩”。那宝甲石、龙爪石、九龙壁等遗迹,一定是九龙捣腾、爪抓的痕迹吧。传说归传说,美丽出天然。周边的瀑布岩,隐约可见流水冲蚀凹槽上的流纹、碎斑模样。地质专家认定,这里的石臼名叫壶穴,是基岩河床被水流冲蚀形成的。<br>爬岩涉涧,循着洞口訇然作响的水声前行,仿佛步入异域仙方。山洞里,到处是湿漉漉的钟乳石。洞壁上,分布着酷似“漏斗”、“交椅”、“板壁”的石幔、石帘、石笋。石窟有风有水有光,狭窄处仰首唯余一线天。从洞顶穹窿 “天眼”透射下来的光线,犹如一束手电筒的光亮,照见一块圆石套卡于石壁间。有传说曰:很久很久以前,如来佛祖驾临此地讲经说法,度化世人,一时山间的飞禽走兽也纷纷前来驻足聆听。佛祖连讲七天七夜,讲到最后一夜,正好天心月圆,听者和那些飞禽走兽皆得开悟,于是都随着佛祖,乘着月色而去。有一只老鹰飞得太快,就被卡在中间,也就形成了这独特一景。<br>穿过山底的洞窟,可谓奇观迭出。那龙宫洞、鞠躬洞、麻姑洞、绿潭洞、蝙蝠洞………洞连洞,洞套洞,大的可容纳百人,小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相通的石窟,以其天工神造的跌宕嶙峋别开生面,藏奇纳秀,神秘莫测;相接的龙湫幽暗神秘,不知从何处流出的山泉,琮琮如轻吟,无怪乎人称“这里的石头会唱歌”。 曲折回环,水流石转,引人入胜。自下至上游,大约穿过四个洞厅。第一厅“观潭厅”, 顶部尽为崩落岩块所覆盖,底部侧壁被流水蚀穿,形成外分内连的连心壶穴。潺潺的水流与肖形状物的石臼相依相偎,任凭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揣摩,去欣赏。瞧!那“碧潭蝶影” ,奇秀隽永;“玉镜潭”内,静水一泓。俯身伸手掏一棒清凉,舒适之感传遍周身。看! 水与石浑然天成的“葫芦潭” ,潭间飞流穿岩入石,碧水飞浪,山泉淙淙;第二厅“窥天厅” ,洞厅上面巨石参差错落、犬齿交错,其中一圆弧形瓮状壶穴口直透崖顶。瓮底碧水幽幽,波光粼粼,犹如传说中仙女沐浴的瑶池,可谓 “玉女瑶池” ;第三厅“如意厅” ,崖壁上一个向内凹入的流水侵蚀洞,称“如意穴” ………不知不觉来到岩洞上游,只见一条二级瀑布垂挂在崖壁上,轻绡素练飘空。洞瀑水帘珠喷玉溅,宛如上天撒下的一串串珍珠,流淌成掷地有声的彩链。这就是第四厅,“问天厅”了。置身“问天厅”底,如同置身硕大的石瓮中。仰而观之,顿生坐井观天之感。串珠状石英晶洞崖壁,三级不同高度的弧形冲蚀凹槽,把顺崖顶流下的上水分成丝丝细流,形成独特的线瀑,号称“飞天井”、“天下第一漏斗”。凝视“飞天井”跳跃着的“水之花丛”,真不敢相信乳泉的纤纤柔力,竟然能雕琢出龙鳞般奇滑的石壁来。水性至柔,可以穿石。“灵泽夫人洞”三十六房,七十二麻姑洞,多多少少留下滴水穿石非凡的神力。洞中的天、天中的景、景中的潭,潭中的泉,如梦如幻……置身绝妙处,问石崖壶穴:是谁第一个闯进仙都的洞府,在这涌泉相通的地脉留下第一行足迹?是谁第一次慧眼发现九龙出洞,给了这个自然的艺术宫殿一个画龙点睛的名字?<br>揽洞穴奇观,探地质奥秘,撷科学真知。“地下迷宫”指点迷津:美的探索,需要一种冒险精神。<br> <h3><p></p></h3><h1><b><font color="#ed2308">屏南</font></b></h1>屏南(古属福州府屏南县)属内陆山区县,介于北纬26°44′~27°10′、东经118°41′~119°13′。东南与宁德市相连,东北与周宁县交界,北与政和县接壤,西北至西与建瓯市毗邻,西南至南与古田县相接。全境东西宽54公里,南北长50公里,总面积约1487平方公里。2016年总人口14万人。 <br>屏南原属古田县境。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析古田县境东北部移风里、新俗里和横溪里的13个都之地建县。县治双溪位于翠屏山之南,故雍正皇帝给取名“屏南”。屏南建县后,属福州府。1971年,原福安专署驻地迁往宁德,遂改称宁德地区,屏南县属之。有“红旗不倒县”、“鸳鸯之乡”、“夏香菇之乡”、“油柰之乡”,福建省“水电之乡”之誉。 <br>2016年,屏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7409万元,比2015年增长8.2%。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br> <h1><b><font color="#ed2308">鲤鱼溪</font></b></h1>鲤鱼溪(Carp brook),位于周宁县城西五公里处的浦源村中。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溪流贯村而去,长一华里,宽数米。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闻人声而至 ,见人形而聚”,“竞相觅食 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婀娜之姿,活泼可爱。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鲤鱼溪”。<br>鲤鱼溪(Carp brook)位于福建省周宁县城西五公里处的浦源村中,曾被评为“福建最美的乡村”,福建省十大旅游风景区。鲤鱼溪源自宋代,历经八百年,2008年以“三个世界唯一”(鱼冢、鱼葬、鱼祭文),收录吉尼斯——“年代最久的鲤鱼溪”。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溪流贯村而去,长一华里,宽数米。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闻人声而至 见人形而聚”,“竞相觅食 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婀娜之姿,活泼可爱。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鲤鱼溪”。 <br>鲤鱼溪并非是依靠景点的独特壮美吸引游客,而且向游客展示了人与鱼之间和谐共处,融为一体的美好画面,以及人与鱼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爱戴的“人鱼”文化,能让你真切感受到与自然亲近和自我心灵的净化。<br> <h3>鲤鱼溪</h3> <h1><b><font color="#ed2308">九龙漈</font></b></h1>九龙漈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周宁县城东南13公里处的危峰断峡之中。瀑布总落差300多米,在长达1000米的流程中连续九级不同的落差穿过峡谷,形成奇绝的飞瀑深潭。被誉为“福建第一”、“中国少有”、“华东第一瀑”,1987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13年8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br>第一级瀑布最为壮观,瀑高46.7米,宽76米,丰水期可达83米、巨瀑右上方还有一个直径14米的潭穴,镶嵌瀑间,人称“龙眼”。 第六级至第九级是瀑瀑相接,人称“四叠瀑”。4级瀑布流程629米。瀑间遍布怪石其形态各异、神奇逼真。<br>九龙祭瀑布群四周群山耸立,峰奇石异、栩栩如生、有“鸽子峰”、“金鱼峰”、“腾龙峰”、“骆驼峰”、“蟾蜍爬壁”、“石猴观瀑”等。<br>九瀑各展奇姿,各具特色。<br>其中,第一级瀑布最为壮观,瀑高46.7米,宽76米,丰水期可达83米。瀑流经陡峭的崖巅腾冲跌落,直泻深潭,声如轰雷,震撼山谷,瀑花飞溅,激化为迷蒙烟雾,弥漫山谷,若逢斜阳映照,幻成彩虹横空,斑斓耀眼。<br>巨瀑右上方还有一个直径14米的潭穴镶嵌瀑间,人称“龙眼”。<br>第四级称为龙牙瀑,瀑长46米,瀑面中有巨石突兀,形似龙牙,把瀑布扯成两半,故名。<br>两股瀑流冲进一个面积为2800平方米的“卧龙潭”。<br>第六级至第九级是瀑瀑相接,人称“四叠瀑”。4级瀑布流程692米。瀑间遍布怪石,其形态各异,神奇逼真,有“龙井”、“龙脊”、“龙角”、“龙甲”、“龙爪”、“龙珠”。<br>九级瀑布以下为一长达120米的长潭,游人泛舟其间,观赏四周山景,情趣横生。九龙漈瀑布群四周群山耸立,峰奇石异,栩栩如生,有“鸽子峰”、“金鱼峰”、“腾龙峰”、“骆驼峰”、“蟾蜍爬壁”、“石猴观瀑”等。<br>九龙漈瀑布群被誉为“福建第一”、“华东无二”,1987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br> <h3>第三级瀑布。</h3> 五瀑连叠。 <h3>瀑布美景集合。</h3> <h1><b><font color="#ed2308">白水洋</font></b></h1>白水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白水洋地质公园园区总面积达77.34平方公里,拥有世界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白水洋景区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2003年11月,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深入白水洋考察时,称白水洋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国家副总理吴仪游玩白水洋后题“奇特景观”。<br>2010年10月3日,宁德地质公园(由屏南白水洋、鸳鸯溪、福鼎太姥山、福安白云山组建)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br>2012年8月17日,白水洋景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审。<br> <h3>白水洋风景诱人。</h3> <h1><b><font color="#ed2308">双龙古廊桥</font></b></h1>位于白水洋景区内。这座名为“双龙桥”的木拱廊桥属异址重建。其旧址在白水洋鸳鸯溪下游,建于清道光三年(1865年),在新中国成立前被焚毁。为让双龙桥重焕光彩,屏南县请已经“隐退”的目前最年轻的廊桥名匠黄春财再度“出山”,在白水洋上主持重建双龙桥。2005年10月动工重建的双龙桥两墩三孔,长达66米,长度仅次于屏南境内的全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为屏南境内第二长桥;桥面距水面有三层楼高,煞是壮观。该桥耗资近百万元,到白水洋的游客不仅可在景区内领略独具特色的廊桥艺术,还可站在廊桥上观赏白水洋“窗含千秋白水,百泊十里水街”的奇观。<br> <h1><b><font color="#ed2308">宁德</font></b></h1>宁德市隶属于福建省,别称闽东,中国大黄鱼之乡,国家园林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南平,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拥有世界级天然深水港三都澳。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沿海为小平原,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br>宁德市下辖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古田县、霞浦县、周宁县、寿宁县、屏南县、柘荣县。截至2018年末,宁德市常住人口291万人。<br>2018年,宁德市地区生产总值1942.