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自由行(二、西栅景区游记)

连超

<h1>&nbsp; &nbsp; &nbsp; &nbsp; 上午游览了一部分南栅风光之后,中午回到客栈小憩,午饭后我俩来到乌镇久负盛名的收费景区西栅。之前客栈老板说西栅游览三、四个钟头就差不多,结果我们走下来,一个下午直到晚上八点出来,还有一些没有走到的景点呢。下面把我游览的西栅风光情况,慢慢道来。</h1><h1>&nbsp; &nbsp; &nbsp; &nbsp; 乌镇的景区分东栅和西栅,西栅景区比较大,占地3平方公里,是东栅的三倍多,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组成,岛多自然桥就多,据统计有72座形态各异的古桥。横贯景区的西栅老街有1.8公里,西市河两岸和老街两侧绵延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有名胜古迹、手工作坊、古老店铺、经典展馆,古典建筑等,这些人文精华和幽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在其中行,犹入画中。</h1> <h1>&nbsp; &nbsp; &nbsp; &nbsp;乌镇已经连续五届举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今年的大会将于10月25日召开,这是景区门前放置的参会国的国旗。</h1> <h1>入口处雕塑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二仙”,送“荷”赠“盒”的谐音,寓意家庭“和合”,婚姻美满。</h1> <h1>&nbsp; &nbsp; &nbsp; &nbsp;一进景区,就看到了游船码头。因为是旅游淡季,码头上闲置的游船很多,</h1> <h1>&nbsp; &nbsp; &nbsp; &nbsp;码头不远,一座巨大建筑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建在景区内的乌镇大剧院。虽然它外形庞大,但它却最年轻,2013年建成,是一个现代化的建筑,建筑面积6261平方米,有大小两个剧场,据说设施和声光电设备是世界一流,被誉为“中国最美剧场”,但我还是认为,虽然外观是用厚重的青砖和冰裂窗楞装饰,总觉得外观有点太现代,与周边的古镇风格不协调。每年在这里举办隆重的戏剧节,2019年戏剧节将在10月20日开幕。</h1> <h1>西栅景区游览图</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乌镇的美,离不开水。景区内的小河综合交错,贯穿景区东西的这条河叫西市河,和东栅的东市河相通,别以为是死水小河,河水直接连接京杭大运河,如果在这里有条船,让你随意划,可以直接划到1794公里外的北京,当然,也能到出发地天津了(京杭大运河路过天津)。</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和乌镇大剧院毗邻的这个黄色方形建筑是木心美术馆。木心先生(1927-2011),乌镇人、中国当代画家、文学大师、诗人,原名孙璞,字玉山,成年后笔名“木心”。木心12岁写诗、16岁发表散文,1926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49年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五十年代后木心任中学教师和上海工艺美术设计师,著作20多种,文革被抄没。三度入狱、1979年后被平反,1982年移居美国纽约。出版诗集文集三十余种,画作在美国多地展出,2006年回乡定居,2011年病逝,享年84岁,同年,乌镇为其建“木心美术馆”,2014年其诗作《从前慢》,谱曲后由刘欢在2015年春晚演唱。</h1><h1>&nbsp; &nbsp; &nbsp; &nbsp;木心美术馆由世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弟子,美国设计师冈本和林兵设计,内部景观由法国博物馆设计师法比恩设计,建设期4年,2015年正式开馆,里边展有木心的绘画作品和文学手稿。馆长是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h1><h1>&nbsp; &nbsp; &nbsp; &nbsp;中国还没有哪个小镇既建大剧院、又建美术馆的,乌镇真牛。令人不爽的是景区内的木心美术馆居然还要在150元的门票外另买20元门票。