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四单元是部编版语文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此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br></h3><h3></h3> <h3> 因而在进行四单元教学时,围绕“预测”这一语文要素,我对该单元所含的三篇课文进行了不同定位。
第12课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运用旁批和课后活动等呈现方式,提示课文里可以展开的预测之处有课题、插图、内容等地方,同时强调预测时要有依据(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等)。因而我将本课定位以老师为主导的阅读策略教学课,由老师领着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学习“预测”,即教方法(同时用生动的板书呈现核心知识点),同时在具体实践中让孩子们明白:预测无对错,和原文不一致不代表错误,只要预测的有依据、合情理,都是预测小能手,以求让孩子敢于预测,乐于预测!<br></h3> <h3> 故事续编环节,采用先在课堂练说,后在本上书写。从课堂呈现看,预测容易,孩子们很猜测得不亦乐乎,推想得热火朝天,可落实在写上,可谓漏洞百出。在第一篇续写——《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中,好多孩子的续写没有承接前文,且续编不合情理,如胡子可以当皮球,再如故事情节前后矛盾,胡子被当成面条吃,却不写吃下去的后果,还有的仅仅只是续编了一段情节,不编最终结局。<br></h3> <h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续编问题范例</h3> <h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续编没承接前文问题范例,但这一连串动词用得极棒!<br></h3> <h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续编优秀范例<br></h3> <h3> 针对第一篇续写出现的问题,我在第二篇续写《小狗学叫》中,对孩子如何进行续编故事进行了进一步的指导。
首先,续编得根据课文情节展开,抓住前文提到的线索,从逻辑上自成一条线,否则就会有两张皮,两个故事的感觉。很多童话故事的情节铺排都会采用情节反复的特点,我引导孩子回顾前面所学的童话,总结出童话故事爱用“情节反复”这一创作手法,使孩子们明晰,他们在续编时便可巧妙借用这一思路——情节反复,如《小狗学叫》的第一种结局,小母牛的出现,就是前文学鸡叫、学鸟叫的情节反复,从而降低孩子们的续写思路难度。
其次在故事结局安排上,我根据《小狗学叫》的三个不同结局,引导孩子思考:续编故事的结局有哪些思考方向?方向不外乎两种,其一顺其自然;其二出乎意料。所谓顺其自然,就是顺着反复的情节安排结局,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直被保留,帮助了许许多多人;再如小狗学会了狗叫;所谓出乎意料,就是给主人公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别人却害了自己,最后被剪;再如小狗没学会狗叫,而是成了动物语言专家,开始到处教别的动物叫等等。
那么孩子们究竟续编的怎么样?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笔下《小狗学叫》的终极结局吧!<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