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h3>离开黄石公园后,我们取道爱达荷州南下前往犹他州(Utah)。犹他州盘踞在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和科罗拉多高原之上。科罗拉多高原是美国唯一的沙漠高原,那里地势险峻,长年的风沙和流水的侵蚀,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地貌,以至于犹他州最早的称号就是“蜜蜂窝州”(Beehive State)。如此荒凉的高原没有工农业发展的潜力,然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冲积岩地貌,使它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拥有5个国家公园。未来,那里将有一系列奇妙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探索。</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爱达荷州ID-31公路带给我们一份很意外的收获。这条乡间公路穿过整个大提顿山区,让我们又一次看见了大提顿主峰。在农田和村舍的点缀下,遥遥在望的大提顿峰群一改往日的冰冷,似乎多了几分柔情。原来,我们在大提顿公园里看到的是山的东侧,而眼前看到的是山的西侧。在提顿山温情脉脉的注目下,我们跑完ID-31、ID-33,直到遇见89号公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爱达荷”来自印第安语,意为“山中的宝石”。该州的主要支柱产业为农林牧和采矿业,另外还盛产优质土豆,所以又有“土豆州”之称。爱达荷州的面积,相当于美东新英格兰地区六个州的面积的总和,而人口却只有130万,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驾车奔驰在爱达荷州的土地上,视觉是丰富的。金色的田野,绿色的牧草,成群的牛羊,那生动的田园风采,让你不能不为之倾倒。</font></h3> 看不见的风,在广阔的田野上奏起天籁之音,在一望无际的麦浪中翩翩起舞,也在我们的心田中扬起了风帆。大家顾不得赶路了,多次下车呼吸麦田的香味,欣赏丰收的美景。收割机和拖拉机正在田里忙着收割,田边堆起高高的秸堆。捆成方形的是麦秸,捆成圆形的是牧草。<br> <p>9月10日 阴雨</p><p>昨天晚上来到犹他州的洛根市(Logan)。当我们在无边的漆黑中见到一片灯海时,着实有些激动。经过一夜舒适的休息,缓解了多日的疲劳。早上在旅馆用过早餐,我们又精神抖擞的出门了。洛根市是近日来遇到的第一座城市,小城坐落在喀什山谷中,摩门教堂屹立在城中的小山坡上,四处鲜花盛开。犹他州州立大学有两万名学生,他们为这座宜人的乡村小城增添了青春的活力。<br></p> 大盐湖(Great Salt Lake)是犹他州的州立公园。位于犹他州的东北部,坐落在洛根市和盐湖城之间,是北美洲最大的内陆盐湖,也是个死水湖。经年的自然蒸发使得湖里的水分大量流失,而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湖中沉积下来。经过亿万年的生态循环,盐湖中的天然物质含量极高,与人体的体液含量相吻合,可以调节人体内矿物元素的失衡状态。难怪各种保健品公司都云集在盐湖城地区办厂,皆因此地有纯净的盐湖水。<br> 大盐湖的干燥的自然环境与著名的死海很相似,湖水的化学特征也与死海接近,所以在盐湖上漂浮,与死海有异曲同工之妙。1893年,有12头野牛被引渡盐湖岛上,如今已经发展到几百头了。<br> 盐湖城(Salt Lake City)是犹他州政治、文化和宗教的中心,素有摩门圣地之称。华丽堂皇的圣殿广场(Temple Square)坐落在市中心,是摩门教的国际总部,也是盐湖城最负盛名的建筑之一。1847年,摩门教在美国各地受到驱逐。为了寻找宗教自由,领袖杨百翰 (Brigham Young) 带领教徒四处迁徙,终于来到了犹他州盐湖谷,在这片不毛之地上建起了盐湖城。1896年,该教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并成为美国的第45个州。<br>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个因信仰而兴盛起来的城市,城中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摩门教徒。与其他名目繁多的基督教派相比,摩门教似乎显得更发达富有,整座城市看起来整洁有序,犯罪率和离婚率极低,这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并不多见。