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轶事

金迷林

<h1><font color="#010101"><b>花园口轶事</b></font></h1>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去八百里秦川观光游览,返沪时坐着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在中原明珠——郑州,稍作停留时,我毅然决然地下车专程赶往约十七公里外的花园口。</p><p class="ql-block"> 花园口是郑州北郊濒临黄河的一段地坝。黄河水流经过几千公里的奔腾,途经黄土高原时,大量的泥沙被喘急水势裹挟下一路咆哮,到了郑州花园口一带因地势平坦,滔滔河水也趋于平缓,翻滚的浊浪也收起了往日桀骜不驯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呈几字形的黄河,此时河水走向已没有什么弯折了,沿着亘古以来的河道滚滚奔向东北方向,穿越京杭大运河,流经山东大地,最后投入渤海怀抱,完成了他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几字形最后一横,由于没有了地貌的高低级差,水流平缓泥沙沉积,河床逐年抬高,两岸被迫填土筑坝以防水漫,河床又抬高,两岸再填土,久而久之黄河在下游地区这一段便形成了“悬河”。</p> <h3>  1938年,日军利用中国内政混乱,社会各阶层松散之际,大肆向华北地区进军,一路所向披靡。到了5月16日徐州失守后日军调向进攻武汉,欲占据这个‘’九洲通衢‘’要地实现其霸占全中国野心。</h3><h3> 蒋介石及领导的国民政府,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凌厉的攻势,几无招架之力。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为保存实力,将20万驻扎在豫东平原上的部队,转移至豫西山区。</h3><h3> 计划实施后,为能有效阻挡日寇向西进犯,不知那位高参竟然来个‘’兵来将挡,水淹三军‘’办法,利用已成为‘’悬河‘’的黄河,提出扒开堤坝,让全部水流都漫灌于黄淮地区,使之成为一片汪洋,让日军望洋兴叹而止步于此。</h3><h3> 这个‘’高招‘’竟然得以通过并予以实施?国民党政府为保全自己的政权和军队竟不顾下游黄淮地区几十万百姓将生灵涂炭,上百万人赖依生存的田地将毁于一旦,不计其数的人将流离失所。这种惨景稍稍有点思维的完全可以想象。</h3><h3> </h3> <h3>  泥沙俱下的黄河水冲出黄土高原,奔腾到华北平原时,便似天上来水,势不可挡。</h3> <h3>  照片的图案是在纪念广场的地坪上拍摄的。在地坪上用不同色彩绘制出水淹后的地理示意图,是为了让参加者直观了解黄河在花园口扒开大堤口子后,所形成的洪水沿黄淮平原一泻千里的情景。</h3><h3> 地坪上黄色的图案表示黄河水从决口处夺路而出,向东南方四处漫延的态势。</h3><h3><br></h3> <h3>  汹涌的洪水淹了河南东南部后,进入安徽省越过淮河直奔江苏省的苏北地区。黄河原入海口由此从山东移到了江苏,洪水漫延到大运河时,顺着运河流入長江。。整个河南、安徽、江苏三省都遭了大面积洪水灾害。</h3> <h3>图案上绿色的是原有的湖泊和江与河。</h3><h3>整个受淹地区被称为黄泛区。现告诉几个摘录的数据;泛滥区长400公里,</h3><h3>宽度从30至80公里,</h3><h3>受灾面积2.9万平方公里,(接近台湾岛的面积)</h3><h3>受灾人口1250万,淹没耕地1263万余亩。</h3><h3>豫、皖、苏三省有四十四个县遭淹,水灾,蝗虫灾害使泛区饥民在生死中爭扎,饿殍遍野。加之兵匪侵扰,八年来共死亡89万人,外出逃难391万。</h3><h3>这次溃口所造成的劫难,是黄河历史上灾难最惨重一次,没有之一。</h3><h3>这八年也是抗日战争的八年,到处打仗,灾害四起,老百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h3><h3><br></h3>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了,流离失所四处逃难流浪的灾民强烈要求封堵黄河决口,回到自己的故土。在国内国际的與论压力下,国民党政府筹划起填堵花园口溃坝的计划。</p><p class="ql-block"> 此时中华大地外敌刚刚赶走,内战却已暗潮涌动。国民党欲将共产党剪除而后快,在堵决口的举动上也使了黒手。</p><p class="ql-block"> 黄河自溃口后,河水走向也改了道。那么原先花园口以下河道边的防洪设施由于八年不来水,大部分都荒废损坏了。如果盲然堵住决口,河水径直流向下游岂不又是一片泛滥?其实还有更险恶用心的是,当时整个山东是共产党的解放区,也是解放军极其重要的后勤粮草来源,如没有保证的堤坝防洪措施,山东岂不是泽国一片?内战打起来哪有力量与国民党抗衡?</p><p class="ql-block"> 为此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四处奔波呼吁,竞将刚成立不久的联合国官员拖来,要求调停;要堵溃坝必先将下游设施修缮到位。</p><p class="ql-block"> 举国上下努力下游河堤得到整修,溃坝也堵住了,黄泛区灾民也陆续回到久别的家乡,开始了艰难的生产生活。</p><p class="ql-block"> 上图是决口堵住后所建的亭子,内立着纪念碑,蒋介石的题词刻成了石碑也矗立着。前后墙体都刻有碑文,主要讲了堵决口经过及所耗费用,也一顿赞美国民政府各部门及各级官员如何努力消除水患灾害,拯救百姓苦难。</p> <h3>  这个亭子与上述图片上的亭子分立广场东西两侧。东侧的亭内也矗立着四面平整的石碑,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在1997年8月28日合立的。</h3><h3> 石碑刻有碑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堵口是在中共努力之下,先行下游堤坝修复,才有花园口决口的填堵实施。并揭露了国民党对下游堤坝修复敷衍了事,偷工减料,至使后来通水让黄河回归原道时险象环生。</h3><h3> 我看了也觉得蛮搞笑的,国民党政府把决口堵住了,还要立什么碑文?生怕后人不知道?当时扒开口子想水淹日军的计谋要多蠢就有多蠢!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了,是现代战争了。这决口水面充其量宽度只有八十公里,日军还不可以照样从南面北面继续进攻?</h3><h3> 后来为我们开三轮摩托车的司机老头(72岁)说;他听父亲说当年水淹后日本军队还是开着水陆两用坦克和装甲车占领了这一带。</h3> <h3>  因军事战争需要,花园口一带决定扒开堤坝水淹敌军,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倒是害得千万百姓无家可归,无数人死于非命。</h3><h3> 今天在原址上修建了纪念广场,更多的是为了不忘怀曾经的中国积贫积弱,被外敌肆意欺侮。也为追抚当年几十万百姓因水灾,饥荒而丧命的灵魂。</h3><h3>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一个有记性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h3><h3> </h3> <h3>  这一带沿黄河新建了一系列水利设施,让旧日灾害永远不再肆虐善良的人们,并给两岸人民生活带来了福祉。自修建了坚固的堤坝,种植了各类树木花卉,绿树成荫,整个花园口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风景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