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878元,比上年增长7.8%。 <br>宁德也是中国东南沿海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的胜地,境内共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2个5A级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滨海有嵛山、台山列岛、大京、西洋岛、三都澳等海岸景区;内陆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9个。<br> <h1><b><font color="#ed2308">宜洋</font></b></h1>宜洋村位于屏南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在地。 全村178户,人口655人,全村有耕地1275亩,山地17713亩。村内现有村部综合楼,现已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村容干净整洁、乡风朴实、文明。<br> <h1><b><font color="#ed2308">鸳鸯溪</font></b></h1><div>宁德鸳鸯溪<br>鸳鸯溪位于屏南县东北部,全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每年秋季有上千只鸳鸯在此地过冬,这里有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保护区。屏南也因此被称为“鸳鸯之乡”。<br> 鸳鸯溪共分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和鸳鸯湖5个游览区。白水洋游览区在鸳鸯溪上游,在溪流两岸的有诸多瀑布和岩洞,还有奇绝“十里长街”景点,它是由三块平坦的巨石铺于水底而成,最大的一块面积达4万平方米。人行其上,水只淹到脚背。白水洋下游有一条50多米长的天然滑道,平整光洁,人在上面滑不会被刮伤。鸳鸯溪游览区为鸳鸯溪的中心景区,它以野生动物鸳鸯、猕猴和稀有植物为特色,融溪、瀑、峰、岩、洞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综合性游览区。叉溪游览区位于鸳鸯溪下游,那里有数千亩原始次森林,另外还有美丽的河谷景观。水竹洋--考溪游览区位于叉溪游览区西面,它以险峰幽谷和黄山松为主要特色。鸳鸯湖游览区位于双溪镇,以湖光、小岛、野鸭群及四季杜鹃花和寺庙、古塔等组成。<br> 屏南宜洋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屏南县的东北部,地跨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位置偏僻,境内群山林立,山体陡峭,奇峰遍布,特异的地形使区内形成温暖湿润的良好环境,成为鸳鸯越冬、猕猴繁衍生息的庇护所。为了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经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1984]综551号文件批准于1984年成立屏南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并设立了保护区管理站,行政上隶属于屏南县林业局领导。原批准的保护区东西宽近1.0km,南北长约14.5km,审批总面积为1035.27hm2.。2005年保护区重新确界,并经过福建省政府批准(闽政文[2005]273号)面积为1457.3hm2,其中:屏南县境内面积1043hm2,政和县面积236.06hm2,周宁县面积178.24hm2。保护区以鸳鸯、猕猴等21种国家I、II级野生动、植物为重点保护对象,同时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水源涵养林特征。保护区属于野生生物类别中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br>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森林植被类型及森林生态系统,素有天然植物王国的美称,被誉为“小武夷”。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类型以松科的松属和壳斗科的栲属、栎属为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植被型,区内分布有8个植被类型、21个群系,野生维管束植物150科431属745种(含变种、亚种)。沿溪两岸还蕴藏着30多种兰科植物,有珍品鹤顶兰、素心兰、一叶兰、台兰等。此外,还分布许多草药资源,如鹿衔草、金不换、、仙鹤草等。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多种珍稀动植物得以生存,并成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鸳鸯越冬的首选栖息地。<br>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br> 屏南宜洋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鹫峰山山脉中段,地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处,即屏南县东北部、周宁县西部、政和县东南部。范围大致包括:以白岩溪(鸳鸯溪)为中心,北起潮潭,南至柴溪桥(友谊桥)的第一重山。保护区呈一弯曲狭隘长廊,东西宽约1.5km,南北长约14km。