</font></h3> 9月11日 阴天多云 <br>在盐湖城附近的奥克尔 (Oquirrh) 山脉中,坐落着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露天铜矿 - 宾汉铜矿 (Bingham Canyon Mine)。好奇心驱使我们想去探个究竟,山区小路年久失修,极其颠簸。没想到在进山的入口处还有收费处,门票为每车5美元。管理员一定很寂寞,因为来访问的车辆非常少。矿区是一座大山,上山的路相当陡峭,尤其是最后的5公里。从车窗往外看,郁郁葱葱的宾汉山脉就在脚下。<br> 山顶有一个平台,停好车走到山崖边,整个大铜矿赫然在现。这里原先是一座大山,现在大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占地面积上万亩,深1200米的巨大的螺旋式矿坑。自1906年开采以来,从这儿挖走了60多亿吨矿石,不仅提炼出大量的铜,还有相当数量的金、银和钼。站在高处往下看,恐怕两座纽约世贸中心大厦迭起来也到不了底。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挖掘出的最大的坑穴,也是在太空上可见到的为数极少的人造景观之一。<br> 随着科技的发展,铜矿的开采和冶炼技术在不断改进。使用挖掘铲车挖矿,一个铲斗即可装55吨矿石,直接放入容量为190吨的巨型卡车,再通过8公里长的地下传送带输送到冶炼厂。这些矿石的平均含铜量为0.6%,最后精炼成纯度达99.98%的铜。如今宾汉峡谷铜矿仍以每年281万吨的产量在继续工作。<br> 当我们把目光从深坑往回收时,发现了一对美丽的“山鸡”,就在脚下只有几步远的山坡上。它们从容安详,没有丝毫的惊慌。任你怎么看,就是不离开。是为了守候自己的鸟蛋或是小鸟吗?从时间上看不太可能,毕竟已是秋天了。这时一股浓云从山那边翻滚过来,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我们顾不得与山鸡们周旋,迅速的撤离了。<br> 再次回到崎岖的山路上。在路边的山坡上出现了三只灰鹿,它们显然是一个家庭。与我们相互对视了片刻,便健步如飞的跑了。<br> <h3><font color="#010101">小鹿在顿入丛林时,来了一个美丽的“鹿回头”,这一幕为我们的宾汉铜矿之行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赶路,下一个目的地是360公里以外的莫阿布(Moab)小镇。</font></h3> 奔赴在茫茫的荒原之上,大漠无边。由于山多干旱,犹他州的可耕地很少。在河谷地区,看到了大量使用管道灌溉。尽管土地很贫瘠,但因为矿藏丰富,该州的普通家庭的平均收入并不低,甚至比美东的部分地区还高。犹他州也是一个交通要道,州内有铁路4800公里。1869年,东西两路铁路大军在大盐湖北边的海角市(Promontory)会师,钉上了最后一颗金道钉,完成了第一条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系统。<br> 莫阿布 (Moab) 原本是个安静的小镇,上百年来,依存在科罗拉多高原上,傍着科罗拉多河。自从小镇周围有了三个重量级的公园后,从此名声大噪。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各种户外极限运动层出不穷,骑马、徒步、越野车、漂流、攀岩、跳伞等等不一而足,俨然已成为户外极限运动的圣地。而莫阿布对于我们来说。正是西部野地探险之旅的起点。<br> 驻地是一片房车营地,我们被别出心裁的安排住房车。哈!头一次住房车,很新鲜。两个睡房分别在车的两端,小一点的睡房只容得下一张双人床,车的中央是厨房和卫生间。餐桌上放着一份包装精美的小点心,显然来自房东。房车的宿费为每晚$200,并不便宜,不过交通方便,还有厨房。<br> 9月12日 晴<br>拱門国家公园(Arches National Park)在一片西部特有的红土地上,距离驻地不到10分钟,游客信息中心就在园区的入口处。为了保护大自然,公园里没有任何餐厅和商店,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秋天的高原,温度依然很高,应备足饮用水和食品,携带墨镜和遮阳帽,出发前千万别忘了给车子加满油。<br> <p>第一站是公园大道(Park Avenue)。</p><p>拱门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沙岩拱门集中地之一,于1929年成为纪念地,直到1971年才成为国家公园。公园里登记在册的拱門超过2000座,最小的拱門仅0.9米,最大拱门的跨度长达91米。最著名的四大拱门为南北窗拱门、景观拱门、双0拱门和精致拱门 。<br></p><p><br></p> 法院塔 (Courthouse)。<br>几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海洋,海水蒸发后,沉积为数百米厚的盐床。