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殇》连载二

🌎夕林

<h5><b>【上接连载一】</b><br></h5><h3> 傍晚,在镇上干完活的大姐夫和外甥回到了家中。</h3><h3> 一进院子,看见在院子里忙着倒酱缸的老伴,大姐夫便招呼道:“老伴啊!饭做好了吧?”</h3><h3> 听见招呼声,大姐转身向进了院子的老伴和儿子“嘘”了一声说:“轻点声,大弟来家了,现在屋子里睡觉哪。”</h3><h3> 大姐夫听罢,显得有些吃惊的小声问道:“他咋这个时候来了?是出啥事了?”</h3><h3> 大姐回答道:“我也不知道,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再说吧。”</h3><h3> “饭菜都做好了,都在锅里腾着哪,你们爷俩赶紧先洗洗,等一会儿大弟醒了就吃饭。”大姐叮嘱着说道。</h3><h3> 大姐夫轻手轻脚地进了屋,扒门往里屋看了一眼,见炕上的周广还在熟睡着,便和儿子一起在外屋换下衣服洗漱起来。</h3><h3> 这时,听见外屋有响动,周广醒了过来。</h3><h3> 周广起身下炕到了外屋,见是大姐夫和外甥回来了,便赶忙同大姐夫和外甥打了声招呼。</h3><h3> “你咋醒了?睡好了吗?”听见周广的招呼声,大姐夫抬起头,便擦脸边问道。</h3><h3> “睡好了,睡好了。”周广连连回应道。</h3><h3> 这时,外甥从屋里把烟笸箩拿给周广说:“大舅,你先抽袋烟,等我把饭桌子放完,咱们就吃饭。”</h3><h3> “几年没见,都长成大小伙子了!”看着长大了的外甥,周广高兴地赞许着。</h3><h3> ……</h3><h3> 少顷,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了桌。</h3><h3> “都快上桌吃饭吧!”大姐招呼道。</h3><h3> 大姐夫端上一壶烫好的小烧酒,招呼周广说:“这是虎石山当地有名的小烧酒,咱们哥俩有几年没见面了,今天就痛痛快快的喝点!”</h3><h3> 大姐在边上也笑着说:“大弟好多年没来了,你们哥俩今天就好好喝喝吧!”</h3><h3> 说着,大姐夫便端起酒盅说:“先干一盅,咱们边喝边聊,看你这次来的这么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h3><h3> 见大姐夫这么一问,周广一扬脖把酒盅里的酒喝光后说:“大姐夫,我这次急匆匆的跑家来,是避难来了。”</h3><h3> “出了啥事?”大姐夫把酒又斟满后疑惑的问道。</h3><h3> 周广夹口菜吃了后叹息一声说:“唉!一言难尽啊!”</h3><h3> “不急,慢慢吃,慢慢说,到姐夫家了,啥事都好说。”大姐夫边让菜边说道。</h3><h3> 周广一边吃,一边喝着,便把自己如何被孟大牙的保安团追杀,如何在山上躲避和警卫员小周下山后不知去向的前前后后的情况述说了一遍。</h3><h3> 听后,大姐夫喝了一口酒说:“你从家里跑出去参加武工队的事,我听家里以前说过,我和你姐也一直在为你担心。”</h3><h3> “当时孟大牙来家里逼债,我是一时性急,把他打了后就跑去参加了武工队,后来他顾忌我在武工队里,对咱家也没敢太为难。这次他回来,就是一心想除掉我。”周广表情显得有些无奈的说。</h3><h3> “你这次跑出来之前,知道不知道家里咋样?”大姐急切地问周广。</h3><h3> 周广叹了口气回答说:“武工队被打散了,我跑的急,家里是啥情况我也不知道。”</h3><h3> “孟大牙没有抓到我,估计他不敢对咱家咋样。”周广说道。</h3><h3> “应该是这样的,估计孟大牙他不敢把事情做的太绝,这兵荒马乱的,他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吧。”大姐夫安慰着大姐说。</h3><h3> 大姐听罢,苦愁着脸说:“但愿家里没啥事,毕竟老爹老娘年岁大了,经不起事的。”</h3><h3> “别担心,正好现在活不多,让咱儿子回家一趟,看看家里情况,顺便也把大弟弟来这里的情况告诉家里一声,免得家里惦记。”大姐夫是道。</h3><h3> 儿子听后对爹说:“事不宜迟,我明天就走,等我回去看看啥情况再说。”</h3><h3> “也好,我和你爹都离不开,你回去一趟看看,看看你姥爷和你姥姥啥情况,快去快回。”大姐无可奈何的和儿子说。</h3><h3> “好了,好了,事已至此,再多说也没有用,咱们还是安心的吃好饭吧!”大姐夫招呼着说道。</h3><h3> 大姐夫给周广又添满酒说:“你就先安心的在这呆着,等躲过了风头再说以后的事。”</h3><h3> “姐夫!我敬你盅酒,我这次冒然来家里,给姐和姐夫添麻烦了!”