经核实调整后保护区四至范围:北至北纬27°06′27″,即沿屏南与政和县界、河床界位于白水洋上游两县交界处;南至北纬27°01′52″,即屏南县双溪镇郑山村友谊桥;东至东经119°08′23″,即在政和县一侧分界线北起屏南县与政和县行政区域界线小溪流(即北纬27°05′04″,东经119°05′21″,海拔670米,屏南县天坑垄自然村与政和县仰头自然村分界线小溪L),向东南沿山脊至海拔1099.5米山峰,转向南沿山脊至1028米山峰、811.4米山峰,转向东南沿山脊至764.6米山峰、891.4米山峰,再转向东跨过九层泺溪流沿山脊跨过九层泺电站公路直至山顶防火路(海拔1100米),然后转向西南沿山脊防火路跨过西岩村公路至739.8米山峰.再转向东南沿山脊至846.6米山峰、870.8米山峰、941.3米山峥:里西岩自然村南侧),之后向南沿山脊至892米山峰,再沿山脊至悬崖下小溪流处(海拔600米),转向东南沿山脊至862.1米山峰,之后转向南沿山脊至政和县与周宁县界线小溪流(北纬27°03′30″,东经119°07′10″,海拔610米);沿周宁县礼门乡陈峭村(1大班1、4小班,4大班1、3、7小班,6大班1、3、5、7小班,8大班1、2、3小班)、秋楼村(7大班1小班,10大班1小班;西至东经119°03′27″,即屏南县双溪镇岩后村、宜洋村、后峭村、郑山村(1大班、6~10大班、12大班、13大班、15大班、17大班、19—23大班。<br> 二、自然条件<br> (一)地质地貌<br> 保护区紧靠政和大埔断裂带东侧,处闽东南燕山火山岩带上,以新华夏系构造为主,这些构造形迹对地质地貌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形成溪流蜿蜒曲折。特别是鸳鸯溪的地形地貌发源于1亿3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经过长久的火山活动,发育凝结成以凝灰岩为主的岩石,并有侵入岩浆冷凝形成一部分花岗岩,这些岩石形成现今鸳鸯溪。此后,这些岩石受到地球引力持续而强烈的作用,形成两岸断层多,沟壑纵横,深潭密布,山峰林立,树茂潭荫,清幽秀丽的良好环境。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现今区内多为中生界火山岩所覆盖,地质以花岗岩和凝灰岩为主,主要是燕山运动晚期的酸性花岗岩,风化程度较低,常见巨石危崖显露,成土母岩以岩浆岩类的酸性岩为主。区内总体属低山地貌,海拔在600~l000m,坡度在15°~56°,最高山峰海拔1093m,山势陡峭,其余峰谷之间相对高差较大,形成山陡、沟深,开阔度狭窄的地形。由于区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层层跌落的白岩(鸳鸯)溪水汇入霍童溪。<br> (二)气候<br> 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区内密布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形成特有的小气候,具有温差小、降水多、湿度大、水热条件优越的特点,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极适宜的生长环境。据多年气候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5.5℃,1月平均气温1.4℃,7月平均气温29.7℃,极端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9.5℃,最低气温天气出现在1~2月份,平均无霜期236d。<br> 全年日照时数1720h,占可照时数的39%,平均每天时照4.7lh,一年中7月份日照时数最高,2月份日照时数最低,常年日照平均温度>10℃的日照天数达200d以上,日照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呈下降趋势。<br> 年降水量1500~2000mm,年降水量1858.3mm,最高年降水量2459.4mm,最低年降水量1092.9mm,日最大降水量178.9mm,时最大降水量46.3mm。年平均降水量日数(R≥O.lmm)194.2d,几乎年年都有降雪,最大集雪深度32cm。全年降水在季节上可分为,3~4月份为春雨季;5~6月份为梅雨季节;8~9月份为台风雨季节;10月至翌年2月为少雨季节。年平均相对湿度83%。年均蒸发量1179.2mm。<br> (三)土壤<br> 屏南宜洋鸳鸯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壤以红壤、黄红壤为主,另有少量黄壤和粗骨性黄壤分布。红壤分布于海拔790m以下山坡,由花岗岩分化物残积母质发育而来,土层深厚,腐殖质较厚,肥力中上;黄红壤分布于790~l000m的山坡地带,与黄壤成复合状分布,大多发育于花岗岩、闪长岩等母岩分化物残积或坡积之母质上,土层一般较深厚,常在70~150cm,表土层厚10~50cm左右,腐殖质较厚,土壤肥力中上;黄壤分布于1000m以上,土层一般在60cm以上,土体发育成熟,腐殖质较厚,肥力中上;粗骨性黄壤分布于山顶、山脊、山坡上部,土层瘠薄,但腐殖质尚可。由于保护区管理处重视对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内地带性植被保存较好。使得地表腐殖质普遍较厚。总体而论,中下部及谷地的土层中厚,腐殖质较厚,多为质地疏松的砂壤土,湿度较大,肥力中上。山坡中上部土层较浅薄,甚至岩石裸露,但腐殖质尚可,肥力中上。<br> (四)水文<br> 保护区所处的叉溪河上段(又称白岩溪、鸳鸯溪)属于霍童溪上游支流。在保护区北部(白水洋上游富溪和当溪汇合处)上游流域面积为280km2。