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温度○思索篇三(二)○魏奇志 G O L E三年(摘编)

月下观海

(接上篇)<br> 要去读研究生的同时我又给自己定了一个经济上的目标:我要自己挣钱去供自己上学读书。一个是先生的工资那时也不高,我们刚结婚,欠了一些信用卡的债务,也没有现钱供我读书;另一个是我希望我可以自己独立,在中国从来都是工作挣钱,独立生活,来美国后有半年时间没有工作待在家里,让我感到很别扭。一个职业女性,一旦失去了独立工作的机会,会丧失许多自信和发自内心的快乐,对我来说,可以工作、可以创造、可以经济自立是女性生活幸福,尤其是精神快乐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记得毛主席说过:“经济上不独立,政治上永远也<br>不独立。”这句话用在女性家庭与社会地位上,千真万确。虽然现在许多年轻女性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为信条,但嫁得好与不好有时不是自己能够预见的,但干得好与不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也许我的想法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主流,但我可以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创造生活的快乐是寄生的舒适无法比拟的,前者自己是主角,可以任意转换角色,而后者要花很多的心思来维持那个地位。由于当时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紧张,先生是美国人,在经济上比较赞同双方的财政共同贡献,艾瑞克看到我开始工作挣钱了,就希望我可以将我的工资放在家用的补给上。 <br>听了他的话,心里有些不高兴,觉得我刚挣这么一点钱,你就开快在开始惦记着,加上我本来对自己当时的工作和总体处境就不很满意,心里也并不快乐,于是我对艾瑞克说:“我们晩饭后好好谈谈好吗?”<br> 在美国夫妻之间主要以谈判来解决问题,很少有高声或争执翻脸的尴尬局面,我想我们都是成熟的人了,尤其我自己有过一次失败婚姻的经验,许多事其实实是可以通过沟通谈心解决的,没有必要生气与发火。<br> 吃完饭,清理了碗筷,我们俩坐在饭桌边,我告诉艾瑞克我想回学校读研究生,而且我要自己挣钱供自己上学,所以我想把我开始工作的钱攒起来。艾瑞克是个很善良与通情达理的人,他对我的感情的确很深,知道了我的用意,他就十分赞同我的想法,同意给我另开一个账户,专门把我的工资存到那个账户上,成为我的上学基金。<br> 我们家庭的第一次夫妻之间小小的财政风波,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解决了。我们现在两个人的收入都是放在一个账上,共同使用的,我听说有些中美联姻的家庭在财政上不少是独立经营各自的账户,也有的由于双方在花钱上的习惯不同而产生不少矛盾。一个喜欢超时享受,使用信用卡,欠款过舒适的生活;一个的重个喜欢有更多的积蓄金,紧缩开支与享受范围。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论是中外联姻的家庭,还是夫妻全是华人的夫妻,在家庭中遇到分歧的时候,尤其是财政这样重要的家庭问题,一定要双方坐下来好好商谈,平静地让双方了解自己的意见和处理问题的动机,然后双方达成共识,双方往中间的位置靠拢,每个人都有所谦让让,采取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处理方案。<br> 夫妻之间钱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但处理好钱的问题,对一对新的夫妻来说是幸福开始的重要一步。寻找新的家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我在Gog1e的压力之一就是家离办公的地方太远,每天光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四五个小时。这样的日子维持了一年半,等我被Google正式雇佣之后,我们就开始着手在离公司近一些的地方买房子。<br> 买房向来是压力巨大的一件事,我家买的第一个连体楼房正式交接在艾瑞克改换新工作的第二周。晚上,一向酣睡而眠的艾瑞克半夜睁着大眼对我说:“我还不知道我该怎样做我的新工作呢,如果上手太慢我被解雇了,我们的房子贷款该怎样交呢?”从“从来都是我先发愁,这回倒要来安慰他了,我说“你不是还没被解雇吗?