说完,周广端起酒盅,一口喝光了盅里的酒。</h3><h3> 大姐夫听周广说这话,便有些埋怨地接话说:“你这是把话说哪去了,咱们是一家人,一家子人不说两家话,你就啥都不用想,安心的住着,有啥事姐夫给你抗着。”</h3><h3> 听大姐夫这么一说,周广有些迷茫的点点头说:“事情到了现在,也只能是这样了。”</h3><h3> “国民党军这次来东北够凶猛的,清一色的美式装备,飞机、坦克、大炮的,就共产党现在的装备,我看够呛能打过国民党,就是打起来也挺不了几天。”周广沮丧地接着说道。</h3><h3> “这打来打去的,打到哪天是个头啊!”大姐有些愁眉苦脸地叨咕着。</h3><h3> ……</h3><h3> 看着天色已晚,大姐便张罗着说:“时候不早了,都赶紧睡吧,儿子明天还得赶早回流河哪。”</h3><h3> 看着周广也喝的差不多了,大姐夫也随和着说道:“也好,都早点休息吧。”</h3><h3> 在大姐的搀扶下,有些醉意的周广,上了铺好被褥的火炕,头一贴枕头,便呼呼的睡了过去。</h3><h3> ……</h3><h3> 随着时起彼伏的鸡鸣声,天渐渐的亮了起来。</h3><h3> 外屋灶台的灶坑里,柴火“噼噼啪啪”烧得正旺。</h3><h3> 为了做早饭和给儿子路上带的干粮,大姐早早就起来开始忙活。</h3><h3> 这时,天已经大亮。</h3><h3> 大姐夫和周广也起来开始洗漱。</h3><h3> 大姐见儿子还没起来,便进屋招呼儿子赶快起来准备吃早饭。</h3><h3> ……</h3><h3> 大姐见他们三人围坐在炕桌前吃上了饭,也顾不上和他们一起吃,便在屋里给儿子准备路上带的东西。</h3><h3> 饭后,见时间不早了,大姐便催促儿子收拾一下赶紧上路。</h3><h3> 周广见状走上前嘱咐外甥说:“现在外面正是世道乱的时候,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不管遇到什么事,能躲就躲,千万不要惹是生非。”</h3><h3> “到家后,如果遇到什么情况也不要冲动,你早去早回,有什么事回来再说。”大姐夫也叮嘱儿子说。</h3><h3> 儿子接过老娘递过来的包裹,挎上肩后说:“你们都放心好了,我不会有事的。”说着,便快步走出了院子门,头也不回大步流星的走了。</h3><h3> 见儿子渐渐远去的背影,大姐忐忑不安的泪水,忍不住的在脸颊上滑落下来……</h3><h3><br></h3><h3><b> 三</b></h3><h3> 1947年初,进入冬季的虎石山镇,蒙着厚厚的冰雪。凛冽的北风,吹打在人的脸上,让人感到阵阵的寒意。<br></h3><h3> 国共“双十协定”签订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人们并没有看到期盼已久的和平景象。</h3><h3> 虎石山镇的大街上,一辆辆载着配备美式武器装备的国民党兵的卡车,在大街上呼啸而过,让这里的人们嗅到了硝烟的味道……</h3><h3> 此时的周广,来大姐家躲避已有三个多月了。他整天的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使周广感到十分的寂寞难耐。</h3><h3> 这天晚饭时,周广边吃饭边和大姐大姐夫说:“我整天这样的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我想出去找点活干。一个是想活动活动身骨,再就是也想挣点钱,给家里添补添补。”</h3><h3> “这外面兵荒马乱的,你人生地不熟的,出去不安全,家里也不差你一个人,还是在家里呆着吧。”大姐夫听后,晃晃脑袋,并不赞同的说。</h3><h3> 大姐也接着劝说道:“现在外面挺乱的,活也不好找,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呆着吧。”</h3><h3> “我也不是小孩子,不会出啥事的,我主意已定,明天我就出去溜达溜达,看看能找点啥活不。”周广不容置疑的说。</h3><h3> 见周广态度坚决,大姐夫说:“也好,明天刚好逢五,镇上有大集,我带你去集上去看看,我人熟地熟的比你方便。”</h3><h3> “那你得多加小心,可别因为挣两钱再出啥事,到时候我可没法和老爹老娘的交代。”大姐有些不放心地嘱咐道。</h3><h3> ……</h3><h3>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周广就从炕上爬了起来,下了炕到外屋先是一番洗漱,之后,他喝了一大碗大姐早就盛好的热碴子粥。然后,戴了一顶狗皮帽子,身穿了件粗布棉外套,腰上扎了一条布腰带,和大姐夫一起出门,去了镇上的集市。