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也是我的家书</p><p>我的家,在施家乪。现在的宝峰路居委会一组大樟树下。树下有一口水井,三个池子 ,洗衣 ,洗菜,洗脏东西都是分开的。一个圆拱桥,还有一条长长的石板路。</p><p>古时候是这一带人行走的必经之路,人人路过这里都要喝几口水,歇息一会。这里的水,春暖夏凉!一条石板路由我们的家门口铺到朝阳寺承民潭。承民 .是朝阳寺那里人祖先名字。又名沉命潭。潭 .又深又长。</p><p>我们小时候只能在那潭边边上看,不敢下去,水 ,绿阴阴的,十几岁后,就经常去那里逮澡,一群孩子们,比谁游的快,看谁一个眯空在水里时间长。尤其是炸鱼了,就看谁在水里眯的时间长,那样才能把潭底里的鱼捞上来。沉命潭啊?一去不回还,而今我还在回味情长……</p><p><br></p><p>乾隆年间,我的祖先邓其鹤,和他弟弟邓其黄,两兄弟由文丰黎家村搬到施家乪嘎嘎家。是嘎嘎舅舅把新修的大房子给了他们。为什么嘎嘎要把那么大的好房子大院子给外孙呢?故事由此慢慢说来;</p><p>乾隆二年,是其鹤生命之年。大约在他三四岁时,弟弟其黄一至两岁,正月初二给嘎嘎家拜年,吃饭后,就到处玩去了,这一玩就是一整天,不见人。嘎嘎舅舅们就到处去找,找到黎家村老家,也不见他们两兄弟的人,第二天下午快黑了,他们两兄弟饿极了,就回嘎嘎的旧屋里找吃的,被嘎嘎舅舅们看见了,舅舅恶狠狠的对他们说,你们昨天今天去那里了?他们说,昨天吃饭后,去你们新屋里,玩呀?玩玩就玩黑大,就在稻草堆里睡着了,舅舅说,你们不知道那个屋里有鬼吗?我们在那里住了几年就是经常看见鬼,住不的才搬回旧屋里来的,你们不清楚吗?哥哥说,没鬼,我们没看见鬼。弟弟回答舅舅说,舅舅,我们昨天晚上夜里看见一个红老壳人和一个白老壳人在那里港话,红老壳人对白老壳人讲,今天就莫闹大,今天主人家到这里的。舅舅嘎嘎一听,问他们两兄弟,红老壳人,真的是这样说的吗?他们说,真的是那么说的。几岁的孩子怎么会撒访啊?就那样嘎嘎舅舅就那个大房子给两兄弟了。弟弟其黄住东边,其黄的子孙到承字辈之前都是强旺的,其黄及夫人藏黄土岗,碑,于一九五几年废坏。</p><p>后人,克望克相克举。</p><p>我们邓家本来就人多屋少,怎么又有袁家人来我们这里居住呢?</p><p>其黄 后人大字辈,有几兄弟 ,袁家是大字辈哥哥的外甥,哥哥没有后人就把老屋买给外甥袁家了。</p><p>我的祖宗其鹤住西边。后来两兄弟都成家了,有一年几个月没有下雨,一天下大暴雨,把屋后的岩墙冲垮了,其鹤就和其黄带子女们挖土 护墙,说,只挖几个时辰,就挖到银子了!很高兴又继续挖,就这样挖了几撮箕,沟里涨水了,就在沟里把银子洗干净,太阳出来了,就用斗垫把银子晒干,被过路人看见了,过路人就说,施家乪就发财啊?施家乪银子窝,银子用斗垫晒!就是其鹤。其鹤有四个妻子, 四个儿子,朝年,虎年,辉年,稽年,只有朝年虎年两个儿子有后人,虎年后人有先兰女儿就是邓金霞毛至初,邓高邓远 。还有野猫育那边,先春的儿子克生,克生五个儿子,昌云, 昌华,昌贵,昌权,昌富。</p><p>朝年两儿子,光赞 ,光慈。</p><p>光慈儿子,大知,</p><p>大知儿子承瑶,</p><p>承瑶有三儿子 ,先邵,先金,先伟。