</h1><h1>&nbsp; &nbsp; &nbsp; &nbsp;</h1> <h1>&nbsp; &nbsp; &nbsp; 码头旁边,有个草木本色染坊,乌镇染坊发展于宋元时代,鼎盛于明清,有十多家之多,现在,印染业在乌镇也十分兴旺。这是晾晒印染的布料。染布染料是从当地草木中提取的,如茶叶、白菊、桑树皮等。</h1> <h1>西栅水网密布,这是西栅里最大的湖,元宝湖。</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咋看画面你一定以为是个影视剧院之类的建筑吧,错了。它是景区内的一座普通厕所,听说西栅的厕所都是五星级,调侃的说法是逢厕必进,都是景点。既然这样,我索性进去一个看一看。果然不虚传,大厅有彩电,里边非常洁净,洁卫设施俱全,并且装修的风格古香古色。</h1> <h1>  这是我晚上在景区路过的厕所,居然有中央空调,休息的红木座椅,还有国画艺术品,要不是门旁挂个卫生间的标志,我真的以为是星级酒店呢。</h1> <h1><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过了染坊,逐渐走进了西栅的精华区。小桥流水、石板小路、临河水阁、过街骑楼、古旧木屋等开始进入了眼帘,美不胜收。</font></h1> <h1>&nbsp; &nbsp; &nbsp; &nbsp;乌镇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到河面,下边用石柱打入水中支撑,这样的民居叫水阁,就是所谓的古诗所云“人家尽枕河”,这是江南六大水乡中乌镇独有的风貌,也是魅力所在,而且石柱是方而不是圆的,据说是因为水中有蛇,方柱子蛇爬不上去,不知真假。水阁三面有窗,客观市河风光。茅盾曾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到橹声唉乃,飘然而过……”。</h1> <h1>  喜庆堂。是大户人家改造成展馆,还原乌镇旧时婚姻嫁娶时的庭院、厅堂、婚房及婚嫁习俗,走到这里,望着那“厚德载福”四个大字,看着红彤彤的物件,有种喜气洋洋的感觉,怎么也得转一圈,沾沾喜气。</h1> <h1>  娶亲的八抬大轿,据说水乡不仅有花轿,还要有花船接亲。</h1> <h1>新人二拜高堂之处。</h1> <h1>古老的砖雕艺术十分精美。</h1> <h1>&nbsp; &nbsp; &nbsp; 景区设有多处可饮用的纯净水免费饮水处,大大方便了游客。</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西栅里边的客栈不少,因为可以节省门票,所以住宿费也挺高,都在400元以上。</h1> <h1>&nbsp; &nbsp; &nbsp; 景区内多处设有志愿者之家,游人可以在里边喝菊花茶、手机充电、看电视、母婴休息、物品存放、信息咨询、雨伞借用等,通通都是免费。在全国走了很多景区,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方便游人的人性化设置。</h1> <h1>街角路旁有经常喝茶的桌椅可以休息。</h1> <h1>&nbsp; &nbsp; &nbsp; 西栅大多数是这种游船,可乘六个人,船票60元、很多人称它为乌篷船,我感觉这种船不是鲁迅故乡绍兴笔下那种叫乌篷船的船,只是一种当地的游船。对于乌篷船,鲁迅弟弟周作人这样描述的:“蓬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央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蓬之间放着一扇遮阳。。。。”可见乌篷船船身狭小,船篷低矮,可坐可卧,但不便站立,否则有失去平衡翻覆的危险。但此地游船单从黑色的蓬这一点,叫乌篷船,也未尝不可。</h1> <h1>这才是鲁迅笔下的乌篷船。(此图摘自网络)</h1> <h1>  乌镇从古至今可是个文化之地, 出了64名进士,161名举人,近代还出了以一代文学巨匠茅盾为代表的很多名人。</h1> <h1>  这里是西栅著名景点,昭明书院。因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公元503年)曾在此读书得名。正门入口处的石牌坊是明朝万历年间建立,距今已五百多年,牌坊上题“六朝遗胜”,龙凤板上有“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的大字,据说文革期间,被有心人涂上了石灰,才得以幸存。现在此处是图书馆。</h1> <h1>  书院后侧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展馆。</h1> <h1>这里还挂满了高考的许愿牌 ,内容蛮有趣的,看样子可能挺灵的。