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2019年10月的甘南川西藏州之行,让我们真正领略了金秋时节川西高原绝美景观:蓝天白云、雪山彩林、清澈海子、特色村寨、藏教圣地、可爱萌宠、地方美食、民族风情,逐一呈现在眼前。我们的脚步从甘南羌族藏族自治州宕昌县的官鹅沟开始,一路向迭部县、红原县、若尔盖县、色达县进发,从甘孜州到阿坝州深度游览川西藏州秘境,经历了川藏北线G317的惊险,也体会了熊猫大道的美丽,灵魂和身体同时行走在路上,享受着旅游带来的快乐,谨以此相册记录此行的点点滴滴。</b></h1> <h3><b>宕昌县官鹅沟自然风景区</b></h3><h3> 官鹅沟全长32公里,总面积约1763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5.1%,景区前14公里为15个色彩斑斓的湖泊,后18公里为松柏茂密的原始森林,最深处为高山草甸和终年不化的雪山。沟内山岭重叠,幽谷纵横,青山碧水,奇峰怪石,瀑布飞溅,草甸雪山,湖泊激流,古木参天,沟两边的悬崖峭壁上有许多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的岩石构造,被专家誉为最有观赏价值的“地质公园”。</h3> <h3>到达景区大门时我们是第一拨游客,也是赶上国庆高峰期刚过,游客不多,感觉真爽!<br></h3> <h3>沟内幽静凉爽,是夏季避暑的好去处,全程车道与步道分离,可乘区间车在各景点下车游览,也可沿步道慢游,细细品味各景点的精华。</h3> <h3>瀑布规模不是太大,但很集中,不远一个,不时会让你眼前一亮。</h3> <h3>尽头的“官鹅飞瀑”落差最大,感觉还是有点小。</h3> <h3>甘南的温度比较高,树叶刚刚变黄,更加期待着后面川西的浓浓秋意。</h3> <h3>沟内下游有许多人工筑坝形成的湖泊,此处叫月亮湖。</h3> <h3>去往扎尕那的途中,路过茨日那村,茨日那村位于迭部县旺藏乡政府驻地东南侧。1935年9月13日~15日红军到达旺藏寺,一军团住进旺藏村,三军团和军委纵队住在旺藏寺,毛泽东主席住在该村一家普通小院的木楼上,并在这里向红四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h3> <h3><b>甘南迭部县扎尕那景区</b><br></h3><h3>扎(zā)尕(gǎ)那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h3><h3>由四个村子组成:达日、代巴、业日和东哇村。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已是前往甘南旅游、徒步的人不可忽略的一站,2009年,“扎尕那山”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h3><h3><br></h3> <h3>因为到达扎尕那较晚,沿步道到达仙女滩时已近天黑,没有继续向仙女湖挺进,原路返回。仙女滩实为高山上的一处平坦草原,白天有许多青年男女特意来此拍婚纱照,远处风光处就是今晚的住地东哇村。</h3> <h3>天没亮乘客栈老板私家车去达日观景台看日出,由于雾气很大,太阳始终不愿露出尊荣,晨雾笼罩下的“石匣子”略显幽暗。</h3> <h3>山脚下的东哇村宁静自然</h3> <h3>路的尽头就是进出村寨的天然石门,来回车内观看确实很壮观,路窄停车不便没能拍到近景。</h3> <h3>离开扎尕那直奔若尔盖大草原,行驶在茫茫草原中间的公路上,眼望两侧,心情豁然开朗。</h3> <h3><br><b>若尔盖县花湖风景区</b><br> 花湖风景区(美朵湖)是镶嵌在草原上的蓝宝石,浮光跃金,一碧万顷,湖岸边芦苇草丰茂。黄鸭、溪鸥、黑颈鹤常栖于湖畔,嬉水自乐,旱獭、灰兔穿梭出没。天鹅、白鹤、黑颈鹤成群结队,或舞姿翩翩,或翱翔于蓝天,欢快的百灵鸟在空中翻飞、身临其境,犹如进入梦幻的动物王国。壮观的草原蜃景更是妙不可言。<br></h3> <h3><br><b>九曲黄河第一弯</b><br>“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海拔4500米),自西向东,迂回曲折,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汇合,形成了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大转湾,隔河与甘肃省相望,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登高远眺,但见黄白二河争流,款款而来,蜿蜒而去,似玉带,似长龙,从天之尽头飘然而来,有“塞外西湖”的美称。<br></h3> <h3>和印象中波涛汹涌的黄河相去甚远。</h3> <h3>“塞外西湖”之称名符其实。</h3> <h3>最下面拐向左边的是白河,花湖的水来源于此。