</p><p>先邵一儿子,克强,昌举,邓优。</p><p>先金四儿子,克本克立克实克树。</p><p>克本儿子, 春生,昌清。</p><p>克立,昌机,儿子邓勤</p><p>克实,昌华,儿子邓星星。</p><p>克树,满云。</p><p>先伟两儿子,克忠克厚。</p><p>克忠两儿子,昌雨,昌飞。</p><p>克厚三儿子,昌亮,昌贵,昌文。</p><p>光赞有四个儿子,大吉大华大概大逸,只有个儿子结婚,</p><p>大华, 大慨,</p><p>大华的儿子,承槐,承梓,承琉。现在无后人。</p><p>可是古言说,风水轮流转,穷不过三代 富不过三代。</p><p>其鹤有钱了就修了门前的大弯水沟,一个拱桥,几里路的岩板路。送儿子们读书。富到他儿子朝年 后就开始穷了 ,到他孙子光赞时代,就穷的揭不开锅了。除了老屋就什么都没有。邓大概 ,光赞的第五个儿子,八岁就给军地的大地主毛春周做长工,直到三十八岁,那个时候贵州苗族闹独立要成立苗族国,把汉人全部赶出贵州。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逃亡到我们这里,毛春周看我祖宗大概老实善良,就把最后一个,黄家姑娘讲给邓大概。从墓碑上查看,她是一八四五年至一九三八年九十三岁寿终。毛春周还给她们几担田,一个装粮食的庄房,就是现在野猫育那里生存下来了!,还生了六个儿子</p><p>承典,承培,承训,承榜, 承寿,承福。</p><p>现在住那里的人,是三儿子邓承训的子孙,其他的四个儿子现在无后人。</p><p>承训有两个儿子 ,先纯,先象后改名先上。</p><p>先纯有两个儿子克青,克富。先纯死后,两儿子随母去了白虎堂。</p><p>克青有三个儿子,老大杨春云,老二招郎去了罗框坪,老三邓昌强水厂工作人员。</p><p>克富的儿子邓国林。</p><p>野猫育现在住的人,是先上的子孙。</p><p>先上有三个儿子,克强克进克成,</p><p>克强,儿子,昌海, 昌龙,昌虎。</p><p>克进,儿子,邓飞。</p><p>克成,儿子,邓波。邓念,邓涛。</p><p>野猫育就是现在的垃圾场出口的那里,在那里,邓大概生了六个儿子。</p><p>现在只有承典,承训有后人。我老爷爷承典是他的长子,承典。他没有读书,从小就跟别人学阴阳,而认识了几个字,十几岁后,就去找三观寺的一个铁匠学艺,师傅好说歹求,就是不带,为什么他不带呢?那个时候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带会徒弟饿死师傅,老爷爷知道师傅的心思就说 ,只要师傅肯带,就一世跟着师傅,永远不独立。那样师傅就要了我老爷爷!就那样到了我老爷爷三十七岁那年,师傅看他诚实守信,就给他买了一个别人不要了的媳妇,还随来一个一岁多的儿子。那年那个媳妇才十八岁,叫毛叔然,算命先生说她是个,八百命,不发财。脾气非常暴躁,就这样跟我老爷爷一起,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带来的儿子,叫邓先川比我爷爷大两岁,后人有克理,克生。 克生被抓壮丁去了台湾。</p><p>克理三儿两女,昌武,秀翠,秀霞,昌云,昌波。