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砂土岩石将盐床覆盖,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岩层。当地壳运动隆起时,盐床在压力下遭到破碎;经过风化侵蚀和温度变化,红色的砂岩开始崩坍。最终形成了今天大小不一、种类繁多的尖塔和拱门。<br> <h3><font color="#010101">三个长舌妇 (The Gossips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拱门公园的狮身人面像。</font></h3> <h3>巴比塔 ( Tower of Babel )<br></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些天然形成的奇石,被称为上帝的雕塑。</font></h3> 很难想象,一亿年前的侵蚀作用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在这片土地上造就了世界上最密集的天然塔和拱门群。然而地球上的演变从未停止,至今仍不断有新的拱门形成,也有老拱门坍塌。<br> 平衡石(Balanced Rock)立于主干路旁仅几百米处,是拱门国家公园的标志性景观,也是犹他州主要地标之一,该州汽车牌照就是以它作为背景图案。平衡石高39米,面积相当于三辆巴士的大小。相叠而立的两块巨石在内外部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维系着微妙的平衡。屹立在天地之间数百万年,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br> <h3><font color="#010101">北窗拱门(North )高大宏伟,像一座人工建造的拱桥。整个</font>窗口拱门区离停车场只有800米,地形开阔,可以全方位的欣赏拱门的神韵。</h3> <h3><font color="#010101">拱门上的红色石头纹理清晰,对比强烈,有极好的观赏价值。这些神奇的拱门被誉为"上帝的天堂之窗”。</font></h3> <h3>南窗和北窗两个拱门,分别坐落在一块巨型岩壁的两侧,高约40米,长200米。远看就象一只展翅的大鹏,突然朴向地面的猎物上,画面生动形象。<br></h3> <h3><font color="#010101">炮塔拱门 (Turret Arch)。</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千万年来,侵蚀和风化的作用虽极其缓慢,却依仗着岁月的无情,将高山巨石蚀刻成拱门和岩柱,改变着地表的命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恶魔花园步道(Davils Garden trial)始于此山口。从这里到景观拱门的路相对比较平坦,再往</font>后就属于“较难”的路段,需要各种攀爬。此刻正直午间,烈日炎炎。先生们已做好了心里准备,要征服恶魔步道。当然,女士们可自便。</h3> <h3><font color="#010101">景观拱门(Landscape Arch)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天然拱门,全长91米。在步道上徒步1.5公里,即可看见景观拱门像一道彩虹挂在山间,故也称彩虹桥。由于砂页岩的密度低,每年都有不同长度的岩板,从拱门的最薄处崩落。1991年,就有一块长18米的岩块从该拱门下方掉落,使得景观拱门变得更薄了。说不定未来的某天,这座最长的拱门,也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勇于攀登的人们在红色砂岩、</font>四针松和侩树和的烘托下,成就了一幅永恒的美景。</h3> <h3><font color="#010101">双 0 拱门 (Double 0 Arch)的单程距离为5公里。过了景观拱门后,基本就没有路了,有的地方还须手脚并用。但形象别致的</font>双 0 拱门值得你为之付出。</h3> <h3><font color="#010101">橙红色岩石在阳光下栩栩发光,象抹了一层金粉。透过拱窗可以看遥远的科罗拉多高原,天地间的巨大变化浓缩在这一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双 0 拱门看巧夺天工的拱门曲线,在不同层次的岩柱间徒步,欣赏奇形怪状的地貌,的确是一种莫大的享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精致拱门(Delicate Arch)又称“幽雅拱门”,是一座大型的天然立柱式拱门。历史上也有人称之为“牛仔皮裤 ”和“女式灯笼裤”,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得以最后命名。