</h3> <h3><b>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b><br>色达五明佛学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东南方约20公里处,海拔4000米,1980年由晋美彭措法王创办,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蔚蓝苍穹之下,银岭碧草之间,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延绵无数,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它就是藏于深山中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这些红色小木屋,是一万多名僧侣的住所(出家男子称扎巴,出家女子称觉姆即女尊者)。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br></h3> <h3>高原的天气多变,身后还是艳阳高照,不远处却已黑云压城。</h3> <h3>在等候上山的公交车时已下起了冰雹,风雪中藏族小姑娘为游客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大家拿出糖果,小姑娘腼腆地收下。</h3> <h3>色达五明佛学院的震撼力在网上早有体现,亲身感受着实被宗教的力量所折服,世界最大名附其实。</h3> <h3>学院的四周是漫山遍野的藏红色房子</h3> <h3>有密集恐惧症的看了可能会受不了</h3> <h3>夜色下的佛学院更具魅力</h3> <h3>这位随和可亲的学员已在此学习了八年,博士学位,得到他的许可后,我们将他虔诚质朴的笑容固定在了镜头中。</h3> <h3>从色达县经炉霍到道孚县八美镇墨石公园,要走G350,是四川炉霍县——汶川映秀镇的一条国道,全长500多公里,也叫中国熊猫大道,这是一条真正的景观公路,沿途风景绝美,在我心目中,这一段堪称本次川西行的最美公路NO1了!</h3> <h3><b>丹巴县中国墨石公园</b><br>墨石公园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八美镇卡玛村与中古村交界处,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约3500米,是格萨尔王发祥地之一,也是道孚八美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第八美”。春赏格桑夏避暑,秋观彩林冬踏雪,是中国唯一的高原石林景观。集观光、体验、科考、科普价值于一体,堪称“中国地质百慕大”,引得无数人慕名而来,而独特的康北民俗文化更是让景区锦上添花。<br></h3> <h3>在公路上远望好像是山体滑落漏出了黑色岩石,只有近距离接触才能体会到它的俊秀之美。</h3> <h3>在熊猫大道的一处观景台,可以看到雅拉雪山。丹巴县雅拉雪山,藏语名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的白牦牛山”。主峰海子山位于道孚县八美镇境内,是大雪山山脉的第二高峰,海拔5820米,山顶终年积雪,气势磅礴,是我国藏区四大神山之一。只可惜我们停车拍照时,云雾较重,没能留下丹巴县唯一的雪山尊荣。</h3> <h3><b>丹巴县甲居藏寨</b><br>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住嘉绒藏族140余户。甲居,藏语的本意是指“百户人家”。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援,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放眼望去,卡帕玛群峰,象一位慈母敞开宽大温柔胸襟,凭任山寨安然躺在怀中。犹如田园牧歌般的童话世界,享有“藏区童话世界”的美称。<br></h3> <h3><br><b>丹巴美人谷</b><br>丹巴美人谷位于丹巴县城约26公里的巴底乡,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办的“中国选美”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雪山、草原、海子、温泉、大河、藏寨、碉楼、喇嘛寺等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样。丹巴境内的墨尔多山是嘉绒藏区最著名的神山,神山周围被65座山峰环绕,绚丽多姿的景色美不胜收,围绕着这些美景,流传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传说。丹巴县也是中国著名藏族女歌手阿兰•达瓦卓玛的出生地。<br></h3> <h3>美人谷不只是人美,就连流浪狗也帅气威武。</h3> <h3>嘉绒藏族与牧区藏族的区别就是以农耕为主,也是丹巴藏民的主要特征。</h3> <h3>徒步到观景台远望藏寨全貌</h3> <h3>寨里有许多梨树,果实累累,买了些刚摘下来的品尝,清脆甘甜。