霍童溪支流叉溪河没有水文站,以相邻的霍童溪支流棠口水文站资料为依据,推算并根据对白水洋水流量实测结果表明,平均丰水期径流量为14.6943m3/s(保证率10%),平均平水期径流量为11.1576m3/s(保证率50%),平均枯水期径流量为7.11931m3/s(保证率90%),是我省重要的河流湿地之一,其水源充沛、水质优良,为鸳鸯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br> (五)植物资源<br> 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89.0%,蕴含着多种生态系统及其景观。保护区终年温凉湿润,水热条件优越,植物资源丰富,组成复杂。现已初步查明保护区内有8个植被型21个群系,常见群丛有32个。植物种类745种,隶属于150科431属。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榈木、喜树、闽楠、福建柏、长叶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银杏2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有花伞花木等6种,以及福建省重点保护植物有:福建樱桃、柳杉、三尖杉、刨花润楠、油杉、江南油杉、红楠、绞股蓝等8种。境内兰科植物30多种。<br> (六)动物资源<br> 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多样,地形复杂,沟谷纵横,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也较丰富。现已初步查明,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4科130属181种。其中有47科103种属于有特殊意义和保护价值的野生动物种类。野生脊椎动物种类有(鸟类30科90种;兽类19科35种;爬行类15科30种;两栖类10科2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2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豹、云豹、白颈长尾雉、蟒蛇等5种,国家lI级保护动物有猕猴、鸳鸯、豺、穿山甲、白鹇、虎纹蛙等16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直”动物)79种、另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小山蛙、黄腹鼬、黄斑苇鳽等16种。<br> 保护区的动物种类,按动物地理分布,以东洋界动物区系种类为主,并具有古北界的特征。<br> 特别提示<br> 从屏南县城到鸳鸯溪约1个时,均为山路,因而如果没有驾驶山路的经验,建议不要选择自驾游<br></div> <h3>风景如画。</h3> <h3></h3><h1><font color="#ed2308"><b>双溪镇</b></font></h1>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距离屏南县城18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宁上高速公路屏南连接线、203省道公路并列过境。双溪镇是屏南自清朝雍正十三年建县以来的旧县治,屏南历史文化重镇和屏南旅游业重点镇。屏南县两大旅游招牌"白水洋""鸳鸯溪"均在双溪镇所辖范围。还有屏南近年来兴起的文创产业代表性建筑"安泰艺术城"也在双溪镇内。<br> <h3><p></p></h3><h1><b><font color="#ed2308">霍童古镇</font></b></h1>霍童古镇景区位于蕉城区西北部,距宁德市区47公里,全省八大水系之一的霍童溪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自古是屏南、周宁两县木材、毛竹运输要道。霍童镇先后被列为福建省农业科教示范镇、福建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等。<br>2014年入选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名镇及中国最美村镇,霍童线狮、霍童铁枝分别列为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有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全国佛教重点寺院支提山华严寺,现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br> <h3>古镇即景。</h3> <h3>特色小吃</h3> <h1><b><font color="#ed2308">三都澳</font></b></h1>三都澳城澳旅游集散中心位于蕉城区三都镇城澳,处在宁德港区城澳交战码头内,是三都澳内主要客运交通码头和斗姆岛等周边景区旅游码头,直航蕉城区宁德金蛇头、三都岛、斗姆岛、青山岛、霞浦西洋岛、东冲等10多条航线,2013年年运送游客约31万人次。三都澳是举世闻名的天然良港,也是中国大黄鱼之乡和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斗姆岛为国家AAA级旅游区,青山等三岛为省级地质公园。建设城澳旅游集散中心是创建和申报斗姆岛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三都澳国家地质公园及带动霞浦东冲半岛旅游开发的需要,是改善城澳沿海周边群众平安航行环境和构建对外开放交流平台的现实要求,对加快三都澳区域旅游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r> <h1><b><font color="#ed2308">斗帽岛</font></b></h1>斗帽岛地处宁德三都澳中心,面积0.5km2,海拔88.6米,是三都澳五大单岛之一。