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诏最后的彝族部落一一云南巍山啄木郎村

lucy

<h3> 在云南巍山不远处,有那么一个小村庄,藏于群山峻岭中,即使是在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那儿至今仍未通班车,所以知道它的人寥寥无几。但正是如此,它才得以保存下南诏时期最传统的彝族风貌,它就是啄木郎村。</h3><h3> 啄木郎,这是一个和名字一样有趣而神秘的千年彝族村落。它隶属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位于海拔近2千米的山林间,由于交通不便,少通外界,这里很好的保存了彝族的传统,服饰文化,生活习惯,没有受外来文明干扰一一不容易到达才更显得珍贵,不被外界打扰才更加原始淳朴。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南诏王国的风俗和与世无争的原始生活。</h3><h3> </h3> <h3> 啄木郎距离大仓镇18公里,其间只有一条很窄的乡村盘山路相连,弯道多,很难错车。我们小心翼翼的沿着狭窄的山路开到尽头,群山怀抱着一个开阔的山谷,在层层梯田和浓密林木之间,青瓦白墙的民居沿山铺陈开来,密密匝匝,宁静自在,有几缕薄雾,隐隐其间,与世无争。</h3> <p class="ql-block">   彝族最传统的宫廷服饰在这里延续</p><p class="ql-block"> 走进啄木郎村,首先夺人眼球的便是女人身上艳丽的民族服饰。这里的女人平日里也会身穿手工制作的色彩艳丽的服装,听说这是南诏宫廷服饰遗风,所以啄木郎村又被称为南诏最后的部落。</p><p class="ql-block"> 啄木郎村的民族服饰与其他地区的彝族服饰有些不同,其色彩更加鲜艳夺目,喜庆而又不失庄重。这里的服饰多以大红大绿为主,再加上艳丽的图案,在这片深山中丝毫不低调。每逢婚丧嫁娶 ,女人们都会穿着鲜艳崭新的服饰参加每家的宴会。</p> <h3> </h3> <h3> 啄木郎村海拔2000多米,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这里的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小春有豌豆、蚕豆、小麦等。当地畜牧业发达 ,几乎每家都养牛、羊、马等牲畜,经济方式多是自给自足,商品经济较弱,每天都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h3> <h3> 在啄木郎村,我们邂逅了一户人家孩子满月办喜宴,喜宴上当地彝族妇女服饰色彩之鲜艳,真是亮瞎了我的眼。 </h3><h3> 大老远就看见有身穿艳丽服饰的彝族妇女朝村子走来,我们上前一问,原来是要参加一户人家孩子满月的喜酒宴。</h3> <h3> 啄木郎村是“云南十大刺绣名村”之一,从服饰可以看到啄木郎彝族刺绣技艺的精湛与高超。山茶、杜鹃、石榴、蝴蝶……一针一线都由啄木郎妇女亲手缝制,有人说,啄木郎女人的一生就是在飞针走线中度过的。</h3><h3> 据说啄木郎的每个姑娘结婚前都得备上20多套衣裳、30多条围裙、几十双绣花鞋,而这全是纯手工制作啊,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村里70多岁的毕大爷说,别小看这些彝族服饰,彝族姑娘结婚的时候,身上穿的彝族服装,少则花费一两万元,多则七八万元一套。</h3> <h3>   与大小凉山“黑彝”不同,这儿是独特的“花彝”,鲜艳、漂亮的服饰源于宫廷。服饰上绣的牡丹花,年纪、身份通过花外围的颜色来辨别,在中国应该是一家独秀了。</h3><h3> 在啄木郎最吸引人的,一是女子的艳丽服饰,二是节庆时的打歌习俗。打歌是当地最古老的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少则三五人在田埂起舞,多则百人围着篝火壮观的载歌载舞。这次没有碰着节庆,期盼着明年春节重访啄木郎,领略“山山岭岭篝火红,村村寨寨踏歌声”,“家家户户有火塘,彝山处处是歌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