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遇见,就是成长, 遇见更好的他人,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名师,生命的枝干必将拔地而起;遇见名师,生命的前方必将被自己照亮!</h3> <h3> 为了开阔视野,更新教育观念。金秋十月,城关五小全体语文教师在李校长的带领下,赴兰州碧桂园学校参加中国教育梦(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观摩活动。短短两天的学习,大家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2019年10月24日下午自习,赴兰州培训的老师做了“遇见名师,遇见成长”主题分享交流。分享促成长,引玉绽芳华。李校长,全体语文老师及滩歌学区的7位跟岗培训老师一起参加了本次分享交流活动。</h3> <h3> 窦桂梅大师带来的六年级群文阅读示范课《父亲》,独具匠心的设计与教育智慧,对群文阅读的比较阅读教学法,给了康杨敏老师很大的启发:有比较,才有鉴赏,比较阅读,是深度阅读指导的最有效途径。文章结构相似,文章主题相似,文章价值取向相似,都可作为比较阅读教学指导的切入点。这为她以后群文阅读教学指导指明了方法。 </h3> <h3> 薛丽老师做了题为《遇见名师,逐梦前行》的分享。她的发言主要围绕吴忠豪教授和郭学萍老师的讲座展开。</h3><h3><br></h3> <h3> 关于吴忠豪教授的讲座,她分享了两点:一是语文课不是教课本,应该用课文学语文;二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过程。郭学萍老师也有两点给了她启示:一是慢读是对古诗文最好得致敬;二是用“新融合”的理念,推动古诗文学习的创新。相信她会更新理念,不忘初心,在小学语文的道路上逐梦前行!</h3> <h3> 石奇镇老师说:作为新入职的老师,第一次培训就能目睹窦桂梅等大师的风采,何其有幸!从大师身上,她学到了:1.大师的语言极富亲和力,充满童趣与率真。2.大师的课堂立足孩子们内心诉求的引导,让表达充满奇思妙想,心灵得到充分舒展,想象力得到自由发挥。</h3> <h3> 张玉生老师做了题为《如何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的分享,他从吴忠豪等专家名师的讲座中,深刻认识到提高表达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h3><h3><br></h3> <h3>1.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要讲究提问的质量意识,避免中高年级犯“低幼”病。</h3><h3>2.提高表达能力,要给学生创设适合的语境,让学生看到生活的面目。</h3><h3>3.提高表达能力,要善于理答,不能只说好或者不好。</h3><h3>4.提高表达能力,要创造让学生释放才能的平台。</h3><h3>5.提高表达能力,从读懂到读好开始。</h3><h3>6.提高表达能力,有时要“强迫”孩子开口。</h3><h3>7.提高表达能力,教师要重视语言感染力。</h3><h3>8.提高表达能力,有系统的阅读和练笔很重要。只要坚持读,读整本书,坚持写,终究会量变达到质变。</h3> <h3> 车玉馨老师说:语文本身就是富有诗意的教育,也是富有诗意的,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从儿童视角出发,是以儿童为立场,它是开放的,灵动的,智慧的,能够让儿童释放情感,绽放生命。</h3> <h3> 王丽霞老师分享: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保证 充分的语言表达练习。这样高视角、全方位的解读不仅招宽了她的视野,也使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真正内涵与方向。</h3> <h3> 观摩名师的课,给何丽娟老师最大的感受是:他们教学功底扎实,务实,他们的课不是做秀,也没有卖弄。学生易于接受。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能让人感受到是他们对教育的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尤其长辫子老师的课,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 俗话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长辫子老师活泼俏皮的性格和爽朗的笑声,所营造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她在今后教学中所追求的方向。</h3> <h3> 颉亚红老师就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父亲》展开分享,她深切体会到我们要让群文阅读走进语文课堂,有效运用语文工具撬动学生的思维,真真正正做到教语文而非教课本。</h3><h3> </h3> <h3> 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教师只需因势利导、推波助澜、旁征博引、雪中送炭,不在讲而在学生发言。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把握语文要素,细化目标,深刻认识儿童的学习规律,在语文教学的漫漫道路上不断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h3> <h3> 录红元老师分享:窦校长的观摩课六年级群文阅读《父亲》让他听的如痴如醉。她的课犹如一篇美文,形散而神不散!看似凌乱的材料通过时间轴串联了起来,也通过更深层次的阅读与挖掘让人物形象立体起来饱满起来。学生通过读朱自清的《背影》,李广田的《悲哀的玩具》体会到朱自清父亲的慈爱和李广田父亲的冷酷。课文在这个地方貌似圆满结束了,但窦校长的两个“为什么”又把学生拉回到更广阔的阅读中去,最终让学生对父亲有了沉甸甸的理解。</h3> <h3> 在最后孩子们写下对父亲的话时,句句发自内心,那一刻让在场的所有老师为之动容!她的群文阅读理念给我们学校阅读课指明了方向,雪中送炭!</h3> <h3> 周丽霞老师说:窦桂梅老师的群文阅读,徐俊老师的写作教学,长辫子老师的古代诗歌课堂,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位名师对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h3> <h3> 她从中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她深深的意识到工作中仅有激情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自己确实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学习!</h3> <h3> 张茜老师认为:几位老师的课,集中体现了对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的基础上,细化表述,提高表达能力。给她近期的教学指定了方向:聚焦课堂言语实践,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具体化和艺术性。</h3> <h3> “站在课堂上”,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独立的人,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也是发展的人,让学生站在课堂上,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学生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有思维,能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长。石健兰老师谈了自己的见解。</h3> <h3> 长辫子郭学萍老师“解诗题、明诗意、讲画面、知作者、悟诗情”六步古诗学习法,更是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h3> <h3> 李校长欣慰的说:虽然我校培训经费紧张,但所有参训老师都多多少少有所收获,对统编教材有了新的解读,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作为收获最丰的人,李校长对各位老师提出了殷殷期望:探索统编教材新思路,研讨语文要素真落地,迫在眉睫。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性功能。</h3><h3>新教材的编写思路:</h3><h3>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组合。</h3><h3>2.强化阅读,守正创新,建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h3><h3>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h3><h3>4.突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h3><h3>新教材要求我们要正确把握各年级语文要素,深刻认识儿童学习规律,细化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培养读书习惯。 </h3><h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向往之。”我们牢记校长对我们的期望,望着名师的背影,走好自己的路!</h3><h3> 2019年10月25日</h3><h3> </h3> <h3>策划:李爱珍</h3><h3>摄影:薛丽</h3><h3>撰稿:康杨敏</h3><h3>审核:李爱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