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设计者曾联松

我从战场走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得之愚献祖国,五星旗海壮山河”,温州人曾联松在国旗研究中加一点属于我们自己的吟唱,于愿已足。”在《致敬五星红旗》一书的后记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0年9月28日,在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的故乡——瑞安,场桥边防派出所官兵帮助驻地小学生用双手描绘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这是今秋《开学第一课》的主题,课上讲的是五星红旗,让人铭记的是爱国之志;“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伴随着这则被刷屏的转发,是网友们滚烫真挚的爱国情怀……五星红旗,在每位中国人心中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无论何时何地,面对它,你都会不自觉直起身来、昂首挺胸,向它深情行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面让14亿中国人愿意用生命来捍卫的神圣旗帜,与一位普通的温州人有关。他叫曾联松,70年前,在上海工作的曾联松以他拳拳的爱国之心和出色的美术天赋,设计出五星国旗图案,在全国2992幅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小幅调整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从此,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成为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曾联松,这个普通的名字,也从此和五星红旗连在一起,成为温州人永久的骄傲。新中国国旗设计者,瑞师教师曾联松校友与国旗班战士在一起。 “国旗之父”的爱国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9年10月1日的《浙南日报》(今《温州日报》前身)一版刊登《国旗制法说明》:“国旗的形状颜色两面相同,旗上五星的位置两面相对。为便利计,本件仅以旗杆在左之一面为说明之标准……”,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家乡的人们并不知道,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制法竟然是一位普通温州人耗费一个多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瑞安老城区,有一条著名的小巷,叫申明亭巷,因《琵琶记》的作者高则诚为民申明案情而得名。1917年,曾联松就出生于申明亭巷26号的曾宅。少年时的曾联松个子瘦小,坐在教室第一排,与他同排而坐的,是近代朴学大师孙诒让的嫡孙孙师盛、“东瓯三杰”之一陈黼宸的侄子陈文。故乡千年的文脉浸润,是曾联松一生爱写诗善书法的土壤。1928年,曾联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瑞安县立初级中学,在这里,他遇到了美术老师金作镐——温州著名的花鸟画家,由此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美术基础。许多年以后,进入人生暮年的曾联松曾回忆道:“我能设计出五星红旗,从小受美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致敬五星红旗·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第一作者夏海豹告诉记者,曾联松能设计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不是偶然的,其强大的内因在于曾联松一直对党有着执着的信仰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早在瑞安中学读书期间,曾联松就与同学们一起慷慨激昂地走在瑞安街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江苏省南京中学读高中时,他立志“科学救国”,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时,善书法的他负责书写游行标语,他写的最多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江苏省立南京中学廿五秋级毕业纪念册》上,有同学这样评价曾联松:“曾君联松,性刚毅,不为威武所屈……君于国事,尤且关怀,满腔热血,常欲效用沙场。激昂慷慨之气,令人望之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紧地凝聚在一起,它也让每一位普通的温州人,因它而骄傲!亲历者说,曾联松是一本迷人的大书”夏海豹(《致敬五星红旗·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第一作者)9月下旬,在瑞安市委宣传部所在楼层的一角见到夏海豹,他很热情,拿出即将出版的《致敬五星红旗·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样书,对曾联松的故事如数家珍,但对我们的采访要求,却很低调,他说:“我是这本书的‘始作俑者’,但有关曾联松的现成史料不多,收集材料工作量大、写作时间赶,实际写作是和王键、胡晓霞三个人完成的。”夏海豹曾经出版过好几本书,他自言那些纯属文学爱好者“唱卡拉OK,自娱自乐”,而这本26.6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致敬五星红旗》,是他写作最苦的一本书,也是最有收获的一次写作。作为曾联松的家乡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曾联松逝世20周年之际,他觉得由瑞安本土作者来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既是义不容辞,亦感责任重大。一年多来,曾联松的名字无数次在夏海豹的脑海里盘旋,而在阅读曾联松人生的这本大书中,曾联松澎湃的爱国热情和在诗歌写作、书法等方面展示的才情,也始终震颤着他和同伴的心灵,激励着他们认真地写作。他们曾在初春的冷雨中,到上海嘉定长安墓园,拜谒曾联松先生墓地,参观上海国旗广场、曾联松故居;在花红柳绿的日子里,远赴北京,在国家博物馆找到有关曾联松与国旗的原始材料和实物,包括1949年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亲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位于北京西郊的中央档案馆,咨询、寻找有关曾联松和国旗的原始档案;到武汉参观武汉市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同时,还走访了上海瑞中校友会、瑞安中学校史馆、瑞安市档案局,采访曾联松的后人及其他的学生、邻居和亲朋好友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大量的走访、连续大半年的熬夜写作,为人们了解曾联松的生平及其贡献提供了翔实的史料。特别是走访中被采访者回忆的一些历史细节,填补了某些历史时段的材料空白,为开展国旗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素材,这也恰恰是夏海豹和同伴努力写作此书的最大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得之愚献祖国,五星旗海壮山河”,曾联松生前的这句诗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和贡献。“我们写作本书的初心,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曾联松其人其事,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在打捞、认知曾联松事迹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一遍又一遍的淘洗。在国旗和曾联松研究队伍的行列中加一点属于我们自己的吟唱,于愿已足。”在《致敬五星红旗》一书的后记中……</span></p>

曾联松

五星红旗

国旗

联松

写作

瑞安

设计者

致敬

海豹

温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