我们分别在低处观察点和高处观察点远眺,西斜的阳光把“精致拱门”染得通体红透,象炭火一般。看拱门日落是拱门公园里最经典和最壮观的一幕。如果从沃尔夫牧场(walf ranch ) 出发到精致拱门,徒步往返距离为4.8公里,但要一些走坡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28公路依偎在科罗拉多河的边上。在这一片干燥的红土地上,能见到一条绿色的河,真是太难得了。我们沿着公路漫行,一边欣赏夕阳笼罩的山间景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科罗拉多河的大转弯处(big band),停下车来稍作休息。高司机眼尖,竟然发现高空中有人走钢丝!高耸的山峰背靠蓝天,暴露在耀眼的斜阳之下。一个穿白上衣的高人在钢丝上走了一个来回,中途还摆了几个漂亮的post。那惊天动地的一幕,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我拼命挥舞着的红色的纱巾和外套,希望能给表演者一点鼓励。</font></h3> <p>勇敢的攀登者凭借上帝的双手,凭借高原上的红石头,成为拱门公园里最炫的风景。</p><p><br></p> <h3><font color="#010101">《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此情此景莫不是李白在终南山所见?一轮皓月当空,正值中秋,我们在遥远的西部高原上举目,借月光寄托我们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祝福。</font>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h3> <h3><font color="#010101">回到驻地,我们立即动手,利用现有的材料,麻利的做了四菜一汤。加上特意从盐湖城唐人街买的月饼,大家以茶代酒,共贺佳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9月13日 晴</p><p>峡谷地国家公园距离莫阿布小镇51公里。沿着191国道转上313州道,约40分钟车程即可到达。峡谷地国家公园坐落在犹他州的东南角,与死马点州立公园相距很近,我们决定先去州立公园。在进入游客访问中心之前,顺道参观了大梅萨观景台。(Big Mesa Viewpoint)</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死马点州立公园(Dead Horse Point)成立于1959年。游客访问中心外道路平整,视野开阔。</p></font></h3> 谁知靠近观景台,突然间天塌地陷一般,好像一道巨大的幕布被徐徐拉开,一种前所未见的、狂放不羁的景色展现在眼前。<br>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仍是</font>一片处女地,原始古朴,野性十足,与平缓的高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这就是西部高原的象征,也是美国原生态的代表。</h3> <h3><font color="#010101">站在公园唯一的观景台上,整个死马点台地尽收眼底。科罗拉多河在死马点悬崖下绕了个180度的弯,便掉头向南而去。这个大转弯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鹅颈湾(Goose Neck)。人们不禁要问,那末“死马点”这个诡异的名字又是从何而来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死马点州立公园的死马点台地,形似马蹄状,整个高台三面都是悬崖峭壁,高出河床几十米,只有南面有一段30米宽的窄地与陆地相连。 在19世纪中叶,牛仔们热衷于驯化野马,这里也确实是一个天然的驯马场。 当野马被赶入高台后,</font>设在南面的栅栏门被立刻关闭,以便野马被完全驯化后再出售。有的野马被赶进台地时,因跑得太快而马失前蹄,落入悬崖摔死。“死马点”因此而得名。</h3> <p>科罗拉多河水来自高寒的落基山脉的融雪,全长2,320公里,流经科罗拉多州、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蓝天之下,绿色的河流在红色的峡谷中蜿蜒,使鹅颈湾看起来象一幅重彩的油画。</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峡谷地国家公园(Canyon Lands National Park)距离死马点州立公园不过一峡之隔。千百万年来,科罗拉多高原的中心地带在流水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被切割成数以百计的峡谷、台地、峰峦、拱门岩和尖顶岩;形成了落差近千米的巨型峡谷和陡峭的山脊。