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塬地坑院

行者无疆

<h3>  在西安的姨妈家休整了三天,启程归建。 </h3><h3> 小时候,由于父母要下地劳动,外公外婆年龄大了,不用出工,需要姥爷姥姥照看我们这几个孩童,爸妈便把家搭建在姥爷家隔壁,这样,当我们几个淘累了或者爸妈收工晚了,可以到姥爷家蹭饭,不至于挨饿,再或者有其它异常情况,有姥爷姥姥在一旁,不至于发生意外,父母也会早一点知晓。要知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无论是医疗条件还是通讯手段都极其落后,那时村里有事(异常情况),基本靠喊,成年人在离村子远一点的地块出工是听不到孩子哭喊的。</h3><h3> 老姨妈只比我大两岁,即是我的长辈,更是我的玩伴,还是我的守护者。比起早早出嫁的二姨来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儿子成家后就来到西北打理儿子儿媳的生活,看护孙子。这次游历新疆从额济纳回撤时没有走内蒙古东西大通道,特意拐到西安看望老姨、姨夫。看到两位长辈忙里忙外张罗伙食,特别是姨夫雨天里托着一条不太灵光的腿跑菜市场,不愿再让他们过多受累,谢绝了老姨与姨夫的再三挽留,启程归建。离别的那一刻,看到姨妈眼中擒着泪水,我心也碎了……不知何日再相见。</h3><h3> 祝老姨、姨夫健康永远,快快乐乐,永享天伦!祝福西北一家人幸福美满!</h3><h3></h3><h3><br></h3><h3>潼关关楼</h3> <h3>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h3><h3> 由于潼关“古城”还在建设中,部分已建成的景观向游人免费开放,故而我也就在塬下远远地隔着施工栅栏拍了几张图片走人,没有攀塬入“城”。<br></h3><h3><br></h3><h3>建设中的潼关古城景区</h3> <h3>紧邻潼关关楼的道观</h3> <h3>残存修复的潼关古城城墙</h3> <h3>  风陵渡口的黄河,对岸即是山西地界。</h3><h3> “风陵渡”名称的由来源自这里的一个古老传说。风陵,神话传说中女娲氏之墓,位于潼关故城东门外黄河岸河滩。</h3> <h3>风陵渡渡口遗址旁的仿古商业街</h3> <h3>风陵渡渡口遗址旁的仿古商业街</h3> <h3>建设中的潼关古城景区</h3> <h3>潼关古城城墙遗迹</h3> <h3>三门峡市区前往地坑院的景区道路</h3> <h3>  周召分陕</h3><h3> 西周时期(3100多年前),周武王姬发去世后,其子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召公奭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陕”即陕塬,也就是陕州地坑院景区所在的张汴塬。周公治理陕之东,召公治理陕之西(陕西之名,即渊源于此)。周公和召公在各自的辖区勤政爱民,为周王朝走向安定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周召分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等典故均由此而来。</h3> <h3></h3><h3>  地窑院即深入地下的院子和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居住形式。这种特有的住宅在河南西部的三门峡市陕州区、山西省南部的平陆县境内尤为典型。这种院子也称“天井院”“地坑院”“地窨院”,从平地直挖下去,成为一个长方形大坑院,院内挖掘地沟,或打一地窑,作为渗井排水。地坑边缘,筑起矮墙加以标识、防护。窑顶是平坦的场地,秋时作打场,粮食打好后,从事前留好的仓洞里溜下去,直接倒进贮粮的屋子,然后再堵上洞口。这种院子可防风、防狼、防盗。冬暖夏凉,四季温差小,受外界的噪音和大气层中的放射性物质影响小,人的情绪处于自然平稳状态。地窑院的穴居形式为人类穴居的一大创造,是居住天然洞穴的发展,而这种古老的习俗得以延续不衰的原因,与黄土高原气候干燥、雨水缺乏及经济不发达有关。</h3><h3>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这里的大多数地坑院都经过了维修改造,一是美观,二是更安全。游客的频繁踩踏会造成地坑院的下陷与坍塌。