</p><p>我爷爷邓先绪,是这里的长子,</p><p>先绪有三儿三女,满梅,克勤,次梅,克前,再梅,克永。</p><p>克勤,三女一儿,季玉,昌友,细玉,年玉。三女都嫁插旗育。</p><p>邓昌友一儿两女,彩云,学金,彩华。</p><p>学金儿子,绍国,小名九七。</p><p>克前 两女儿,汉玉另玉。</p><p>邓汉玉招毛善进,儿子学正,女儿彩群 。学正 儿子邓万,女儿邓千。是双胞胎。</p><p>克永,两儿一女,昌郡,昌勋,春年。</p><p>昌郡儿子,邓魁女儿邓芬,</p><p>昌勋儿子邓学培,女儿邓婷。</p><p>三爷爷邓先纲,儿子,克明,女儿克梅。</p><p>克明两儿一女,昌根哑巴,麦秋,昌广。</p><p>昌广儿子,学志。</p><p>四爷爷先纪。五儿四女,</p><p>克益,浓梅,汉梅,克连,克建,克英,克勇,竹妹,亚妹。</p><p>克益 两儿三女, 昌珍,昌银。</p><p>女儿,美娥,群娥,春娥。</p><p>克连,三女,春燕,兰菊,兰方,</p><p>兰菊招唐国强。</p><p>克建,一儿一女,昌宝。兰之</p><p>克英,两儿子,昌环,昌煌。</p><p>克勇,两女,晓玲,才方。</p><p>才方招高飞。</p><p>又回来讲,承典成家后,就没有和他父母一起了,回老家施家乪光赞住的地方了,其他老爷爷们都住野猫育那边。就这样一年两年多少年后,老爷爷打铁,老婆婆搬锤,手艺打出名气来了,生意非常火爆,买了快上百担田,一担田等现在的六亩田。还修了几层堂的屋。女儿出嫁,嫁妆都是这一带非常齐全的。我的嘎嘎就是我的小姑妈,是我爷爷的小妹妹。妈妈是嫁舅舅家。还有三姑妈家一个二女儿毛玉兰也嫁四爷爷的长子邓克益家。那个时候流行回门亲。因为那个时候大部分家里条件都差,讲不到媳妇,就亲戚开亲,那个时候也不奇怪很流行。</p><p>比如我的两个伯伯,大 麻麻吴金菊,是抢来的,大麻麻是三观寺,吴家融的人,开始准备嫁到田家界。二麻麻毛伏爱是用我小幺幺邓再妹和别人的女儿对调的。</p><p>我老爷爷承典那么发财 为什么他的孙子辈又穷成那样了呢?</p><p>慢慢听我说来,邓承典 是怎么发家又怎么败下来的:</p><p>老婆婆毛叔然在文丰成家不到一年,那里的人就嫌弃她,她的脾气不好,年纪又小 ,十六岁就结婚了。自从结婚后,她们家里就没有安静过,婆家给她一算命是个八百命,不发财只败家,说不要了,就这样我老爷爷的师傅听说了 就给我老爷爷给了多少钱,要他把她买来,成个家。那年她十七岁 老爷爷三十四岁。既然毛叔然是八百命是个穷命,怎么和承典一起又大发大富呢?算命先生又把承典的命一算,啊,原来两个人都是八百命,八百命对八百命发富齐天。</p><p>怎么发家,前面已经讲了,现在讲怎么败下来吧?老爷爷时代是清朝末。那个时候讨米的都是有帮派的,有款九个代的,三个代的,九个代是最大帮派,很多人都是惹不起的。他们有组织有文化有心计。</p><p>朝食千家饭</p><p>夜宿古庙亭</p><p>不犯皇家法</p><p>任我天下行</p><p>这就是讨米的人写在我家板壁上的,有文化吧?</p><p>他们虽然穷,但是穷酸硬。款,是我们的老话,就是佩戴的意思,一天一个款九个代来到我家门口,一直呆在那里,不做声,也不喊讨。