</h3> <h3>土司官寨为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碉楼中间九层,两侧六层,原为仓库,底层除两间牢房外,其他房间住仆人,第四层土司居住。</h3> <h3><b>丹巴党岭景区</b><br>党岭位于丹巴县西北部的边耳乡境内,距县城68公里。党岭风景秀丽,雄奇壮美的雪峰、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原始天然的露天温泉、苍翠茂密的原始森林、缓缓流淌的清溪、绿茵似毯的草甸、珍奇稀有的动植物。独特的地质、地貌与气候条件使党岭景区至今还保存着原始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br></h3> <h3>去往党岭村的路上景色很美,开五菱宏光S3送我们进村的司机很贴心,沿途风景独特的地方主动停车,这两条河在山脚下成直角交汇,形成“丫”字型。</h3> <h3>党岭的出名,不是在旅游界,而是在摄影圈。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巍峨的雪山、绚烂的彩林、美丽的高山海子、和宁静藏族村落。摄影人喜欢的元素,这里都具足了,还有一点就是这里鲜有人到访,游客都很少,更没有熙熙攘攘的旅行团,摄影师们都静下心来,潜心创作了,所以一副副风大片出现在各大摄影网站上,党岭这个小地方慢慢的在摄影圈声名鹊起。在金秋的季节,可以拍出与稻城亚丁相媲美的无敌秋色,这一点是最能吸引风光摄影发烧友的。</h3> <h3>山上时路过一处乱石滩,应该是冰山融化形成的“石瀑”。</h3> <h3>甘海子不大,处在飞机坪与葫芦海中间,景色却不错,给在登山途中刚感觉疲劳的我们带来一丝兴奋。</h3> <h3><br>葫芦海是党岭景区最易进入且最具观赏价值的一个湖泊,位于党岭景区柯鲁柯河上游5公里处。目前到葫芦海尚未修通公路,前往游览只能骑马或徒步。党岭村海拔3360米,葫芦海海拔4160米。从党岭村出发到葫芦海,里程约7公里,累计爬升 850~900米,半程骑马、半程徒步。山石峋嶙、沼泽密布,即使是骑马缓行,也常常马失前蹄。徒步的后半程更是艰辛,只能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毅力继续前行。<br></h3> <h3>葫芦海最好的时节是10月中旬一11月中旬,被驴友们亲切的称为“美得让人想哭的地方”:湖水静静地躺在蓝天白云之下,碧草森林之间。水色由浅至深,由淡蓝向深绿延伸,明镜般倒映着树木山峦。金黄的桦树林与蓝天白云、皑皑雪峰交相辉映。葫芦海不仅融合了如九寨沟水一般的妩媚、斑斓,还拥有高原雪山的坚毅、冷峻;犹如千面女郎般风情万种,淡妆浓抹总相宜。微风中,水面波光点点,落叶荡荡悠悠;脚踩在落叶和枯草上,沙沙作响;空气清新,风光旖旎,像艺术大师精心绘出的一幅幅绝伦无比的经典画作,美得那么不真实。<br></h3> <h3>下山时再拍“石瀑”,光线产生了变化。</h3> <h3>但凡绝美景观都在常人很难去的地方,同时也要有好天气来配合。好在我们这些人人品爆棚,下午刚到村寨客栈休整,天就下起了雨雪,看着早上上山徒步八九个小时才回来的游客的狼狈相,再看到他们拍的照片,不免对第二天山上的气候产生了担忧,好在夜晚云开雾散、满天星斗,现在回想起来真要感谢上天的恩赐,在我们上山的时候风和日丽,遇到了近段时间不可多得的好天气,但愿后期的行程也一帆风顺!</h3> <h3>在从党岭去莫斯卡路上的一处小桥上小憩,河水湍急,山谷幽静。</h3> <h3><br><b>丹巴县莫斯卡景区</b><br>莫斯卡村位于丹巴县境西北的丹东乡境内,丹巴金龙大雪山旁,海拔4300米,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莫斯卡,藏语意为祥瑞平坦的地方。在这里,雪山、森林、草原、冰河、海子和谐的融为一体,成与世隔绝的天堂小村。莫斯卡是丹巴最边远的一个行政村,村庄很小,环金龙寺而建,牧民们在精神领袖日穹活佛的主持下,四周经幡相伴,过着与世隔绝、诗意般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时井然,闲时自然,即便环境恶劣也没人想离开。<br></h3> <h3>说它原始,是因为这里是最后通水通电通信号的村寨,由于近两年才逐渐被人们熟知,寨里才相继盖起了几幢新房子,多数还没有竣工。</h3> <h3>可能有人会说,“我知道莫斯卡,那里有很多萌萌的土拨鼠”,但是莫斯卡远不是只有土拨鼠,它还有很多美好,值得你去细细感受和发现。它躲于雪山山谷之间,远离俗世尘嚣,静谧得连呼吸,都怕打破了这份美好。它是中国古村落的最后一方净土,也正是我们向往的那片纯净之地。</h3><h3>莫斯卡村海拔4300米,是丹巴最边远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丹巴金龙大雪山旁,与阿坝州金川县阿科里乡接壤。在这里,雪山、森林、草原、冰河、海子和谐的融为一体,俨然成与世隔绝的天堂小村。</h3> <h3><br><b>丹巴县梭坡大寨古碉群</b><br>丹巴县素有“千碉之国”美誉,碉楼主要集中在丹巴县河谷两岸,尤以梭坡和中路两乡境内的碉楼群最为稠密壮观。