1964年,这些形形色色的峡谷群被正式被命名为峡谷地国家公园,占地面积为1,366平方公里。</p></font></h3> 当公园在 1964 年成立时,这方偏远的土地还鲜为人知。只有美国的印第安人、牛仔、河流探险家和铀矿勘探者才敢踏足这个蛮荒的角落。<br> <h3><font color="#010101"><p>天空之岛(Island In The Sky )。</p><p>天空之岛是一片广阔的台地,它楔入绿河和科罗拉多河之间,跨过重重峡谷,延绵160公里,直达天际,成为峡谷地最高的瞭望塔。绿河在西边,科罗拉多河在东边,两条河流曲曲折折,象缎带一般环绕着这片高原,最后在南端汇和,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使这海拔上千米的台地像一个伸入峡谷地的空中半岛。</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清晰的地质岩层,起伏的戈壁滩,就像一个露天的地质陈列窗。</font>虽然峡谷地南端的地质层年代比起天空之岛的侏罗纪和三叠纪岩层更久远,但游客们还是更喜欢天空之岛。</h3> 在几百米深的山谷中,有一条象细丝带一样的小土路特别引入注目。土路经过峡谷地观景台的下方飘向远方,偶尔有一辆越野车在小路上爬行,看起来就像一只小小的甲壳虫。车手一定是全神贯注,紧握方向盘,缓慢而坚定的前行。这一画面即神秘又充满了魔力。<br> 峡谷观景台 (Canyon Overlook)。 <br>从旅游地图上看到,这条土路有一个很正式的名字,叫谢弗步道路(Shafer Trail Road ),或谢佛峡谷路 (Shafer Canyon Road )。小路始于天空之岛游客访问中心,路很窄也很荒凉,通常只有高底盘的四轮驱动车才允许进入。<br> <p>一向喜欢冒险的高司机对此地早有关注,也查过许多资料,可惜无论官方或是民间都只是寥寥数语,没有详细的介绍。但司机先生是不会甘心的,说不定这会儿他又开始盘算和谋划了。<br></p><br> 梅萨拱门(Mesa Arch)是一座跨度十多米的天然拱门,也是观赏朝霞映梅萨的最佳地点。穿过拱门还能看见一大片开阔的峡谷地,是摄影师们梦寐以求的拍摄地。<br> <h3><font color="#010101">天气晴朗的日子,</font>当太阳冉冉升起时,霞光把梅萨拱门染成金色。各方摄影高手早早在此等候,就为了梅萨日出的那一瞬间。有的人甚至不惜在此过夜。</h3> 高深的峡谷就象一幅画,颇有“哈德逊河画派“的风格,哈德逊河画家的视野正是瞄准了当时席卷西部的移民潮。1863年,画家们和探险队一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他们笔下的充满原始野性的自然风光,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人们了解西部风景的视觉向导,并促成了美国第一批国家公园的建立。<br> <p>绿河观景台 (Green River Overlook)。岁月蹉跎,绿河漫无目地的在峡谷间穿梭,与那些千仞绝壁、万年沟壑一道谱写着峡谷地的不可思议的篇章。在绿河和科罗拉多河交汇点的下方,河水汇聚成一股2,200米长的急流,穿过卡特克拉峡谷(Cataract Canyon)险滩,那里被誉为全美最变幻莫测的急流险滩之一,既可满足人们对静水漂浮的喜爱,也迎合了对惊险漂流的追求。</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宏伟景观观景台(Grand View Point Overlook)在天空之岛景观路的最南端,这里视野更开阔。曾经的剧烈的地质运动,形成了如此险恶的地貌,上亿年的地层暴露在阳光下,似乎在叙说着地壳裂变时那荡气回肠的故事。</p></font></h3> <h3>曾几何时,大片的原野突然从戈壁滩上陷落下去,留下广泛的尖顶岩和鳍状岩,犹如狼牙利齿,风骨铮铮,充满了美国西部的狂野风情。<br></h3> <h3>河科罗拉多河不愧是杰出的工程师,把整个峡谷地国家公园切割成四个部分,这四部分拥有共同的原始气息,但景色迴异,各景区之间也没有道路相连。<br></h3> <h3><font color="#010101">除了北面的天空之岛外 ,东面有针尖区 (Needles),针尖区因锡达梅萨砂岩尖峰而得名,适合进行一日徒步游。迷宫区 (Maze) 在西边,最为偏远荒凉,是一个面积达77 平方千米的砂岩迷宫,需要四轮驱动的高底盘车辆才能抵达。第四个区域为孤立的马蹄峡谷 (Horseshoe Canyon),拥有北美最杰出的古老的岩画。</font></h3> <h3>白色平顶山(White Rim)<font color="#010101">是另一种地貌,靠近</font>峡谷地的边缘,位于空中岛屿以南。峡谷地公园里除了一条由北至南的景观车道之外,大部分道路未经铺砌,多为崎岖不平的原始步道,有的地方还以石堆作为路标。