</h3><h3> ……</h3><h3> 每逢二、五、八的日子,便是虎石山镇的大集日。一到这三个日子,周围十里八村的人们都前来赶集。</h3><h3> 集市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h3><h3> 叫卖的吆喝声,不绝于耳。</h3><h3> 来来往往的人们,在集市上挑选着各自所需要的东西。</h3><h3> ……</h3><h3> 周广和大姐夫在人群中穿行着,大姐夫时不时的和遇到的熟人打着招呼……</h3><h3> 大姐夫带着周广在集市上溜达了好一阵子,也没见有什么人雇工。</h3><h3> 正走着,大姐夫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他转头对周广说:“咱俩去集市的北街看看,那有个米店的胡老板我熟悉,前些日子听说他店里想要雇个伙计。”</h3><h3> 说着,大姐夫带着周广便来到了地处北街的“胡记米店”。</h3><h3> “胡老板!近来的生意可好啊?”见到米店的胡老板,大姐夫拱手热情地打着招呼。</h3><h3> “托您的福!还好!还好!”胡老板抱拳回应着。</h3><h3> 胡老板看了一眼大姐夫身后的周广,对大姐夫说:“今天咋这么闲?可有一阵子没见到你了,最近在忙活啥哪?”</h3><h3> “整天的东一下,西一下的瞎忙活呗。”大姐夫客套着答道。</h3><h3> “快进屋,快进屋,进屋喝点茶水!”见大姐夫还站在店门口,胡老板便热情地招呼道。</h3><h3> 在胡老板的热情招呼下,大姐夫带着周广进了屋。</h3><h3> 进了屋后,胡老板招呼店里的小伙计“赶快沏壶好茶端过来。”</h3><h3> 又是一番客套后,大姐夫指了指周广对胡老板说:“胡老板,这位是我的小舅子,今年家里的收成不好,想来这找点活干干,听说你店里想要个伙计,我就带他来看看。”</h3><h3> 听大姐夫这么一说,胡老板又上下仔细打量了一下周广。</h3><h3> 这时,小伙计把沏好的一壶茶端了上来。</h3><h3> 胡老板接过茶壶,边倒茶边说:“这是上好的西湖龙井,是前些日子我托人带回来的,咱们边喝边聊。”</h3><h3> “看你的身板像是个能出力气的好把式,我这里每天进出粮食,需要扛来扛去的,你能吃得消吗?”胡老板边让茶边问道。</h3><h3> 周广感觉到胡老板有收留他的意思,就赶忙回答说“没问题,没问题的,咱就是地道的农村人,出把力气不算啥事。”</h3><h3> “我这倒是需要个人手,你要是能干,你就留下吧!”胡老板喝了一口茶后和周广说。</h3><h3> 大姐夫见胡老板这么爽快的答应了,就高兴的和胡老板说:“胡老板,你可帮了大忙了,真是太感谢你了!改天我请你,咱哥俩好好的喝点酒。”</h3><h3> “看你把话说哪去了,咱们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胡老板摆摆手,客气的回应道。</h3><h3> 大姐夫见状,接着说:“胡老板,我看你也挺忙的,我就不多打扰你了。”</h3><h3> “你就留下来帮胡老板忙活吧,我再去别的街面上溜达溜达看看。”大姐夫和周广说完,转身和胡老板拱手告别后,便走出了米店。</h3><h3> ……</h3><h3> 转眼又三个多月过去了,天气逐渐开始变暖。</h3><h3> 周广每天在店里忙来忙去的,因为有了事情可做,心情也好了许多。</h3><h3> ……</h3><h3> 这天早上,周广在店里忙活完手里的活,刚要坐下歇一会儿,就见胡老板神色慌慌张张的从外面回来。</h3><h3> “我听说国民党军要来镇上征粮,你赶紧把店里的米都搬到地窖里藏起来,店面上少留点米,好到时候应付一下场面。”胡老板神色紧张地和周广吩咐道。</h3><h3> 听罢,周广也顾不上多问,便赶紧招呼小伙计开始搬运米袋子。</h3><h3> 不大会儿工夫,周广和小伙计一起,就把大部分米袋子都搬到了店后面的地窖藏了起来。</h3><h3> 安顿好后,周广一边擦着汗,一边问胡老板:“看来这是真的要打仗了?”</h3><h3> “本来小日本被打跑后,寻思着能过上消停日子,看现在这阵势,国共这一仗是必打无疑了!”胡老板愁眉苦脸的说。</h3><h3> 听到这,周广又不禁沉思起来……</h3><h3> 从流河乡脱离党组织和武工队,跑到虎石山镇躲藏后,现在的党组织和武工队是啥情况,自己一点消息都没有。在这里躲藏到啥时候,以后该咋办,心里面一点主意都没有。</h3><h3> 想到这些,周广的内心翻江倒海的,说不出是个啥滋味。</h3><h3><b>【待续】</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