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六十载 继往开来展宏图——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建校六十周年校庆纪实之一

王洪斌

<h3>2019年10月2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北外附校”)迎来了建校六十周年华诞庆典。</h3> <h3>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二旗大街19号的北外附校装扮一新,喜迎庆典。</h3> <h3>北外附校现任校长林卫民一大早就站在学校大门前欢迎前来参加建校六十周年华诞庆典的各届老校友、老教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领导。</h3> <h3>校园内、正对大门的大型彩色显示屏上放映着校庆口号:“热烈庆祝北外附校建校60周年”。</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年之际,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的亲切关怀下,新中国第一所外国语专科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在北京成立。</h3> <h3>1963年,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增设初中部和小学部,校名改为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北外附校。</h3> <h3>1959年,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校址设在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西院,1961年,校址迁至北京市宣武区南新华街2号(和平门附近)。</h3> <h3>1970年,北外附校又迁回北京外国语学院西院,直到1988年北外附校停办。</h3> <h3>200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决定恢复举办北外附校。2002年9月,北外附校以“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名称正式开学复办。2018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批准北外附校使用“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名。</h3> <h3>学校乐团在主会场楼外演奏迎宾曲。</h3> <h3>复办后的北外附校,由2002年租用校舍到2006年拥有了自建新校舍。现在北外附校拥有7.53万平方米的校园、建筑面积6.98万平方米。</h3> <h3>复办后的北外附校,设有小学、初中、高中及国际项目课程班和外语特色课程班,在校学生近3800人,专任教师330人。</h3> <h3>建校六十周年校庆签到板。</h3> <h3>建校六十周年校庆主会场设在国瑞厅。</h3> <h3>北京外国语大学领导和教授(左: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家湘,陈琳夫人;右: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曹小先)。</h3> <h3>曾经在北外附校任课的老教师(左:梁敏,德语老师;右:刘道义,英语老师)。</h3> <h3>上午九点半,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开始。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贾德忠主持。</h3> <h3>会议在全体参会人员起立高唱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开始。</h3> <h3>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致辞。</h3> <h3>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王方致辞。</h3> <h3>美国夏威夷玛丽诺学校校长Perry Martin 致辞。</h3> <h3>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现任校长林卫民作学校工作报告。</h3> <h3>林校长在报告最后表示,“我们有信心,聚全校之力,使北外附校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民办学校的领先学校,成为北外品牌向基础教育延伸的领先学校,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最有体制优势和强大的办学实力的中小学校”。</h3> <h3>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夫人王家湘宣读陈琳教授贺词。</h3> <h3>老校友代表袁苑致辞。</h3> <h3>新校友代表黄飞腾致辞。</h3> <h3>老教师代表刘道义致辞。</h3> <h3>老教师代表何建华致辞。</h3> <h3>上午十点五十至十一点茶歇,这是老校友参观新校舍、老校友与老教师见面交谈的难得机会。</h3> <h3>新校友的壁报。</h3> <h3>新校友的壁报。</h3> <h3>新校友的壁报。</h3> <h3>老校友与老教师合影。</h3> <h3>老校友合影。</h3> <h3>老校友合影。</h3> <h3>老校友合影。</h3> <p class="ql-block">老校友合影。左一于化龙。</p> <h3>老校友合影。</h3> <h3>新一代在校员工合影。</h3> <h3>茶歇后,进行学生文艺表演。</h3> <h3>戏曲《好戏连台》。</h3> <h3>英文合唱《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h3> <h3>新老校友法语小合唱《国际歌》。</h3> <h3>啦啦操《爱&amp;传承》。</h3> <h3>小学妹的优美舞姿。</h3> <h3>共建部队军乐队演奏。</h3> <h3>在校师生与老教师合唱《团结就是力量》。</h3> <h3>在校师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h3> <h3>老教师于昆向学校献画作。</h3> <h3>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领导与演职员工合影中结束。</h3>

北外

附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

校友

外国语

建校

学校

六十周年

合影

致辞