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十月的欢歌,我们幸福地走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路上。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教育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促进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落实“立德树人”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借鉴平台,以比代培,引领示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0月24——25日,由玉溪市教科所组织的玉溪市小学语文中青年教师“秋韵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玉溪第一小学山水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玉溪市教科所教研员朱光辉老师组织开展。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来自玉溪市七县两区的参赛选手和观摩教师共计450多人。 <h3> 课赛评委们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地倾听每一堂课,用心关注每一位参赛选手。</h3> 26日上午第一节课,江川区向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一课,向老师巧用动词,体会小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指导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情境中积累词语、学习语文。在形象生动的动画视频中体味故事的情趣。 26日上午第二节课,澄江县李陈萍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一课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她挖掘语言文字,处理教材得当,讲课诗情画意,语言规范流畅,设计与众不同。她紧紧抓住教学目标,巧妙设计,将题跋作为切入点,“导而不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学、导法、导练。纵观杨老师的整堂课,教师亲切自然的课堂形象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师的赏识教育贯穿于课堂始终,让每个学生都能一种快乐学习的情感体验。 26日上午第三节课,玉溪市少体校的朱文娟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一课,不因循守旧,将游戏贯穿整一课堂,富蛮有激情和活力的课堂,丰盈饱满,生动丰富。针对一年级举活泼好动的特点,朱老师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富有童趣,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变化多样的认读,让孩子们眉开眼笑,兴味盎然。 <p> 26日上午第四节课,新平县夏伟丽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一课,大胆“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让学生在尝试中提升”。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情景,一种氛围,一种服务,引领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张扬,在课堂上有亲身参与和体验的快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br></p> 诗化的语言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冬阳。26日下午第一节课,玉溪第一小学唐春兰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一课,唐春兰老师诗一样的导语、过渡语、评价语,或抒情或凝重或简明或精致,用有“温度”的诗意语言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古诗教学课。 26日下午第二节课,周凯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针对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她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借助语境,将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周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努力做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理,读的形式多样,激发了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又及时鼓励他们的勇敢表现,让他们投入课堂,进入文本,放生朗读,大胆展示,真正让朗读走进学生的心里。 26日下午第三节课,华宁县杨宇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课亦如高山流水一般,荡气回肠,耐人寻味。教学中,杨老师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采用情境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思考去感悟。整堂课,教师数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环环相扣,步步提升。教师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气地品味语言的情思,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27日上午第一节课,玉溪聂耳小学李继雁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教学设计严谨,素材丰富,准备充足,过渡自然,能引导学生入境、想象,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语言,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读出了声音的变化。李老师巧妙地引入课堂练笔,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感悟“声音”的魅力,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 27日上午第二节课,峨山县董串萍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同学们的两次掌声,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重点段第二至四自然段,体会同学们的两次掌声给小英的鼓励和赞扬,给小英带来的信心,由此突破口切入,突出“掌声”的内涵。 27日上午第三节课,通海县王春莉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一课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给学生和老师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短短的一堂课,短短的两句词,竟被演绎得如此一波三折,如此波澜起伏,如此荡气回肠!王老师以创新的课堂理念、精妙的课程设计、高超的教育智慧,把我们带进了诗情画意的世界。 <h3> 27日上午第四节课,元江县董雪瑶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注重加强朗读和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董老师针对二年级孩子的特点设计了生动的板书和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读一读,编一编,演一演”中激发兴趣,感悟故事,从体验中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h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7日下午,王绍玲老师以“以比代培,引领示范”为主题,对两天的课堂教学竞赛进行了点评。王老师认为本次课赛中呈现的课堂教学具有“四美”、“三实”、“三新”的特点,教学让“读”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点评中,王老师从用好新教材,掌握“九要”等方面,对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田永平老师针对课件运用进行了点评,认为课件设计新颖、有趣,能较好地辅助教学。教学中教师利用恰当的音像视频、美妙音乐,融情入境,让我们的课堂生机勃勃。对课件的精准辅助、目标落实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宋海华老师对本次课赛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点评,点评中肯定了教学设计的优点,对教学设计的完整性、流畅性、总结性和概括性提出了要求。对有的教学设计板块不完整、设计不精练、格式不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在活动总结中,玉溪市教科所朱光辉老师充分肯定了选手们的精彩表现以及评委们精心、精细、精化的点评。在对语文的理解方面,朱老师认为“语”就是语文,“文”就是文字,语文是一门有意义、有情感、有内涵、有深度的课程。希望老师们仔细研究课程标准,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合理分解培养目标、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 短短两天,11位参赛教师用才情和智慧,演绎着小学语文课堂的精彩,获得了评委老师和听课教师们的高度赞扬。 <h3> 活动最后,举行了颁奖仪式。<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本次活动,以比代培,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的作用,不仅参赛教师获得成长,听课教师们也收获颇丰,在竞赛中提升,在观摩中成长,精彩纷呈的课堂评比活动虽已结束,但玉溪市小语教师们对语文教学的探究和热情却一直在路上。统编教材使用探究的路上,玉溪市的小语教师们刚迈开步子便已收获满满,相信这脚步定会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