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h3> <h3> 2019年10月17日,“国培计划”(2019)蓝山县“送教下乡”小语2班研课磨课在基地校——新圩学校拉开帷幕。参与此次活动的领导有人事股分管培训的唐召雄副股长、进修学校义旺湘校长、翁贵生副校长、李兰琴培训主任、首席专家李丽婷、李婵娟、郑玲、唐梦君、唐翠丽、钟银6位指导老师、班主任赵玉琼与来自全县各个学校的40名小语同仁,齐聚一堂,共研共思,共学共享。<br></h3> <h3> 参训学员按上一阶段布置的任务,早早备好课,先自己反复斟酌修改,在本校进行试教,再推选一堂展示课,小组教师聚在一起,进行磨课研课,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所反应的问题进行再次修改。资深教师会着重在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等方面提出中肯的建议;年轻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提出一些有创意的小点子,供大家参考讨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份教案,在诸多老师的探讨研究下,再经过指导老师雕琢,质量攀升。</h3> <h3> 磨课教师,从教案设计初稿酝酿到出台,其中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一次次的推翻,一次次的重整,让心灵承受痛苦的煎熬。但磨课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历程,全组成员通过十几个日夜的探讨斟酌,一次次的反思修改,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理念上的冲击,小组的展示课最终都以合格课、优质课成功完成!</h3> <h3> 王松老师作为3组代表第一个进行课堂展示,他执教的主题是《我来编童话》。王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创设童话情景,导入课题,再让学生根据例词想象画面,创编故事,交流中触碰创新的火花。最后以“森林舞会”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王老师虽说是刚从教不久的新老师,可他的课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在平稳中稳步推进。</h3> <h3> 周金菊老师执教的是《续写故事》。周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教师用饱满的激情,鼓励性的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关注全体,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她首先从生活中引入话题,自然过渡到课文插图,教学切入点又快又准。把习作化成一个个问题,再让学生在草稿纸上一个个解决,化整为零化难为易。</h3> <h3> 陈吉帅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的是《那次玩得真开心》抓住文本内容特点,突出了习作教学的趣味性,以游戏串联课堂各个环节,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游戏中,切身体会到游戏的紧张与快乐,这样孩子在习作中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h3> <h3> 陈平老师执教的是《我眼中的缤纷世界》,她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落实了教学目标,情景创设适当有效。她以实物展示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写真事,记真情。</h3> <h3> 李小雪老师教授的是《写日记》,李老师基本功扎实,语文素养高,课堂导入巧妙,紧紧围绕主题,层层深入,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逐步引导孩子学会一句话要说完整。整堂课下来,孩子学得非常轻松愉快,从孩子们的习作中可以看出,她们已牢牢掌握了写日记的基本格式。</h3> <h3> 参培老师在小语2班首席专家李丽婷老师的组织下,对5堂展示课中选取一学生进行观察,并填好观察量表。课后进行小组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并选派代表进行评课。听课老师结合自身教经验对5位老师的授课发出了赞叹,同时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与困惑。</h3> <h3> 除却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之外,各小组的的才艺展示也是精彩纷呈。看,她们灵动的舞姿;听,她们嘹亮的歌声;诵,她们对祖国的祝福……她们是那么的朝气蓬勃,热情洋溢。</h3><h3><br></h3> <h3> 指导老师们也总是不知疲倦,时而静心聆听,时而低头沉思,给予参赛老师最专业的点评和引领。</h3> <h3> 李婵娟老师说: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都是一大难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作文教学的难度,所以我也十分能理解老师们的不容易。经过这两天的聆听,我发现老师们为了更好地教学着实花了不少的心思,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去理解写作去学习写作,也在示例中、游戏中、情境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写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h3> <h3> 郑玲老师说到:首先我要为大家点赞!从大家的课堂中都能看到大家为这两堂课的付出,有的老师为了这堂甚至花了“血本”,“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些‘前浪’即将被你们拍死在沙滩上”。老师们的教学素养都很高,基本功扎实。有思考,有创新,并且善于引导学生在写中改,在改中完善内容。老师们还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词连成句,句连成篇。</h3> <h3> 唐梦君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几个思考点:如果我来上这堂课,我会存在什么问题。首先专研教材,不止是我们要上的那篇课文,它大到本个单元,整本教材,整个学期甚至延伸到整个小学六年。我们每堂课都要思考我们让小朋友们达到什么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这将成为我们教学环节设计的重点,我们既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如何把握课堂生成,让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h3> <h3> 唐翠丽老师评课时说到:本次展示课,我自己收获很多,老师对学生实行分段教学,一点一点进行引导,把重难点个个击破。如范文引路,重点语段的分析,美句的欣赏,给予学生框架,让学生去模仿,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习作难度,克服畏难情绪。再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教学,各环节衔接自然,趣味性强。先玩再说再写,让学生写真情记真事。习作评改课,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后,让学生自改,互改,再老师抽样示范修改,这是“授之以渔”。</h3> <h3> 小语2班首席专家李丽婷老师总结道:这两天下来,满满都是感动,感动老师对此次研课磨课的用心,感动每位老师都能把课堂上得那么“精妙”。其实我们在确定这个主题时,很多老师都说“你们怎么选择了个这么难的主题啊”,我们在做调研时就发现大家都觉得作文教学这一块很难,尤其是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更难,但是我想如果专家给我们带来一些策略,我们再琢磨一些策略,我们再把这些策略用到课堂上去,我们就能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研磨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问题的预设等,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上课交流沟通,达成共识。磨课磨出了教师的创新精神。</h3> <h3> 李丽婷老师针对小学生习作课堂上常见的几大困难,给大家带来了一堂以《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为题的精彩讲座。她指出现在小学生习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框架,没思路,没情感,没逻辑。并就此问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际教学案例提出来了几条实用建议:一是巧用文本插图练习说话;二是模仿练笔促进读写结合;三是利用文本空白展开想象;四是深入文本体验情感练习写话。聆听了李老师的精彩讲座,参训学员都豁然开朗,原来习作教学也可以变得很简单。</h3> <h3> 这次研课磨课让全体参培教师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这次 磨课活动促进了我县教育研修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会一直继续。</h3> <h3>文:高东梅 孙格格</h3><h3>图:赵玉琼 陈吉帅</h3><h3>审核:李兰琴 李丽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