</h3> <h3><font color="#010101">峡谷地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为广袤神奇的地方,与热闹喧哗的黄石公园比起来,峡谷地更像是一部惊险刺激的</font>西部电影<font color="#010101">,</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曲折离奇,耐人寻味。当你走在荒漠里,沉浸在历史的碎片之中,恍惚间,你也许会忘却了自己。是的,天地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时空是是如此厚重绵长</span>,那些超凡脱俗的、原始的地质符号令人敬畏。相比之下,人类是何等的渺小!</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3点钟,峡谷地的游览基本结束。这时高司机语出惊人“走!下死马谷去!”随后老哥俩一边查地图,一边到游客中心去咨询。工作人员说,只要天气晴朗,任何四轮驱动汽车都可以在谢佛峡谷路上行驶,甚至沿着这条路还可以一直走到莫阿布小镇。这番回答让先生们大喜过望!我们根本来不及仔细思索,在下午3点半, 一场说走就走的探险就这么开始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从天空之岛游客访问中心的路口出发,沿着悬崖中的道路前行,驶向谢佛峡谷的入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欲穷大地三千里,须上高峰八百盘 。</p><p>借助这张网络照片,可以直观的展示谢佛峡谷大转盘的地形。沿着转盘路下山,便可深入死马谷。顺便说一句,把谢佛峡谷称为“死马谷”,是否更通俗,更有味道?</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车窗外,眼见处都是刀劈斧凿般的悬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陡峭的山路蜿蜒曲折,一侧是悬崖,另一侧是数百英尺的高地,没有防护栏。有的地方,仅能容纳一辆车,这里没有回头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坡道上有共有5个拐。触景生情,不由得想起在挪威经历过的著名的老鹰之路,那里有11个拐呢!对于寻求越野体验的人来说,谢佛峡谷路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在这条路上探险是大胆而明智的,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谢佛峡谷路 (Shafer Canyon Road )或谢佛步道 (Shafer Trail Road),是一条长达65公里的崎岖土路,从峡谷地国家公园的天空岛游客中心为起点到小镇莫阿布。谷歌地图上标明的理论驾驶时间为两个小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经过一系列的转弯和坡道,终于来到谷底,踏上了这块神秘的土地。此刻,我们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其实</font>要驾驭好这条年迈的老路,除了对自己的车辆和驾驶技术有高度的自信外,就是不能开快车。</h3> <h3>峰峦险恶、怪石嶙峋,<font color="#010101">仿佛来到了另一个国度。一种怪异的、陌生的感觉扑面而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个滑稽的司机开着一列货车,是否</font>有点象卡通里的人物?</h3> <h3><font color="#010101">到处都是精心雕刻的岩壁。</font></h3> 在网上看到一段美国人写的短评,如此描绘“这是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的、危险的道路,用照片也难以表达。它拥有令人恐惧的声誉,尤其在恶劣天气或夜间,需要强大的神经的来支持这场刺激肾上腺素的旅程。”这番绘声绘色的描述,恐怕让许多人望而却步。难怪来这条路探险的多是西方年轻人,他们不信这个邪。<br> 在山间古道上踟蹰前行,怀揣着一份崇高的孤独。<br> <h3><font color="#010101">弯弯曲曲的土路上,车轮扬起一片暴土横陈。</font></h3> 远处高原上的四方台就是死马点州立公园的观景台,它凌驾在600多米的悬崖之上,处处都能看见它雄伟的英姿。<br> 悬崖上,清晰的岩层暴露出久远的年代,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时期,无疑是近距离考古和研究地质学绝好的露天课堂。