斗帽原名斗姥,斗姥娘娘乃北斗星群星之母,传说是海上捕捞航行的保护神,斗帽因之得名。岛上有“犀牛望月”、“狸猫拜月”、“金元宝“等多处景观独特的景点。下午游览海上仙都人间蓬莱太姥山——为太姥山岳太姥山岳景区。太姥山巍峨秀拔,景色独特,蔚为奇观。斗帽岛有一巨石,状如“螺壳”,高约2丈,外壳圆滑,壳内空心,透过螺壳小孔,能观赏到官井洋景致斗帽岛居民的生活较为闭塞,一般以养鱼为生当地人讲宁德话,只有上了学的孩子能听懂普通话。<br>斗姥迷宫洞<br>迷宫洞是由于海进期海水侵蚀使岩石周围出现水土流失而形成的洞穴。洞内蜿蜒曲折,怪石嶙峋,忽宽忽窄,有的地方宽阔可容百人,有的地方狭窄仅容侧身而过。 迷宫洞长约300多米,上方有一个入口,下方主要有三个出口,光线从石缝中透入,给黑暗的迷宫开了许多“天窗洞内蜿蜒曲折,怪石嶙峋,忽宽忽窄,有的地方宽阔可容百人,有的地方狭窄仅容侧身而过,石涧悬崖非栈道不通,危壁贴身非护栏不过迷宫洞共分九层,分别名为仙居古屋、第一出口迷藏道、金侣雀桥、陡壁悬梯、冲天碧榕、潺潺洞泉、幽洞听潮、石窟休闲、迷宫出口等。冬天进洞钻出一身暖汗,夏天进洞却又清凉舒爽。当你在洞内探险,历经种种惊奇险境之后,走出洞口,看到明媚海景,突然会有大声呼喊的愿望迷宫洞是斗姥风景区最有吸引力的景点之一,游客游览之后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相传,很早以前,这里还是海螺姑娘与玳瑁幽会并成家的地方。他们在迷宫洞演绎了一场千古爱情神话。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不远处就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情侣亭,玳瑁和海螺姑娘曾在此赏月观海,卿卿我我,从情侣亭往下可与第三出口相连,并通过海滨栈道直抵螺壳岩二十世纪30年代,由叶飞等著名革命家领导下的闽东红军,在三都澳开辟了闽东海上交通线。迷宫洞作为其中一个秘密据点,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军需物品都是藏于洞中,受敌人追捕的同志也是安置在这里而后转移。<br> <h3>小渔村。</h3> <h1><b><font color="#ed2308">上金贝村</font></b></h1>上金贝畲家寨是个纯畲族行政村,距宁德市区七公里,海拔325米,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82户303人。自然环境优美,畲族风情浓郁,人文历史悠久。据《八闽通志》记载,上金贝有涌金石、盘砣石、灵响石、乌马石、潜鳞沼、双石屏、碧水帘、蒙泉井、长老岩、祥云岩十奇景观。万亩原始次森林,是天然氧吧、森林探险、生物科考的理想去处;千年古寺金贝寺,曾是明朝吏部尚书林聪修学处,至今还留有石槽、石柱、石塔、古井;建文帝陵既似墓形,又为塔制,处处充满玄机奥妙,揭开了600年来明朝建文帝失踪迷案,为福建最大的僧人墓塔和神秘古墓。<br>村名别解编辑<br>“上”<br>有1.升、登,如“云上于天”2.向前。3.上者、在上者、君主。如今上,指皇帝。4.上,专指皇帝等解释。<br>“金”<br>黄金,为诸金之长;有成语“纡金怀朱”, 为官高位尊之意;金陵,南京别称也,“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还有建业、建康之称。“金”的谐音“今”,“今上”指皇帝,上,专指皇帝。上金,专指黄金。这些都可以与建文帝挂上钩,特别是“纡金怀朱”,明显地嵌了建文帝的姓:“朱”,与下面的“贝联珠贯”之珠互补印证。<br>“贝”<br>贝壳,古货币,实龟壳,即今钱币。贝的组词大多与佛有联系,如贝多,指菩提树;贝书,指佛经。成语有“贝联珠贯”,形容联贯整齐美好,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集》二 华星篇有:“贝联珠贯拱北辰,三五纵横此何夕”词。<br>“贝联珠贯”,可以解释“沧海珠”禅师的来历、建文帝朱允炆出家入佛了。(上金贝古墓的碑刻:“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br>总而言之,“上金贝”可以意为是建文帝金蝉蜕壳,入佛龟隐皇上之处。笔者没有考据“上金贝”地名起于何时,不敢妄言就是建文帝到宁德后所起,这或许也是一个巧合。但可以肯定,“上金贝”之名非一般俗人所起, 是高人所起,而少有人能参透其详。<br> <h3>畲族小村即景。</h3> <h1><b><font color="#ed2308">建文帝墓</font></b></h1>上金贝古墓,位于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北半山腰上的丛林之中,又称福建宁德古墓。古墓占地近两百平方米,形式奇特,一九八九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古墓被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发现并登记为文物点。<br>皇陵,古老墓葬制度的集大成者,通常位于景致、风水俱胜之地。动辄横亘百里,遮天蔽日。而其墓室中又尽藏人间珍奇,即便与日月争辉亦无愧色。而历代皇陵中,当首推秦始皇陵。从公元前246年开始,几乎40年时间里,70万人在共同做一件事——修建坟墓。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坟墓,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陵园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呈回字形,等于把略微缩小了一些的咸阳城和京城各衙门整个搬到了地下。