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早上出门,天接云涛连晓雾,让我感到的是一种压抑之感,精神也是焕散的,但是一到达教科院附小,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听着他们一声声温暖的问候,顿时精神焕发,今日激情似波涛般从内心深处涌出。嗯!没错,每天清晨都是崭新的开始,今天也不例外。</h3> <h3> 早上一到学校,我便放下书包带上日志本同伙伴们到楼下自己的班级去听课,走到楼下教室门口,见还未上课便和几位伙伴在教室门口小叙了一会儿。突然,国歌响起,廊道里能听到的吵闹声、读书声都消失了,孩子们不论自己此时在身在哪,在干什么,都停下来,一律面朝国歌传来的方向举起自己的小手向国旗敬礼,整幅画面完全是静止的。面对此情此景,我完全被震撼了,感动之情油然而生,真的很敬佩这些孩子们。</h3> <h3> 上午,我去听了两节不同老师上的语文课,这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完美融合。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充分的教学机智,学生活跃的思维、精彩的发言让我深陷其中,只觉得时间为何过得如此快,我还没听够呢,下课铃就响了。见习的这三天下来,我听了四位老师的语文课,这四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都精神饱满,激情四射,把语文课上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让我懂得只有真正热爱,才会有担当,有责任,才能干出一番成绩。</h3> <h3> 午休结束,我们的丽芳老师过来了,丽芳老师一见到我们便跟我们分享了附小一位老师的感动瞬间——带伤工作(这个瞬间是丽芳老师今天中午来附小时在附小公交站下车时看到的,这位老师是一名班主任,她腰受伤了,走路不很方便,是家属送这位老师来学校的,待丽芳老师走前去询问才知这位老师还有一些必须完成的班主任工作还没完成才没舍得请假),真是爱岗敬业的好老师。</h3><h3> 下午第二节课,我们所有见习生都去观摩了一节由附小曾伟华老师和施丹老师共同主持的少先队活动课,我们的丽芳老师以及附小的多位老师们也参与其中。说实话,“队活动课”是我第一次听过的课程名称,说是班会课的另一种名称,但是又区别于班会课,在我的印象中,班会课就只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让我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应该怎么做。而这节队活动课却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班会课还可以这样上。这节课的活动课题非常新颖,紧跟时代潮流——《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用“讲、演、做、论”使整节课环环相扣(出旗、唱队歌、小组汇报交流、解决问题、退旗、唱队歌),将爱国与环保教育相结合。在这节课中,我还了解到四(1)中队和附小老师们为了上好这节课付出了很多很多,为了这节课,他们集体外出实地采访、考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将这节队活动课上得绘声绘色,收到一致好评,底下赞叹声络绎不绝。这也不由得让我反思:四年级的孩子对待实践作业如此认真,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真的比得过这些孩子们吗?</h3> <h3> 队活动课过后,我们作为见习生和与会老师们一起参加了对队活动课的评课和班主任工作交流会。</h3><h3> 在队活动课的评课上,我了解到,与会成员们几乎都是第一次听这种课,这节课上得也的的确确真真实实很精彩,我们都没找出半点不足,但是黄副校长却很细心,于完美中找出了一丝丝瑕疵,发现了我们这么多人都没发现的一个小问题,我深感佩服,所以,我还需向黄副校长学习,善于从细致入微处寻不足。</h3><h3> 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池汝连老师、陈兴萍老师和林凤连老师分别给我们分享了她们的班主任工作日常和秉持的理念,我给三位老师的带班方式分别概括为“钢铁侠”式的刚柔并济、“美羊羊”式的温柔细腻以及“新版真善美灰太狼”式的“坑”、“蒙”、“拐”、“骗”。这三位老师的带班方式各具魅力,结合具体事例讲解,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着实受益匪浅。</h3> <h3> 下午五点半,我们见习生一天的日程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待我们回到自己的学校却收到消息说附小的老师们都还留校加班,校长一个个打电话催他们下班都不情愿,真的都是一批有情怀的老师。正所谓“蓦然回首,老师们却还在灯火阑珊处”。</h3><h3> 致敬所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教师们!</h3><h3>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