留有少量几座地坑院呈原始状态向游客展示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甚至有一对年过八十的妯娌就住在一座地坑院里,拒绝景区的收购,不愿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院落,改变过惯了的日子,因为地坑院里有她们的青春,有她们一生的喜怒哀乐,有她们故去亲人的气息……</h3><h3> 陕塬流传着一句谚语:看去不见村,入村不见人,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随着社会发展,昔日地下村落几乎消失殆尽,只剩下一些零星的身影。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h3><h3> 据资料考证,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诗经》称为“陶复陶穴”,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著名建筑学家鲁道夫斯基就是根据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在1936年航拍的地坑院照片,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世界介绍了地坑院。</h3><h3> 闽西土楼与陕塬地坑,一南一北,取土建楼,挖地成院,“地上”“地下”遥相呼应,方圆并存,尊天敬地,一阳一阴,珠联璧合,可谓日月同辉,华夏一家。</h3><h3><br></h3><h3>地坑院景区大门</h3> <h3>修复改造后的地坑院</h3> <h3>部分修复改造的地坑院</h3> <h3>  参观游览,学到的是知识,长的是见识,谁都不愿意弄得灰头土脸出来。为此,景区管理者对收购的地坑院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改造,按不同主题布展,即满足了游客需求,又迎合了现代人爱美追求整洁的心里。</h3> <h3>  原始状态的地坑院,像这样用砖瓦罩顶的地坑院,在当时算是富裕人家的院落了。挖掘地坑院是一件耗时费力的活,少则一年,多则十年八年,因此才有了“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说法。</h3> <h3>地坑院宾馆</h3> <h3>俯拍婚庆院</h3> <h3>  平视婚庆院,这座院子开挖于1878年,历时8年建成,10孔窑洞,总面积276平米,1928年、1978年两次翻修,杨家七代人在此居住过。</h3> <p>  穿山灶,是地坑院特有炉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穿山灶的第一个火最旺,适合蒸煮,随着火力的逐步减弱,依次为炖、闷、保温等功能。</p><p> 穿山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热能,非常节能,几个锅同时操作,非常高效。穿山灶虽然外观粗朴,但结构巧妙,功能强大,充满了地坑院人的生活智慧。</p> <h3>景区入口</h3> <h3>  这是普通人居住的地坑院,没有石、砖挂面、箍口,也没有抹灰粉刷,一切都是最初的最原始的样子,现有一对年遇八十的老妈妈居住(妯娌关系),院里的盆盆罐罐盛满了雨水,仍然用积攒的雨水洗衣服。吃水要到地面景区自来水处取,或亲属帮忙送到地下。</h3> <h3>用栅栏围起的是没有修复改造的地坑院</h3> <h3>地面</h3> <h3>  地坑院的生活用水是自家院落滴下的雨水,长时间干旱雨水不够用时,村里有两口共用的大雨水窖,后来才有了机井,不过远离村子,取一趟水要四五个小时。取回的水仅食用,洗漱、喂家禽家畜还是要用积攒的雨水。</h3> <h3>地面</h3> <h3>地坑院里的婚庆酒席,翻拍。</h3> <h3>  生活在地坑院里的女人,如今已搬到地面居住,现为景区服务人员。从她口中了解了许多地坑院的故事,诸如用水、洗澡、挖掘、家禽家畜养殖、卫生等等情况。</h3> <h3>灯谜院</h3> <h3>京剧脸谱院</h3> <h3>茶艺院</h3> <h3>地坑院的婚庆,翻拍。</h3> <h3>书画院</h3> <h3>空中俯瞰地坑院</h3> <h3>  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在1936年航拍的地坑院照片</h3> <h3>剪纸院</h3> <h3>京剧脸谱院</h3> <h3>  地坑院里的婚庆,应该是情景戏。看热闹的人无需再翻墙、上凳、搭肩,无论大人孩童,俯视即可看清新娘子的容貌及各种婚俗礼义。</h3> <h3>地坑院的出入坑道</h3> <h3>地坑院大门</h3> <h3>修整改造后的地坑院出入坑道</h3> <h3>  地坑院的地面矮墙,作为房舍标记,防止人、畜误跌。</h3> <h3>婚俗礼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