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9月20日新郑市教体局南召支教工作队在新郑市教体局局长刘学敏的带领下到达南召县,见面会后便各自奔赴支教学校。当晚,全体支教队成员又齐聚会议室开展岗前教学研讨活动。<br></h3><h3> </h3> <h3>入岗前老师们精心教研</h3> <h3> 第一篇章 满怀期待<br></h3><h3><br></h3><h3> 城关一小的支教教师如约而至。每位老师都以积极饱满的学习者的姿态,满怀期待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次的支教之旅中。</h3><h3><br></h3><h3> </h3><h3><br></h3> <h3> 第二篇章 精神盛宴<br></h3><h3> </h3><h3> (一)课例展示</h3><h3> 初到城关一小,恰逢学校组织秋期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语数英学科十余位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又一节的“饕餮盛宴”。按学校安排,随后支教队的三位老师也分别做了公开课。</h3><h3> </h3> <h3>新郑市新华路小学张靓老师的《倍的认识》</h3><h3> </h3><h3> </h3> <h3>新郑市新华路小学司朝阳老师的《日月潭》<br></h3><h3><br></h3> <h3>新郑市新华路小学贾斐斐老师的《Lesson 5 How old are you?》<br></h3><h3> </h3><h3> </h3> <h3> (二)真知灼见<br></h3><h3> 课后老师们针对课例进行交流研讨,在研讨中大家有惊喜,有共鸣,有火花。老师们的思绪在此刻绽放,心灵在此刻饱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此刻的交流研讨听到是心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成长的拔节声。</h3><h3><br></h3><h3><br></h3> (三)鞭辟入里<br><br> 在支教工作即将结束时,时逢城关一小接到送教下乡的任务,新郑市新烟小学副校长李芬不顾身体不适,精心指导送教教师备课,撰写基于课标的教学设计。新郑市外国语小学的副校长张红霞给城关一小全体教师做了一次培训。从学校课程的上层设计、课堂教学的观念转变、学习目标的科学制定等方面做了方法的引导。张校长娓娓道来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指导性强、适用性强。 <h3> 张红霞校长和李芬校长帮城关一小送教下乡老师研课磨课。</h3> <h3> 为更好的呈现一节精彩示范课,张校长和李校长多次进入城关一小送教下乡教师的课堂,仔细听,认真记录课堂中存在小问题,在课后及时反馈。</h3> 第三篇章 情系南召<br><br> 支教的每一天,我们都坚持早起按时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这里的孩子们、这里的老师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诚朴、那么亲切,让我们觉得自己就是城关一小的一份子。只想说,是“爱”让我迅速适应、是“爱”让我全情投入、更是“爱”让我坚持到底! 第四篇章 结束寄语<br><br> 人的一生中,难得有机会去证明自己、考验自己、磨炼自己。回顾新郑市教体局南召支教工作队城关一小分队成员们昨日的工作,触摸支教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工作背后的精神支撑。虽然支教工作结束了,我相信,这次的支教经历将会在我们未来的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中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为实现教育脱贫以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努力。<b></b><b></b> <h3> 编辑:张靓</h3><h3> 审核:张红霞 李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