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非瘟,注意过度消毒、酸化会引起副作用

常喜全

<h1><b>  非瘟的持续肆虐,养猪人的防非意识也提高了不少,但是很多人却走进了一个误区,即频繁的带猪消毒,多的一天可达5次。进出场换衣服的频率也多达4次。养猪人纷纷表示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受不了。</b></h1> <h1><b>  关于消毒,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仇华吉劝诫我们,不要让消毒剂变成一种安慰剂,无效的消毒 &nbsp;&nbsp;&nbsp;&nbsp;<br></b><b> 无异于放毒。过度消毒也是会增加病毒感染的机率。<br></b><b> 实际上,液体消毒在于有效,不在于次数,次数过多增加了舍内湿度,易引起猪群应激反应为非瘟病毒提供了温床,间接降低了猪群的抵抗力,反而不利于非瘟的防控。</b></h1> <h1><b>  我们都知道频繁的液体带猪消毒有一定的弊端。<br></b><b> 首先,会严重破坏了猪的呼吸道粘膜,鼻腔粘膜。<br></b><b> 非洲猪瘟主要是通过鼻腔粘膜感染引起的,通过粪口传播,直接的后果是加重了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啊。而呼吸道粘膜的不断被破坏,一到需要关窗保暖的季节,呼吸道疾病发病的严重情况可想而知。</b></h1> <h1><b>  其次,增加了舍内湿度,打破了圈舍的菌群平衡,为病毒间接提供了温床,冬天药液对猪群造成冷刺激。</b></h1><h1><b> 最后,频繁的带猪液体消毒,影响猪群休息,使其处于被惊吓的应激状态中。</b></h1> <h1><b>  我们都知道应激能损害免疫器官,破坏免疫机能,引发免疫抑制。不能让这个罪魁祸首使我们在非瘟战斗中败下阵来。<br></b><b> 那么带猪消毒到底怎么做才能减少对猪群的危害呢?<br></b><b> 1、消毒前,务必做好猪舍清洁工作。 不管哪种消毒方式,均不可直接对猪喷,应斜45°角,让喷雾或干粉自由散落在地面。</b></h1><h1><b> 2、提高猪群抗应激的能力,提高免疫力。、提高猪群抗应激的能力,提高免疫力。<br></b><b> 除此之外,在防控非瘟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猪场使用液态酸化剂防控,往往也会存在过度酸化,长期对猪群肠道造成应激。所以在防控非瘟的同时注意应激的防控。</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