以三五个一组相互呼应的居多,也有像梭坡十三角碉这样独于山头的。在碉楼集中的地方,数十座碉楼连绵起伏,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古碉保存完整,并与村寨民居相容一地。千百年来,古碉经受了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却不倒,有的弯曲为弓,自成风景。<br></h3> <h3>寨子里的古树造型各异,多数有百年以上树龄,这棵树的树根露出地表许多。</h3> <h3>四角、五角、八角碉楼同框</h3> <h3>离开梭坡意味着甘孜州的游玩全部结束,当晚住到小金县。第二天从小金县到玛嘉沟景区,走S210省道,也是通往阿坝州州府马尔康县的唯一通道,不巧的是赶上全线修路,工期三年。尤其是到玛嘉沟这段路非常难走,其中一段我们都要下车参与搬运路上的乱石,才能慢慢通过,到达景区入口处大家开始认真讨论,沿S210继续前行到今晚住地马尔康还需两个多小时路程,路况还好,但原计划第二天去四姑娘山还得原路返回,想着来时的路况,大家果断放弃四姑娘山,改游毕棚沟,日后看,决策英明啊!</h3> <h3>大巴车的前脸得打开才能通过的路,想想就知道有多难走。</h3> <h3><b>玛嘉沟景区</b><br>位于阿坝州小金县两河乡大板村境内,景区沟口位于S210(卓小公路)旁。整个景区约100平方公里。沟内日照充分,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植物资源相当丰富,高低林木,奇花异草,漫迹沟内各处,随着海拔的不同,植被呈阶梯变化,展现出五颜六色。高山湖泊,星空旷野,满足你对川西的一切想象。白色的是雪山,蓝色的海子和蓝天,黄色的是森林和草甸,红色的是叶子和石尖。如果川西的高原是五彩斑斓的梦,那么梦中至美的打卡地,就是玛嘉沟。<br></h3> <h3>景区目前由村里管理,进出景区需坐村民的私家车,连同门票每人50元,如果走步道登山怕累,还可以选择坐村民的摩托车山上,另收50元,想去月亮湖的最好是坐摩托到春场棚然后徒步1.8公里山路,回程徒步下山。</h3> <h3>这是川西比较冷门的景区,可这个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冷门景区却会在秋天给我们最大最美的视觉享受。</h3> <h3>由于在门口讨论行程耽误了一些时间,对下一段路况心里也没底,景区游玩时间压缩了一个小时,月亮湖景点无法前往,听回来的游客介绍,到了月亮湖可以不去稻城亚丁,心中不免留下遗憾。</h3> <h3><br>梦笔山距马尔康县城30公里,位于卓克基乡南与小金县交界处,呈东西走向,山势平缓,最低山口海拔3900米,最高峰海拔4470米。梦笔山垭口是县城通往小金县的唯一通道,海拔4114米。也是1935年6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br></h3> <h3><b>卓克基土司官寨</b><br>卓克基土司官寨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距马尔康县城8公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阿坝藏羌文化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官寨融藏、汉民族精湛的建筑艺术为一体。整体建筑以片石砌成,极为坚固。回廊边柱及每层楼板、梁、枋未用一钉一铆互相衔接,被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赞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1935年 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 朱德、周恩来等曾在此居住一周。<br></h3> <h3>卓克基古街</h3> <h3>卓克基土司官寨</h3> <h3><br><b>毕棚沟</b><br>毕棚沟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朴头梭罗沟境内,四姑娘山北麓,是国内非常知名的红叶观赏圣地。毕棚沟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完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优良的生态环境著称,被比作四姑娘山的美丽背影。景区内红叶、杜鹃花种类繁多,森林原始、瀑布飞挂、冰川奇特。这是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浓绿的树,深红的叶,青青的湖,湛蓝的天,纯白的雪;这是个多姿多彩世界,险峻奇峰,一道冰川,人间寺庙。<br></h3> <h3>毕棚沟除了瀑布没有九寨沟壮观,其他景观真的不输九寨沟,景区比较成熟,全程配有倒站车,老少皆可游玩。</h3> <h3><b>黑水</b><br>黑水县地处阿坝州中部,与闻名遐迩的九寨沟毗邻。