<br> 著名的鹅颈湾观景点(Goose-neck Overlook)。这就是在观景台上看到死马点台地,离我们近在咫尺。它静静的屹立在科罗拉多河之上,成为谢佛峡谷的经典。<br> <h3><font color="#010101">夕阳仍十分耀眼,给深深的峡谷刷了一层油彩。遥远的 LaSal 山和古老的科罗拉多河,交织成浓郁</font>的山地风情,让你不虚此行。</h3> <h3><font color="#010101"><塞尔玛与路易丝角>(Thelma&Louise)是死马谷中最著名的地方。好莱坞于1991年拍摄电影《末路狂花》时,摄制组在此拍摄该了许多著名的场景。</font></h3> 如今塞尔玛与路易丝角已成为世界上拍摄得最多的风景之一,许多广告和音乐视频都在此取景。<br> <h3><font color="#010101">偶尔有一座突兀的山峰,蔑视群雄;又象是一位忍者,怀着万年的孤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鹅颈湾观景点是死马谷最开阔的地方,尽可在此休息、拍照、甚至超车。在道路狭窄之处,强行超车是极不明智的。在死马谷中旅行,远离人类的公共服务,与外界的联系中断,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必须靠自己解决,这才是人们从心理上产生寂寞和孤独的因素。</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谢佛步道还可通往White Rim步道以及公园中的其他区域,那里或许更具挑战。虽然有公园管理局维护道路,仍须非常小心。在所有的硬性条件里,天气是最重要的。雨雪天会使路面变得泥泞或结冰,引起打滑,天色太晚也不建议冒险。</font>GPS 在峡谷地可能无法工作,为了防止迷失方向,最好使用在手机上事先下载的地图。</h3> <h3><font color="#010101">回望来路,死马谷已渐行渐远。阳光下的峡谷山河壮丽,风光无比。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不敢说会有成群的动物,至少会有星光无限吧!当你仰望万里无垠的星空,那梦幻一般的景色,一定会带给你无比的温暖和遐想。</font></h3> 当你站在死马点州立公园观景台的时候,不知是否注意到,远处谷底有一片闪亮的蓝色?那不是池塘,也不是海市蜃楼,而是一座开采氯化钾的太阳能蒸发池(Potash Pond)。这座蒸发池在莫阿布镇西南20英里处,占据了约2,400亩的土地。此刻它就在我们的眼前,毫无保留的展示其庐山真面目。<br> 土路终于结束,柏油道路已经铺好,这里是279-UT号公路的起点,左侧是红色悬崖,右边是科罗拉多河。<br> <h3>路边的高大的山崖已成为攀岩者们理想的攀岩之地。一位姑娘正在徒手攀登,她的<font color="#010101">顽强和勇敢令人敬佩。</font></h3> 回到莫阿布小镇,时间是6点45分。我们历经3小时15分完成了死马谷的探险,揭开了谢佛峡谷神秘的面纱。谢佛小路的“艰险莫测"的蛊惑也被打破,那的确是一条完美的探险之路。在大自然鬼斧神工地雕琢下,死马谷历经岁月的洗礼,宛如一幅镌秀的版画。那山,那水,那沧桑的土地和大漠情怀,一次又一次震撼着人们的心灵。<br> <h3>犹他州的山山水水,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获得了终身难忘的体验。我们用自己的脚步,满怀豪情的走出了属于自己版本的西部漫游。<br></h3><div><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fv3k7z7?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西漫游之一 《最美的相遇在黄石》</a><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kqkjgk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西漫游之三 《彩色石俑与天使降临的地方》</a><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n3w256v?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西漫游之四 《大峡谷 - 王者的风范》</a></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2opkjxb9?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美西漫游之五 《从羚羊谷到死亡谷》</a><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