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砥砺前行——水墩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第二次研讨活动

YT

<h3><br></h3><h3><br></h3> <h3>  2019年10月24日上午,水墩中心小学举行了数学课题《小组合作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讨活动。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活动由彭宝辉老师主持。本次研讨活动分两部分进行,一是研讨课,二是集中研讨。</h3> <h3>  活动一:研讨课</h3><h3> 研讨课是由课题主持人彭宝辉老师执教《3的倍数的特征》,课堂上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等轻松愉悦的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本课题自研究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h3> <h3>  课前,学生们异口同声、自信十足地大声喊出自己组的具有激励性与正能量的口号。<br></h3><h3><br></h3><h3></h3> <h3>  在导入环节,宝辉老师给出三个成语,找出共同点是“三”,从而把知识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自然过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h3> <h3>  接着是探究新知识环节,宝辉老师引导学生在百数表中独立圈数,再小组合作探讨出3的倍数的特征,给学生提供了生生交流、合作探究的平台。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猜测,分析验证,进而否定了从个位和十位找规律的方法。宝辉老师继续“铺路”:引领学生换另一种角度来研究,借助计数器,学生们通过组内互助,完整地正确地表述出结论。</h3> <h3>  展示交流中,学生表现得积极自信,在组员间默契地配合下,概括特征的整个过程清晰明了,这说明宝辉老师在平时充分给予了学生合作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h3><h3><br></h3> <h3>  在巩固新知环节,宝辉老师把学生带到了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高点,有效巩固孩子们对3的倍数的特征。</h3> <h3>  由此可以看出,猜想、验证、推理和合作交流是本节课的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教师一直在学生中起推进作用,使得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更有实效。</h3> <h3>  活动二:集中研讨</h3><h3> 1、课题组成员逐一分享听课感受。</h3><h3><br></h3> <h3>  2、课题组成员分别介绍课题开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在课题开展中所遇到的困惑与难处。</h3> <h3>  3、由课题主持人宝辉老师作了《以“小组合作为径”,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的汇报,他分别以“小组长的挑选”、“小组成员的搭配”、“小组座位的固定”、“组员与口号的确定”、“小组长的培训”、“小组竞赛机制的建立”六个方面来分享“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做法。</h3> <h3>  4、由课题主持人宝辉老师传达《紫金县小学教育科研研讨暨第二批县级课题管理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h3> <h3>  5、全体课题成员观看“小组合作”的培训视频。</h3> <h3>  此次研讨活动,不仅加强了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携手共进,而且能促进数学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进而使数学课题的实践研究砥砺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