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七村,唱响白鹿原的一段红火!

云境禅心

<h3><font color="#010101"><p>  “七村、八寨,三坟一哆嗦”。这,就是狄寨的全部家当。</p></font></h3> <h3>  吐言现才气, 吃饭亮家当。</h3><h3><br></h3><h3> 所谓“七村”:泛指狄寨的二原子;“八寨”:泛指狄寨大原的中部,这里因有狄青(军寨)“八大寨”出名;“三坟”:泛指杜陵、金星、五坊原(北)边一溜子及塘村。杜陵、金星二村,因守护汉陵而出名。据考证史料,五坊、塘村一带,一直就是唐朝(水部员外郎张宗谦之五世孙)张崇的家族坟园子;“一哆嗦”,就简单多了:狄村、迷村,喔是xx爸正舀饭着,(受)惊咧,手咧一抖,洒在锅台上的饭点点儿。</h3><h3><br></h3><h3> 原上人说话,历来严丝合缝,单单一个证物,就足显心思缜密:话中的xx,能佐证,证实确有其事;能避是非。xx,常常选个方圆有名的瓜子娃。一门瓜子娃,才不会在乎有人宣扬“短处”,更不会与人翻脸。听的人更不会落下身段儿“热心”去求证: “求奔个残人,爷还丢不起喔人!” 一场严肃的话题,就在大伙的嗔笑中,哪儿说那儿撂。</h3> <h3><font color="#010101">  原上的人,说话诙谐,话中却泛着大智慧:既高度概括,又透着会神的形象;轻重度拿捏得恰如其分。寥寥九个字,就能说清狄寨的全部家当,真称得起神奇。</font></h3> <h3>  扯远了,还是回到正题。再说说“官道七村”的故事吧。</h3><h3><br></h3><h3> “官道”,北头儿在肖寨子村西,由此到(纺织城的)枣园祠;南头儿在高桥村崖畔,由此可进长安境内的大小村社。原有的黄土路,已压在了如今的“垃圾专用线”和“张牛路”下面了。</h3> <h3>(供图:画友尚申三)</h3> <h3><font color="#010101"><h3>“上嘴头(会),逛枣园儿,官道上谝,官道上闹。你看这哈嫽不嫽!”</h3></font></h3> <h3>至少起于清朝嘉庆年间吧,<font color="#010101">一首歌谣就响在官道上。因为“官道”、“官道村”,就赫然写在嘉庆二十四年版的《咸宁县志》上。这样的话,该从1819年算起,“官道七村”的说法,至少有200年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背干馍,喝凉水;牵小引大,走走歇歇;二原子人一路撵着庙会。官道上,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并排的几股连续的人流和扬起的尘土,绘出了一幅狄寨人独特的春游图。</font></h3> <h3>"拉骡子,提缰(江村)绳,一阵儿风到潘村。坐张桥儿(张李)吃栗子(新华村)。娃娃耍骚趴儿洞(庞家),牛尖儿(牛角尖)一尿到大沟。" </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一去30里的官道,贯穿二原子南北,成了二原子人下原逛庙会的捷径。一条官道,串起了二原子的全部村落,也串起了二原子的辉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武把子”村——庞家洞(庞家村)</p><p>清朝末年到民国,当时匪患成灾,经常有盗贼来村上偷抢,村民便自发组织起来练武术,以保村卫家。练武风气代代相传。民国年间,有一股子土匪大白天来村上抢粮财, 村民同仇敌忾,凭着一身好武艺,一举打败了这股土匪。从此,庞家村的威名远杨方圆几十里,再无土匪敢来村上搅扰滋事了。说到“武把子”,就不能不提“庞志杰”。</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庞志杰(1906—1988),男,西庞人。受习武村风熏陶,鸡鸣起床,踢腿拔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枪、刀、棍、轻、气功,样样精通。一身好武艺、处事大度,深得关中同仁敬佩。他除个人练武,还把自家的"绝活儿"传与徒人。据说,武术界赵长军,都曾受教于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替代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直到20世纪60、70年代,村民还有“耍武”的习惯。逢年过节耍社火、敲锣鼓、耍武术、打拳、舞刀、弄枪棍,并与外村人互相交流,惹来周围村的青少年常来村上学玩。