对秦陵的考古已持续了40多年,各种高科技方法也轮番上阵,但人们依然不得要领。按现有技术要打开地宫,破解秦陵迷案,据估算至少还需200年。<br>其次,应是位于五陵原上的汉武帝的茂陵。汉武帝在位54年,从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起,开始修建茂陵,每年拨款全国税收的三分之一,费时53年之久(比秦陵还长15年)。但茂陵的规模比秦陵要小得多。然而,它却创下了汉代帝陵的三项纪录: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埋藏珍宝最多。现在的茂陵高46.5米,方锥台状,由黄土层夯积筑成,号称“中国的金字塔”。“虚地上以实地下”,茂陵外观不算宏伟巨制,但其地宫所藏却极为丰富。53年里,汉武帝将国中的财物源源不断地送入地宫,最后居然多到再也放不进去的地步,以至后来赤眉军前来盗墓时,疯狂抢掠后,竟然“不能减半”(《晋书·索琳传》)。<br>第三,应推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明十三陵中最早也最大的陵墓。其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布局合理,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与成祖在明诸帝中的地位相应,长陵是十三陵的中心,其他各陵环成弧形,并共用神道。十三陵是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代表了明朝200多年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最高成就。为了防止盗墓,历代帝王采取了各种办法。其一是设置“疑冢”。历史上,曹操就曾设置了七十二座疑冢。此外,石勒、石虎、慕容德、高欢等,也设置过“疑冢” 。“疑冢”史称“虚墓”“伪墓”,主要目的是防盗。但是,用疑冢的方法防盗,还是有缺陷,因为遇上有耐性的盗墓贼,一座座挖下去,那么再多的疑冢也没有用——除非真墓压根儿就不在疑冢间。<br>所以,历史上的心狠手辣的主儿,觉得用疑冢防盗的办法不可靠,便另出狠招:坑杀墓工,不留活口,抹去一切线索。《史记·秦始皇本纪》:“葬既己下,或言工匠为机,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为秦始皇陵制造机关暗道的工匠,对于墓中结构包括墓内所藏宝物自然熟悉不过,故被全部封杀于墓道中,从此,再没有人知道墓中机关,也就无从找到盗墓途径。另据《吴越春秋》与《越绝书》记载,苏州虎丘为吴王阖闾之墓。丘下有剑池,其下即阖闾墓门。池旁有“千人石”,为吴王夫差葬父阖闾后,杀尽所有造墓工匠及役夫处。石的断面至今仍有暗紫色痕迹,传为昔日死难者血迹。杀人灭口实在伤天害理,纯属暴君专利,因此,它遭到绝大部分人的弃用。其实,疑冢也好,灭口也好,都不是最有效的隐蔽墓址的手段。至少,世人大致知晓墓冢的范围,要进行盗掘,也就是个时间问题。比如秦始皇陵和阖闾墓,传说都被盗过。所以,最彻底的方法就是秘葬,不在地面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经典案例是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的墓地极度隐秘,《元史·国俗旧礼》记载了大汗入葬的过程,“至所葬陵地,其开穴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复依次掩护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之。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踟躇悲鸣之处,则知墓所矣。” 历史上潜藏墓冢,使人不知所终的例子还有魏文帝曹丕的“首阳陵”,后赵皇帝石勒的母亲陵墓以及南燕皇帝慕容德的陵墓,他们的墓冢共同点都是不在地上修建大规模的陵园,不竖立任何标志,故无人知其葬处。慕容德的出丧尤为神秘,“乃夜为十余棺,分出四门,潜葬山谷,竟不知其尸所在”。(《晋书·慕容德载记》)。而明太祖朱元璋更把秘葬推到极至,传说其出丧场面是13口棺材同时抬出13个城门。而主持这一场面的正是明建文皇帝朱允炆。那么,朱允炆在安排自己的后事,也即建筑自己的墓冢时,会不会步其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后尘,也来一个“秘葬”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他熟悉他祖父朱元璋那一套。 从以上的历史情况推断,上金贝古墓应是一座“疑冢”“虚墓”,在上金贝或上金贝周边地带的地底深处或山腹中,应该还有一座“秘葬”或“实墓”。这座“秘葬”或“实墓”应该在朱允炆生前就已建成,其辞世后则由那些尚健在的从亡大臣最终完成。这一点,从去年研究小组调查获悉的大量资料尤其是发现上金贝曾经一度存在大量金银财富以及“虚墓”的豪华程度即可得到证明。<br>那么,建文帝及其手下为何又要建这么一座“虚墓”“疑冢”呢?笔者认为,第一、他是要告诉当世人与后世人,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自焚”,而是被朱棣篡夺了皇位,流亡到了闽东。第二、用了非常隐晦的塔碑,那时为了蒙朱棣手下。第三、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后世的有识之士,他,朱允炆就沉眠在古墓附近的山中,地下。<br> <h3>金贝古寺。</h3><h3>金贝古寺始建于唐大中八年(854),占地160亩,海拔400多米,经历前年又叫金浿寺、金鄁寺、金贝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西北部上金贝存。在南宋梁克家的《三山志》中有明确的记载:“金邶院,金溪襄。八年置。”2008年初,这里因发现“明建文帝陵寝”而闻名全国。
