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是22日,喀什的天气很好,也不算很冷,大概在3~5度左右。昨晚回到酒店已经十一点多钟,我急忙认真地洗了一个澡。前一个晚上,我们住在“塔县”,那里海拔比较高,导游提醒大家,那天晚上最好不要冲凉,也不要洗头,以免引起“高反”。我们都很听话,看着“塔县”商务酒店不错的设施和配置“望洋兴叹”。</h3><h3> 我决定今晚上不再写东西,把闹钟调到八点十五分。我们在南疆的这几天都是九点吃早餐,九点四十五分才集中出车。这大概是我跟团游中,最晚出动的记录。晚上睡得很好,躺下后,一觉到闹钟把我叫起来。这是我近来睡得最好的一次。美女们取笑的说: 我昨晚上睡得好的原因,固然和我没写东西,不动脑筋有关系,但也应该和我少吃肉,“营养不良”有关,吃肉多了,体质好了,睡觉就好。我也跟大家说,下一站是南疆的最后一站“哈密”,我们到了以后,一</h3><h3>定要离团吃大餐。</h3><h3> 至于《夕照西行》日记(9)是今天(22日)在活动间隙完成的。一直写到晚饭以后,看见八点到了,充忙发布的。</h3> <h3> 早上九点钟,我来到餐厅,等着吃早餐,但这家有二十层楼高的酒店,餐厅还没有人上班,或者上班后还没有出现。反正电梯房、楼梯走道都挤满了人。我干脆走到一楼,来到马路上,那个时候,时间已经是过年九点,但天还没有全亮,大街上的小车悄无声色、像还没睡醒似地慢慢走着。四周相当安静,整座城市仍然在睡梦之中。习惯快节奏的南方人来到这里,说话速度降低了,调门降低了,人们的节奏也下降了,一切都放慢了节奏,进入慢生活。</h3> <h3><b> 喀什,是中国最西端的一座地级市,也是我国“起床最晚”的城市。</b></h3><h3> 大家知道,我国的的经度跨度很大,东边和西边的市区就有很大的差别。或者说,在中国境内,其实是横跨几个时区的,但我们没有像美国那样,在国内划分成几个时区,让人们不停地调整和变换着自己手表中的时间,而是坚持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虽然国人统一按照北京时间工作、运作和生活,但像新疆这样地区,大家还是以当地的日出日落具体的情况来安排一天生活的。一般来说,新疆实际上比北京时间有两个小时的“时差”,而喀什是最多的,有三个小时。</h3><h3> 因此,喀什最早的上班时间是十点,甚至十一点。除了特殊行业和部门以外,没到十点以上,你根本就办不成什么事。八点多钟天还是黑的,来到喀什的游客,在国内还要“倒时差”。人们和一切事物,在太阳的带领下,放慢了节奏,减慢了速度,变得好像慵懒、休闲、多吃东西少做事;南疆的日照时间比较长,一如现在的天气,老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晒着太阳聊着天,懒洋洋的。</h3><h3> 古再努尔和刘蓉告诉我们: 维族人亲戚之间到底属于什么关系,并不讲究。比自己年纪大的,称哥和姐,年长的称叔和婶,无需动太多脑筋去认真划分、界定辈分。简单、平和、亲切。</h3> <h3> 今天上午,专列的第一个活动景点,就是我们昨天晚上曾经来过的“喀什老城”。很多来过喀什的游客,肯定对喀什老城开城仪式有感受。这个开城仪式每天举行六次,是喀什5A级旅游景区一项重要的活动。</h3> <h3> 站在“喀什老城”东门,我们五个人趁着没有多少人,马上请人帮我们拍了一张城门前的合照。给我们拍照的是一位摄影达人,给我们拍了两张以后,就让我们随便挥挥手。</h3> <h3><b> 喀什网红“缸缸肉”</b></h3><h3> 我们团来到喀什老城的时候,第一次开城仪式已经结束,导游决定我们先进城游览,第二次进城仪式的时候,再到城门欣赏。从城门旁边的入口走进古城,迎面而来的是一家早餐店,导游告诉我们: 这是喀什老城的一种早餐——缸缸肉,它是一种清炖羊肉的缸子,里面有一块羊肉,一块胡萝卜,剩下的就是羊肉汤了。25元钱买一份缸缸肉,老板会给你配上一张窝窝馕,喝着滚烫清香的羊肉汤,就着馕,不时咬一口炖得稀烂的香喷喷羊肉,想起来都是人间美味。</h3><h3> 缸缸肉采用的缸子都是几十年前的那些老缸,还有着那个年代的记忆。淑贤后来告诉我,看见缸缸肉那会,她很想要上一份,尝尝喀什老城网红“缸缸肉”的味道,其实我也很想去试,但那个时候小店好像刚开张,缸缸肉清炖的时间还很短,那种诱人的,令人食指大动的扑鼻香味还没有挥发出来。没能咬上一口软烂炖羊肉,喝上一口羊肉汤,就着羊肉、羊汤咬一口馕,不得不说又是此行的一种遗憾。</h3><h3><b><br></b></h3> <h3><b> 喀什老城的横街窄巷</b></h3><h3> 和昨天晚上不一样,昨晚上我们逛古城,走的是主要街道,热闹的夜市。而现在,导游带我们走的是都是些小巷,说起真正体验和感受维吾尔族人的真实生活、人文风俗。维族人的建筑有着伊斯兰的传统风俗习惯和建筑风格特色,和汉族人有很大的不同。</h3><h3> 穿行在老城的横街窄巷,欣赏着维吾尔族的各种建筑,不时走进一家维族家庭,体验、感受他们的民族文化和习惯,我们在自己的国家感受到了异域风情</h3> <h3><b> 喀什老城的开城仪式</b></h3> <h3> 开城仪式前,网红维族大爷的“预热”</h3> <h3> 塔县县城叫塔什库尔干镇,是我国唯一一个白人种族居住的县,境内有塔里克人吉尔吉斯人和克尔克柯尔克孜人。老鹰是他们的“图腾”。这是他们的“鹰舞”。</h3> <h3><b> 喀什,这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老城,丝绸之路的总汇点,中国对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假如你要认真地探究它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并不是像我们这样蜻蜓点水般就能够寻找到的。不过,这一次,我们终于圆梦,来到这个一直想来而没有来地方。</b></h3> <h3><b> 【艾提尕尔清真寺】</b></h3><h3> 艾提尕尔清真寺在喀什市中心最显眼,最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喀什城象征。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叩拜之处”。</h3><h3> 艾提尕尔清真寺占地1.68万平方米,始建于1442年,已经有500多年历史。它是新疆和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亚洲最有影响三大清真寺之一。对于那些一生遥望麦加圣地而去不得的人们来说,来到新疆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朝拜就是此生的目的。有这样一种说法:“走到喀什,何必再去麦加”。</h3> <h3> 走进大门,一个巨大的绿树成荫的院子,礼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个高台上。这里可以容纳六七千人同时做礼拜。</h3> <h3><b> 【香妃故园】</b></h3><h3> “香妃故园”源于民间传说。据说香妃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香姑娘,她被清朝乾隆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h3><h3> 在时下的喀什的人们为了发掘旅游资源,正在考究深埋的“乾隆皇帝和香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我们也希望,这些文人墨客们能够如愿。</h3> <h3><b> 再见了,喀什!</b></h3><h3> 今天晚上,我们的专列再次变身为Y990旅行列车,23:20时从喀什开往哈密,预计于明天晚上21:57时抵达哈密,如果正常,历时23个小时左右。我们约定: 在候车室的洗手间洗漱干净,上车以后,马上上床睡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