我老爷爷和老婆婆正在打铁,另一个铁在喽子里还在红,等把烧红了那个铁打好后,就给那个叫花子挖了一碗米,谁知那个叫花子,不要,又给他挖一升,他又不要。老爷爷知道是发气了,就叫老婆婆挖一斗,他还是不要。老爷爷就来脾气了,就说,那你挑几担去,那个人还是一言不发,老爷爷就用烧红了的爬爬 打了他一爬,那一下可就不是打了一下的那样痛啊?他的那个被打的一块肉应该是被烫坏了,就这样不到几个月,就有几个叫花子,半夜三更来到我家,把一个快死了叫花子,活活打死,他们还齐心协力大喊大叫的说,邓承典打死人了,他们人多,证据都是他们说的是。县太爷来了,老爷爷有口难辩,一时半会还处理不清,她们几百人天天在我家吃吃喝喝,几百天。老爷爷没办法就买了几十担田,处理那个事情。家底应该就去了一半。老爷爷五十九岁那年要嫁二女儿,有一天他去鹞子山二女儿亲家家里谈女儿结婚的事回来,家里的猪 饿的打楼板,羊也没有放出去,家里只有两个才娶进来的新媳妇,一个是我婆婆,一个是三婆婆。他怎么好对新媳妇大发脾气呢?正好,二女儿在山里做事回家了,老爷爷就只有冲着她发怒火,大骂一通。谁知,他女儿心里气的啊?就认为老爷爷不喜欢她,嫌弃她,她就在那天晚上在我们住的后面竹榔里枇杷树上吊死了,老爷爷心里那里受的了那个打击,老爷爷其实心里是指桑骂槐。骂两个新媳妇的。就那样心里长时间愧疚就病了,第二年六十岁未满就去世了。去世前,承典的妈妈,来看他,她说,儿呀?你不能抛弃妈妈呀?你走了我怎么办啊?你老家伙又不在,承典对他娘说,娘啊?儿对不起你啊?老家伙走了,我给他做了几天几夜的二斗秋的好事,我先走了就顾不上你了。不过还有几个兄弟会孝顺你的,我走了你要保重身体呀?</p><p>邓承典去世。黄氏婆婆七十八岁。</p><p>那个时候老婆婆毛叔然才四十三岁,我嘎嘎邓幺妹六岁 ,四爷爷邓先纪十岁。老婆婆带着还未成年子女继续生活……</p><p>后来老婆婆养了一群鸡,有一只大鸡公,被我的五老爷爷的儿子偷吃了,我老婆婆心里想,别人没有那个胆子,可能是野猫育河那边的亲侄儿子先业搞的。就一个人去那边假装看黄氏婆婆,她是贵州省思南府 思南县四角山人,四角山有个土地的旁边就是她的屋。现在是思南县四角山。黄氏婆婆叫黄兰英她的父亲叫黄大开。她在死之前,都说,如果她的后人如果能到她的故乡,就一定打听打听一下,看她的兄弟姐妹们都死完了没?可是我爷爷辈他们那个时候去过,只走到花垣,由于兵荒马乱,听说路上土匪太多,就回来了,我也想完成她的遗愿,可是现在的地名都不是以前的地名了,就怕找不到那个地方。</p><p>再又说我的老婆婆毛叔然,偷偷去野猫育查看侄儿家屋檐后面,果然发现她家的鸡毛,就不做声,就告诉那边四老爷爷,老婆婆就说 ,四爷,你看这个畜生,格偷东西,偷自己屋里来大 ,要是偷别人家的东西,让别人捉到大,怎么得了?老婆婆就和四老爷爷商量,一天老婆婆搞一桌好酒饭,四老爷爷就把偷鸡公的侄儿一起叫来吃饭喝酒,侄儿酒醉了,四老爷爷和我老婆婆就用罗强索,把他活活籁死了。由于事情处理不当,让家族知道了,那个时候,打死外人是犯了国法,打死家里的人是犯族法。邓家族长带队,要处理老婆婆和四老爷爷,老婆婆就带着我嘎嘎邓幺妹和四爷爷先纪,四处躲避逃难,听四爷爷邓先纪说,去了慈利县羊果山,去了很久,几年后才回来,家里都是我爷爷主事。怎么把那个事情处理好呢?