</h1> <h1>在乌镇,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还有个“提灯走桥”的习俗,元宵夜,人们会提着灯笼,不回头地连续走过三桥,可以祛病除灾,保佑家人健康。</h1><h3></h3> <h1> 乌镇的古桥很多,据说有一百二十多座, 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三十多座了。</h1> <h1>想不到这里还有修鞋的。</h1> <h1>景区的垃圾箱也是蛮有特点的。</h1> <h1>据说有跨街廊楼的都是过去的大户有钱人家。</h1> <h1>  西栅的小巷较多,曲折幽静,七拐八拐,犹入迷宫,更增添了古镇的韵味。</h1><h3></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这样双臂一伸就摸到了道东道西房子的小巷还真不少,非常有江南特色。人往那一站,是不是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呀?</h1> <h1></h1><h1>"撑着油纸伞、独自</h1><h1>彷徨在悠长、悠长</h1><h1>又寂寥的雨巷......"</h1><h1>她多像诗人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姑娘啊。</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乌镇水龙会。你千万别以为是商会或者武馆类的组织,更不是黑社会,这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救火组织,相当于民间消防队。乌镇的建筑均为木质,为了预防和扑灭火灾,民间自发组织了水龙会,遇到火灾齐出施救,灭火设施和工具都是按照乌镇狭窄街道的特点配备的。</h1> <h1>&nbsp; &nbsp; &nbsp; 乌镇邮局,一座西式建筑,一眼望去有浓浓的沧桑感。它创办于清光绪29年(1903年)至今仍在营业,由于它的的古老,现在成为西栅一个必去的景点了。开始邮局只经营信函、后逐步兼营包裹、汇兑等业务,那时的邮运是靠步行和船只。按惯例,在邮局,我拿着自带的明信片,盖了几张纪念邮戳。</h1> <h1>&nbsp; &nbsp; &nbsp; &nbsp;露天电影院。在日月剧场内,据说,天气好时,晚上19:00放映经典老电影,放映时采用老胶片放映机,是怀旧的体验。</h1> <h1>&nbsp; &nbsp; &nbsp; &nbsp;乌镇竹编很有名,曾是竹编的集散中心,竹器店外墙上这个巨型竹匾可是网红的打卡地,也是一个标志性景点。它直径五米,“乌镇”二字,尽显乌镇古韵。制作者是乌镇手工艺人钱鑫明。它总共用了32根毛竹,耗时60天,每天工作10个小时,才编制完成。自从挂上竹匾,在这里照相经常是排队的,钱鑫明把手艺传给了儿子钱利淮,钱利淮竹编已经有了名气,他编制的“竹编锦盒”被收藏家马未都用18000元买走。</h1><h1>&nbsp; &nbsp; &nbsp; &nbsp;遗憾的是,随着塑料、金属制品的大量使用,竹制品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局限,乌镇的竹编产业由过万人,凋落到了只剩下47户了。</h1> <h1>&nbsp; &nbsp; &nbsp; &nbsp;浙江毛竹著名,这家筷子店的橱窗,陈列着一双巨大的筷子。据说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12月15日晚,习近平主席陪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夜游了这家筷子店。</h1> <h1>景区中卖各种当地特色美食小吃的店铺不少。</h1> <h1>&nbsp; &nbsp; &nbsp; &nbsp;这家吴妈混沌非常有名气,食客经常是大排长龙。</h1> <h1>古老的药房。</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这里的梅干菜烧饼,五元一个,是需要排队才能买到的。</h1> <h1>&nbsp; &nbsp; &nbsp; &nbsp;一晃,已经下午四点钟了,手机快没有电了,我们进了一处志愿者之家给手机充电,正好也休息一会,准备一会游览最美的乌镇夜景。</h1><h1>&nbsp; &nbsp; &nbsp; &nbsp;你一定听说过乌镇的夜景很美吧,敬请你阅读我的下集《乌镇夜景》</h1><h1> &nbsp; &nbsp; &nbsp; &nbsp;(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