如今,虽然练武的人不多了,但仍然有不少人沿袭着练武强身的传统。</font></h3> <p>汉朝兴起的“靠山”——潘村</p><p><br></p><p>潘村位于白鹿塬西部,相传汉刘邦鸿门宴住灞上,即此村。村子东南角有古纪念塔一座,塔高十余米,至今已不存在。村西有四冢,大冢高二十余米,相传为古战场主将指挥台,毗邻有中军传令小冢一座,向西有南北营冢两座,与大冢成三角对峙之势,并辐射南至栗家村,北至江尹村,构成军事防御进攻的强大阵容。</p> <h3>二原子的“大集”——新华村</h3><h3>新华村由岗沟村、赵家村、肖家村和栗家村四个自然村组合而成的村。<br><br></h3><h3> 肖赵两自然村,地处新华村中间,解放初,曾为张李管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当时的合作社、信用社、管区办公点,均在肖、赵两村。上世纪60年代(1961-1963年),"130专线"(黄河厂路:老水安路的前身)开通后,老合作社、信用社,一溜儿带串儿北移至张李村北公路北侧。肖赵两村才不再是二原子的中心了,但仍是新华村的中心。</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h3>  第一个“百万村”——张李村</h3><h3> 张李村有两个自然村,曰:张家桥;曰:小李村。张家桥成名于顺治年间,小李村成名于崇祯年间。解放后多次易名,后固定为张李村至今。相传,明末清初,南塘村张姓一门四子迁于此。后,四子一分为四,在此继续繁衍定居。顺治年间,村西小桥闻名遐迩,远近人都称张家桥。久而久之,集约俗称,桥名就代替了原来的村名;李姓人聚在“小李村”。崇祯年间,这里的李姓人,由蓝田县李家村迁来的。因敬老家为大,新居地,就取名“小李村”。1950年,合村定为张李村。曾并村叫"四清",后分村,复称"张李"至今。</h3></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八十年代初,积极发展村办企业。纸盒厂、装订厂、商店、运输业、加工弹簧业如雨后春笋,产品东销往蓝田,西跨过浐灞河。1984年,获陕西省“百万村”称号。村民的生活富裕了,高跷、社火兴起来了。大队投入资金修建了戏楼,延请有名剧团来唱戏,狄寨塬上群众不顾路途远,纷纷前来看戏。</span></p> <p class="ql-block">皇家御用水源——姜尹村</p> <p class="ql-block"> 位于“旱原”的姜尹村,唯村南的大桥沟有水。</p> <p class="ql-block">  大桥沟,东起金星村崖畔,西接神峪寺沟。节节儿都有名号,节节儿都有美丽的神话。东段曰"大桥沟",中段曰"堡子沟",西段曰"青菜沟"。其中,堡子沟在社会动荡时期,一直是姜尹村人躲避战乱匪祸的理想场所。这里,沟深草密,坎塄犬牙交错,有吃有喝,能躲十余天不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四季,沟里都汩汩冒着清澈的泉水,汇集成溪,日夜流淌不息,在青菜沟,先后汇聚成两个深水潭。小的叫黄龙潭、大的叫黑龙潭。潭满溢出,南拐进入神峪寺沟。</p> <h3><font color="#010101">(提供者:网友白鹿原)</font></h3> <p class="ql-block">唐朝时期,派神策军驻守此地。朝廷每日将水运送到大明宫酿酒。此事据《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记载:“神谷中有涌泉,味甘洌,唐时以神策军禁守,日以骆驼运水大明宫,酝造御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毕沅",这个“马卡”老爷,一生好游历,又好写碑文。还是个图省事的主儿。鸭子屙蛋儿——不回头。凡事不作考证。只管笼统一说,尽在关中打糨子:有"皇家重视"一说,至于详情未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要考究是唐朝哪个皇帝派的兵,也不是难事。根据毕沅提供的三个有用信息去推:“唐时”(隐含都城在长安时)、“神策军”、“大明宫”。三个线索的交汇时期,也就是派兵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这三个线索推测,所谓"派兵"的事,应该在唐代宗李豫(727-779年)至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之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依据一:“大明宫”。