黑水藏名为“措曲”,是“生铁之水”之意。黑水境内自然风光峻秀,人文风光奇特,以秋色著称。主要有三奥雪山,卡斯特景观,达古冰川,八十里画廊之称的奶子沟彩林,色尔古藏寨等独特的藏式民居,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黑水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有著名的“芦花会议”会址等中国革命史迹文物。<br></h3> <h3><b>达古冰山</b><br>达古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阿坝州的腹心地带。旅游区位十分优越,交通非常便捷。景区规划面积210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632平方公里。在中国发现新美景评选活动中,达古冰山被评为最具有吸引力新美景、四川最佳度假旅游目的地、最佳红叶观赏目的地、中国第一彩色冰川冰雪天堂之美誉。是阿坝州继九寨沟、黄龙后开发的又一精品景区,是镶嵌在中国·四川·阿坝·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一颗璀璨明珠。<br></h3> <h3>门票120元,高山索道180元,区间车费70元,保险费10元,全程下来380元,着实挺贵。</h3> <h3>达古湖还是挺漂亮的!</h3> 冰川景区内环境保护良好,冰川雪山,瀑布湖泊、森林草甸,和丰富多样的珍稀野生动物(特别是金丝猴较为常见)。走进远古、探古溯源,"达古冰山"因此得名。经考察,达古冰山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年纪最轻的冰川,是离城市最近的冰川,是冰川区域内迄今为止所见景色最美的冰川。目前,景区内共有现代冰川13条首尾相接,冰面积达6.04平方公里,蔚为壮观。在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红军一、四方面军9万余人,翻越了景区内的昌德雪山、达古雪山,并在达古雪山下的毛尔盖召开了长征途中最著名的"毛尔盖会议"。<br> <h3>乘坐号称世界最高索道上去就是海拔4860米的观景台,虽然比玉龙雪山的4680米观景台高,但不用登山,感觉轻松多了。</h3> <h3>作为东北人冬天可能看惯了雪山,但照比常年积雪的雪山,还是少了几分空灵与雄壮。</h3> <h3>雪山中的一个海子,像个泳池,在我心中更像个钓场。</h3> <h3>登高望远体会了什么叫一览众山小</h3> <h3>为啥叫泪湖不得而知</h3> <h3>从索道上看下面的步道,真佩服能从此走上来的人,不过有很多段已经很破损了,估计也是没人体验吧。</h3> <h3><br><b>松坪沟</b><br>松坪沟风景区位于茂县西北叠溪镇,松坪沟乡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60平方公里。景区由三沟六海子组成,自然风景宜人,资源丰富,有"三沟九海十四景"之称,以雄山、异水、秀林、幽沟为景观内容。<br></h3> <h3>白蜡寨住地的房后就是白蜡海</h3> <h3>长海是松坪沟海拔最高的海子,到了海边,就能体验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平和而真实的水面,像睡着了的美人。</h3> <h3>这里没有如织的游人,却因为养在深闺,保留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始景色。</h3><h3>在这里看湖水悠悠,赏红叶听鸟鸣,于天地间肆意遨游。</h3> <h3>五彩池是一片彩色的水,也叫爱情海,据说,草是成双成对的,如果伤害了其中一株,另一株也会慢慢枯萎,是坚贞爱情的象征。</h3> <h3>湖泊高山之间,满是斑驳的彩叶,缤纷的落叶在湖中漂浮,色彩斑斓的将松坪沟,妆扮成一个绚丽世界。</h3> <h3>墨海,这里的水沉淀在黛青色的岩石上,四周林立的山峰、翠绿的苍松倒映其中,水里水外相互作用,水变得深蓝如墨,就像倾倒的墨水。</h3> <h3>离开松坪沟入住茂县,时间还早顺便去玩中国古羌城。</h3> <h3><br><b>中国古羌城</b>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中国古羌城保持羌族原有的建筑风貌、民风民俗、祭祀礼仪,充分体现羌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和羌民族的生息特点,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羌族文化活态展示区及文化旅游目的地。<br>中国古羌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损毁严重,为恢复古城原貌,保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古羌族文化,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重建。