你的新工作比你原来的工作工资高了很多,所以刚开始的压力会大一些,但万事都是人做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真的交不了房贷,咱们就把房子卖了,再去租房子住好了。”实际上,等我们一边看房一边卖我们的连体楼房,在2005年的时候,那时的房价正是一个高峰时期。我们的好处是连体楼房很快卖了个好价,但新的房子还没有下落。<br> 那时候每个周末一家人就要从我们住的东湾一路开车来到南湾看房子,由于考考虑到小孩子的上学问题,我们一直希望能在好的学区买房。但很快我们就发现最好的学区的房子我们买不起,能买得起的是好学区房特别特别小,特别破烂或者是紧挨着铁道的房子。我们想,这样的选择不利于家庭今后的<br>生活。<br> 我们就从一个好学区看到另一个好学区,有的房子我看好了,但艾瑞克没有看好,有的房子艾瑞克说可以了,我又不喜欢。最后我们终于在 Fremont(弗里蒙特)的温泉区买了一个好学区,房子大,但内里不很好的房子。我们考虑如果是好学区,孩子上学就有了保障,如果房子大,我们就有条件自己用业余的时间将房子的内部进行改造装修。艾瑞克和我花了3年的时间才一点一点把那个房子装修了出来,自己动手铺了木地板,装饰了大理石火炉墙,请人开了天窗及窗户,所有的房间进行了粉刷由于主要是自己动手干的,那个房子后来和我们刚搬进来的样子有了天壤之别,让我们不仅对自己充满骄傲,也对这个共同创建的家有了更深的感情家一定要夫妻双方共建才幸福温馨。现在我的家居环境简洁,减去很多泛滥的物品,增添了鲜花、植物、音乐烛光和熏香,让我能活在当下,而不是过去或未来。 人生转折点<br> 我们的生活在平静之中有时就会突然来一个颠簸或风浪,之后的生活就步入了一个新的航道,开始休歇之后的一段新的旅程。人生的转折点是改变我们命运的开始,及时认清我们生活的转折点,面对新的形势的挑战并适时调整我们的生活重点,就能不仅让我们在转折的时候,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还可以让我们缩短适应新变化的时间,甚至让我们有物质储备来允许新的改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丰富充足的内容,我自己的生活从小至今,拥有许多个重大的转折点。记得12岁的时候,半夜被父母的争执吵醒,睁开眼睛眼前的一幕更是触目惊心:父亲手里拿着菜刀,声嘶力竭地对我妈妈喊:“难道你非要逼我上吊吗?”我完全搞不清他们在吵什么,可这是我见过的父母平生以来最大的争执。那时“四人帮”已经被粉碎了,全国上下正处在结束“文化大革命”浩劫,重新开始新生活的热烈气氛当中。母亲看到了父亲平反回北京的希望,就想让父亲积极准备离开当时我们所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到北京,官复原职。父亲是1958年被打成右派,从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下放到黑龙江劳动锻炼,后来又分配到呼和浩特安家落户的。母亲是在父亲最落难的时候,冲破家庭社会偏见的阻挠,在内蒙古和大自己21岁的父亲结婚,谱写了一首人人都钦佩的爱情感人歌曲。但父亲对政治的征战从内心已经感到疲乏厌倦,他喜欢内蒙古世外桃源远离政治风波的清闲,不想回到北京,面对新的政治生活的挑战。父母的“上吊”大战,就在那时开始了。<br> 我14岁的那个夏天,父亲和我们全家就都一起上调到北京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打成用木板保护着的行李,随火车一道托运,我看着站台上送我们全家的所有亲友和我的邻居小伙伴,感到十分悲伤,我要失去我的童年故乡里的一切,去一个中国最具神秘和精神力量的陌生城市北京了,多少未知的恐惧和迎接孤独的悲凉充斥着一个14岁初中小女孩的心,1979年7月是我一生的第一个转折点。<br> 适应北京大城市的同学和学校是有难度的,人家开始会笑你说话有口音,怎么所有二声发音的字都那么使劲儿地往上调呀?怎么土里土气跟土鳖似的?然后就是人家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英文了,你还只有ABC的初级英语水平。但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容易的。不出一年,我所有的学业都赶上了,北京普通话也倍儿棒了,考高中赶上了北京第一年的中考统考,还考上了名声鹤立的北师大实验中学。人生的头一转折就这样顺利度过了。我的第二个人生重大转折是转学科和大学。当时中国没有多少大学生拥有我的幸运和经历,现在的大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科已经拥有的很大的选择空间了,但80年代初期,我们就没有那样的选择自由。高中时<br>(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