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634年),到了唐僖宗和昭宗的时候,连遭兵火,最终被烧毁;依据二:“神策军”入陕。代宗(763年)平定“安史之乱”以后,至朱温(904年)挟禧宗入洛阳,社会处于相对平稳;依据三:代宗至禧宗时期,唐都城都在长安;依据四:在上世纪70年代,在青菜沟附近,曾发现大量的唐砖、瓦当。这一切都证明了: 的确在姜尹村的青菜沟一带驻过唐兵。</p>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无暇顾及毕沅的对错、唐代影响力的变迁。朝廷“军管”,就是最明显的证据。至少证明,姜尹村曾有过天然独到的优质泉水。</font></h3> <p>二原子的隘口——牛角尖</p><p>“牛角尖”名来历,有三种传说:一种传说是狄青屯兵霸上,曾在这里开过誓师大会,后又设立过瞭望哨。将士们将吃剩下的牛骨、牛砥角抛于此处,因而得名。第二种传说是二原子地势,形似牛的弯角,牛角尖村正处在这个弯角尖上;第三种传说是明代崇祯年间,这里只有姓牛的几户人家居住,加之村形地形,故而得名“牛角尖”。不管咋说,守住牛角尖西下的口子,就能守住二原子的一方平安。<br></p> <p>“拉电上原,咋能忘了高凌汉!”</p><p>高凌汉,字云階,江尹村人,是西安东乡名人,素与赵伯平私交颇深。</p><p><br></p><p>大跃进时,张李管区领导欲趁纺织城扩建之际,打算把照明电引上二原子地区。可苦于短缺输电铝线,此事就卡住不前了。1960年前后,本村管区干部颜景义偶然得知,高凌汉与赵伯平省长交情深。管区班子一齐到江村恳求高老出面斡旋。高老一听,二话没说,就满口应承下来了。高老这个人为家乡办事很积极,次天一早就带着管区一众领导去向赵省长求援。有原上“红窝子”革命历程垫底,再遇到个极其念旧的乡党省长,在他的热心关注下,照明电终于上了二原子。历史上,官道七村成为狄寨原最早使用照明电的地方。</p><p><b style="font-size: 20px;">注:赵伯平,蓝田县人,1927-1929年在原上领导地下革命,白鹿原是地下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时称共产党的“红窝子”。</b></p> <h3><font color="#010101">  "狄寨台柱擎天起,</font>浐灞曲腰拜原来。"</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在如今的白鹿原,<font color="#010101">曾经兴盛一时的“官道七村”传说,</font>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font color="#010101">如果不是老辈儿偶尔还提起的话,</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传说将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span></h3> <h1><b>《补遗录》</b>二原子的"官道"</h1><h3>拙文发表后,读者高评频现,诚挚恳切。更有"及时雨",引经据典,指出拙文的漏洞。首先 一 一拜谢。其次,向众读者道歉。的确,拙文中忽略了一条“县级”官道:"咸宁县——鄂公殿——老虎沟——(护林山庄)栗家村"。不该疏忽,万罪难赎。</h3><h3><br></h3><h3>在采风阶段,江村增生高老赠我嘉庆24年版咸宁县志地图数幅,殷殷托付之情,至今难忘。经向七村20余七旬老人垂询,基本搞清官道七村的脉络,来由。</h3><h3><br></h3><h3>现追补说明。经过二原子的官道有三条:上原一条;下原的两条:县道,由栗家村西下,翻虎沟,至鄂公殿,过浐河,至咸宁县府。此路县志有载。这是"官宣",是"官方"的说法。似乎陈忠实的《白鹿原》中“鹿兆鹏背河”的事就发生在这条路上。</h3><h3><br></h3><h3>狄寨人说狄寨事。当地还有民间集约俗称的官道,纯属"野史"。拙文偏重于此。此道,北起于唐寨西岔道,下行至枣园。南行经七村至高桥,汇入八里坡,至长安县。此路与民间活动关系密切。至于南北向官道,绝非杜撰臆想,实情势使然。若执南辕,难成北辙,不可同日而语,望见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