现古羌城为重建后样式。<br></h3> <h3><br><b>羌乡古寨</b><br>阿坝州茂县是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地。羌乡古寨位于茂县境内的南新镇和凤仪镇,由牟托羌寨和坪头羌寨两部分组成。“5.12”地震后,整合这两个保留传统羌文化精髓的古寨资源,在恢复重建基础上,精心规划了羌乡古寨旅游景区。牟托寨海拔1400米,保留着“5·12”地震遗址、地震石和马帮古道,建有幸福大道、感恩亭、记忆广场、寒水鱼坊、萨郎老街、清泉亭、农业观光园等,有着“羌乡桃园”之称。<br></h3> <h3>村里柿子树较多,口感清脆,一点都不涩,极像苹果。</h3> <h3>牟托羌寨虽然保留了一些原始遗迹,但多数房屋都是震后重建的。</h3> <h3><b>映秀镇</b>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和重灾区。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在广东省东莞市的对口援建下,如今浴火重生,成为国家4A级景区,景区为表达感恩之情,不设立门票制度,包括漩口中学遗址纪念地、5.12震中纪念馆、汶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律不收取门票费,作为开放式景区欢迎游客参观。<br></h3> <h3>沿河新建的映秀</h3> <h3>映秀东村牌楼</h3> <h3>原本五层的宿舍楼只剩四层了</h3> <h3>五层的阶梯教室重叠着倒下</h3> <h3>2006年启用的新校区,在映秀是当时最好的建筑,同样损失惨重,可想大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大?</h3> <h3><br><b>黄龙溪古镇</b><br>黄龙溪古名"赤水",坐落在黄龙溪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心,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境内。古镇建镇至今已17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镇上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与现代大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古街、古巷、古树、古庙、古堤堰、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岩墓和古衙门构成了充满旅游特色的黄龙溪。这里,是一个山、水、城为一体的水乡古镇;一个集古、韵、趣为一体的人文古镇;一个体现了古人依托自然、亲近自然、天人合一人居环境构想的宜居古镇;一个再现昔日水运繁荣,重塑“清明上河图”盛世繁荣的现代古镇。<br></h3> <h3>成都春熙路有“百年春熙”一说,春熙路汇集了众多品牌的各类专卖店、以及拥有众多的中华老字号商场,是外地游客和本地白领偏爱的购物地点。春熙路商圈中也不乏大型商场、酒店等。</h3> <h3><br><b>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b>是世界最大的熊猫生态公园,在这里能看到最接近原生态的熊猫。走进基地的大门,便能感到一股清新的湿气扑面而来,这里常常笼罩着雾,间或还有小雨。由于面积大而且植被茂盛,一开始可能看不到熊猫的出没,只能围绕栅栏边走边寻找。熊猫也许在睡觉,也许在吃竹子,甚至可能在爬树。发现熊猫时的兴奋,是游览动物园所无法感受到的。基地现建有齐全的大熊猫繁育所必需的设施,有兽舍、饲料室、医疗站、大熊猫纪念馆和实验楼,还种有供大熊猫食用的上万丛竹子和灌木。<br></h3> <h3><b>武侯祠(</b>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武侯祠(汉昭烈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武侯祠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h3> <h3><b>锦里</b>2005年锦里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2006年,锦里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相对国内很多旧瓶装新酒的人造景观,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成都的人民就这样嬉闹着松弛地在锦里闲逛,怀旧的人情感有了出口,爱吃的人满足了口腹之欲。锦里呈现的是人间的景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