金贝寺自建寺以来,经历前年岁月,历代高僧大德层出不穷。金贝寺的开山祖师是居白,据史载:唐大中年间有僧曰居白都游至上金贝,遇异人高曰此可居,具白尊其言,驻锡山中。在他的苦心经营之下,金贝寺初显规模,成为当时感德场最大的寺院之一。明代金贝寺进入了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不仅寺院被载入《八闽通志》、《宁德县志》(嘉靖版)“寺观”的首页位置,而且寺内还成立了僧司,成为了宁德县的佛教中心寺院。僧祖恭、如心、定金等都曾任过僧会司僧会。到了明朝后期,犹豫金邶私山高路远,不变管理需要,僧会司被迁到县城东郊的天王寺,金邶寺由此走入了短暂的低谷。到了清代,僧会司重新迁回了金邶寺,康熙年间,辟支寺开山祖师樵云的再传弟子不编任僧司僧会,驻锡金貝寺。不偏禅师过世后,金贝寺由盛转衰,现如今仅留唐代石槽、石柱、明景泰元年(1450年)实心石塔构件、唐代“涌金石”、“蒙泉”石刻、古井等。2011年蕉城佛协礼请雪峰崇圣禅寺监院释传弘法师住锡金贝寺主持全面重建工作,在他的苦心经营之下,金贝寺现已初具规模,已建主体工程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放生池、综合楼、僧舍、道路附属工程实施中。<br></h3> <h3>上金贝村畲族门前装饰。</h3> <h3>上金贝村田间石雕 </h3> <h3>屋顶</h3> <h3>茶叶</h3> <h3>我也没看明白是啥字。嘿嘿。</h3> <h3>打豆子。</h3> <h3>奇特水果——海参果。</h3> <h3>紫菜收割机。</h3> <h3>团队行程结束后的自由行。
福州市内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中心城区(老城区)的三坊七巷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br></h3> <h3>上下杭三捷河两岸保存有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其中张真君祖殿为明朝时期历史建筑,宝寿堂、观音庵、三通桥、星安桥等为清朝建筑,法师亭、永春公所等为民国时期所建,上下杭原有的很多老建筑,都被保留下来,露出些许沧桑感。很多老房子都是盖得中西合璧,它们放在同一栋房子里,也并不违和。
上下杭免门票,游客免费入内参观;开放时间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平常景区几个出口和大街上都有不少保安在来回巡逻,很安全。值得注意的是遵循各种法会日子,张真君祖殿,观音庵等香火之地,来烧香祈福的信徒比较多。
上下杭由于属于台江中心,可选的住宿很多,但个人不建议住附近,因为原来这边属于棚屋区旮旯角,目前很多地方还在修复,环境还不是很好;至于美食,上下杭周边著名的老小吃很多,最著名的属(学军路79号)“林依嫩名牌猪血化”店,因为曾经习近平总书记品尝猪血化后连称“好吃”,当初他吃猪血捞化的照片至今还挂在店里,是镇店之宝呢;另外推荐耳聋伯元宵(苍霞新城中平路169号),招牌元宵、汤圆、芝麻都是祖传;另外还有太多美食小吃了。<br></h3> <h3>福州老街。</h3><h3>靠近中亭街附近,大部分已经被拆除了,仅仅留存了一小段。</h3><h3>再不去看,恐怕永远看不到了。</h3> <h3>《独品旅游有限公司》</h3><h3>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 “伦洋大厦" 7层 703号
营业时间:09:00-18:00
公交站:安华桥西站(路南侧)<br></h3><h3><a href="https://mp.weixin.qq.com/mp/homepage?__biz=MzI2MzY4MTgzMw%3D%3D&hid=2&sn=34404e84a67cf5dbbe10632358a0a562&scene=18&user_id=1684574&uuid=342ef4d6601e9af5625d393bedb44387&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684574&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c45f59bd28609500e50d10003aeb6084"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独品旅游》线路汇总</a><br></h3> <h3>旅行结束了,感谢独品旅游,感谢各位团友。</h3><h3>扫码二维码可以看看我的其他美篇文章。</h3><h3>或者点击下面链接,查看我的其他美篇文章:</h3><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c/1684574/1?user_id=1684574&uuid=342ef4d6601e9af5625d393bedb44387&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684574&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c45f59bd28609500e50d10003aeb6084"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点击查看我的其他美篇文章</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