只有买田买地,用钱去摆平,又把老爷爷的财产败去了一半,还有那个时候几个爷爷们都吃鸦片,鸦片是,不吃,动不得,吃了懒动的。老爷爷的遗产就那样|一败再败,慢慢由富变穷了。解放以后,政府要划成分,我们被划为中农,爷爷们高兴的说,如果不是这样败下来,我们家就是大地主,哈哈哈!原来我们家还是有老天在关照!因祸得福……</p><p>二零一九年,十月十二日,不孝子孙,昌勋,专写祖先故事,流传于后人,本故事是先人们口述,真实无虚假。</p> <h3>土地嘴上大沟边,拍摄施家乪</h3><h3>时间,一九八三年</h3> <h3>老车站公路上,拍摄整个沙坪一队</h3><h3>时间一九八三年</h3> <p>在武陵源此地有几个不同排的邓姓,有六甲邓,住高云,马家邓,住七门乪。我们比他们先来,我们叫八家邓后来又叫打锅邓</p><p>传说我们的祖先是明朝黄帝的御医,邓姓始祖起住河南南阳,所以邓姓别称叫南阳。后由于战乱迁徙江西,再由明朝祖先邓重久从江西迁徙到此,儿子载文,载艺。载艺儿子,钟刚,钟宪 ,钟宪三儿子,一逊,一德,一让,</p><p>从祖先们的墓碑上看,很多代都是几个老婆,非常有钱,每一个祖先的藏地都是花了高价钱请的高明的阴阳师察选了的好地方,据我家祖上传说,可能是祖先犯了什么事?从江西迁徙到此隐居到一字辈,就要他们三兄弟分开各去一方 。一逊住这里,一德去了澧州,今常德。一让去了神州,今沅陵。分开时,祖父将一口小锅打破成三块,三人各持一块,如以后相认,就以三块锅为据,故,就叫打锅邓,我们的始祖邓重久从江西迁徙到此时,前面已有七家了,我们是第八家到此,所以先叫八家邓。</p><p>一逊,几个老婆,三个儿子 志海志龙志观都是余氏之子,一逊晚年随 小老婆去了石门,藏石门</p><p>志海,几个老婆,藏狮子岩地形天鹅胞蛋</p><p>永岳,几个老婆,珍珠一母,宝玉一母</p><p>兴珍,几个老婆</p><p>尚贤,</p><p>宗益,</p><p>凤上,</p><p>可仕,</p><p>汝宰,</p><p>藩柄,</p><p>士逵,到这一代邓家就这一块非常强盛,传说,四十八士,四十八其,文武兼备</p><p>其鹤,四个老婆,银子多的用垫子晒</p><p>朝年,高学历,朝廷职务员</p><p>光赞,妻施氏,非常穷,生五子</p><p>大概,妻黄兰英,穷,生六子</p><p>承典,妻毛淑然,富,田快上百担,地和山林无数,</p><p>先绪,妻毛品红</p><p>克永,</p><p>昌勋</p><p>学培</p> <h3>一九八六年至二零零四年</h3> <h3>二零零四年至二零一一年</h3> <p>一九八八年 台湾克池回家</p> <h3>这是二零一九年十月二日拍摄,</h3><h3>怕以后这样的水井原貌都没有了</h3> <h3>二零一九年,整个沙坪一组 全图,下面是朝阳寺,上面是施家乪。</h3> <p>一次户外去宝峰山寺庙 看见主碑文上记载着我老爷爷承典捐租谷二十一担八斗修建寺庙,小时候常听爷爷说,八家村那里我家那个时候有几十担田,一担田等现在的六亩,租金一担田一担谷,租者收割后把谷晒干就要给我家挑来入仓,这是规矩,那个时候穷人特别多,能租到田地种栽,就是幸运的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