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区第一小学•研发卓越课程】触摸时光之痕,品味节气之美(霜降篇)

落花浅笑

<h3> 晚稻萧然在野,晨起清寒有霜。</h3><h3> 村外阡陌岑寂,林下深红浅黄。</h3> <h3> 每年的10月23日前后,天气更冷了,秋天要结束了。这个节气即为霜降。在气象学上,秋天出现的第一次霜,被称为"早霜"或"初霜"。还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在此时开花的还有木芙蓉,苏东坡有诗"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h3> <h3> 这次担任主备的是我校郭乐乐老师,不能否认,男教师的课大气有格局,明显带来了和以往节气课程不大相同的新意。郭老师知识面广,才思敏捷,和孩子们互动良好。</h3> <h3>  课前的猜谜,课堂伊始的民谣导入让孩子们兴趣盎然投入学习。从节气常识到物候,从农谚到相关文化知识,老师讲得的认真 孩子们听得仔细。</h3> <h3>  孩子们分组讨论霜降的习俗,各抒己见,猜测与实际并存。</h3> <h3> 拍照时,这个坐得笔直的男孩悄悄告诉我:"老师,打篮球的同学亏大了,少上了一节节气课。"我想,这就是节气课程的魅力所在吧。</h3> <h3>  郭老师又引导孩子们链接生活,了解这一节气的衣食住行和相关诗词。</h3> <h3>  其他各任课老师和孩子们也继续和节气的半月之约。</h3> <h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也让人们的生活有了标点句逗。从寒来暑往,星转斗移间营造着中国式的艺术,也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意。虽然农耕文明已渐渐远去,但节气对现代人诗意生活的启示依然意味深长。</h3> <h3><br></h3><h3> 摄像:语文教师</h3><h3> 编辑:王红娟</h3><h3> 审核:耿冬玲 张小继</h3>

节气

霜降

老师

孩子

早霜

课程

生活

诗意

菊花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