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之旅-蓝月谷

开心果

<p>从玉龙雪山下来,途径蓝月谷。</p><p>蓝月谷,其前身为早前人们所熟知的“白水河”。在晴天时,水的颜色是蓝色的,而且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像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所以名叫蓝月谷。而白水河这个名字是因为湖底的泥巴是白色的,下雨时水会变成白色,所以又叫白水河。<br></p> 蓝月谷,海拔2800米,位于玉龙雪山脚下,四周植被繁茂,远处雪峰背衬。湖水是透明的蓝,近乎凝固的湛蓝中,些许的绿意点缀其间。于湖心四顾,白云连横,浮于山际,倒影在湖面,如梦幻影,疑是仙境。 <p>其河水是源自雪山冰川。万古冰雪消融之后顺着峭壁流淌而下,不断汇集为山涧、溪流,最终在蓝月谷上游深谷之中形成了清澈见底、甘冽无比的河流,因河床由白色石灰岩构成,使整条河水呈现出白色光泽,显得分外纯净,故得名 “白水</p><p>河 ”,又因英国作家詹姆斯 .希尔顿笔下《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写的蓝月亮山谷近似于此地,为了让这里更具有文化底蕴和几分神秘感,后来改名 “蓝月谷 ”。</p><p><br></p> 蓝月谷由 4 个湖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听涛湖。湖与湖之间有小瀑布隔开,水在这里变得温柔与梦幻,也许是河底有各种矿务质缘故,这里湖泊都呈现一种异样的色彩,说不清是粉蓝、粉绿,还是深蓝、碧绿,这种蓝色和绿色好像不属于自然界,倒象是神灵专门为玉龙雪山下的湖水调配一种颜色。<br><br> 翠绿的掩映中,有一处壮观的晶白在阳光下熠熠闪耀,远远望去,犹如一道凝滞的瀑悬挂在苍翠欲滴的山腰,又似一块玉雕的屏障,在阳光下滟滟泛光,这里就是纳西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白水台。这是一片特殊的岩溶地貌,由于地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泉水下流,所到之处形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演物,呈现出了高低错落的梯田状。<br><br> 沿河溪水瀑布层叠,两岸植被繁茂,真有点九寨沟的味道。漫步湖边栈道,整个人魂魄好像都被梦幻一样的湖水摄了去。绸缎般宁静湖面,满目翠绿。由河水冲刷形成小湖,湖水碧蓝、湖面平静,茫茫的远山与碧绿的丛林倒映其中,翠生生的好像一幅还未干透水彩画。丛林边际,几处不大的水塘静静地躲藏在树荫之下,水质更加清澈见底,甚至可以看清水底的石子,一两米深的水体似乎只是镀在这地面上的一层光泽,令人不感相信自己的眼睛。<br><br> 河水从三四米高山石上游急涌而下,虽然并不足冠以 “气势如虹 ”之名,但与之前静如处子情形相比,这处瀑布却在短暂空间内让我们看到了雪山之水多变,在光影幻化中,展现出壮观优美景致。<br><br> 也许,丽江最美水就在这里了,见过它,你就永远不会忘记。 雪山冰川融化下来的雪水晶莹透亮,泛着蓝光,从高高的玉龙山上顺着蓝月谷奔腾而下,流进甘海子边上的白水河。冰雪从峰巅融化流淌而下,一落千丈,遇陡崖成瀑,过浅滩成溪,穿林过岩,清清澈澈地欢跳在人们面前。窥望其源,积雪、冰川、冰塔尽在眼底。<br><br> 在白水台上,第一次看清牦牛,不过与我印象中的香格里拉牦牛相反,这头牦牛全是白色的。但在这里,牦牛依然成为了一道风景线,但更是一种赚钱的工具。不少游客都骑上牦牛到白水台拍照留念。<br><br>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与水,是激发人们喜欢旅行的原动力。在这里,看玉龙雪山是另一番风景。雪山在蓝宝石般的溪水映衬下,更显得风姿绰约。瞬间,不禁为眼前的美景感叹。只见一汪蓝色的湖面出现在眼前,清澈见底,宛若宝石,像一弯月牙。<br><br> 蓝月谷、白水河是 “玉龙第三国 ”的必经之地。这里风景旖旎,蓝天,白云,绿水,雪山,大自然的一切元素仿佛都聚集在这里,给你强烈的视觉冲击。<br><br> 白云游走,日光洒落,水面上光斑闪烁,真是仙境一般。 如果说玉龙雪山是一尊威严的天神,那么蓝月谷则是一位温柔的女神了。 再见了,蓝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